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聚颖;丁春发;周嗣盛;刘建文
目的 探讨高浓度镁离子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培养的HUVECs传代并分组:对照组常规培养;缺氧再复氧组缺氧1 h,再复氧1 h;镁离子干预组分别将细胞加入镁离子终浓度为2、4、6、8、10 mmol/L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12 h后进行缺氧再复氧,观察三组细胞形态学变化,测定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1)的含量,并测定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缺氧再复氧组细胞损伤严重,随镁浓度增加细胞形态结构趋于正常.②缺氧再复氧组培养液LDH、MDA及ET-1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镁离子组较缺氧复氧组降低(P<0.05);缺氧复氧组NO及细胞GSH含量较对照组降低[(32.50±8.12)vs(96.46±8.77),P<0.001;(6.37±1.03)vs(16.01±2.41),P<0.001],镁离子组较缺氧复氧组升高(P<0.05).结论 高浓度镁离子能预防缺氧复氧损伤引起细胞结构改变,保护细胞膜和内皮功能.
作者:李健;董果雄;冯义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生存质量(QOL)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QOL测定量表简表对312例老年肺炎患者的QOL进行测量,运用单因素Kruskal-Wallis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肺炎患者QOL水平较低,各领域得分依次为社会关系领域(58.33分)、环境领域(56.25分)、心理领域(54.17分)、生理领域(46.43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程、吸烟史、有害气体、合并疾病、食欲、家庭满意度,自身评价及中医证候等因素对患者的QOL均有显著影响.结论 尽早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如戒烟、预防感冒、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患者的精神健康给予足够的重视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QOL.
作者:李建生;李素云;余学庆;欧艳娟;王明航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sVCAM-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ELISA法检测健康妇女血清sICAM-1/sVCAM-1浓度并确定其血清正常值范围.同时测定良性卵巢肿瘤和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浓度并分析其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 血清sICAM-1和sVCAM-1平均浓度和阳性率卵巢上皮癌组显著高于良性卵巢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临床Ⅱ~Ⅳ期显著高于临床I期卵巢癌患者(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者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组织分化程度Ⅲ级显著高于I、Ⅱ级(P<0.01);卵巢癌组术后显著低于术前(P<0.005).而sICAM-1和sVCAM-1浓度和阳性率与卵巢癌病理组织学类型无关.单因素生存分析sICAM-1和sVCAM-1水平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多因素生存分析sICAM-1和sVCAM-1水平与预后无关.结论 sICAM-1/sVCAM-1检测可能有助于监测和判断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病情.
作者:王忠民;姜继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鸡贫血病毒VP3基因核酸疫苗(pVVP3)对SHG-44人脑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荷SHG-44人脑胶质瘤Wistar大鼠的肿瘤模型,随机分组给予不同的处理给药,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肿瘤生长情况,通过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分析,检测pVVP3在Wistar大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pVVP3治疗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受到抑制,其抑瘤率达90.58%.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在pVVP3治疗组可见典型的凋亡特征.说明pVVP3对SHG-44人脑胶质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郭云宝;李蕴博;杜丹华;赵刚;郭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结肠癌、10例结肠腺瘤和10例结肠正常黏膜组织进行CyclinE mRNA和PCNA的检测.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CyclinE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62.5%,PCNA指数为(50.09±11.15),均显著高于结肠腺瘤和结肠正常组织(P<0.05);CyclinE mRNA表达阳性组的PCNA指数明显高于CyclinE mRNA阴性组(P<0.05);CyclinE mRNA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肝转移不相关(P>0.05);PCNA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有无肝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CyclinE可作为结肠癌的又一细胞增殖指标,其对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作者:金翠香;杨静;徐昌青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9(MMP-3和MMP-9)浓度的变化与CHF的关系.方法 测定50例老年CHF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者MMP-3和MMP-9浓度,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分析血清MMP-3和MMP-9与CHF关系.