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爸老妈们心中的焦虑

宋晨

关键词:
摘要: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是自然规律.对于老年人而言,年纪增长是无法改变的自然现象.除了身体器官的老化,不少老爸老妈心理上也会出现波动,情绪低落,甚至性格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这都有可能是“焦虑”导致的.
食品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花生佐酒

    我的父亲到了晚年,晚间小酌,下酒菜独爱生花生.一把白瓷酒壶,一只小小的酒盅,淡黄色的带壳花生,随意地堆在桌子上,一颗颗胖胖的,看着就叫人喜欢.父亲饮一盅酒,就剥几粒生花生.“噼啪噼啪”剥花生的声音很清脆,仿佛还散溢着秋日独有的清爽.父亲将剥出的花生仁,顺手投入口中,缓缓地咀嚼.看上去,有滋有味.我们在吃饭,父亲就一直喝酒.他居高椅,我们坐低凳,一抬头就能看到父亲那慈祥仁爱的目光.我们不知道父亲在想什么,但他那温和的目光,已经告诉我们他内心的满足.一捧带壳花生剥完了,父亲酒壶中的酒也喝光了.我们曾问父亲:“为什么那么喜欢以生花生佐酒?”父亲说:“在家小酌,喝的是一份清静.花生干干净净,滋味清爽,适合做酒菜.”

    作者:路来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炸年味儿

    进入腊月的后半程,尤其是到了腊月二十五、二十六,村子里几乎家家都会支起油锅,此起彼伏地响起“滋啦滋啦”的油炸声——炸肉、炸鱼、炸丸子、炸柳叶、炸鸡头、炸豆腐等.肉能炸,菜也能炸,随着沸腾的滚油,油脂的香气四溢开来,整个街巷充盈着浓厚的年味儿.

    作者:米丽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炸物的新生

    炸物的诱惑是简单、直接、纯粹的.食材无论荤素,以油脂包裹,在高温的作用下快速熟化,由于表面温度迅速升高,水分汽化,形成一层脆脆的薄壳将食物整个包裹了起来,其内部所含的水分会变成蒸汽“逃走”,油脂迅速占领阵地,令食物更加丰润.这就是所谓“外酥内嫩”“香脆多汁”“不柴”等口感的由来.

    作者:黄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元日新春又一年

    春节又称新年、大年,古代称为元日、元旦、正旦、新正、三元日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夏朝时,统治者将春季的第一个月——孟春元月作为岁首.此后朝代更替,岁首之月有所变化.所以,各朝代元日的具体日期并不一致.汉朝时,武帝颁行《太初历》,将夏历的孟春元月恢复为岁首,称为“夏正”,元月初一这一天为元日,并被后人沿用下来.辛亥革命之后,我国开始推行西历,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将农历元月初一称为“春节”.

    作者:战雅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爸老妈们心中的焦虑

    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是自然规律.对于老年人而言,年纪增长是无法改变的自然现象.除了身体器官的老化,不少老爸老妈心理上也会出现波动,情绪低落,甚至性格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这都有可能是“焦虑”导致的.

    作者:宋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糖醋排骨

    糖醋味即酸甜味,是许多菜系的主要味型之一.酸甜味这种味型的形成,据说来源于水果味.用酸味烹制菜肴,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人们调制酸味的羹汤,其酸味是从梅子中获取.相传米醋的早制作者,是东晋竹林七贤之一刘伶的妻子.刘伶好酒,酒量又大.其妻怕刘伶喝酒误事,也担心他的身体健康,因此每次酿酒时,都用酸梅合于酒中,以降低酒精含量.后人仿效她这种方法,制作出了米醋,因此米醋又被戏称为“苦酒”.

