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痴呆模型小鼠脑组织铁及铁蛋白分布、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孙强三;王晓红;徐青

关键词:痴呆模型, 铁, 铁蛋白, 脑海马CAI, 神经元形状特征参数
摘要:目的观察痴呆小鼠部分脑区中的铁及铁蛋白的分布变化,探讨铁及铁蛋白对老年性痴呆的影响及作用.方法应用组化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三氯化铝胃饲造成痴呆的小鼠部分脑区中的铁及铁蛋白的分布变化进行观察;应用光镜和电镜对神经元形状特征参数进行体视学定量统计分析.结果痴呆模型组铁蛋白阳性细胞在脑区中密度和着色程度都有明显的下降.模型小鼠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形状特征参数下降.结论痴呆小鼠脑海马CA1区胞核数量未减少,胞核萎缩、形状不规则,铁在脑组织中异常堆积是造成痴呆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与高龄老年心力衰竭的诱因比较及预见性护理

    60岁以后心衰患病率呈直线上升,65~74岁为4.5%,≥75岁为10%[1].随增龄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及其他系统生理性老化,且多伴有多系统疾病,各系统的储备均显著下降,易诱发心衰.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减少诱因发生,从而减少心衰的发生,达到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申琳;卢丽华;潘剑雪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血小板糖蛋白Ⅱb的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从分子病因学的角度探索血小板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的基因多态性是否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为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及进一步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病例组122例,对照组99例,提取空腹静脉血白细胞中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后,用限制性内切酶Fok I酶切,2.2%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析仪观察.结果 GpⅡb组中≤70岁的人GpⅡbSer843等位基因的纯合子型与增加脑梗死的危险相关(P=0.029);将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男性,按照基因型bb组和(aa+ab)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OR=2.194,95%CI=1.177~4.091).结论 GpⅡb Ⅱe/Ser843的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

    作者:段淏;孙晓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广州75岁以上老年人群LRP、α2-MG基因多态性与Alzheimer病的关系

    目的了解高龄老年人群Alzheimer病(AD)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和α2巨球蛋白(α2-MG)基因型的分布,探讨这两种基因多态性和AD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系统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广州市荔湾区75岁以上的老年居民3 825例,按DSM-Ⅲ-R和NINCDS/ADRDA的诊断标准,从中筛选出无血缘关系的散发性AD患者190例(其中有部分患者接受抽血检查),并以该人群中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以上两组老年人LRP和α2-G基因型.结果 AD组LRP的C、T基因频率分别为93.8%、6.2%,对照组LRP的C、T基因频率分别为93.0%、7.0%;AD组α2-MG的A2M-1 、A2M-2基因频率分别为95.7%、4.3%,对照组α2-MG的A2M-1、A2M-2基因频率分别为98.3%、1.7%.AD组与对照组在LRP或α2-MG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上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广州市荔湾区75岁以上老年人群LRP和α2-MG基因可能均不是AD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作者:陈云波;侯孟君;孙静;温泽淮;赖世隆;梁伟雄;王奇;程淑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乳腺癌组织中癌基因STAT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活化子3(STAT3)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6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TAT3蛋白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低分化乳腺癌组织中STAT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分化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STAT3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结论 STAT3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STAT3过度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禹;张颖超;韩喜春;关文曾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大豆异黄酮对AD大鼠模型海马caspase-3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对Aβ25~35诱导的Alzheimer病(AD)大鼠模型海马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Aβ25~35双侧海马注射制备AD大鼠模型,分组后给予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免疫组化法观察大豆异黄酮对大鼠海马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升高,大豆异黄酮治疗组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大豆异黄酮抑制caspase-3蛋白的表达和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可能是其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毕建忠;王萍;于君;王世军;周庆博;朱正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健脑安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和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健脑安对血管性疾呆(VD)大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突触素(Syn)表达的影响.方法健脑安口服给药治疗VD大鼠1月后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测大鼠海马ChAT和Syn表达变化,与都可喜(Duxil)对照.结果①各组大鼠海马ChAT和Syn阳性表达面积比较如下,健脑安组(2 980±786.53)/(2 948.0±811.92)μm2和都可喜组(3 116.6±808.25)/(3 086.5±862.48)μm2均明显高于模型组(1 004±464.4)/(1 704±671.74)μm2)P值均<0.01).②ChAT免疫组化染色:健脑安组和都可喜组大鼠海马ChAT阳性神经细胞排列较规则,胞浆ChAT阳性染色较明显,可见阳性染色神经纤维,较密集.③Syn免疫组化染色:健脑安组和都可喜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周围Syn阳性颗粒密集、染色深,可见少量胶质细胞.健脑安组和都可喜组比较未见有明显差异.结论健脑安具有显著增加VD大鼠海马ChAT和Syn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改善痴呆认知和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

