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银制剂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王立为;刘新民;宋洁;罗崇念;孙绍美

关键词:参银制剂, 抗衰老, 免疫增强, 抗氧化, 游泳, 耐缺氧
摘要:目的研究参银制剂的抗衰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小鼠溶血素(HC50)和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SOD活性测定、小鼠负重游泳和耐缺氧实验.观察不同剂量的参银制剂抗衰老作用.结果参银制剂能明显提高老龄小鼠大脑SOD活性;延长小鼠负重游泳和常压耐缺氧时间;明显促进老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提高小鼠脾细胞的抗体产生能力.结论参银制剂具有明显的增强小鼠免疫功能,增加抗氧化能力和较好的抗疲劳、抗应激效果,有可能作为抗衰老药物而用于临床.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海带多糖对小鼠动脉血气影响及抗疲劳作用

    目的研究海带多糖(Laminaria Japonica polysaccharides,LJP)的耐缺氧作用及其抗疲劳作用.方法按10 mg·kg-1·d-1、20 mg·kg-1·d-1、50 mg·kg-1·d-1、100 mg·kg-1·d-1不同剂量的海带多糖灌胃受试小鼠,连续10 d,进行抗疲劳及密闭缺氧试验.结果海带多糖能显著的提高受试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和常压缺氧下存活时间,并能升高受试小鼠的血红蛋白;使氧合血红蛋白解离,促进氧的释放.结论海带多糖能提高缺氧小鼠组织对氧的利用,增强小鼠的耐缺氧、抗疲劳能力.

    作者:刘芳;李卓能;阎俊;罗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缬沙坦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近年有文献报告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及对左室肥厚的消退作用[1~4],但对老年人CHF的治疗观察未见临床报道.

    作者:张忠杰;燕慧玲;王荻;李淼;李振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患者血液中血小板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小板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10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绞痛患者及36例对照组中血小板的变化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血小板计数(PLT):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与AMI组第1次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UAP组第2、3次结果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均P<0.01);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患者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明显高于UAP组,UAP组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均P<0.01);UAP与AMI组第1次与第2、3次明显差异(P<0.01).结论血小板数量和MPV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监测它们的变化并强调对UAP应延长血小板监测时间,对预测和防治冠心病的发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庆昌;周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有并存病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有关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报道很多,但对并存病治疗标准以及术式选择的报道较少.本文从1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筛选出有并存病的患者69例,进行分析总结,为有并存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姜海深;陈华;战盛;郭永刚;姜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瑞格列奈治疗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为观察瑞格列奈治疗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2-D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笔者将其与格列吡嗪相对照进行了1年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淑芳;王少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早期分泌时相的影响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早期胰岛素分泌相的影响.方法 71例初诊T2DM病人,分为单纯口服瑞格列奈治疗组38例;瑞格列奈和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强化组33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各自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变化及餐后1 h、2 h血浆胰岛素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餐后2 h血糖治疗前后有明显下降(P<0.05),餐后1 h血浆胰岛素明显升高(P<0.05).强化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明显下降(P<0.05,P<0.01);餐后1 h血浆胰岛素显著升高(P<0.01),餐后2 h血浆胰岛素降低,餐后2 h血浆胰岛素显著低于餐后1 h血浆胰岛素(P<0.05).结论瑞格列奈可改善胰岛素早期分泌时相,但恢复时相峰值困难.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使T2DM胰岛素早期分泌相恢复,餐后血糖控制良好.

    作者:杜玉名;尹洪君;赵世红;王黎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老年男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雄激素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内源性雄激素水平和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水平,用比色法测定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的浓度.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各因子水平的差异,组内分析FT与脂质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FT与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LDL-C、VLDL-C、TC和TG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无论在病例组还是对照组,FT均与HDL-C呈正相关(P<0.05),与LDL-C、TG呈负相关(P<0.05);在病例组,FT与TC呈负相关(P<0.05).结论 AS患者存在低雄激素水平和脂质代谢紊乱,正常水平FT可能具有延缓AS发生、发展的生理效应,雄激素影响AS进程可能与脂质代谢有关.

    作者:宋美情;杨云梅;徐哲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Alzheimer病和疫苗

    通过疫苗接种Alzheimer病(AD)的鼠模型后,可以停止β淀粉样物(Aβ)沉积或延缓AD的病理性进展.此疫苗可能引导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谷新医;邬巍;邬英全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彩色多普勒血流观察

    既往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超声诊断是以长宽厚三径的增大,特别是前后径的增大及形态的改变为依据.本文则观察的BPH血流分布及尿道内动脉的血流频谱参数改变,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BPH的价值.

    作者:李青;杨龙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老年黄斑变性的视网膜厚度分析仪表现

    目的利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RTA)检测老年黄斑变性的视网膜黄斑区表现.方法采用Tilia公司的视网膜厚度分析仪对老年黄斑变性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对于萎缩型老年黄斑变性的患者,RTA检测结果显示黄斑区视网膜的厚度基本在正常范围之内;对于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的患者,RTA检测结果显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明显增加.结论视网膜厚度分析仪灵敏度高,对于评价老年黄斑变性视网膜的水肿等情况,检测老年黄斑变性的疾病进程及转归,有其独到的作用.

