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葛根素对大鼠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小板活化及凝血酶受体表达的影响

李永红;葛志明;郭明磊;董果雄

关键词:球囊损伤, 凝血酶受体, 血小板活化, 葛根素
摘要:目的研究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过程、血小板活化水平、凝血酶受体mRNA的变化及葛根素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术组和葛根素治疗组,分别在术后3、7、14和28 d通过组织学检查、放射免疫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内膜增生的情况、血小板表面GMP-140的数目、凝血酶受体mRNA的水平及葛根素[50 mg/(kg·d)]腹腔注射对它们的影响.结果①凝血酶受体mRNA在正常血管组织表达极弱,球囊损伤术后3 d已显著增加,术后14 d达峰值,术后28 d开始下降.②GMP-140于术后3 d明显升高,术后7 d开始下降.③术后3 d已有增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移行至内膜层;术后7 d内膜开始增生;术后14 d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内膜增生更为明显;术后28 d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明显减弱,细胞外基质增加,内膜继续增生.④使用葛根素后血小板表面GMP-140的数目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减弱,但凝血酶受体mRNA表达及内膜增生程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血管内皮损伤后内膜增生的过程中血小板活化、凝血酶受体mRNA表达增加,葛根素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但对凝血酶受体mRNA的表达及内膜增生的程度无明显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城市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生活和心理状况的比较

    目的比较研究城市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生活和心理状况.方法以<中脉老年生活质量指数调查问卷>为材料,对7个城市2 225位独居、夫妻同住和非空巢老人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数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偏低,非空巢老人给予子女经济支持和体力付出的压力较大;大多数老年人的心情较好,但超过1/4的独居老人心情较差;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居中上水平,但独居老人的主观幸福感、与家人交流满意度较低;在养老依靠问题上空巢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对于家人的期望较低;对于第三方赡养和老年人再婚的问题,夫妻同住老人比较理解和支持.结论夫妻同住老人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均较好,独居老人的心理状况较差,非空巢老人的经济和体力付出的压力较大.

    作者:李德明;陈天勇;吴振云;肖俊方;费爱华;汪月峰;周林古;张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龄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胃排空的相互关系

    目的研究高龄糖尿病(DM)患者胃排空与血糖间的关系.方法将63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成2组(血糖控制正常组DM1和血糖异常组DM2),均给予99mTc标记的试餐,测定固相胃排空时间,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对DM2组中胃排空延迟者给予莫沙比利5 mg,3次/d,服药4 w后再测放射性核素胃排空及血糖.结果DM2组胃半排空时间延迟,平均(106.9±29.5)min,与正常对照组(78.1±19.6)相比,P<0.05,DM1组胃半排空时间(76.5±17.1)min,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DM2组中17例血糖异常胃排空延迟者服用莫沙比利后,胃半排空时间明显改善,平均为(81.3±15.2)min;服药后空腹血糖无变化,8例餐后血糖降低,4例上升,平均餐后血糖与服药前相比,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高龄DM患者高血糖时可延迟胃排空;改善胃排空后可降低部分病人的餐后血糖,空腹血糖无变化.

    作者:姚健凤;唐熙;赵尚敏;张伟;夏俊;于晓峰;王根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hCE-1和hCE-2对伊林特肯肺癌细胞毒的影响

    目的深入了解活化伊林特肯(CPT-11)的肝细胞羧酸酯酶(hCE)同工酶,提高CPT-11的活化效率.方法应用MTT法检测hCE-2、不同浓度hCE-1活化CPT-11后对多种肺癌细胞系的IC50值.结果hCE-2催化时,CPT-11对A549、NCI-H446细胞系的IC50值明显小于对照组、相同浓度和5倍浓度的hCE-1催化时(P>0.05).结论hCE-2催化CPT-11的效率强于hCE-1,hCE-2是催化CPT-11的主要同工酶.hCE-2/CPT-11酶前体药物组合显示了很强的细胞毒性.

