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肾健脑汤对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黄顺福;崔美玉

关键词:益肾健脑汤, 脑动脉硬化症, 血脂, 尼莫地平
摘要:目的 观察益肾健脑汤对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60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尼莫地平、血脂康等)治疗,治疗组则给予口服益肾健脑汤(枸杞子、牡丹皮、决明子、陈皮、川芎、白菊花等)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脂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肾健脑汤治疗脑动脉硬化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LDLC)等,且无不良反应.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中药消炎丸治疗盆腔炎

    目的 观察以自拟中药消炎丸口服为主结合西药方法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盆腔炎患者1 718例,其中1 218例为治疗组,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1周,同时口服消炎丸(2次/d,1丸/次),1周后单纯服用消炎丸治疗,随机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500例为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生素疗法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782例,占64.20%,显效404例,占33.20%,治愈显效率达97.37%;对照组治愈237例,占59.25%,显效210例,占27.50%,治愈显效率达86.7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中药消炎丸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能活血化瘀、消坚散结、调理血气、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消炎止痛,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吴强;刘明晖;齐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系统辨证脉学“脉方证相应”规律应用举隅

    齐向华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融合古今医家的脉法,创立了以25对脉象要素为基础的具有系统性与回溯性的系统辨证脉学体系.并在“方证相应”的基础上归纳创新出“脉证方相应”的规律.通过诊察脉象,提取脉象要素,总结脉象特征,得出实实在在的客观证据,依照这些实实在在的“脉象证据”所示进行层层推理,运用系统辨证方法,后推导出疾病整个过程和主要病因、病机、证候,然后进行“审因论治”或“方因证立”.

    作者:刘英杰;齐向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需求,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明显增加,需求种类也逐渐多元化.作为初级卫生保健影响性因素,社区卫生服务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保证社会和谐具有关键意义.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宣传覆盖率低、政府支持力底低、政策缺乏等,今后应扩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加大政府部门支持的力度等.

    作者:白明艳;韩俊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泽泻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泽泻具有利水消肿、渗湿、泄热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泽泻的多种有效成分如泽泻醇A、B及泽泻倍半萜类等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等药理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痛、心肌缺血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其治疗有效机制可能与降低外周阻力,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动脉硬化等有关.

    作者:陈兴娟;尹萌萌;魏建梁;国兴宜;杨传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龟芪冲剂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自身抗体的影响

    目的 观察龟芪冲剂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血清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0例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龟芪冲剂(龟甲、黄芪、青蒿、地骨皮、牡蛎、柴胡、香附、白芍、夏枯草、丹参、土茯苓、薏苡仁)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夏枯草胶囊(2粒/次,2次/d)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TPO-Ab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PO-Ab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C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龟芪冲剂能明显降低血清中TPO-Ab水平,改善患者自身体内免疫状态.

    作者:刘臣;杨光;丁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方剂的实验研究

    方剂的实验研究目前研究方法较多,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方剂提取方法研究、方剂药理研究、方剂毒理研究以及方剂的化学成分研究等方面.方剂的提取方法研究观察了影响方剂效果的外在因素、方剂发挥佳作用的提取方法;方剂药理研究从现代医学角度明确方剂的作用机制;方剂毒理研究拓展了对方剂的认识;方剂的化学成分研究对方剂发挥作用物质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方剂的实验研究结合了现代研究的手段与方法,对方剂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探索,拓展了对方剂的认识,推动了方剂学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作者:安静;陆惠红;沈艳;卢勇;许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治疗周期的研究概况

