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文茶雅集——茶香茉莉

宋权峰

关键词:茉莉花,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 菲律宾, 枝桠, 友谊, 伊朗, 清香, 气味, 民歌, 江苏, 花环, 国花, 波斯, 白人, 爱情
摘要:“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动听的江苏民歌《茉莉花》被广为传唱.茉莉花源于波斯(今伊朗),它的气味清香,深受东方人喜爱.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被封为“国花”,许多人将其看作“爱情之花”“友谊之花”.好客的主人会将茉莉花结成花环挂到客人胸前,以示尊敬友好.
食品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薰衣草——芳香药草王后

    薰衣草属于唇形科芳香植物,有旺盛的生命力,生长在阳光充足、气候干燥的地方.细窄的叶片灰色绒毛状,灰蓝色或紫色的花朵长在细长的茎上,花、叶和茎上布满油脂腺,用手搓揉就会挤出油来.薰衣草气味芬芳怡人,在古罗马时代已是用途相当普遍的香草,有“芳香药革之后”的美誉.

    作者:李红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调整饮食结构预防骨质疏松

    钙是组成人体骨骼的重要材料,人体中98%以上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而骨骼中的钙质是维持血液中钙平衡的仓库,同时对维持人体神经和肌肉的正常活动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骨骼中的骨峰值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化,成年人的骨峰值在35岁时会达到高峰.这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骼中钙质的流失会越来越多,骨峰值逐渐下降.

    作者:王桂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热情似火的西班牙美食

    这里有风格迥异的建筑,有世界顶尖的一流足球队,有美轮美奂的艺术品,有如火般热情的斗牛和冶艳妩媚的弗拉明戈舞蹈,还有令人垂涎的各种美食.这里,就是西欧热情洋溢的国家,利比里亚半岛上美丽的西班牙.

    作者:范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擂姜掷椒享醉蟹

    老饕的饮食之道,第一要务便是鲜,这鲜字里有两层含义,一指食材要新鲜,譬如入园摘果而食,驾船捕鱼而烹;二指烹饪手法、加工技巧要新鲜,即菜式新颖、风味独特.在这种定义之下,以高超技法,做螃蟹佳肴,肯定会引得食客们连连称赞.

    作者:王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八月桂子酒飘香

    对于“国色天香”的解释,有一种说法是“国色”指牡丹,“天香”则为桂花.故诗中有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桂花之所以深得人们喜爱,不仅仅是“桂”“贵”谐音带来的好彩头,更是由于它香气浓郁芬芳,随风可至十里之外,但并不霸道,柔和之气丝丝缕缕,伴着微黄的花瓣落迸手心,飘到肩头,可谓沁人心脾,经久不散.

    作者:杨玉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糖友能吃什么甜的东西?

    问:我患有糖尿病多年了,身体比较虚弱,容易口渴、心悸,听朋友说吃蜂王浆可以补充营养,改善不适,但是总感觉蜂王浆是甜的,因而不是很敢吃.请问糖尿病患者能吃蜂王浆吗?有什么甜的东西可以吃呢?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关护皓齿自信延年

    牙齿对于身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大的功劳就是可以咀嚼食物,成为我们身体消化食物的第一道途径,牙齿咀嚼得越全面,就越能减轻胃肠消化的压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牙齿的洁白完好更加关乎我们的个人形象.古人形容人长得面容姣好,经常用的形容词里就有一个“明眸皓齿”.水汪汪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亮洁整齐的牙齿则是我们展现给世界一个灿烂微笑的坚强后盾.

    作者:王思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为宝宝打造安全生活环境

    一位年轻妈妈致信编辑部,表达了自己的困扰.随着宝宝的成长,欣喜是自不必说的,但同时忧虑也逐渐增多.因为孩子越来越大,逐渐学会了爬、走,能接触到的生活物品越来越多,如家庭常用药、电插座等等,家里人十分担心.这位家长的担心很有道理,并且值得每一个有新生儿的家庭引起高度重视.小儿时期可能发生的中毒和意外损伤是多方面的,对宝宝、家长和社会的影响颇大.了解中毒与意外损伤的相关知识,引起大家重视,防患于未然,减少发生率,终达到零中毒、零意外损伤的目标,一定能造福于每个家庭.

    作者:高维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胡萝卜馅饼

    原料:面粉250克,胡萝卜4根,肉馅200克,葱1段,姜1小块调料:盐1茶匙(5克),黄酒1汤匙(15毫升),生抽2汤匙(30毫升),蚝油1汤匙(15毫升),老抽1茶匙(5毫升),花椒水2汤匙(30毫升),植物油1汤匙(15毫升)

    作者:文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烟霞绚美赞榴果

    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石榴,原产伊朗,阿富汗等地.汉代,石榴经丝绸之路引入中国,先植于上林苑,骊山温泉一带.据《博物志》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西晋时,石榴赋大兴·潘岳《安石榴赋》:“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唐代流行结婚赠石榴的礼仪,宋代盛行石榴对联,谜语,并开始普及庭院栽种石榴和盆栽石榴.

    作者:萌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软膏与乳膏有何不同?