    作者:尹军祥;田金洲;时晶;程龙;魏翠柏;黄启福;王永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健康老龄化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健康老龄化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路径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分析健康老龄化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健康老龄化的基本要素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认知效能和文体活动;心理健康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远大于受客观因素及一般人口学变量的影响;认知效能主要受年龄和教育因素的影响;身体健康和文体活动有各自不同的影响因素.结论健康老龄化的4种基本要素相对独立,分别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作者:李德明;陈天勇;吴振云;李贵芸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溶血磷脂酸与动脉粥样硬化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脂质代谢中的一个中间代谢产物,是结构简单的水溶性甘油磷脂.血浆中LPA主要来源于活化血小板释放,通过磷脂酶A2/磷脂酶D途径降解磷脂[1];组织中LPA通过激活的磷脂酶D降解磷脂而产生[2];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LPA主要由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产生[3].

    作者:周国庆;李荣亨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hTK1质量放大压电石英晶体免疫传感器研究

    目的研制高灵敏度的质量放大压电石英晶体免疫传感器用于人血清中癌症标志物胸苷激酶1(hTK1) 的检测.方法将半胱氨自组装膜用戊二醛活化,共价固定hTK1抗原,通过和待测抗原竞争与一定浓度的酶标抗体反应,应用4-氯-1萘酚和H2O2质量放大体系,测得样品中待测抗原的浓度.结果 hTK1 的浓度在 0.1~10 ng/ml 范围内,与传感器频率的变化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应用此方法对患有不同癌症病人血清进行测定,发现正常血清与癌症血清的频移值存在显着差异.结论基于质量放大原理的压电石英晶体免疫传感器可定量测定血清中的 ng 水平的 hTK1 抗原,有望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检测.

    作者:丁克祥;吴朝阳;郑永晨;王攀;周颖;曹国彬;胡燕祝;吕沅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和深部真菌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ESBLs)细菌和深部真菌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异同性,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方法学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我院微生物实验室2002~2004年分离培养出的产ESBLs细菌与深部真菌所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其相同性和差异性.结果病人年龄(>60岁)、住院时间(>20 d)、三代头孢菌素使用时间(>5 d)、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时间(>7 d)、三连药使用时间(>7 d)、有基础疾病、使用激素、尿路插管、呼吸道插管与产ESBLs细菌和深部真菌引发医院感染的发生有显著关系,是危险因素;产ESBLs细菌和深部真菌是引起医院二重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深部真菌引起医院感染跟病室内环境、室温、湿度有一定的关系,产ESBLs细菌引发医院感染可以引起医院爆发流行,这是其不同的危险因素.结论产ESBLs细菌和深部真菌是致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一定要考虑对其引起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才能减少住院病人经济负担和死亡率.

    作者:张帮献;王莉宁;梁小英;葛益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结肠切除围手术期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结肠切除围手术期医院感染(NI)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00~2003年间行结肠切除术的患者291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老年(>60岁)患者199例,并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NI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围手术期NI42例次,总感染例次率14.43%,其中老年患者围手术期NI 31例次,感染例次率15.58%;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手术切口、泌尿道;手术持续时间>3 h占57.29%;Ⅱ类切口NI率为6.5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100%.结论围手术期NI发生率与侵袭性诊疗操作、糖尿病、H2受体拮抗剂、手术切口污染程度、手术持续时间长和住院时间长等因素有关.

    作者:林红燕;洪楚原;陈丽纯;沈怀亮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冠脉支架术对左室重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评价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择期冠脉支架术对左心室重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初次延误治疗时机(9例),溶栓治疗未成功者(15例),心肌梗死急性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8例)的老年(≥60岁)AMI患者,在发病2~4 w内行择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治疗.于术前1 d、术后4 w及12 w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有关心脏事件.结果行PTCA术及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再通率为100%,且术后4 w及12 w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ED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梗死区室壁运动指数(RWMI)均明显优于术前(P<0.01,P<0.01,P<0.01,P<0.01).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行冠脉支架术可有效抑制左心室重构和改善左心室功能,并且安全可行,可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尚士芹;刘斌;孙继红;宋春莉;刁鸿英;张基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兔膝骨关节炎负重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兔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负重模型,为骨关节炎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兔右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建成ACLT模型后,以石膏将左腿固定于腹部,右腿负重锻炼建成重模型,通过大体形态观察、关节液白介素-1(IL-1)、一氧化氮(NO)及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I)含量的检测反映关节损害程度,比较负重模型与ACLT模型在不同造模时间关节损害的差别.结果负重模型组较同期ACLT模型组关节退变更为明显;与ACLT模型组相比,负重模型能显著增加OA关节液IL-1、NO的产生和软骨MMP-1的表达(P<0.05;P<0.01),在造模4 w升高6.5%、22.8%和26.2%,在8 w升高3.0%、5.0%和3.6%.结论兔膝骨关节炎负重模型可加快关节退行性变,缩短造模时间,是一种自然有效且造模时间较短的OA模型.

