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扬州茶点“三绝”

潘春华

关键词:
摘要:所谓茶点“三绝”,是指扬州茶馆内用以佐茶的三大传统名点:三丁包子、翡翠烧卖和千层油糕.旧时,扬州城内曾广为流传一首民谣歌咏茶点“三绝”:“早上起来日已高,只觉心里闹潮潮,茶馆里头走一遭.拌干丝,风味高;蟹壳黄,千层糕;翡翠烧卖,三丁包;清汤面,脆火烧,龙井茶叶香气飘……”
食品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肉香四溢不增重的豆角香菇腊肠饭

    这大冬天的,您是不是就想吃点热乎、有肉、有滋味儿,做起来不麻烦,还不会增加体重的晚餐?但是,功能这么“全面”的晚餐,真的存在吗?答案尽在这锅豆角香菇腊肠饭里.快来学学吧!

    作者:郭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醒醒,来饮汤

    宴饮小酌本是怡情的雅事,但是若“眼大肚小”喝多了,不仅晕头涨脑,甚至第二天还会感觉难受.这时候,需要一碗醒酒汤来叫醒你!我们为什么会喝醉?酒精从入口,到进入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的过程中,酒精中的主要成分——乙醇的绝大部分会被人体吸收(胃黏膜吸收10% ~ 20%、肠黏膜吸收75%左右),之后再进入血液循环,然后被送到肝脏进行代谢——被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内的一种叫作乙醇脱氢酶的成分转化成乙醛.随后,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水和乙酸,乙酸再经过其他途径完成代谢,转换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只有很少量(仅有10%左右)的乙醇会随着尿液、汗液以及肺部呼吸排出体外.醉酒(也称酒精中毒),是指乙醇在体内的吸收率大于代谢率,从而导致血液中乙醇浓度过高,并由此引起的一系列诸如脸红、心跳过快、头晕、恶心、呕吐等酒后症状.

    作者:尚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炸物的新生

    炸物的诱惑是简单、直接、纯粹的.食材无论荤素,以油脂包裹,在高温的作用下快速熟化,由于表面温度迅速升高,水分汽化,形成一层脆脆的薄壳将食物整个包裹了起来,其内部所含的水分会变成蒸汽“逃走”,油脂迅速占领阵地,令食物更加丰润.这就是所谓“外酥内嫩”“香脆多汁”“不柴”等口感的由来.

    作者:黄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爸老妈们心中的焦虑

    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是自然规律.对于老年人而言,年纪增长是无法改变的自然现象.除了身体器官的老化,不少老爸老妈心理上也会出现波动,情绪低落,甚至性格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这都有可能是“焦虑”导致的.

    作者:宋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炸年味儿

    进入腊月的后半程,尤其是到了腊月二十五、二十六,村子里几乎家家都会支起油锅,此起彼伏地响起“滋啦滋啦”的油炸声——炸肉、炸鱼、炸丸子、炸柳叶、炸鸡头、炸豆腐等.肉能炸,菜也能炸,随着沸腾的滚油,油脂的香气四溢开来,整个街巷充盈着浓厚的年味儿.

    作者:米丽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类风湿”的饮食方案

    一到冬天,很多老人就像被“困”在了家里.尤其是那些被骨关节疾病折磨多年的老人更是只能“望门兴叹”,生怕雨雪天路滑不小心跌倒引起骨折等更严重的问题.在诸多的骨关节疾病中,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年朋友尤为痛苦.

    作者:王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走出空气净化器的选用误区

    近几年,我国进入冬季后频繁被雾霾侵袭,很多城市的空气质量受到影响.不少人会选择购买空气净化器来打造安全的室内小环境.如今,在国家的大力治理下,空气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空气净化器的作用不再仅仅是消除PM2.5,帮助人们在空气质量欠佳时,“吹出”属于自己的新鲜空气,还可以用来去除空气中的甲醛、烟雾、花粉和尘埃,使空气变得清新,改善生活环境.

    作者:蒯海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香甜米糖

    小时候,我特别盼望过年,因为过年家里就会做冻米糖了.在重庆山区,熬糖的原料主要是山芋(红薯).我会帮母亲洗净山芋,切成碎片,将其煮到软烂,晾至温热不烫手的时候,掺入在石臼里春碎了的麦芽,放些冷水搅拌均匀,然后过滤,再放进锅里用大火熬.熬去大部分水分,留下的就是清糖.熬糖时,我还常常帮着烧火,即使再困也强撑着不睡觉,为的就是能喝上几汤瓢甜甜的清糖.

    作者:吕雪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菜得客心话更多

    古往今来,写酒的诗词中,吾独爱“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一场风雪,一只暖炉,一壶新酒——白居易于天寒地坼之时,准备好热乎乎的炭火,香气扑鼻的新酿美酒,邀挚友一起观漫天飞雪,谈天说地,度过这寒气逼人的黄昏,令人从胃暖到心.待友用心至此,颇令人羡慕.

    作者:陈柏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少皆宜的山药美食

    佳节宴席上有一道老少皆宜的美味——蓝莓山药,细腻的山药泥宛如白色雪峰,上面点缀着紫色的蓝莓果酱,外型靓丽、颜色鲜艳,吃到嘴里软糯而香甜,既可当开胃甜点,又能解肉食油腻,男女老少都爱吃.这道菜的主角——山药,在菜市场里很常见,可以清蒸当主食,也可以用来做菜肴或是炖煮滋补汤品.山药还是补中益气的良药,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进补前食用.