    作者:邓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益生菌:宝宝肠道守卫兵

    母乳本身的有益成分不仅是适合宝宝的,甚至在“哺乳”过程中,也将对宝宝的健康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孕育宝贝的子宫,是一个无菌的环境.宝宝来到人世后,通过吸吮含有活性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母乳,建立起初的肠道黏膜屏障,维持肠道健康,帮助宝宝顺利地完成消化吸收等人体功能,并令菌群自主实现“双向调节”——既不便秘,也不腹泻;还能刺激肠道免疫细胞,调节全身免疫功能.但有些宝妈因母乳不足或自身健康问题需要服药而无法母乳喂养,配方奶粉则是佳的替代食物.笔者走访市内各大母婴门店、商超,发现含有益生菌的配方奶粉深受家长欢迎.

    作者:阴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六十年前的年味儿

    回忆起六十多年前,我的童年时期,同龄的孩子们总是盼着过年.因为年来了,能给我们这些娃娃带来很多的乐趣.那时的年味儿,至今叫我记忆犹新.

    作者:王祖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扬州茶点“三绝”

    所谓茶点“三绝”,是指扬州茶馆内用以佐茶的三大传统名点:三丁包子、翡翠烧卖和千层油糕.旧时,扬州城内曾广为流传一首民谣歌咏茶点“三绝”:“早上起来日已高,只觉心里闹潮潮,茶馆里头走一遭.拌干丝,风味高;蟹壳黄,千层糕;翡翠烧卖,三丁包;清汤面,脆火烧,龙井茶叶香气飘……”

    作者:潘春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醒醒,来饮汤

    宴饮小酌本是怡情的雅事,但是若“眼大肚小”喝多了,不仅晕头涨脑,甚至第二天还会感觉难受.这时候,需要一碗醒酒汤来叫醒你!我们为什么会喝醉?酒精从入口,到进入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的过程中,酒精中的主要成分——乙醇的绝大部分会被人体吸收(胃黏膜吸收10% ~ 20%、肠黏膜吸收75%左右),之后再进入血液循环,然后被送到肝脏进行代谢——被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内的一种叫作乙醇脱氢酶的成分转化成乙醛.随后,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水和乙酸,乙酸再经过其他途径完成代谢,转换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只有很少量(仅有10%左右)的乙醇会随着尿液、汗液以及肺部呼吸排出体外.醉酒(也称酒精中毒),是指乙醇在体内的吸收率大于代谢率,从而导致血液中乙醇浓度过高,并由此引起的一系列诸如脸红、心跳过快、头晕、恶心、呕吐等酒后症状.

    作者:尚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大米“重组”出的营养

    我国是大米生产和消费大国,约有2/3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每年人均消费大米超过90公斤.普通大米(精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蛋白质含量低,氨基酸含量极少.大米的主要营养成分在稻糠层和米胚中间,在加工过程中,米糠与胚芽被“磨去”,会造成一定的营养损失.第3次全国营养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居民的营养不良问题十分突出,几种主要微量营养素如钙、铁、锌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和叶酸等的摄入量均没有达到人体所需的水平.因此,在不改变人们食用大米习惯的前提下,通过科技手段,生产出营养更加丰富的“强化大米”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赵佳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上班族健康大作战

    上班族每天坐在格子间对着电脑,眼睛酸痛、疲惫乏力怎么办?长期伏案写作,腰酸背痛、无精打采怎么办?工作压力太大,精神紧张、睡眠不好怎么办?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说起来简单,但是上班族要遵守劳动纪律,不能妨碍其他同事工作,在空间局促的办公环境里养成科学的工作习惯,就是个大学问了.需要您做好以下五件事.

    作者:范琳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肉香四溢不增重的豆角香菇腊肠饭

    这大冬天的,您是不是就想吃点热乎、有肉、有滋味儿,做起来不麻烦,还不会增加体重的晚餐?但是,功能这么“全面”的晚餐,真的存在吗?答案尽在这锅豆角香菇腊肠饭里.快来学学吧!

