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C型骨折

张力;林斌;郭志民;鄢妘

关键词: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肱骨中下段骨折, C型, 锁定钢板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治疗肱骨中下段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8例肱骨中下段C型骨折患者通过闭合牵引复位,经小切口插入锁定钢板(LCP),钢板置于肱骨前侧,一期内固定.术后分别以UCLA和Mayo评估肩、肘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6~2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1例出现伤口延迟愈合;1例出现桡神经损害症状;1例因钢板过高产生肩关节撞击症状.参照UCLA肩关节评分:优 12例,良 11例,差 5例;Mayo肘关节评分:优 6例,良 14例,可 6例,差 2例.结论 MIPPO技术治疗肱骨中下段C型骨折,临床效果良好.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爆裂骨折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36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 (38个椎体),通过X线片测量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8个月时椎体前缘相对高度、Cobb角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15个月.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术前为42.2%±7.3%,术后1周为98.3%±1.5%,术后8个月为97.5%±1.6%,术后1周及术后8个月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术前为19.2°±6.1°,术后1周为2.6°±1.3°,术后8个月为3.3°±1.4°,术后1周及术后8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失效情况及后凸畸形再发等并发症.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是治疗腰椎爆裂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赵明阳;芦健民;杨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ISS组(30例)和解剖钢板组(30例).观察两组术后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7~33(17.32±5.32)个月.优良率:LISS组为86.67%,解剖钢板组为8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LISS组均较解剖钢板组明显缩短或者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LISS组为3.33%,明显低于解剖钢板组的23.33%(P<0.05).结论 LISS与解剖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相当,但LISS术中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更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

    作者:何家文;黄建明;姜新华;瞿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椎间盘镜手术与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椎间盘镜手术(MED)与微创小切口腰椎间盘手术(M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中期疗效.方法 将1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MED组83例和MTD组83例,分别行MED和MTD手术.对术中、术后反映手术创伤的指标进行监测和观察.结果 MED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均小于MTD组(P<0.01).两组术后血清CRP均较术前增加,但术后MED组血清C-反应蛋白增加低于MTD组(P<0.05).两组VAS术后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1).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年.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MED组优65例,良11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91.6%;MTD组优66例,良13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5.2%.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MED手术较MTD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两种方法早、中期疗效均较满意.

    作者:刘洋;杨星华;官正华;韦溦;张忠荣;郭元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

    目的 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32例.结果 32例均获随访,时间5~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Flynn评分标准:优26例,良6例.无骨不愈合、畸形愈合和骨骺损伤等.结论 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具有微创、不累及骨骺、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健华;张亚;刁天月;余建文;蒋学军;杨挺;桑泽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比较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82例,笔者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82例,男18例,女64例,年龄60~80(71±5)岁.均为闭合骨折.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切开复位组:41例,男10例,女31例,年龄60~79 (70±6)岁.骨折AO分型:B3型6例,C1型8例,C2型12例,C3型15例.闭合复位组:41例,男8例,女33例,年龄60~80 (72±5)岁.骨折AO分型:B3型5例,C1型8例,C2 型14例,C3型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分型等资料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郑卫军;宋祖权;江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31例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40~70岁.骨折按AO分类[1]:A1型11例;A2型13例;A3型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入院至手术时间1~16 d.合并疾病:高血压5例,糖尿病2例,胃溃疡1例,胆囊炎1例.1.2治疗方法全麻或硬膜外麻醉.C臂机透视下利用牵引装置进行手法复位.伴有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或股骨转子下骨折并移位者,需侧方牵引、切开撬拨复位,使用多枚克氏针临时固定后放置解剖锁定钢板,钢板上端凹陷处与股骨转子贴近,在干骺端先用1枚加压螺钉固定钢板位置,C臂机透视下置入股骨颈的锁定螺钉,骨折远端股骨干上固定3枚以上螺钉.见图1.