    作者:林风武;韩振国;赵岩;高宏伟;何尔斯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东菱克栓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而频繁发作的TIA更是神经内科的急症,迅速终止TIA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项重要原则.东菱克栓酶为一种单一成分的酶制剂,能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迅速控制TIA发作,疗效确切[1].2003年6月~2005年3月我们对收治的TIA患者30例应用东菱克栓酶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丽;蔺磊;付铁娟;牛晓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内耳门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获得内耳门的详细解剖学资料,明确其与周围骨性结构的毗邻关系,为临床神经外科手术中内耳门区神经和血管的定位和保护提供颞骨岩部形态学和局部解剖学依据.方法观察成人完整湿性头颅标本10例内耳门位置、结构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内耳门及其周围骨性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结果内耳门位于颞骨岩部内侧面中央,面神经多位于内耳门的前上,而听神经位于其后下,双侧各相关数据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内耳门是颞骨岩部后面一个重要的骨性标志,熟悉内耳门的骨性解剖及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为该区域疾病的手术治疗及听神经瘤术中保留面、听神经功能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作者:张舒岩;樊琪;张舒石;刘志勇;苏略;董国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实验性脑出血后MMP-9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ICH)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用酶谱分析法测定ICH后6、12、24、48 h及3、6、10 d等时间点MMP-9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观察24 h时MMP-9表达的特征,用湿重-于重(wet-dry weight)法测定脑含水量的变化.结果MMP-9在ICH后6 h开始表达(P<0.05),24~48 h明显(P<0.01),此后活性渐降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在ICH后6 h开始增加(P<0.05),24~72 h达高峰(P<0.01),此后渐减,到6 d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ICH后6 h~3 d出血灶周围脑组织中MMP-9的活性和组织含水量均增加,MMP-9可能参与急性期脑水肿的形成.

    作者:田力;杨艳敏;何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TSRH系统加钛网治疗老年陈旧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目的探讨老年性陈旧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椎管侧前方减压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方法.方法12例老年性陈旧性胸腰段爆裂型骨折行左侧前方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钛网植骨融合TSRH短节段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螺栓和螺钉无松动及断裂,3~6个月钛网内植骨全部融合,无假关节形成,瘫痪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效果满意.结论侧前方减压手术减压彻底,TSRH加钛网植骨融合固定牢靠,无钛网塌陷及假关节形成,无须外固定,植骨融合快,瘫痪恢复满意,是治疗老年性陈旧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白云深;孙红辉;邵国喜;杨有赓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小血管病变的临床评价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Stenting)治疗直径大于3 mm的冠脉血管病变可明确降低再狭窄发生率,但对于小血管(直径<3mm)的冠脉病变介入治疗方式仍有争论.本文旨在通过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切割球囊成形术(Cutting Balloon Angioplasty,CBA)和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lain Old Balloon Angioplasty,POBA)的比较,探讨CBA对冠心病小血管病变的疗效.

    作者:刘晓堃;李莉;赵碧琼;田美容;耿学斌;马燚;闫华;赵国玉;宋玉新;杨静;姜玉如;尚小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葛根素对大鼠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小板活化及凝血酶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过程、血小板活化水平、凝血酶受体mRNA的变化及葛根素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术组和葛根素治疗组,分别在术后3、7、14和28 d通过组织学检查、放射免疫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内膜增生的情况、血小板表面GMP-140的数目、凝血酶受体mRNA的水平及葛根素[50 mg/(kg·d)]腹腔注射对它们的影响.结果①凝血酶受体mRNA在正常血管组织表达极弱,球囊损伤术后3 d已显著增加,术后14 d达峰值,术后28 d开始下降.②GMP-140于术后3 d明显升高,术后7 d开始下降.③术后3 d已有增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移行至内膜层;术后7 d内膜开始增生;术后14 d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内膜增生更为明显;术后28 d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明显减弱,细胞外基质增加,内膜继续增生.④使用葛根素后血小板表面GMP-140的数目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减弱,但凝血酶受体mRNA表达及内膜增生程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血管内皮损伤后内膜增生的过程中血小板活化、凝血酶受体mRNA表达增加,葛根素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但对凝血酶受体mRNA的表达及内膜增生的程度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永红;葛志明;郭明磊;董果雄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小干扰RNA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目的构建针埘血小板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DECGF)小干扰RNA(siRNA)表达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pIASRC-PDECGF,并观察对PDECGF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PDECGF siRNA表达质粒pIASR-PDECGF和阴性对照质粒pIASRC-PDECGF,将沟建成功的质粒转染大肠癌细胞株GC7901,观察阳ECGF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针对PDECGF siRNA表达质粒pIASR-PDECGF,并发现它能够明显抑制PDECGF的表达.而阴性对照质粒则无此作用.结论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小干扰RNA能够特异性抑制PDECGF的表达.