    作者:郭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细说大豆

    在我国,大豆的栽培历史已有五千年之久,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食用和饲料作物.大豆古称“菽”,《诗经》中就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的记载.曹植的《七步诗》说“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意为锅里煮着豆子,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可见,魏晋时期人们已熟知豆类作物的烹饪方式.

    作者:王桂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总把新桃换旧符

    咱们中国人,虽然会在公立1月1日前后完成一年的工作总结和来年的工作计划,但在生活中,依然习惯将农历春节,当作“年底”.似乎只有过完除夕,新的一年才真正开始.各家各户喜气洋洋、大张旗鼓地扫尘除旧,添置新衣,采买年货,预订酒席,规划出行,在依旧寒冷的隆冬时节盼“春”到,展“春”意,过“春”节.的确,春节的时间节点往往在大寒到立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尾、首相交之时,也是全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冷的时候.还记得以前住平房,关于春节的记忆图景是:永远坐着开水壶的蜂窝煤炉子;大铝锅里热腾腾的红豆包;簇新的大红棉裤、棉袄;玻璃窗上绚丽精妙、能让人呆呆看上半晌的冰凌霜花;院子里窗沿儿下排列整齐的大白菜;还有小厨房里飘出来的让人光是闻闻就感觉不再怕冷的炖肉香.

    作者:李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海淘』的麻烦

    “来自日本的那个小绿盒减肥药,会把身体吃坏”“微信朋友圈代购的XX抗癌药是假药”……近来,不少网友在论坛里晒出了自己“海淘”商品被坑骗的经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网络交易特有的虚拟性、隐蔽性和复杂性,也给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滋生空间.尤其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从海外流向国内的减肥药、化妆品和婴幼儿配方奶粉等,成为了网售伪劣产品的“重灾区”.这一方面反映出,一些消费者盲目崇洋,对海外产品趋之若鹜,认为“即便国内不允许销售,但国外能卖,产品的质量就一定好”.

    作者:刘国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北京烤鸭的“哏儿都”滋味

    在“津津有味”这个栏目里说“北京烤鸭”似乎是跑题的.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能代表中国的“国菜”里,都有“北京烤鸭”的一席之地.首先,名字里就带有明确的首都地理标示,听上去就高端大气,倍儿有面儿.外国人民不是口耳相传那句“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吗?早些年电视节目采访异域友人,镜头里总会出现一位拐上八道弯儿说“烤鸭,真好吃”的高鼻梁、双眼皮的小姐姐(注:天津人管下至3岁上至80岁的女性,一概尊称为“姐姐”).

    作者:宋晨;李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猪头糕

    所谓“猪头糕”,其实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糕点,而是用猪头肉卤汤凝冻成糕状的一种吃食,也称“猪头冻”.猪头肉,可能是猪身上不讨人喜欢的东西了.吾乡俗语“猪头肉,三不精”,是一种贬义的说法,意指某个人什么都会一点,但都不精通,干不好.但是,正如诗仙李白所云:“天生我材必有用.”猪头如果处理得当,身价立马不凡——猪头糕就是一道很受人欢迎的冬补佳肴.

    作者:钟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金波入肴香醉人

    我虽不胜酒力,却偏偏爱吃“酒菜”,就是那些在烹饪过程中加了酒做出的菜肴——黄酒温热、白酒辛辣、啤酒爽口、红酒甘醇、米酒清甜,以酒入菜,食客即便不喝酒,也能在吃菜的过程中品尝到鲜、甜、辛、香的混合味道,于不知不觉中,“醉”倒在一汪金波入肴的香气里.

    作者:林清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吮指英豪

    夜幕降临,水泊梁山格外热闹,聚义大厅外,灯火通明,弟兄们杀猪宰羊,看来是在准备一场盛大的宴会.大家都喜欢的烤肉串是必不可少的.新鲜上好的羊肉块,用姜、料酒、盐、五香粉等腌制了半个时辰.负责穿串的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兄弟.

    作者:杨玉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食品与健康杂志

食品与健康杂志

主管: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