结果 CHF患者血清MMP-3和MMP-9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血清MMP-3和9浓度与左心室射血分数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 MMP-3、MMP-9共同参与老年CHF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能反映左室功能障碍程度,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老年CHF心室的重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忠普;杨艳秋;方卓;刘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近几年对有不少学者[1~6]对老年人的幸福度、生活满意度等生活质量指标进行了一些研究,但以黎族老人,特别是农村黎族老人为对象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调查研究海南农村黎族老年人生活状况和保健需求,旨在探索适合本省情况的农村黎族老年保健模式,以增进农村黎族老年人的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作者:孟东明;张洪斌;朱修锦;杨腾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观察更年甘露饮加小剂量雌激素对去势大鼠股骨的影响,探索一种防治女性绝经期骨质疏松的新方法.方法 雌性大鼠切除双侧卵巢预防用药3个月,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激素水平、股骨骨密度(BMD)、光镜观察股骨结构,透射电镜观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小剂量雌激素无改善作用,更年甘露饮加小剂量雌激素、常规剂量雌激素及更年甘露饮均能改善血清激素水平、股骨BMD及结构,其中更年甘露饮效果弱,常规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有明显刺激作用.结论 更年甘露饮加小剂量雌激素改善去势大鼠血清激素水平、股骨BMD及结构的作用与单纯使用雌激素相似,对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无明显刺激作用,可作为一种防治绝经期后女性骨质疏松的新方法.
作者:邹颖刚;崔满华;高鹏翔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依据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HI<5),轻度SAS组(5≤AHI<30),中重度SAS组(AHI≥30).对各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体重指数(BMI)测定.结果 中重度SAS组BMI大于正常对照组及轻度SAS组(P<0.05,P<0.01),AHI与BMI有明显的相关性,中重度SAS组的血液黏稠度、血细胞比容(VPRC)、红细胞聚积指数(RAI)、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轻度SAS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 P<0.01).结论 SAS与肥胖的严重程度及血液黏稠度增高有关.
作者:金文敏;张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p21基因转染人肝癌SMMC-7721 细胞(7721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深入研究p21基因对肝癌细胞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磷酸钙介导p21基因转染人肝癌7721细胞;通过 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并扩大培养;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速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经过3~4 w 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的细胞株,p21基因稳定转染并联合化疗药物应用可明显抑制7721细胞的体外增殖,细胞周期明显改变,细胞从G1期到G2期发生阻滞.结论 提示转染外源p21基因联合化疗药物可使7721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并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作者:曹岩;郑永洁;郑永晨;黄颖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晶状体混浊发生的有关因素及防治玻璃体切割术后晶状体混浊的方法.方法 跟踪随访分析了2001年5月~2003年10月因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而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100例病人(100眼).结果 50岁以上病人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白内障的发生率为73.58%,50岁以下病人的发生率为42.55%(P<0.05).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腔内填充18%C3F8气体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为52.08%,填充硅油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为82.76%,填充BSS平衡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为43.48%,填充硅油组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形成与年龄呈正相关,与不同的眼内填充物相关,其中硅油注入组术后晶状体混浊的发生率高,术后尽早取出硅油可以降低术后晶状体混浊的发生率.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了术后晶状体混浊的形成.
作者:戚卉;吴雅臻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便秘是高龄冠心病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本研究对54例高龄冠心病患者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进行护理干预,收到显著效果.
作者:王克华;朱凤珍;麻薇;张桂华;陈玉华;冯朝辉;邢敏立;董晓明;韩美花;陈艳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近年来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所致的机体代谢异常研究已较多,但不同年龄患者在甲减治疗中所产生的疗效是否一致少有提及,本文通过观察不同年龄甲减患者经单一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前、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敏感型促甲状腺激素(s-TSH)、血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变化情况,探讨老年甲减患者在激素替代过程中是否需要其他干预治疗.
