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治;李青;张爱明;梁道臣;赵成毅
目的 探讨两种方法治疗伴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伴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分别采用抗滑钢板固定后踝骨折块(A组)和空心钉固定后踝骨折块(B组)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采用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踝关节负重状态下的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48例患者骨折端均解剖复位.术后2周及术后6个月的AOFAS评分:A组分别为(63.4±2.8)分、(84.5±4.3)分,B组分别为(62.9±3.1)分、(79.7±3.8)分;术后2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A组为(12.6±3.2)周,B组为(12.8±3.3)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踝关节负重状态下的VAS评分:A组为(1.6±0.4)分,B组为(3.2±0.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4/21),其中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为9.5%(2/21);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1%(13/27),其中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为37.0%(10/27);并发症发生率和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抗滑钢板固定后踝骨折块治疗伴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更符合生物力学特性.
作者:谢建新;余建;邵强;张晓辉;王权;黄轶峰;路磊;潘科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科采用缝合锚钉治疗13例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儿,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5~13岁.均为单侧闭合骨折.伤后2~3 d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作者:程彬;史柏娜;赵敏;周江军;肖春林;付美清;杨俊;余专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2015 年1 月~2016 年1 月,我科采用跗骨窦切口钢板螺钉治疗10 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10 例,男7 例,女3 例,年龄18~67 岁.左足4 例,右足6 例.SandersⅡ型6 例,Ⅲ型4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7 d.
作者:陈志军;朱东波;王树金;张旭;郑鸿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40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术前X线及三维CT检查对骨折进行分型.均采用肘后纵向S形切口,24例C2型中采用肱三头肌纵向劈开入路15例、肱三头肌两侧入路9例;16例C3型中采用肱三头肌纵向劈开入路10例、尺骨鹰嘴截骨入路6例.均使用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 4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48(12±5.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5(3.5±0.5)个月,按Cassbaum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与患者的主观症状相结合作为终功能评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优18例,良16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5.0%. 结论 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术前根据X线和CT检查充分了解骨折分型和粉碎程度,根据分型和影像学改变确定手术方案和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及双钢板,合理指导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施保华;沈决心;陈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2009年1月~2013年5月,我科采用前方入路治疗13例股骨头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1~62(30±2.5)岁.交通事故伤8例,高处坠落伤5例.左侧6例,右侧7例.9例为PipkinⅠ型,4例为Pipkin Ⅱ型.2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伤后至入院时间为1.5~25(6±4.2) h.
作者:郭洪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跗骨窦切口联合空心钉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1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跗骨窦切口联合空心钉(A组,29例)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B组,22例)治疗.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跟骨的高度、宽度、B(o)hler角判断骨折复位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估疗效.结果 5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A组10~17(13.19±1.47)个月,B组9~18(13.45±2.80)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的跟骨高度、宽度、B(o)hler角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A组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跗骨窦切口联合空心钉治疗跟骨骨折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相当.
作者:李伟康;周业金;宁仁德;胡星月 刊期: 2017年第02期
2011年 5 月~2015年8月, 我科采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2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1例, 男14例, 女7例,年龄26~67岁. 左侧8例, 右侧13例.均为交通事故伤. 骨折Schatzker 分型:Ⅰ型 10例,Ⅱ型5例, Ⅲ型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 h ~8 d.
作者:冯琼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肱骨髁间C型骨折切开复位术中尺骨鹰嘴V形截骨与斜行截骨的疗效.方法 对56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行尺骨鹰嘴截骨内固定治疗,其中V形截骨组32例,斜行截骨组24例.比较两组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1个月.V形截骨组与斜行截骨组术后Cassebaum评分优良率分别为23/32和18/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yo功能评分分别为65~100 (82.5)分和70~100 (84.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21 (11.2)周和6~20 (10.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形截骨组8例、斜行截骨组1例发生创伤性骨关节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髁间骨折行尺骨鹰嘴斜行截骨入路可充分暴露骨折端,且较V形截骨具有减少创伤性骨关节炎发生的优势,是一种可行的截骨方式.
作者:张炯豪;杜茂信;彭程;张晓珑;王海鹏;颜家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2012年5月~2015年7月,我们对30例腱性锤状指患者采用切开直视下S形克氏针固定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6~65岁.指别:示指3例,中指8例,环指10例,小指9例.均为闭合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1~4周.
作者:虞泽珑;王运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下胫腓螺钉固定是否影响患者的功能及影像学结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78例行下胫腓螺钉固定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下胫腓螺钉完整(完整组)、断裂或松动(断裂松动组)、取出(取出组)3组的功能及影像学结果.功能评价使用Lower Extremity Measure (LEM)下肢测量评分和Olerud Molander(OM)踝部功能评分;影像学评价包括下胫腓间隙、下胫腓重叠和内侧间隙.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2个月.完整组、断裂松动组、取出组的LEM评分和OM评分分别为(70.3±6.3)分和(46.5±7.9)分、(83.3±3.0)分和(62.2±4.9)分、(88.1±4.8)分和(66.8±6.7)分,断裂松动组和取出组的两项评分均优于完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裂松动组与取出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胫腓间隙完整组为(3.2±0.2)mm,断裂松动组、取出组分别为(4.1±0.2 )mm、(4.1±0.3)mm ,断裂松动组和取出组均宽于完整组(P<0.05),断裂松动组与取出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胫腓重叠和内测间隙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直径对患者功能没有影响.结论 与松动断裂组、取出组相比,完整组下胫腓螺钉功能评分更差.螺钉松动或断裂不会影响功能,但在螺钉完整情况下却有取出指针.