    作者:杨凤娟;吴荒;李桂荣;宋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酰化刺激蛋白与代谢综合征

    酰化刺激蛋白(AcylationStimulatingProtein,ASP)通过增加脂肪细胞对脂肪酸和葡萄糖的摄取,促进甘油三酯(TG)的合成,调节能量的贮存与利用,在维持体重平衡方面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缺陷可能与代谢综合征有关.现就ASP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余海英;张木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老年胰腺癌患者术后死亡率的多因素判别分析

    目的利用术前或术中的各种危险因素来估价老年人胰腺癌患者的术后死亡率.方法采用多因素判别分析的方法,对103例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共分析了11个影响因素.结果手术死亡率与年龄,术前黄疸持续时间,红细胞比容,白细胞计数和血尿素氮浓度有关,而与手术方式无关.得到判断预后的线性方程如下:红细胞比容×0.099 54-年龄×0.040 18-血尿素氮×0.236 93-术前黄疸持续时间×2.073 88-白细胞计数×0.211 18+5.265 93,利用以上方程,可以有3/4以上的正确率来判断患者是否会发生术后死亡.结论当结果为正值时,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为负值时,患者好选择非手术疗法,选择手术尤当慎重.

    作者:李金龙;贾明库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误诊17例临床分析

    巨幼细胞性贫血(MBA)以儿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多见.近年来MBA老年人亦多见[1],但常被误诊或漏诊.

    作者:刘丽波;刘忠言;刘春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9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病理组、用药5 w组及用药9 w组.实验后取损伤侧髂动脉,行弹力纤维染色以测量内膜、中膜厚度,采用肌动蛋白(Actin)免疫组化技术及Tunel法检测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和凋亡细胞.结果用药9 w组与病理组相比,血管壁内膜厚度明显减少,内膜/中膜比值降低,血管壁Actin阳性细胞数减少,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诱导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陈斌;邓玉莲;吴志勇;高美钦;郑伟;黄爱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

    目的评价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对42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并与同期的38例行传统手术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与传统修补术相比,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有很大优越性;手术指征宽,手术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符合老年人的解剖学特点,适合于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可作为首选术式.

    作者:于志强;朱立元;王广义;王有德;谭毓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游泳对老年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本文就游泳对衰老大鼠自由基代谢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游泳在延缓衰老中的作用.

    作者:李福祥;江旭东;李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与血栓前状态的临床研究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T2DM)患者凝血酶原片段1+2(F1+2)及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的水平,探讨T2DM对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检测38例T2DM患者静脉血F1+2和SFMC水平,并与与32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F1+2、SFM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F1+2 P<0.01,SFMC P<0.05).其他出凝血指标如PT、APTT、Fbg、FⅦ:c等水平无明显差异性(P>0.05).T2DM组与对照组FPG、TG、TC、LDL-C水平有明显差异性(P<0.05);HDL-C水平无显著差异性(P>0.05).T2DM组与对照组血流变学中全血比黏度(中切)、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浆F1+2和SFMC水平明显升高,T2DM与血栓前状态有密切关系.

    作者:孙福敦;马承恩;张霞;孙立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体会

    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治疗棘手,预后较差.为减少单纯西药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及防止复发,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INS,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糖等因素对系膜细胞细胞周期调节负控蛋白p27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糖等不同刺激或抑制剂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膜表达细胞周期负控p27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糖(5.5 mmol/L和25 mmol/L)、ET1(10-7mol/L)、IL13(10 ng/ml、100 ng/ml)作用于培养的系膜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系膜细胞p27表达水平.结果 5.5 mmol/L浓度组在不同时间p27表达为5.1±0.94和3.84±0.8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而25 mmol/L浓度组在不同时间p27表达为26.82±3.15和30.88±3.68,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P<0.05).ET1刺激14 h和18 h后p27的表达百分率分别为14.76±1.49和12.18±1.30,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P<0.05).IL13 10 ng/ml浓度组和IL13 100 ng/ml浓度组p27表达为46.74±3.25和23.8±2.56,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P<0.05),不同浓度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细胞周期调节负控蛋白p27在调节系膜细胞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徐宜英;黄瑞芳;齐晖;李富荣;王新根;任莉莉;戴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肌苷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神经功能恢复和NSE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探讨肌苷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用成年SD大鼠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再灌流模型,腹腔注射肌苷注射液,应用神经功能等级评分观察脑缺血再灌流后行为功能的恢复,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流各时间点脑组织中NSE的动态变化.结果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流后3 d、7 d、14 d功能恢复、等级评分减低;缺血侧NSE的免疫阳性反应于脑缺血再灌流后12 h明显增强并达高峰,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至14 d降至假手术组水平.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在7~14 d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脑组织中NSE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两组中皮层区NSE的免疫阳性反应均高于纹状体区.结论肌苷对缺血性脑损伤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脑组织中NSE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粤;张红;金丽英;郭云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