蔡晶;曹治云;杜建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属于和小分子疏水配体结合的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NR)蛋白超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包括ERα、ERβ两种亚型,位于胞浆和胞核内,胞浆内的ER具有运载雌激素的作用,胞核内的ER具有转录因子的作用.
作者:蔡晶;曹治云;杜建 刊期: 2007年第24期
雷道雄等报道老年高龄手术死亡率约4.42%~11.7%,急诊手术死亡率约11.9%~24%[1].Mesherry等[2]分析了11 800例胆道手术后的临床资料,发现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急诊手术的病死率为16.7%,邱辉忠等[3]报道为13.3%,戴坤场等[4]报道为7.3%.本文就我院高龄胆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拟探讨高龄患者急诊胆道手术适应证和时机.
作者:符真;彭勃;冯远德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生活质量指标在两种经典前列腺摘除术即开放手术(OP)和经尿道电切术(TURP)的医疗后果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照年龄及术前症状评分作为匹配因素选取80例(40组)病例,测量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9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及相关指标,比较各时间点两组手术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疾病维度和满意度维度为明显,OP生活质量提高优于TURP组.生活质量得分的变化与临床指标的变化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36~0.909.结论 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指标可作为医疗后果评价指标之一.
作者:傅建国;史静(琤);孙振球 刊期: 2007年第24期
近年来关于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ⅡRA) 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报道较多,但是对于二者联合应用治疗的报道不多.
作者:李金环;李和 刊期: 2007年第24期
钙化是甲状腺疾病演变的一种临床表现,良、恶性肿瘤均可出现钙化灶.在临床工作中,对此类疾病术前常规行B超、CT、MRI、核素扫描等检查以初步判断其良、恶性,但常常忽略了在这些检查中发现的甲状腺结节钙化不同类型与判断肿瘤良、恶性有着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457例甲状腺结节术前检查中判定的钙化类型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来评估甲状腺结节钙化的不同类型对判定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意义,旨在为临床工作中对此类疾病的初步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刘万军;王小科;韩喜春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笔者近年用中西医结合辩证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58例,以Fugl-Meryer功能评价表测评疗效.
作者:孙宏丽;郭辰阳;王志辉;陈欣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激活素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ELISA法测定老年CHF患者87例及健康对照组32例血清激活素A的水平.结果 心功能Ⅲ级和Ⅳ级组与对照组及心功能Ⅰ级和Ⅱ级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激活素A水平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0%组和30%~40%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LVEF<30%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0.01),LVEF30%~40%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激活素A水平在贫血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贫血组与非贫血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非贫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老年CHF患者血清激活素A水平在心功能差及贫血者有明显增高.
作者:张子彦;王国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家庭照护者实施康复指导的护理措施,提高家庭照护者的护理能力.方法 对117例脑卒中家庭照护者自身因素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大多数家庭照护者对脑卒中疾病的知识掌握不够,特别是康复知识缺乏了解.结论 应加强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工作.
作者:王利群;王利民;关青;王军辉;杨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本文应用微粒化非诺贝特对原发性高血压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进行12个月治疗,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原发性高血压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腊中层厚度和血压影响.
作者:张佩生;梁雪;张琳郁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TIMI血流达Ⅲ级者心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采用Sequoia512型超声心动仪,应用二次谐波成像和高机械指数超声发射,对30例AMI患者PCI术后进行经静脉声诺维心肌声学造影显像和超声检查. 结果 共210个节段与梗死相关动脉再灌注有关,灌注正常即心肌造影计分(MCS)1分146段,灌注不良MCS 0.5分53段,无灌注MCS 0分11段.运动正常节段中MCS 1分者明显高于运动异常节段(P<0.05).根据声学造影记分指数(CSI)将患者分为A组22例(CSI >0.8),B组8例(CSI≤0.8).A组射血分数(EF)显著大于B组(P<0.05).结论 TIMI Ⅲ级血流并非再灌注成功的金标准.心肌微循环与心室收缩功能有一定相关性,微循环良好的患者EF值大于微循环较差者.经静脉声诺维心肌声学造影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测手段,是反映心肌微循环灌注的有效方法.