    作者:杨德君;孟子辉;王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他汀类药物对老年性主动脉瓣狭窄的影响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老年性主动脉瓣狭窄的影响.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选取经超声心动图诊断的轻、中度老年性主动脉瓣狭窄病人142例,并间隔12个月或以上进行第二次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是否应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67例),分析比较两组病人超声心动图参数和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病人的高血压、糖尿病和冠状动脉疾病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平均随访17个月,研究期末治疗组TC及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4.51±0.25)与(6.48±0.37),P<0.001;(2.37±0.34)与(3.63±0.24),P=0.02)],对照组无明显变化[(6.37±0.34)与(6.41±0.39),P=0.85;(3.62±0.33)与(3.57±0.32),P=0.73)],治疗组大跨瓣压差的增加、平均跨瓣压差的增加和主动脉瓣口面积的减少及年减少率均较对照组少[(分别为:(4±3)与(9±4),P=0.006;(3±2)与(6±3),P=0.01;(0.11±0.03)cm2与(0.19±0.05)cm2,P=0.03;(0.06±0.02)cm2与(0.11±0.01)cm2,P=0.02)].结论他汀类药物能延缓主动脉瓣狭窄的发展.

    作者:鹿克风;郭玲;朱兴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硫辛酸对老龄大鼠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硫辛酸对老龄鼠衰老进程的延缓性.方法测试清除自由基的酶和非酶抗氧化剂的水平,所测的抗氧化剂来自施用DL-α-硫辛酸青老龄鼠的肝肾器官.结果实验已观察到在肝肾器官中脂过氧化反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清除自由基的酶和非酶抗氧化剂的水平在老龄鼠体内明显下降.经DL-α-硫辛酸处理后的鼠体内氧化脂水平下降而抗氧化活力上升.结论DL-α-硫辛酸处理能改善鼠衰老过程中抗氧化剂活力,大限度降低自由基造成的与衰老相关的各种功能紊乱.

    作者:曹莉;刘新萍;杨萍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大黄素甲醚对脑缺血再灌注后IL-1β及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黄素甲醚对脑缺血再灌注后IL-1β、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91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组),大黄素甲醚20 mg/kg组及大黄素甲醚40 mg/kg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病变侧脑组织IL-1β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ICAM-1,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模型组再灌注6 h病变侧IL-1β含量明显升高且达高峰,随之开始逐渐下降.再灌注24 h病变侧ICAM-1明显升高,再灌注24 h时坏死区及组织水肿区明显,核固缩细胞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附壁浸润明显.大黄素甲醚40 mg/kg组再灌注12、24 h病变侧IL-1β、ICAM-1表达明显降低,组织水肿减轻,中性粒细胞附壁浸润减少.结论IL-1β和ICAM-1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大黄素甲醚可抑制IL-1β、ICAM-1的表达,有效的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性反应,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张平;苏立凯;赵永辰;李晓芳;崔秀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自控静脉镇痛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内分泌和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内分泌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37例65岁以上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对照组n=18例)术后按需肌肉注射哌替啶50 mg/次.Ⅱ组(PCIA组n=19例)术后行PCIA镇痛,分别于麻醉前、术毕1 h、24 h、48 h、72 h采血测定血糖(Glu)、皮质醇浓度(Col),同时监测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每分钟通气量(MV)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Ⅱ组病人VAS评分低,血糖于术后48 h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24 h皮质醇基本恢复正常;而Ⅰ组病人48 h后血糖及皮质醇仍居高不下,同时,Ⅱ组呼吸功能改善明显.结论PCIA改善了老年人术后的肺功能,减轻了应激反应.

    作者:王丽萍;王丽华;王淑梅;段立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老年乳腺癌患者血浆可溶性P-和E-选择素的检测及意义

    研究证明:P-和E-选择素通过介导经血液转移的肿瘤细胞与血小板及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在肿瘤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当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时有许多黏附分子参与,如P-和E-选择素等,在进入血液循环的瘤细胞能识别靶器官血管内皮细胞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

