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链氨基酸对模拟失重大鼠肌萎缩的干预作用

李红毅;白树民;黄贱英;韩晓龙;朱德兵;雷浪伟;陈朴

关键词:支链氨基酸, 模拟失重, 肌萎缩, 干预作用
摘要:目的 观察支链氨基酸(BCAA)对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肌萎缩的干预效果.方法 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地面对照组(GC组)、尾吊对照组(TC组)及尾吊支链氨基酸干预组(TBI组),GC组和TBI组经人工灌胃的方式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纯净水和支链氨基酸溶液,饲养4周后取血和比目鱼肌(SOL),测定其相关各项指标.结果 与GC组比较,TC组大鼠比目鱼肌湿重和湿重体质量比均显著减少(P<0.01),血清BUN、Ub水平显著升高(P<0.05),IGF-1、TESTO、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P<0.05),Atrogin-1蛋白表达水平增加32%.与TC组比较,TBI组大鼠SOL的湿重和湿重体质量比均显著增加(P<0.01);血清IGF-1、TESTO、Ub均增加,其中TESTO水平增加显著(P<0.05),BUN水平减小,血清SOD、GSH-Px活力均显著增加(P<0.05);Atrog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小(P<0.05).结论 BCAA可能通过刺激体内的合成代谢激素的分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以及抑制Atrogin-1蛋白表达等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骼肌蛋白的合成,抑制骨骼肌蛋白的分解,从而减轻尾吊条件导致的肌萎缩.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部秋季入伍新兵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某部秋季入伍新兵对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自身行为的认知状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军队健康教育及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3年某部秋季入伍的118名新兵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影响艾滋病知识的因素及相关态度进行分析.结果 该部新兵对13项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5.0%,但对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如仅有38.1%的新兵知道蚊虫叮咬不会传播HIV.不同人口学特征新兵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有一定差别,其中初中文化水平新兵知晓率明显低于高中和大学文化水平新兵(P<0.05).结论 某部入伍新兵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对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部队应进一步开展综合性的艾滋病防治措施,加强对新兵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的力度和针对性,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促使其自觉远离HIV/AIDS的高危行为.

    作者:姚伟;尹红;李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支链氨基酸对模拟失重大鼠肌萎缩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支链氨基酸(BCAA)对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肌萎缩的干预效果.方法 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地面对照组(GC组)、尾吊对照组(TC组)及尾吊支链氨基酸干预组(TBI组),GC组和TBI组经人工灌胃的方式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纯净水和支链氨基酸溶液,饲养4周后取血和比目鱼肌(SOL),测定其相关各项指标.结果 与GC组比较,TC组大鼠比目鱼肌湿重和湿重体质量比均显著减少(P<0.01),血清BUN、Ub水平显著升高(P<0.05),IGF-1、TESTO、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P<0.05),Atrogin-1蛋白表达水平增加32%.与TC组比较,TBI组大鼠SOL的湿重和湿重体质量比均显著增加(P<0.01);血清IGF-1、TESTO、Ub均增加,其中TESTO水平增加显著(P<0.05),BUN水平减小,血清SOD、GSH-Px活力均显著增加(P<0.05);Atrog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小(P<0.05).结论 BCAA可能通过刺激体内的合成代谢激素的分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以及抑制Atrogin-1蛋白表达等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骼肌蛋白的合成,抑制骨骼肌蛋白的分解,从而减轻尾吊条件导致的肌萎缩.

    作者:李红毅;白树民;黄贱英;韩晓龙;朱德兵;雷浪伟;陈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南方部队流感疫情的防控现状和建议

    部队由于人群高度集中,容易发生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文章概括介绍了南方部队流感疫情具有容易出现暴发疫情、无明显季节性、疫情均为输入型、病情一般不重、防控措施成效显著等特点.指出流感防控中存在监测不到位、疫苗接种比例不高、领导重视不够、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发热门诊缺失等不足.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流感预防准备工作、严格落实隔离措施、加强医院发热门诊建设等建议.

    作者:于德宪;谢晓波;李曦;苏建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某区“三防”医学救援队跨区基地化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 通过参加“三防”现场演练和远程基地化教学,提升“三防”水平,查找不足,解决薄弱环节.方法 现场演练和远程基地化教学相结合.结果 提升了“三防”救援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深刻体会了我国在“三防”医学救援上面临人才、技术、装备严重缺乏问题,“三防”预案操作性不强.结论 我军“三防”医学救援建设和整体水平相对滞后,加强“三防”医学救援的系统建设刻不容缓.

