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进;孙兆青;郑黎强;张心刚;刘双双;许长禄;孙英贤
抗抑郁药物虽不断更新,但由于其不良反应和禁忌证较多,且价格较高,严重制约了临床应用.针刺具有经济、起效迅速等优点,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上显示出优越性.我们应用针刺配合抗抑郁药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雪松;许二赫 刊期: 2007年第24期
老年患者颌面部手术后多见的危险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二氧化碳蓄积,常危及生命.早期的预防、及时的发现与纠正,完全可以达到麻醉恢复期的满意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100例颌面部手术后患者出现异常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对比分析,以探讨老年人全麻恢复期安全有效的措施.
作者:王淑梅;王丽萍;杨华;李彤;李淑娟;周舒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家庭照护者实施康复指导的护理措施,提高家庭照护者的护理能力.方法 对117例脑卒中家庭照护者自身因素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大多数家庭照护者对脑卒中疾病的知识掌握不够,特别是康复知识缺乏了解.结论 应加强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工作.
作者:王利群;王利民;关青;王军辉;杨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FABP)是一组小分子的细胞质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 000,存在于机体多种组织细胞的胞浆中,表现为9种不同的亚型[1].组织损伤后,细胞蛋白质会从血浆中释放出来.
作者:郭秋华;何小维;黄强;彭运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U937细胞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mRNA表达的影响,及AGEs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 将U937细胞用不同浓度(100、200、400 mg/L)AGEs孵育24 h及同一浓度(400 mg/L)AGEs孵育0、12、 24及36 h,采用原位杂交(PT-PCR)方法检测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U937细胞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呈弱表达;100、200及400 mg/L AGEs孵育24 h后,各组U937细胞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mRNA 表达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400 mg/L AGEs孵育12、24 及36 h后,各组U937细胞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mRNA表达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均高于0 h(P<0.05).结论 AGEs以时间及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U937细胞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mRNA的表达.
作者:孟馨;张锦;彭扬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抗胆碱药物作为术前用药,以减少腺体分泌.以往常用阿托品,但由于其对M受体无选择作用,用后使患者心率加快,尤其对老年人和心血管系统有疾病的患者可能产生不利影响.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是新型具有选择性的抗胆碱能药物,对中枢和外周均有较强的抗胆碱作用,而对心肌M2受体无明显的作用.本研究比较了长托宁和阿托品用作老年患者术前药的临床效果,为长托宁在老年患者的术前应用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马宇;张效斌;罗晓华;刘健;张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以活动后气短、运动耐力下降为突出的临床表现[1,2],但该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呼吸模式和通气效率在ILD静息和运动时的特点,以及其对运动耐力的影响.
作者:何平;赵立;李乃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调查长春市中老年人骨质疏松(OP)流行及其预防与治疗现状,为完善OP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2005年1月到2007年3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参加常规体检的50岁以上中老年人骨密度(BMD)及预防与治疗OP情况.结果 共有1 740例符合条件(男652例,女1 088例),其中49.4%低骨量/OP.随着年龄增长,低骨量及OP比例升高.同年龄组女性低骨量或OP的比率高于男性.有57.9%的中老年人每日饮用牛奶,38.3%单纯服用钙片,仅有12.2%服用维生素D3,8.5%同时服用钙片与维生素D3,7.4%应用降钙素,3.8%应用雌激素,未见应用二磷酸盐.62.9%能够参加室外活动,25.9%有长期烟酒史.女性每日饮用牛奶、服用钙剂、维生素D3、雌激素、降钙素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男性室外活动的比例高于女性,长期烟酒史的比例亦高于女性.结论 中老年人低骨量/OP的比例很高,且与年龄明显相关,OP的防治宜尽早进行;中老年人特别是男性并没有充分重视对OP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刘军;孙明宇;谷贵山;秦大明;张德宝;孙大辉;张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酸奶抗氧化作用.方法 以原味酸牛奶为受试物,20只22~23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无酸奶组,灌喂生理盐水(1 ml/只),实验组为酸奶组,每天灌喂储存3 d的酸奶(1 ml/只),连续灌喂28 d;采用化学发光法及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脑及肝脏SOD和MDA的水平.结果 酸奶能显著提高肝脏组织中SOD活力(P<0.05),脑组织中SOD活力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脑部及肝脏的MDA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降低的趋势.结论 酸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陈艳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也是老年性痴呆的一种主要类型[1~3].AD患者在出现神经元丢失、认知功能明显减退等临床病理症状之前,海马和大脑顶颞叶皮层的糖代谢出现异常,氧化磷酸化系统已遭到破坏[4].