作者:沈彦;王朝阳;吴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2010年7月~2015年7月,我科采用PHILOS接骨板治疗35例肱骨近端Neer二、三、四部分骨折患者,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35例,男11例,女24例,年龄17~72岁.骨折按Neer分型:二部分6例,三部分12例,四部分1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8 h~6 d.
作者:杨建刚;张少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2013年3月~2015年6月,我科采用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13例后踝骨折患者,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28~66岁.均为闭合骨折.按Haraguchi后踝骨折分型均为Ⅱ型.受伤至手术时间3~12 d.
作者:王松柏;刘东旭;谷吕敏;周梧节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MIPO)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的术后骨代谢指标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60例)采用MIPO治疗.比较两组骨代谢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观察组术后重度疼痛例数少于对照组,轻度疼痛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骨代谢指标(CTX、PICP、PTH与BG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Mayo与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均得到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 MIPO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可减轻疼痛,优化患者骨代谢指标水平,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顾宗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前路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并前路钛板内固定治疗腰骶失稳的早期疗效.方法 采用前路髓核摘除或病灶清除、椎间融合并前路重建钛板固定治疗30例原发或继发性腰骶失稳的患者.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年.随访期间除1例滑脱复位丢失外,其余椎体滑脱患者椎体复位良好、无丢失.继发性腰骶失稳患者病灶清除彻底,植骨融合愈合良好.术后功能根据Nakai评分标准评价:优18例,良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6.7%.结论 采用前路髓核摘除或病灶清除、椎体植骨融合、腰骶椎重建可获得满意复位,腰骶融合稳定,能够恢复脊柱稳定性.
作者:邓雪峰;宋锦旗;林利忠;李岩松;林泽金;王雪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2010年1月~2015年10月,我们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3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21~64岁.闭合骨折29例,开放骨折3例.骨折按AO分型:A型22例,B型7例,C型3例.
作者:姚昱;章筛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Solis椎间融合器治疗Ⅱ型或Ⅱa型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Solis椎间融合器治疗16例Ⅱ型或Ⅱa型Hangman骨折患者.记录术前、术后各时段颈部疼痛VAS评分、枢椎移位及成角、C2~3椎间隙高度及颈椎活动度.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8~65个月.术后各时段颈部疼痛VAS评分、枢椎成角、枢椎移位、颈椎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期颈椎活动度明显改善(P<0.05).结论 应用Solis颈椎间融合器治疗Ⅱ型或Ⅱa型Hangman骨折能重建上颈椎生理解剖结构,维持颈椎稳定.
作者:梅治;李青;张爱明;梁道臣;赵成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恶性肿瘤假体置换对患者外观形态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4例行定制肿瘤假体置换手术的肱骨近端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12个月问卷调查患者对患肢外观形态的满意度并评价上肢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14例患者中外观形态较满意7例,一般4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为11/14.14例患者术后12个月手部活动度、操作活动度、提物能力和上肢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 肱骨近端肿瘤假体置换术有较好的骨性解剖结构适配性,能保持患者外观形态的完整性,改善肢体功能.
作者:李菊明;马益民;韦永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切取中厚皮片移植后供皮区的创面使用海藻酸盐敷料或胶粘敷料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6例中厚皮片移植的患者按使用敷料的不同分为试验组(采用胶粘敷料,13例)和对照组(采用海藻酸盐敷料,13例).于术后24 h、72 h采用VAS评分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同时对两组2~3周的创面愈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24 h两组各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试验组各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工作量低于对照组(P<0.05),肢体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试验组的创面舒适度更优.试验组的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供皮区创面应用胶粘敷料疗效好,更舒适,且术后护理更简便.
作者:王丽;丁晓红;于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患者髋关节积液与坏死分期、关节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了解股骨头坏死对关节积液的影响.方法 对46例NONFH患者74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MRI影像将关节积液分为0~Ⅲ级;依据ARCO分期将NONFH分为Ⅰ~Ⅳ期;髋关节功能按照Harris评分标准评分并分为4个等级.分析关节积液与坏死分期、Harri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74髋中65髋发生关节积液.ARCO分期与关节积液分级相关(r=0.50,P<0.001),不同ARCO分期的关节积液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81,P<0.001),关节积液分级随着坏死分期(Ⅰ~Ⅲ期)增加而增加,以Ⅲ期患者的关节积液常见.Harris评分等级与关节积液分级有相关性(r=0.52,P<0.001),不同功能评分等级的关节积液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7,P<0.001),关节积液分级随Harris评分等级降低而增加.结论 NONFH关节积液的发生情况与坏死分期及关节功能评分明显相关,关节积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预测疾病发生和进展的辅助指标.
作者:唐昊;常俊;陆鸣;高维陆;詹维强;尹宗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患者,男,59岁,2年前摔倒致左髌骨骨折,在我院行左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术后恢复良好,膝关节功能康复正常,决定不取出内固定物,出院后未按医嘱定期复查.3个月前自觉膝关节活动不适,再次就诊于我院.
作者:张秀彪;吴丹凯;张子言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