    作者:梁卫根;覃昱;罗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EB病毒重组抗原Rta蛋白的表达及用于鼻咽癌筛查ELISA方法的建立

    目的 制备和表达EB病毒重组抗原Rta蛋白,并建立筛查鼻咽癌的ELISA方法,为鼻咽癌的早期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设计引物扩增BRLF1编码区全长序列,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A-BRLF1,电转入毕赤酵母GS115,筛选His+Mut+表型转化子并用甲醇进行诱导表达和纯化;建立IgG/Rta抗体的ELISA检测技术,用于300例鼻咽癌患者和20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的筛查,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成功构建pPICZαA-BRLF1重组质粒;目的蛋白在毕赤酵母GS115中高效分泌表达(50%),蛋白电泳显示在66.0 kDa处有相应条带;同时Western-blot也证明其有良好的免疫活性;利用该重组Rta蛋白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对鼻咽癌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IgA/VCA试剂盒(P<0.01).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EB病毒重组抗原Rta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表达外源蛋白产量高,免疫活性好,可用于IgG/Rta ELISA检测技术研究,适合于鼻咽癌的大规模筛查和早期诊断.

    作者:郑凤娇;傅泳航;陈文思;刘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某部基层门诊部做好干部保健工作的做法与思考

    目的 为更好地服务干部保健工作,不断提高干部保健意识,根据基层门诊部实际,探讨做好干部保健工作的有效做法.方法 总结基层门诊部干部保健的工作的现状与经验,查找干部保健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上级指示要求和官兵的健康需求,提出思考建议.结果 探讨了基层门诊部在干部保健工作上应注重在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制度规范、队伍建设、机构建设等5个方面努力做到“五个坚持”,为干部保健提供借鉴.结论 要把全心全意为部队服务的思想融入干部保健工作中,坚持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干部保健服务质量.

    作者:张凯明;李典富;张莎莎;杨芳;陈一飞;吴春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应用价值

    目的 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分析粥样斑块的造影显像情况与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 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26例有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粥样斑块全部显影;30例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中,17例有少量稀疏显影,13例无显影.结论 超声造影能实时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内的微循环情况,可以无创性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

    作者:何辉;郗增慧;陈丹丹;郭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原某直升机部队飞行人员高发病分析

    为做好飞行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提高其健康水平,我们统计了2008-2013年249名飞行人员(飞行员178人、机械师65人、领航员6人)疗养及健康体检记录资料,统计分析其高发疾病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胡晓华;葛文平;黄俊芬;金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大学新生军训期间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大学新生军训期间焦虑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做好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某院校新入学参加军训的2158人进行调查,按是否发生焦虑进行分组,对焦虑发生的影响焦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1574人发生焦虑,焦虑发生率为7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焦虑组为城市生源、独生子女、贫困生、单亲家庭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焦虑组适应性强、军训期间得到教官的支持指导、军训期间与教官互动的比例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平衡了2组的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贫困生、是否单亲家庭及适应性强等因素后,军训期间得到教官的支持指导OR=0.439、军训期间与教官互动OR=0.416及适应性强OR=0.695是保护因素(P<0.01).结论 大学新生在军训期间受到教官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多与教官进行互动、有良好的适应性可降低焦虑的发生率.

    作者:王晓卫;赫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某部一起警卫战士群体发热疫情报告

    2015年1月,驻京某警卫团出现10例群体发热病例,经某医院发热门诊紧急隔离处置及治疗,患者病情迅速得到控制并治愈出院.现将疫情及诊疗过程报告如下.1 疫情概况(1)基本情况:10例患者均为参加集中培训的厨师,居住同一宿舍;男性,年龄18 ~ 23岁.

    作者:李飞;陈东;宋成运;翟文慧;吴登山;祝丙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器质性心脏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患者心律失常发病率也随之增高[1-2],所以对老年性心律失常的预防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常用的心律失常监测方法为24 h动态心电监测技术,利用具体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判断患者近期的心律失常情况.本文通过分析12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24 h动态心电监测的数据,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兵种院校现代卫勤目标建设思考

    目的 通过对未来战争信息化、多元化及发展方向的分析,探索兵种院校现代卫勤保障能力及保障模式的新举措、新机制,提出了现代卫勤须从提高战伤处置能力、训练伤病防治能力、军事应激环境适应能力以及军地卫勤联合能力几个方面重点加强建设.学院紧跟现代后勤建设步伐,转变卫勤人员服务理念,不断改善卫勤保障模式和方法,提升卫勤人员基本素质和技能,提高卫勤综合保障能力.