    问:请问软膏与乳膏究竟有何不同,使用膏剂时又应注意什么呢?答:软膏常用凡士林或动物脂肪等作为基质,混入不同作用的中西药物制成.混入软膏的西药大部分是化学制剂,由于阳光能加速药物的变质,特别是维生素、抗生素类药物,因此要注意避光储存.中药则大多将原药材或提取物打粉,混入相应的基质中,直接涂抹于患处.现在,各大医院都有很多中药软膏自制剂,对于各类慢性皮肤病和皮损有很好的疗效.比如,常见的金黄膏将传统中药融合现代制药技术,利用大黄、黄柏等清热解毒,白芷、姜黄行气或生津养阴,川厚朴、苍术、陈皮等除湿化痰的疗效,制成了方便人们日常外敷的制剂.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开封美味熘鱼焙面

    熘鱼焙面,也称鲤鱼焙面,是开封的一道传统美食,也是河南的十大名菜之一,由“糖醋熘鱼”和“焙面”两道菜组合而成.据说,此菜的创立与慈禧太后有很大的关系.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仓惶逃走.途经开封,地方官设宴款待,献上了“糖醋熘鱼”和“焙面”等数道享誉全国的豫菜.慈禧太后一一品尝后,唯独对“糖醋熘鱼”和“焙面”赞不绝口,并突发奇想,鱼卧盘中,宛若熟睡,若给它盖上被子,可以避免着凉.于是,慈禧太后拿起筷子,将焙面平铺于熘鱼之上,只现鱼头,活脱脱一个睡美人.大家见后纷纷称奇,遂将两菜合二为一,从那以后,熘鱼焙面便在开封流传开来,成为豫菜中一道经典名菜,深受中原人的欢迎.故事真实与否,尚待考证.不过,熘鱼焙面的口味确实名不虚传.

    作者:周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怎样缓解静脉曲张?

    我们有时会看到有些人的腿上突出了一条或者几条蜿蜒曲折的“山丘”,就像毛毛虫在皮肤下面爬一样,而这些部位还会时不时地感到疼痛,特别是在长时间站立之后更加明显.这就很有可能是得了静脉曲张.

    作者:王木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秘鲁的紫色玉米汁

    对于像我这样的玉米控来讲,到秘鲁出差,就仿佛是一个喜欢糖果的孩子掉进了蜜糖罐.在印加语中,秘鲁就是“大玉米”的意思.秘鲁的玉米有上千种之多,他们除了餐餐不离玉米之外,连零食都是炸玉米、烤玉米、爆玉米.秘鲁大的玉米有一个成人手臂那么长,还有甜到爆的糯玉米,一颗糯玉米粒竟比我的门牙还大,而让我感到无限惊喜的当属秘鲁的紫玉米.

    作者:丁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九月养生食材推荐

    九月份气候开始变得干燥,昼夜温差加大.此时,人容易出现口干、咽痛、便秘、皮肤干裂等症状,平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并食用一些具有养阴生津作用的食物.户外运动时应注意控制好运动量,避免出汗过多.下面为大家介绍几款应季食材及其养生食谱.

    作者:战雅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月下“争宠”记

    八月十五正值满月,一来寓意一切事物朝圆满的方向发展,二来也是人精神状态佳之时,举办家宴再好不过.听到这个消息的各位月饼“小主儿”,虽然嘴上说希望“陛下”雨露均沾,但心里却想的是好能独宠我一人,在家宴中拔得头筹.

    作者:王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鲣鱼——舞动在味觉之巅的木鱼花

    “满目绿叶翠,杜鹃声声啼鸣中,又见新鲣时.”这是江户时代的俳句诗人素堂的名句.鲣鱼(Katsuwonus pelamis)又称烟仔、柴鱼或炮弹鱼,英文俗名skipjack tuna.它和金枪鱼有几分相似,鱼身呈纺锤形,体表几乎光滑无鳞,背部呈暗青色,腹部为银白色,新月形尾鳍十分发达,主要特征是体侧和腹部有数条纵向暗色条纹,体长通常为50厘米左右,大可达1米.

    作者:周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轻松煮出黏稠银耳羹的小窍门

    很多朋友都跟我说,自己煮出来的银耳羹,一点儿黏稠感都没有,即便是把水都熬没了,也还是熬不出胶.与其说是“羹”,倒不如称它是“汤”更准确.其实这个问题相当好解决,搞不好我把方法说出来,你都会质疑“怎么可能这么简单?”不过没关系,谁还没个短板呢?

    作者:文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浆果虽小浑身是宝

    夏秋交替之际,新鲜上市的水果品类繁多.其中有一类,个头儿虽小,但味道诱人且富含营养素,这就是浆果.什么是浆果呢?按照植物学的定义就是由单子房发育,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种子的带果皮的水果,具有肉质多汁的特点.

    作者:夏月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文茶雅集——茶香茉莉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动听的江苏民歌《茉莉花》被广为传唱.茉莉花源于波斯(今伊朗),它的气味清香,深受东方人喜爱.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被封为“国花”,许多人将其看作“爱情之花”“友谊之花”.好客的主人会将茉莉花结成花环挂到客人胸前,以示尊敬友好.

    作者:宋权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食品与健康杂志

食品与健康杂志

主管: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