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济洲;徐林
目的 分析康复训练配合心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心理、神经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接受相应药物治疗、内科基础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和综合康复训练.采用SCL-90评定量表、ESS评分、Barthel指数积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心理干预后SCL-90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者差异在躯体化、强迫、忧郁、焦虑、恐怖以及精神病性等各因子分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E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积分两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心理干预配合综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应激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尺泽穴为手太阴肺经合穴,既有肺经腧穴共性,又有合穴主治的特性,且有养肺阴、濡养肺气、清泄肺热、宣降肺气、止咳平喘、舒经通络、理气止痛、化痰降浊止血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五脏咳,五脏积症,经络循行部位病,局部疾病,皮肤病,妇科疾病;目前临床在荨麻疹,风疹,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中选择了尺泽穴,拓宽了尺泽穴的主治内容.学习古代文献应去其糟粕,博采创新.
作者:何鑫;韩鹏;石蓬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医学认为,胎萎不长的主要机理是气血不足以荣养其胎,主要病因有气血虚弱、脾肾不足、血寒宫冷.八珍汤为四君子汤加四物汤,是益气补血的基础方.四君子汤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四物汤为补血调血的基础方.中药保胎是多因素多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即可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又益气补血安胎,并结合西医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孟兆慧;刘兆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生脉饮和六味地黄汤改善2型糖尿病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 69例2型糖尿病病人按照就诊日期的单双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加中药汤剂生脉饮和六味地黄丸加减口服,对照组单纯口服二甲双胍.结果 中药结合口服西药能够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并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雪;周晓燕;李雅茜;钟汉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手法结合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手法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痛经贴治疗.以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P<0.05).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减少,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法结合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作者:楚云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笔者在跟随导师姚美玉教授侍诊时,诊治一腹胀满伴疼痛30余年患者,疗效满意,介绍如下.管某,女,59岁,每月腹胀满伴疼痛2~3次30余年,不发作时如常人,辅助检查:腹部平片未见明显异常;妇科超声:子宫、双附件未见明显异常;消化系彩超:肝脏脂肪沉积、胆囊壁毛糙,脾、胰、双肾、膀胱未见异常声像.
作者:张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木茸为日常食用菌类,并非中药材,其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极高.具有益气益智、滋养强壮、补血活血、滋阴润燥、养胃润肠等药用功效;并有“胃肠道清道夫”“体内碎石机”及“食物中的阿司匹林”等美誉.木茸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抑制血小扳聚集及抗血栓形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抗肿瘤、改善心肌缺氧、抗溃疡、抗放射及对组织损伤具有保护等作用.
作者:曹瑞雪;杨道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周恩超主任中医师在治疗肾痛综合征过程中,以益气祛风法应用多,每以益气祛风为主,兼合养阴、清利、涩精、宣肺诸法,并认为,益气乃固脾肾之根,治病之本,祛风乃消蛋白之流,治病之标.唯益气方能匡正以助肾之固摄主水之功,健脾运强后天助先天以资生化.
作者:杨健伟;周恩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有其特殊性.在进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时,伦理委员会应充分考虑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特殊性,对医疗器械安全性、试验设计的科学性和知情同意书的合理性进行充分审查,大程度保证受试者权益不受侵犯.
作者:高宏伟;杨海淼;王泽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细菌性肝脓肿是外科常见病,因其起病较急,常与其他疾病混淆,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并有一定的病死率,应引起各级医院普外,消化科重视.细菌性肝脓肿常见的病因是腹腔内感染时,细菌侵入肝脏,如病人抵抗力弱,则发为细菌性肝脓肿,这其中以胆道上行感染为主,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链球菌等.细菌性肝脓肿临床多见且有一定的病死率,及时准确作出诊断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包括增强CT[1-2]在内的多种诊断手段有助于对肝脓肿确诊.笔者所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近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愈1例胆囊炎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清月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医认为,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湿、热、毒邪内蕴大肠,气血凝滞,迁延不愈而致脾胃两伤,或进一步累及肝肾.热毒、血瘀为本病的重要病机,对于重度UC的治疗,临床常采用清肠化湿解毒,调气凉血活血法结合中药灌肠生肌敛疡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扬长避短,能发挥佳疗效.
作者:刘达;叶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外展神经麻痹属于临床常见病,目前药物治疗效果一般,针灸治疗选用局部穴位睛明、球后、攒竹、太阳、百会及远端穴位养老、光明为主穴,根据辨证分型进行远端配穴,常规针刺结合电针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现选取山东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验案1则,以资佐证.