作者:金辉;张志国;裴非;赵学忠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无再流与血浆内皮素(E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相互关系.方法 198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依其是否发生无再流分为两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ET、vWF水平,分析无再流与其相互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血流组相比无再流组血浆ET、vW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92±5.34)ng/ml vs (29.56±2.95)ng/ml,P<0.05;(145.58±35.20)% vs (178.88±45.88)%,P<0.05];两组间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T、vWF是内皮功能损伤较敏感的标志物,反映了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及微循环内皮功能状态,微循环内皮功能状态可能是无再流发生的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董洁;齐晓勇;董涛;荀丽颖;赵志红;吴迪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LBP)对衰老大鼠蛋白质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Wistar 大鼠40只,随机分为衰老模型组、枸杞多糖大剂量组(100 mg/kg)、中剂量组(50 mg/kg)、小剂量组(10 mg/kg),每组10只.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谷胱甘肽(GSH)、羰基蛋白的含量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结果 LBP可明显降低羰基蛋白含量(P<0.01,P<0.05),增加GSH含量和增强GST活性(P<0.01).结论 LBP通过降低蛋白质氧化损伤而发挥抗衰老的作用.
作者:李晶;欧芹;孙洁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危险因素很多,除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之外,一些新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已引起临床重视,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脂蛋白(a)等.近年来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HUA)也是的一个危险因素[1].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AC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饶大勇;祖军;裘强;韩利军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重视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重视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要求,并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规则,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共赢共荣,公平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本文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出发,提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几点思考.
作者:曲玉萍;陈爱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抗胆碱药物作为术前用药,以减少腺体分泌.以往常用阿托品,但由于其对M受体无选择作用,用后使患者心率加快,尤其对老年人和心血管系统有疾病的患者可能产生不利影响.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是新型具有选择性的抗胆碱能药物,对中枢和外周均有较强的抗胆碱作用,而对心肌M2受体无明显的作用.本研究比较了长托宁和阿托品用作老年患者术前药的临床效果,为长托宁在老年患者的术前应用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马宇;张效斌;罗晓华;刘健;张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治疗的重点在于如何尽快恢复患者负重功能、早期活动及防治围手术期并发症.Zuckerman等[1]的研究表明,术前延迟手术超过3 d病人的死亡率将会增加1倍.由于绝大多数的骨折均能获得愈合,且近几年内固定物的迅速发展也有利于早期功能康复,因此是否有必要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对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术后康复情况.
作者:赵刚;任伟民;高平;刘志岩;梁显军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围手术期是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一个特殊时期,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均有特异性,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和心理变化各有不同,普遍反应是紧张、疑虑、恐惧、担心,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手术和稳定情绪,是护士首要的工作.针对老年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为其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对临床降低死亡率、促进机体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科针对老年手术患者开展了系统的心理护理工作,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丽波;林维彬;王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酸奶抗氧化作用.方法 以原味酸牛奶为受试物,20只22~23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无酸奶组,灌喂生理盐水(1 ml/只),实验组为酸奶组,每天灌喂储存3 d的酸奶(1 ml/只),连续灌喂28 d;采用化学发光法及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脑及肝脏SOD和MDA的水平.结果 酸奶能显著提高肝脏组织中SOD活力(P<0.05),脑组织中SOD活力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脑部及肝脏的MDA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降低的趋势.结论 酸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陈艳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调查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人群糖代谢异常患病率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辽宁阜新农村≥65 岁的1 637 名老年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1997年ADA建议,对空腹血糖(FPG)进行分类及统计分析. 结果 ①空腹血糖异常(IFG)总患病率为10.0%,糖尿病(DM)总患病率为12.4%.IFG及DM的患病率均为女性略高于男性,但差异不显著.②不同血压级别中,IFG和DM的患病率相近.③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IFG患病率为8.5%,虽低于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但差异不显著;DM患病率为15.8%,明显高于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人群为IFG及DM的高发人群,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DM患病率升高更为明显.
作者:李佳进;孙兆青;郑黎强;张心刚;刘双双;许长禄;孙英贤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颅内外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脑梗死及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患者158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分布及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结果 (1)本组中51例存在颅外血管狭窄(颈动脉颅外段36例,椎动脉起始部15例);78例存在颅内动脉狭窄(狭窄动脉共181条,其中大脑中动脉81条、椎动脉远端及基底动脉48条、大脑前动脉22条、大脑后动脉21条、颈内动脉虹吸段9条).(2)116例患者的颅外血管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共374个斑块形成(稳定斑块212个,不稳定斑块162个).结论 颅外动脉狭窄以颈动脉发生率高;颅内动脉狭窄以大脑中动脉发生率高;颅内外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陈秋惠;刘彩霞;李彤;张海娜 刊期: 200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