    作者:王君;何炳书;李笑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Alzheimer病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其分子病理学的变化

    目的建立能够在行为、生物化学以及组织病理方面较好地模拟AD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MRI,γ-刀立体定位射频热凝损毁老年猴脑的穹隆-海马伞建立动物模型;应用Hedreen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AD动物模型的分子病理学的变化.结果损伤侧海马CA1区的AchE阳性纤维密度明显低于对侧未损伤的对应区的纤维密度;动物模型大脑皮质的大锥体神经元胞体中均可见APPA4的免疫活性物质、抗Tau免疫活性物质沉着,形态上有的近似人AD的老年斑;大脑损伤侧内侧隔核的ChAT阳性神经元的数目明显少于对侧.结论所建立的AD动物模型在理论和实验中接近于AD的病理改变.

    作者:隋承光;尹元琴;任常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经内镜金属支架治疗老年食管贲门癌性狭窄46例

    有50%~60%食管癌、贲门癌的患者诊断已晚,不能手术切除、放疗或者化疗,而只能姑息治疗.内镜下狭窄扩张术和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贲门癌癌性狭窄近几年国内外已经广泛开展[1~4].我院应用金属内支架成功治疗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恶性狭窄46例,疗效满意.

    作者:李健;李振锋;赵治国;冯常炜;陆敏;尚敏杰;唐芙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探讨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易出现低氧及高碳酸血症,使患者体内激素合成和代谢发生障碍.我们检测79例COPD患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探讨COP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作者:刘莉;魏华;杨发满;刘冀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下丘脑CRH和BDNF的表达

    目的探讨局部脑缺血/再灌注(I/R)对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老龄大鼠局部脑缺血下丘脑的CRH和BDNF表达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假手术对照组大鼠下丘脑有少量CRH和中量BDNF表达;I/R 1 h内CRH和BDNF表达无明显变化;I/R 6 h CRH表达出现短暂一过性消失,随后迅速恢复表达,并增至中量表达;I/R 6 h后BDNF很快呈大量表达. 结论下丘脑是富含BDNF的脑组织,脑缺血后CRH分泌细胞并非立刻进入活动增强状态;脑缺血2d后CRH分泌细胞活动进入增强期;下丘脑BDNF的含量与CRH的含量呈正相关;BDNF对维系HPA活动状态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爱丽;孟晓萍;杨文;李会媛;孙海燕;刘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TGF-β1抗体和PDGF抗体对肝星状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抗体和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抗体防治肝纤维化和门脉高压的分子机制,并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分别用于TGF-β1抗体和PDGF抗体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24h后,应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观察细胞L型钙通道.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浓度TGF-β1抗体、PDGF抗体及其作用的先后顺序和二者作用的时间间隔对肝星状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TGF-β1抗体、PDGF抗体及其作用的前后顺序对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有显著性(P<0.05),两因素作用的时间间隔对结果影响无显著性(P>0.05).结论 TGF-β1抗体和PDGF抗体均具有防治肝纤维化和门脉高压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调节肝星状细胞L型钙通道有关.

    作者:高庆华;刘殿武;刘雅馨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肺纤维化临床分析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刺激性干咳、胸部X线片双中下肺野网状阴影为特点的独立疾病,病情持续进展,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其平均发病年龄66岁,70~80岁达高峰,可认为是一种老年疾病[1].

    作者:翟秀军;宋道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痴呆模型小鼠脑组织铁及铁蛋白分布、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痴呆小鼠部分脑区中的铁及铁蛋白的分布变化,探讨铁及铁蛋白对老年性痴呆的影响及作用.方法应用组化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三氯化铝胃饲造成痴呆的小鼠部分脑区中的铁及铁蛋白的分布变化进行观察;应用光镜和电镜对神经元形状特征参数进行体视学定量统计分析.结果痴呆模型组铁蛋白阳性细胞在脑区中密度和着色程度都有明显的下降.模型小鼠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形状特征参数下降.结论痴呆小鼠脑海马CA1区胞核数量未减少,胞核萎缩、形状不规则,铁在脑组织中异常堆积是造成痴呆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孙强三;王晓红;徐青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