    作者:李红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酉年岁末细说鸡

    鸡肉是我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然而,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关于鸡肉的各种传言、闲话.岁末之际,我来细说那些关于鸡的闲话,哪些是真的,哪些仅仅只是谣传.闲话:鸡头、鸡皮、鸡脖子、鸡屁股有毒,不能吃.解答:这种说法有失偏颇.鸡脖子的皮不能吃,主要是因为聚集有大量腺体和淋巴,对人体健康不利.

    作者:李广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金波入肴香醉人

    我虽不胜酒力,却偏偏爱吃“酒菜”,就是那些在烹饪过程中加了酒做出的菜肴——黄酒温热、白酒辛辣、啤酒爽口、红酒甘醇、米酒清甜,以酒入菜,食客即便不喝酒,也能在吃菜的过程中品尝到鲜、甜、辛、香的混合味道,于不知不觉中,“醉”倒在一汪金波入肴的香气里.

    作者:林清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金银”食单

    日前,广东的友人来看我,送我一包“金银盏”.“金银盏”是一种广东腊味,是把腊肠馅心压成片状,上面放咸蛋黄腊制而成.“金银盏”呈圆形,底部一个扁平的腊肉饼,像一个碗盏,上面承托着一个咸蛋黄,故而得名.色泽金黄,算是“金”;腊肠馅有白色肥肉,算是“银”.当然,这样给食物命名,也是取一种好意头,意为“一只托金镶银的杯子”.

    作者:俞国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面对更年期,您做好准备了吗?

    相信您对“更年期”这个词并不陌生.每位女性到达一定年龄阶段都会经历更年期;而每位男性生命中重要的两位女性——母亲和妻子都会经历更年期.当妈妈不再和蔼,妻子不再温柔时,也许是因为她们进入了生命中艰难的更年期.

    作者:周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健康饮食秘籍:餐盘法则

    健康饮食、营养均衡是很多朋友一直在追求的目标.但具体到每一餐的话,到底该怎么吃呢?怎样做才能轻松又合理地安排好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呢?其实,您只需采用“餐盘法则”就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简单来讲,餐盘法则就是您在开始吃饭之前,把这一餐要吃的食物按照一定的比例摆放在餐盘中.餐盘的直径约为15厘米,其中的一半面积用来放置蔬菜水果,蔬菜要比水果更多—些.如果有些朋友不习惯在正餐中吃水果,也可以用蔬菜来替代水果,将水果放在两餐间食用.盘子剩下的一半面积放置主食和肉,具体来说就是碳水化合物,如谷薯杂粮、土豆等淀粉类食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蛋、奶.主食要比肉类食物多一些.

    作者:李玉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花生佐酒

    我的父亲到了晚年,晚间小酌,下酒菜独爱生花生.一把白瓷酒壶,一只小小的酒盅,淡黄色的带壳花生,随意地堆在桌子上,一颗颗胖胖的,看着就叫人喜欢.父亲饮一盅酒,就剥几粒生花生.“噼啪噼啪”剥花生的声音很清脆,仿佛还散溢着秋日独有的清爽.父亲将剥出的花生仁,顺手投入口中,缓缓地咀嚼.看上去,有滋有味.我们在吃饭,父亲就一直喝酒.他居高椅,我们坐低凳,一抬头就能看到父亲那慈祥仁爱的目光.我们不知道父亲在想什么,但他那温和的目光,已经告诉我们他内心的满足.一捧带壳花生剥完了,父亲酒壶中的酒也喝光了.我们曾问父亲:“为什么那么喜欢以生花生佐酒?”父亲说:“在家小酌,喝的是一份清静.花生干干净净,滋味清爽,适合做酒菜.”

    作者:路来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六十年前的年味儿

    回忆起六十多年前,我的童年时期,同龄的孩子们总是盼着过年.因为年来了,能给我们这些娃娃带来很多的乐趣.那时的年味儿,至今叫我记忆犹新.

    作者:王祖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聚餐后清肠的五大法宝

    每逢佳节聚餐,餐桌上少不了鸡、鸭、鱼、肉,各种煎、炒、烹、炸、煮、炖、熘、烧的美食,此外,坚果、点心也是一应俱全.可以说,对不少人而言,过节期间都会存在营养过量摄入的问题——觉得大家难得聚在一起,便只顾嘴上舒服,大快朵颐,反正可以“吃完了再减嘛”.

    作者:杨传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北京烤鸭的“哏儿都”滋味

    在“津津有味”这个栏目里说“北京烤鸭”似乎是跑题的.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能代表中国的“国菜”里,都有“北京烤鸭”的一席之地.首先,名字里就带有明确的首都地理标示,听上去就高端大气,倍儿有面儿.外国人民不是口耳相传那句“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吗?早些年电视节目采访异域友人,镜头里总会出现一位拐上八道弯儿说“烤鸭,真好吃”的高鼻梁、双眼皮的小姐姐(注:天津人管下至3岁上至80岁的女性,一概尊称为“姐姐”).

    作者:宋晨;李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细说大豆

    在我国,大豆的栽培历史已有五千年之久,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食用和饲料作物.大豆古称“菽”,《诗经》中就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的记载.曹植的《七步诗》说“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意为锅里煮着豆子,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可见,魏晋时期人们已熟知豆类作物的烹饪方式.

    作者:王桂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食品与健康杂志

食品与健康杂志

主管: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