    作者:王爱军;郑宝军;潘立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蛋白激酶C和TGF-β1在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肾小球中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动态变化,探讨二者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实验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糖尿病2 w组(DM2)和糖尿病4 w组(DM4).断头处死,分离肾小球,提取纯化胞浆及胞膜蛋白,利用[γ-32P]-ATP底物磷酸化的方法检测胞浆及胞膜PKC活性.用免疫组织化学和400倍光镜检测TGF-β1在各组大鼠肾脏的表达.结果(1)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细胞内总的PKC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胞浆PKC活性略有下降,相差不显著;肾小球细胞膜PKC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膜结合PKC百分比显著增加,且细胞膜PKC活性与肾脏肥大指数及Ccr呈正相关.(2)糖尿病组TGF-β1的表达多于正常组.(3)肾小球细胞膜PKC活性与TGF-β1的表达正相关.结论高血糖慢性刺激可引起肾小球PKC活性增高,并诱导TGF-β1的表达,在糖尿病早期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作者:徐静;李忠诚;易兰兰;王俊宏;张春虹;戴信刚;杨新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VEGF与ET-1含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素-1(ET-1)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形成及防治中的作用.方法肺心病组46例;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对照组和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的VEGF、ET-1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水平及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肺心病组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浆VEGF、ET-1和mPAP水平为(185±45)ng/L、(117±17)ng/L;(83±9)ng/'L、(54±8)ng/L;(37.6±12.7)cmH2O、(29.3±7.5)cmH2O,与正常对照组(57±22)ng/L、(23±7)ng/L、(16.4±4.5)cmH2O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均<0.001);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均<0.001).肺心病组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浆VEGF均与PaO2呈负相关(r=-0.789、-0.802)(P均<0.001);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浆ET-1与PaO2呈负相关(r=-0.832,-0.832)(P均<0.001);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浆VEGF与mPAP呈正相关(r=0.861、0.837)(P均<0.001);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浆ET-1与mPAP呈正相关(r=0.845、0.872)(P均<0.001).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缓解期血浆VEGF和ET-1水平较急性加重期显著降低,说明慢性缺氧可刺激VEGF和ET-1的合成和释放,而血浆VEGF和ET-1又参与了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且在肺血管重建及肺动脉高压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车晓文;王伟;晋运玲;高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叶酸、VitB12与老年男性骨密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叶酸、VitB12与老年男性骨密度的关系.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101例60岁以上男性血清tHcy、叶酸和VitB12的浓度,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测定腰椎前后位总体及股骨总体的骨密度(BMD),根据T≤-1和T>-1分成骨量低下(含骨质疏松)和骨量正常两组.结果(1)腰椎前后位总体及股骨总体骨量低下组血清叶酸水平均低于骨量正常组(P分别为0.000,0.036),血清tHcy、VitB12水平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腰椎前后位总体和股骨总体BMD与体重(r=0.204,P=0.041;r=0.020,P=0.048)、BMI(r=0.258,P=0.009;r=0.280,P=0.005)、叶酸(r=0.636,P=0.000;r=0.284,P=0.004)呈正相关;与tHcy(r=-0.264,P=0.008;r=-0.202,P=0.043)、AKP呈负相关(r=-0.201,P=0.044;r=-0.228,P=0.022);与年龄,血清VitB12、钙、磷水平没有相关性.(3)腰椎前后位总体及股骨总体BMD的影响因子是BMI、血清叶酸水平.结论老年男性腰椎前后位总体及股骨总体的骨密度下降与血清叶酸水平降低有关.

    作者:黄武;廖二元;刘幼硕;龙利民;王艳姣;王翼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滋肾、温肾、活血三法对老龄小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密度的影响

    中医认为衰老与肾虚和瘀血密切相关,临床上采用补肾和活血的方法治疗对神经系统老化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为了探讨滋肾、温肾、活血三法对神经系统老化的影响,我们采用老龄小鼠观察滋肾、温肾、活血三种方法对动物海马CA1、CA3区神经细胞密度的影响,为补肾活血法延缓脑神经细胞老化改变的发生提供药理学依据.

    作者:周慎;陈立峰;周重余;彭志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降纤酶在大面积脑梗死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大面积脑梗死常见于血栓、外伤等,有起病急、症状重、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治疗矛盾性大、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等特点,循证医学提出新的观点认为降纤、溶栓和脑保护治疗疗效明确,重要的是尽早治疗[1].大多数大面积脑梗死是血栓栓塞脑动脉所致,因而理想的方法是早期再通闭塞的脑血管.本文收集5年来收治的36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例,观察降纤酶大面积脑梗死对手术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作者:郭海涛;柳世杰;李毅平;花玮;罗毅男;张涵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