作者:左佳佳;孙伟;李光武 刊期: 2007年第24期
钙化是甲状腺疾病演变的一种临床表现,良、恶性肿瘤均可出现钙化灶.在临床工作中,对此类疾病术前常规行B超、CT、MRI、核素扫描等检查以初步判断其良、恶性,但常常忽略了在这些检查中发现的甲状腺结节钙化不同类型与判断肿瘤良、恶性有着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457例甲状腺结节术前检查中判定的钙化类型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来评估甲状腺结节钙化的不同类型对判定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意义,旨在为临床工作中对此类疾病的初步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刘万军;王小科;韩喜春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笔者近年用中西医结合辩证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58例,以Fugl-Meryer功能评价表测评疗效.
作者:孙宏丽;郭辰阳;王志辉;陈欣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针刺干预组、尼莫地平组、针刺加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0 min,再恢复灌流10 min,反复3次,制备大鼠反复短暂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分离血管,但不进行缺血再灌注;针刺干预组术后1~3 d针刺百会、中脘、足三里;尼莫地平组造模前7 d至术后3 d给予1 mg/ml尼莫地平悬液5 mg·kg-1·d-1灌胃,针刺加药组治疗方法同尼莫地平组及针刺干预组.采用硫代巴比妥钠法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谷胱甘肽(GSH)、采用非平衡法放射免疫分析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采用水迷宫法进行学习记忆的测定.观察反复短暂脑缺血大鼠脑损伤MDA、GSH、CGRP水平的变化.结果 大鼠反复脑缺血再灌注3 d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干预组和针刺加药组在学习和记忆方面,其时间缩短和错误次数减少,MDA降低,GSH升高,CGRP含量上升,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针 刺可以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针刺与药物的结合作用较好,临床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应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张玲;张为众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LBP)对衰老大鼠蛋白质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Wistar 大鼠40只,随机分为衰老模型组、枸杞多糖大剂量组(100 mg/kg)、中剂量组(50 mg/kg)、小剂量组(10 mg/kg),每组10只.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谷胱甘肽(GSH)、羰基蛋白的含量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结果 LBP可明显降低羰基蛋白含量(P<0.01,P<0.05),增加GSH含量和增强GST活性(P<0.01).结论 LBP通过降低蛋白质氧化损伤而发挥抗衰老的作用.
作者:李晶;欧芹;孙洁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心率变异性(HRV)是分析检测心脏自主神经调节的一项非侵入性方法,反映交感、副交感神经张力及平衡的重要指标,近年来被认为是评价自主神经功能无创且敏感的方法[1].诸多研究显示,许多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均表现出明显的HRV减低[2].糖尿病患者可较早出现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失常,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加明显,且室性心律失常和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本文通过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探讨其HRV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庆斌;孙超峰;马爱群;崔长琮 刊期: 2007年第24期
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治疗的重点在于如何尽快恢复患者负重功能、早期活动及防治围手术期并发症.Zuckerman等[1]的研究表明,术前延迟手术超过3 d病人的死亡率将会增加1倍.由于绝大多数的骨折均能获得愈合,且近几年内固定物的迅速发展也有利于早期功能康复,因此是否有必要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对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术后康复情况.
作者:赵刚;任伟民;高平;刘志岩;梁显军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根据我科31例≥70岁老年人腹部急诊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探讨老年人腹部急诊手术的临床症状及其特点.
作者:刘瑞江;田晓丰;田力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elrosis MS)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空间和时间上的多发性.本文通过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utial VEP)检测处于静息状态的视觉系统的病变,以求寻找提高MS诊断准确而敏感的方法,从而更好地防治MS.
作者:马冬云;陈亚丰;张凤侠;赵晓丽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颅内外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脑梗死及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患者158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分布及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结果 (1)本组中51例存在颅外血管狭窄(颈动脉颅外段36例,椎动脉起始部15例);78例存在颅内动脉狭窄(狭窄动脉共181条,其中大脑中动脉81条、椎动脉远端及基底动脉48条、大脑前动脉22条、大脑后动脉21条、颈内动脉虹吸段9条).(2)116例患者的颅外血管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共374个斑块形成(稳定斑块212个,不稳定斑块162个).结论 颅外动脉狭窄以颈动脉发生率高;颅内动脉狭窄以大脑中动脉发生率高;颅内外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陈秋惠;刘彩霞;李彤;张海娜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本文应用微粒化非诺贝特对原发性高血压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进行12个月治疗,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原发性高血压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腊中层厚度和血压影响.
作者:张佩生;梁雪;张琳郁 刊期: 200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