作者:周清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骨伤膏联合篙白伤湿气雾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急性软组织损伤病例600例,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方法分为2组,各300例,治疗组采用骨伤膏加篙白伤湿气雾剂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骨伤膏治疗,评价2组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结果 2组治疗痊愈率比较,治疗组为87.7%,对照组为80.7%,2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99.0%,对照组为98.3%,2组比较,P>0.05.结论 骨伤膏加篙白伤湿气雾剂联合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能快速舒缓疼痛,消除肿胀,早期恢复功能活动.
作者:梁楚烽;唐绍基;赖茂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317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围麻醉期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方法 回顾分析317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护理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经过精心的护理,所有患者均平稳度过手术期,出现寒战13例,抽搐1例,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围麻醉期护理是外科护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麻醉是否顺利、手术是否成功.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手术医师的紧密配合,做好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后的护理工作是确保麻醉及手术工作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霍春慧;张毅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现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提早干预及延缓疾病的进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制量表对莆田市附属医院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焦虑现状,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23%的患者有焦虑存在.单因素显示影响糖尿病患者焦虑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病史、糖尿病并发症、子女陪伴、合并其他慢性病、是否参加集体活动.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焦虑与糖尿病病史(OR=3.604,95% CI=1.405~9.246)、糖尿病并发症OR=(3.782,95% CI=1.325~ 10.796)、子女陪伴有关(OR=3.938,95% CI=1.183~13.105).结论 随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及并发症的出现,子女的陪伴减少,糖尿病患者易出现焦虑情绪.
作者:林弘月;陈凌云;林丽萍;谢美桑;林奕平;梁建贤;林剑雄;林丹凤;郑建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骨骼风痛片中鸡血藤的高效液相特征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HPLC-UV法,以芒柄花素为参照物,采用色谱柱GraceSmart RP 18(5μm,4.6 mm×250 mm),以乙腈-0.1%磷酸(34∶66)为流动相,柱温40℃,流速0.8mL/min.结果 鸡血藤有6个共有峰,10批不同来源的鸡血藤药材相似度在90%以上,确定了骨骼风痛片成品中3个特征峰归属于鸡血藤.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为骨骼风痛片的质量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控制.
作者:徐建;徐云;王鑫;王婷婷;徐国强;白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60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通过SF-36量表了解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变.结果 对照组患者出院时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方面较入院时有所好转;试验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等方面有显著改善.2组间比较,试验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显示出优越性.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曹津津;梁伍今;马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颈眩康胶囊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为该药物治疗颈性眩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实验组(颈眩康组)和对照组(颈复康组),各30例,进行时间为2周的药物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能改善颈性眩晕的症状,且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尤其表现在治疗某些兼症方面.结论 颈眩康胶囊能有效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路博丞;冷向阳;何龙;李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垂体转移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垂体转移癌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11例经病理证实的垂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垂体转移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 11例患者有4例来源于乳腺,2例来源于肺部,2例来源于胃肠道,1例来源于前列腺,1例来源于肾脏,1例来源于甲状腺,其中视神经损害4例,尿崩5例,垂体功能低下8例,眼外肌麻痹3例,生存期(83~490)d,平均(242±25)d.结论 垂体转移癌是颅内罕见病变,多来源于乳腺和肺部,以视神经损害、尿崩、垂体功能低下和眼外肌麻痹为首发症状,预后较差.
作者:刘春晖;毛更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伏阳灸穴贴与伏九贴治疗中老年脾肾阳虚证泄泻的临床疗效,探讨伏阳灸穴贴法治疗中老年脾肾阳虚证泄泻之疗效.方法 将60例中老年脾肾阳虚证泄泻的患者分为伏阳灸穴贴和伏九贴组,每组30例.伏阳灸穴贴组应用扶阳灸和伏九穴贴治疗.先进行扶阳灸,在中脘、天枢双、神阙、关元;脾俞、肾俞隔姜灸.灸毕在腧穴上贴敷伏九贴,贴敷4~8h,1次/d,连贴3d.隔9~10d进行第2次扶阳灸、伏九穴贴.再隔9~10d进行第3次扶阳灸、伏九穴贴,伏九穴贴组在中脘、天枢(双)、神阙、关元;脾俞、肾俞贴敷伏九贴,贴敷4~8h,1次/d,连贴3d.隔9~10d进行第2次伏九穴贴.再隔9~10d进行第3次伏九穴贴.结果 伏阳灸穴贴组:痊愈50%,显效43.3%,有效3.3%,总有效96.5%;对照组痊愈26.7%,显效20%,有效33.3%,总有效80%.2组比较,P<0.05.结论伏阳灸穴贴组优于伏九穴贴组治疗,扶阳灸法温补脾肾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亚菊;李佳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