    作者:蒲开春;马华朝;王华;王洪飞;徐凌燕;彭介年;曹远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011-2014年天津市游泳池水水质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天津市2011-2014年游泳池水水质卫生状况,为保障游泳者健康和加强游泳池水质量卫生监督管理提供资料.方法 按GB/T 18204-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按GB 9667-1996《游泳池场所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011-2014年共检测游泳池水样260份,总合格率81.2%.尿素和游离性余氯不达标是样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但其各年达标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P<0.01).不同年份、不同类型游泳池水质合格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酒店游泳池水合格率高于学校游泳池水高于公共游泳池水.结论 天津市游泳池水质卫生质量逐年提高,但仍需加强对公共游泳池的卫生监管力度,强化游泳池水消毒和定期换水.

    作者:王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龙血竭胶囊联合医用胶水用于整形创口愈合的效果分析

    安全可靠的创口愈合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患者皮肤瘢痕残留,同时对维持皮肤功能的完整性、避免创伤并发症的发生亦具有重要作用[1].为此我们选择医用胶水联合龙血竭胶囊用于整形创口愈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毛俊涛;郑志峰;徐丽梅;赵梦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野外综合训练对军校新学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野外综合训练对军校新学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的影响,为制订野外综合训练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将某2所军校新学员分为试验组(316人)和对照组(198人).试验组先于校内实施基础训练后,再进行330 km的野外综合训练;对照组仅进行校内基础训练.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特质焦虑量表(TAI)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1)训练后,试验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降低(P<0.05,P<0.01);对照组仅SCL-90中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降低(P<0.01).(2)训练后,试验组焦虑、特质焦虑得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情绪各因子得分无显著下降(P>0.05).结论 野外综合训练能有效提高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缓解其焦虑和抑郁情绪.

    作者:赵芸萱;杨国愉;贺英;赵梦雪;王立菲;王晥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国际维和空运医疗后送任务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 总结国际准和空运医疗后送任务的实施和相关注意事项.方法 结合国际维和任务区热带沙漠气候和空运医疗后送任务的特点,归纳总结执行任务需携带的自我维持物品、药品设备,队员的自我保护以及护送伤病员的安全保障措施.结果 在维和任务期内,空运医疗前接、后送伤病员总计29批次,共救治伤病员77名,无伤病员死亡病例,无延误诊断、救治及处置不当加重病情的病例.结论 总结的做法是顺利完成空运医疗后送任务的保障,是空运医疗后送系统必要的完善和补充,可为我军卫勤保障能力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王旭;肖刚;刘巍;于洋;侯志勇;朱四强;许勇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面向实战的卫勤保障战备训练

    我军实战条件下的医疗卫勤保障能力与“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战斗力”的目标要求尚有一定差距.文章结合日常卫勤保障训练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思考及分析,探讨如何大限度提高实战条件下的卫勤保障能力,提出:(1)卫勤训练必须围绕现代高科技战争战创伤情的发展规律;(2)卫勤训练切忌“重场面、轻内容”;(3)卫勤训练环境不能单一基地化;(4)卫勤训练必须信息化当头.

    作者:韩聚强;王帅;朱玲玲;叶廖沙;梁韫洁;孙天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互动式PBL改良教学对提高医学生知识内化和临床实践能力的作用

    临床实习是促使学生理论知识转化,形成临床思维的重要过程[1].本研究通过在临床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方法(PBL)与传统临床教学比较,探讨更适于医学生的临床带教方法.1 对象与方法 (1)对象:将消化科临床实习的80名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2组学生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2)方法:①对照组.教师确定查房主题,选择1~2个典型病例,带领学生床旁问诊、查体、辅助检查收集病例资料,随后提出初步治疗方案,学生记录学习.

    作者:李蓓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院外持续中医健康管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 观察院外持续中医健康管理干预对糖尿病足(DF)患者的效果及影响因素,为有效改善DF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住院治疗的100例老年DF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实施持续中医健康管理干预)和干预组(实施中医健康管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DF恢复效果、疾病认知及自护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干预组患者DF恢复效果、疾病认知及自护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生存分析显示,干预组患者达到良好效果所需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和民族是影响干预效果的独立因素.结论 持续中医健康管理干预可以促进DF患者的康复.

    作者:邵利萍;谭晓慧;王晶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PDCA循环法对某医院病案回收管理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法对某医院病案回收管理的影响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病案统计中心2011-2013年回收超期的原因,采用PDCA循环法对2014年病案回收进行管理,并与前3年进行对比,评价PDCA循环法应用于病案回收管理的效果.结果 造成2011-2013年回收的主要原因为检查报告单延迟(19.9%)、病理报告单延迟(19.0%)、患者多次转科室治疗(17.1%).2014年该医院病案延迟回收率(6.0%)明显降低(P<0.05).结论 PDCA循环法显著提高了医院病案三日回收率,利于提高医院病案管理质量和规范化管理具有显著意义.

    作者:杨立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预防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