    对近15年关于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文献分析,发现治疗周期即2次治疗的时间间隔缺乏统一性,不同报道之间变量不统一,难以比较不同治疗周期之间的优劣.且目前尚无针对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不同治疗周期之间疗效对比的相关研究,也缺乏关于影响治疗周期选取的相关因素的研究.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治疗周期的研究有待补充,以期寻找合理的治疗周期,减少治疗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周清辰;赵子萱;葛宝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193例病例随机分为A,B,C组,A组63例单纯采用针灸治疗(百会、舌三针、金津、玉液),B组65例进行言语训练治疗(呼吸训练、松弛训练等),C组65例采用针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B,C3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46.0%,44.6%,49.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第4,6,8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6.9%,90.8%,93.8%,显著高于A组的55.6%,65.1%,69.8%,及B组的49.2%,61.5%,6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可调补肝肾之虚,通络利窍,改善发音不清.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梁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肺气虚失治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收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DP)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呈进展性,促使肺血管收缩及重构,引起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在其发病机制方面,肺气虚失治节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肺气亏虚则肺主治节功能失调,是COPD重要的发病机制.现代研究认为,肺气虚的初表现是肺通气功能开始减退,出现小气道功能受损,此时肺通气功能的减退是可逆的,且这种减退和肺气虚的程度成正相关,并逐渐累及脾肾,导致病情进展及传变,终成为不可逆的通气功能障碍.肺气虚还可导致痰瘀的生成,从而使COPD气道结构改变,致使气机失常,阻碍肺气的宣发肃降,加重肺通气功能障碍.

    作者:尹婷婷;李泽庚;王婕琼;方莉;王传博;童佳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推拿治疗大学生颈肩部肌肉劳损

    目的 观察推拿治疗大学生颈肩部肌肉劳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整体施术和局部施术进行治疗,整体施术手法包括推、滚、按揉、点、弹拨、拿、拔伸、叩击等,局部施术手法是在患者局部肌肉群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拔罐法对颈肩部肌肉劳损患者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4%,高于对照组的53%,2组比较,P <0.05.结论 推拿治疗颈肩部肌肉劳损能够缓解颈肩部肌肉痉挛状态,恢复颈部活动度,减轻颈肩部疼痛.

    作者:陈永智;董莹;李清;李洪秋;李思瑾;范琳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健身气功在临床医学中的研究

    健身气功包括祖国传统运动养生学的“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易筋经”四套健身功法.目前,健身气功在临床医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如五禽戏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高血压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防治;六字诀在更年期、月经不调、失眠、焦虑等疾病治疗中运用较多;八段锦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中风后遗症、强直性脊柱炎、便秘等疾病的治疗中;易筋经也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骨质疏松、中风后遗症等疾病中广泛应用.健身气功在强健身体、预防疾病、治疗疾病、愈后康复各个阶段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国栋;惠礽华;陈宣伊;梁国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自制“梅花近视针”叩刺眼周“四穴”治疗青少年近视

    目的 观察自制“梅花近视针”叩刺眼周“四穴”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选取的青少年调节性近视患者42例8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38眼),对照组22例(42眼).治疗组采用自制梅花近视针在75%乙醇消毒基础上,内加注蒸馏提纯的“4味”中药(黄芪、郁金、菊花、薄荷脑),先后叩刺睛明、攒竹、四白、瞳子髂眼周四穴,以局部潮红、不出血为度;对照组采用普通传统梅花针,操作方法同上.结果 治疗组15例29眼中,显效14例27眼,有效1例2眼,总有效率100%.对照组15例29眼中,显效8例16眼,有效5例10眼,无效2例3眼,总有效率87%(89.6%).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O.01.结论 自制“梅花近视针”治疗调节性近视,能在腧穴皮肤周围形成高浓度药区,渗透到腧穴内,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调节作用,加速眼部毛细血管的新陈代谢,清凉眼睛,起到松弛眼部肌肉、缓解消除视疲劳的效果.