    作者:胡晓亮;倪明;丁菊红;秦惠敏;沈燕国;邱永敏;尹伟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外侧钢板固定治疗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

    2008年1月~2010年8月,我科采用外侧锁定加压钢板和普通外侧钢板治疗29例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Ⅲ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29例,男24例,女5例,年龄24~61(42.5±7.7)岁.左侧14例,右侧15例.骨折按Schatzker分类:Ⅰ型10例,Ⅱ型12例,Ⅲ型7例.均为闭合骨折.根据使用的钢板不同分为锁定加压钢板组(15例)及普通钢板组(14例).

    作者:汪立平;李建军;范立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锁定钢板小切口微创治疗胫腓骨多段粉粹性骨折

    2009年1月~2010年5月,笔者对6例胫腓骨多段粉粹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38~64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2例伤肢皮肤大面积擦伤.按AO分型标准:42C2型4例,42C3型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 h~1 d, 至手术时间10~13 d.

    作者:方正格;瞿兴崇;方祖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45例.结果 42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36个月.按Lidstrom评分系统行影像学评价:优30例,良7例,中5例,优良率为88.09%;依据Dienst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优30例,良8 例,中4 例,优良率为90.4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复位满意,操作简单,固定牢固,疗效满意.

    作者:向乾彬;范海泉;黄海讯;俞阳;江洋;刘江川;陈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微型钢板治疗Regan-MorreyⅡ、Ⅲ型尺骨冠状突骨折

    2009年1月~2011年7月,我院采用微型钢板治疗Regan-MorreyⅡ、Ⅲ型尺骨冠状突骨折13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7~46岁.右肘8例,左肘5例;合并肘关节脱位11例.按Regan-Morrey[1]分型:Ⅱ型10例,Ⅲ型3例.1.2治疗方法合并肘关节脱位者先予复位,石膏固定于屈90°,待肿胀消退后行手术治疗.术前常规CT三维重建明确骨折类型.采用臂丛阻滞麻醉.取肘前S形切口,暴露肘关节前方及冠状突骨折.

    作者:黄磊;王海丰;杨成;梁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可塑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 探讨可塑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0例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患者(34足)行标准外侧入路,可塑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明显塌陷者予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30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25足,良8足,差1足.结论 开放性复位和可塑形钛板内固定以及必要的植骨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寿志强;孙俊英;朱剑华;黄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翻转复位法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

    2006年12月~2011年6月,我科采用髌骨翻转复位关节面直视下固定法治疗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21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8~65岁.均为髌骨严重粉碎性、新鲜闭合骨折.左侧8例,右侧13例.1.2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膝关节前正中直切口,沿髌骨上缘内侧横向切断股四头肌的内侧1/2,沿髌骨内缘向下至髌韧带内缘,翻转粉碎的髌骨直视下复位(可确保关节面平整),以细克氏针临时固定,使粉碎性骨折变为多部分骨折,再将多部分骨折完全复位,用Φ2.0~2.5 mm克氏针固定,张力带环扎,使复位的骨折稳定,单纯大块剥脱软骨可用吸收缝线贯穿缝合固定于骨块上,不影响关节面平整情况下小的碎骨折块给予切除.翻转髌骨,恢复髌股关节正常位置,拔除多余克氏针,修复关节囊及股四头肌,被动适度伸屈膝关节以检查固定程度.切口充分引流后逐层缝合.

    作者:李勇;陈立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6例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6例;术后第12个月时按照Rasmussen标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同时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6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优18例,良12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为83.3%.并发症:膝关节内翻畸形1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关节僵硬2例,关节面塌陷4例,切口不愈合产生窦道1例.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允许患者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改善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邓颂波;张耀强;徐火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骨牵引治疗掌指骨粉碎性骨折

    2005年~2011年8月,我院对48例掌、指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指骨牵引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48例,男40例,女8例,年龄18~58岁.骨折部位:掌骨骨折9例,指骨骨折39例(其中近节骨折22例,中节骨折17例),均为不同程度的粉碎、成角、移位,其中20例累及关节面.开放骨折20例,闭合骨折28例.