作者:韦华;李凤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为临床脑缺血患者亚低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局灶性大鼠大脑中动脉I/R模型,将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36.0℃~37.0℃)缺血组、亚低温(32.0℃~33.0℃)缺血组,其中后两组又根据观察时间点不同分为缺血2 h再灌注2、4、6 h三个亚组,观察各时间点大鼠缺血侧脑海马区线粒体钙含量([MCa])及胞浆游离钙含量([Ca2+]i)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各观察时间点缺血侧脑海马区[MCa]显著降低,而[Ca2+]i明显增高(P<0.05);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缺血组大鼠缺血侧海马区[MCa]显著增高,[Ca2+]i明显降低(P<0.05).结论 亚低温能有效抑制I/R损伤后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的钙超载,恢复线粒体能量代谢,从而稳定线粒体贮钙功能.
作者:陆晓红;王丽华;金玉玲;王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VATS)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胸外科比较成熟的微创手术,在微创方面独具优势[1~6],尤其在高龄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但应用VATS进行食管、贲门癌的手术,手术适应证较局限,且存在争议[7].
作者:谢春发;李章红;江柏青;罗志方;李树林;赖政洪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大面积脑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危重、致残致死率高、治疗棘手的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更高[1].我科于2003年1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老年大面积脑梗死35例,本文就其临床特点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杜文津;张改华;陈晋文;谢仁厚;李华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多因素的炎症性疾病,近年大量研究表明: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及其氧化代谢产物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血浆MPO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发生及急性心血管事件相关.
作者:马丽雅;张红红;李梅;方金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兔髂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物(TIMPs)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复方丹参滴丸预防再狭窄的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二级雄性日本大耳白兔30只,平均体重2.5~3.0 kg.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球囊内膜剥脱加高胆固醇饮食),治疗组10只(球囊内膜剥脱加高胆固醇饮食以及复方丹参滴丸150 mg/d).结果 兔髂动脉造影、血管病理图像分析检测结果:①复方丹参滴丸组较模型组血管造影示管腔直径狭窄、内膜厚度减少、内膜面积减少、内膜厚度和中膜厚度比、面积比,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免疫组化分析:模型组MMP-2、MMP-9、TIMP1、TIMP2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复方丹参滴丸组MMP-2、MMP-9的表达低于模型组,而TIMP1、TIMP2的表达高于模型组;TIMP1/MMP-2、TIMP2/MMP-9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内膜的增生以及管腔的狭窄程度与MMP-2、MMP-9有很好的相关性(r=0.896,P<0.01).结论 MMP和TIMP在再狭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复方丹参滴丸能够明显抑制血管损伤后的内膜增生,可能的机制是通过影响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其抑制物TIMP1、TIMP2的表达从而抑制胶原的生成、平滑肌的迁移、增生,而减少内膜的增生.
作者:李海鹰;张怀勤;季亢挺;胡开宇;黄伟剑;林捷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PPARs)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Ⅱ型核受体超家族成员,活化后可以调控多种核内靶基因的表达,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1].近年来研究发现,作为PPARs的亚型之一,PPAR-α具有调节脂肪代谢和调节炎症、免疫以及细胞分化等作用,参与诸多肝脏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做一综述.
作者:孙龙;孙琳琳;杨世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龙芽葱木皂苷(AS)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药物(地奥心血康胶囊)组,AS30.0和60.0 mg·kg-1剂量组;采用结扎麻醉开胸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产生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AS对心肌梗死面积(MIS)、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和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AS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缩小心肌MIS (P<0.05,P<0.01),降低血清中CPK和LDH的活性(P<0.05,P<0.01),提高SOD和GSH-Px活性(P<0.05,P<0.01).降低血清中FFA和LPO含量(P<0.05,P<0.01),无机元素铜(Cu)含量显著减少(P<0.05,P<0.01)、锌(Zn)和钙(Ca)含量显著增加(P<0.05,P<0.01).结论 AS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石毅;王晓明;吕文伟;陈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