    作者:鞠胜;王柳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中西药不合理联用情况,为保障医疗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中西药联用处方2 000张,对中西药处方联用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496张,占24.8%.其中重复用药及同类药物并存所占的比例高177张,如维C银翘片加对乙酰氨基酚等,占不合理联用处方的35.69%.其次为理化禁忌性的联用处方134张,如五味子糖浆加氢氧化铝片等,占不合理联用处方的27.02%;同时也存在着药理拮抗性的联用和诱发药源性疾病的联用.结论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较常见,应加强医务人员中西医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医生中西药联用的水平.医院应加强处方的管理,避免中西药不合理联用的现象存在,保障患者的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作者:于淑艳;苏维彪;翟坤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间质性肺炎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间质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3.0 g/d,同时配以止咳、化痰、平喘等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肺俞、中府、膏肓等)进行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等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间质性肺炎,能有效的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逐渐恢复体力活动,毒副作用小.

    作者:武生梅;李玉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深静脉导管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血液透析行深静脉导管留置术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实施循证护理,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导管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8例,发生率为30.77%;治疗组患者发生感染2例,发生率为7.69%,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对血液透析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患者进行准确评估,能及时有效的给予治疗和护理干预,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感染的风险.

    作者:韩林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中西医治疗

    流行病学和基础研究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至今没有特效药,西医多采用高频电波刀、聚焦超声等物理治疗和重组人干扰素等局部用药治疗,对HPV转阴有一定的疗效,但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祖国医学研究表明,使用中药复方制剂局部用药或配合汤剂辨证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PV病毒载量,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长补短,减毒增效.

    作者:吴赵易;曹佩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07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方法 对107例“发热待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例及诊断正确率.结果 107例中,102例做出了明确诊断,确诊率为95.3%;确诊的102例患者中,感染性疾病66例,占64.8%,非感染性疾病36例,占35.2%.结论 FUO的病因中,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远高于非感染性疾病,而非感染性疾病中,结缔组织疾病及恶性肿瘤所占比例较高;全面、详细的临床资料采集及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大部分不明原因发热可以明确诊断.

    作者:刘若实;胡金凤;张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A型利钠肽与焦虑障碍相关性分析

    现代研究提示,利钠肽是一种具有抗焦虑、抗恐慌等情绪疾病的神经调节剂,其中A型利钠肽为重要.心脏方面,焦虑障碍患者中血浆ANP水平往往低于正常,增加其含量则可达到抗焦虑作用;中枢方面,焦虑障碍发生时HPA轴功能亢进,而A型利钠肽对HPA轴有良性的调节作用.推测A型利钠肽及其受体的功能异常可能是焦虑障碍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探索这一机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焦虑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

    作者:王旭;何薇;王强;雷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降压夹耳穴靶点治疗高血压病

    目的 观察降压夹以耳部降压沟为作用靶点治疗高血压病临床效果及评价.方法 选取已应用降压药降压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在原降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降压夹耳穴(以降压沟为靶点,将降压夹有齿痕的一侧夹在单侧耳廓降压沟上,隔日交替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降压药物治疗,采用心电监护监测了解治疗前及治疗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0%优于对照组78.0%,治疗组血压及心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降压夹耳穴靶点治疗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心率,降压效果稳定.

    作者:郭霞;平懋华;张岭;余国辉;方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音乐电针对SAMP8模型小鼠血清MDA含量、SOD活力及行为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音乐电针对SAMP8小鼠血清中SOD活力、MDA含量及其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将8月龄雄性SAMP8小鼠18只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N)、音乐电针组(M)、药物组(D);同月龄雄性SAMR1小鼠6只作为空白组(C).模型组和空白组不予以治疗;音乐电针组配相关穴位进行针刺治疗;药物组予盐酸多奈哌齐(0.92 mg/g)灌胃.治疗15 d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测定血清中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 治疗结束后,模型组的逃避潜伏期时间大于空白组(P<0.01);药物组的逃避潜伏期变化不明显;音乐电针组的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较空白组血清MDA含量升高,SOD活力降低(P<0.01);音乐电针组和药物组较模型组SOD活力升高,MDA含量降低(P<0.01).结论 音乐电针可能通过降低SAMP8小鼠血清中MDA含量,提升SOD活力,改善SAMP8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具有一定抗老年性痴呆的功能.

    作者:陈轩霆;王诗惠;周源;姚海江;姜静;时素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