    作者:郭亮;吴国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膝关节伸直位僵硬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

    目的 探讨膝关节伸直位僵硬的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9例膝关节伸直位僵硬患者(12膝)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中采用二次截骨加软组织松解的方法,分别记录手术前后膝关节HS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 12~56(36.2±9.61)个月的随访,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13~45(28.6±7.12)分提高到术后56~89(65.45±6.25)分(P<0.01).关节活动度由术前0°提高到术后70°~110°(85.5°±10.18°)(P<0.01).结论 膝关节伸直位僵硬可以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效果满意.掌握熟练的手术技巧及正确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厉驹;何帮剑;童培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可调式骨盆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2007年3月~2011年1月,我科应用可调式骨盆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48例,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器械开口器和钻孔器(见图1):开口器尖部呈三棱锥样,长约1 cm,较锐利,其后有环状平台防止过深.钻孔器尖部为圆弧扁平状,直径约3.6 mm,有0~10 cm单位刻度.可调式骨盆外固定架(已申请专利,专利号:zl 2007 20020106.3,见图2、3):可调固定横杆由左右两段组成,两段横杆的内端均有带螺纹的内孔,且两内孔中的螺纹旋向相反,共同安装在调节螺丝的两端.斜固定杆通过锁紧夹固定在可调固定横杆上,斜固定杆通过锁紧夹固定带有骨钉的横行固定杆,横行固定杆通过锁紧夹固定骨钉.

    作者:任志富;李垂青;孙鲁伟;谢伟;王景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C型骨折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治疗肱骨中下段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8例肱骨中下段C型骨折患者通过闭合牵引复位,经小切口插入锁定钢板(LCP),钢板置于肱骨前侧,一期内固定.术后分别以UCLA和Mayo评估肩、肘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6~2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1例出现伤口延迟愈合;1例出现桡神经损害症状;1例因钢板过高产生肩关节撞击症状.参照UCLA肩关节评分:优 12例,良 11例,差 5例;Mayo肘关节评分:优 6例,良 14例,可 6例,差 2例.结论 MIPPO技术治疗肱骨中下段C型骨折,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张力;林斌;郭志民;鄢妘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LISS和逆行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段骨折

    目的 探讨LISS和逆行股骨髓内钉(GSH)内固定治疗股骨远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5例股骨远段骨折患者根据骨折AO/ASIF分型分别采用LISS钢板(25例,A3型、B型C型)和GSH(20例,A1型、A2型)内固定治疗,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4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20个月.骨折均愈合,其中2例为延迟愈合.2例螺钉退出,未发生感染.结论 LISS钢板和GSH各有优势,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适宜的内固定系统,是获得满意骨折复位和膝关节功能良好效果的关键.

    作者:秦强;殷潇凡;徐俊;吴旭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交锁髓内钉结合阻挡钉治疗胫骨中下段不稳定型骨折

    2009年6月~2011年1月,我们用交锁髓内钉结合阻挡螺钉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不稳定型骨折23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6~68岁.根据AO/ASIF分类:42A型14例,42B型9例.开放骨折5例:Gustilo Ⅰ型2例,Gustilo Ⅱ型3例.合并腓骨骨折11例.采用国产Trauson胫骨髓内钉19例,Smith-Nephew胫骨髓内钉5例.

    作者:王鹏飞;魏星;庄岩;叶爱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同颈椎内固定融合术式实验兔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兔颈椎不同术式内固定融合模型.方法 将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3组,每组20只.A组行颈椎前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B组行颈椎后路椎板棘突间融合内固定术,C组行颈椎前、后路联合融合内固定术.造模后1个月和3个月,每组10只行安乐死取材,分别摄X线片、作大体及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X线片可见A、C组固定节段椎间隙逐渐融合、消失,B、C组固定节段椎板棘突融合.术后1个月标本见骨小梁、胶原纤维排列有序、规则,骨外膜侧尚有部分纤维组织,表明其有骨化及成骨现象;术后3个月标本见类似于正常椎体骨或椎板骨,胶原纤维折光性强,方向有序.结论 建立兔颈椎内固定融合模型方法简单、易行、可靠,为脊柱疾病治疗方法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

    作者:夏良政;徐宏光;刘平;陈学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