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千;杨泽晋;马长生;杜传宝;张彦
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采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治疗43例胫骨中下端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河忠;刘洋;王彩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HA)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54例伤前活动良好的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用THA(27例)和HA(27例)治疗,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疗效.结果 54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15±2.6)个月.THA组:手术时间50~120(86±33)min,术中出血量200~500(380±125)ml,术后引流量450~610(510±83)ml;HA组:手术时间30~55(43±10)min,术中出血量70~120(95±20)ml,术后引流量100~140(112±18)ml.THA组上述指标均优于HA组(P<0.01).THA组优良率92.6%,单次步行大距离1.7km;HA组优良率为66.7%,单次步行大距离0.5 km;THA组的术后功能明显优于HA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别,而HA组中有20例术后随访发现髋臼侧不同程度的磨损.结论 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行THA可以获得更好的短期临床效果,而术后并发症并不会明显增加.
作者:黄杰;黄英;刘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2008年3月~2011年12月,我们应用锁定钢板(LCP)微创术式内固定治疗16例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维干;庄建华;吴敏;欧高平;张成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PKP治疗46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中间高度及椎体后凸角度的变化评价效果.结果 4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20(14±6)个月.VAS:术前平均9.1分±3.3分,术后降至3.2分±1.5分;ODI:术前平均74.6%±10.2%,术后降至31.1%±4.4%;椎体前、中壁高度平均增加(20.5 mm±4.1 mm、15.8 mm±2.8 mm),椎体后凸角度平均矫正12.6°±2.1°,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能提高椎体高度,缓解疼痛,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谭卫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2008年8月~2010年10月,我科采用平行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远端复杂性骨折27例,取得较满意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28~60岁.左侧10例,右侧17例.骨折按AO分型:C1型5例,C2型15例,C3型7例.均未合并同侧肢体其它部位骨折.开放骨折3例,均为Gustilo-AndersonⅠ型,其中合并尺神经损伤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5~12 d.
作者:朱建国;钱文杰;恽常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2007年3月~2009年5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异形钢板固定治疗76例跟骨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76例,男54例,女22例,年龄23~78(45±3.2)岁.单侧66例,双侧10例.均为闭合骨折.临床表现为患足足跟疼痛,不能正常行走,足跟局部肿胀、压痛、畸形,踝后沟变浅.按Sanders分型:Ⅱ型35例,Ⅲ型27例,Ⅳ型 14 例.行跟骨侧位、轴位X 线片(见图1A)及CT 检查,骨折均累及距下关节并伴有不同程度移位.跟骨Bhler角为0°~22°,5例有骨缺损.
作者:史德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少儿各种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行闭合手法复位后钢针三维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1 200例有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均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后钢针三维内固定.结果 疗效依据Flynn疗效标准评价:优秀1 090例(90.83%),良好80例(6.67%),可18例(1.5%),差12例(1%),优良率为97.5%.结论 闭合手法复位后钢针三维内固定治疗少儿各种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可使骨折复位,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满意,并能有效预防肘部畸形的发生.
作者:王明千;杨泽晋;马长生;杜传宝;张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皮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AOφ3.0 mm双头空心加压螺钉经皮内固定治疗18例腕舟骨骨折,术后短臂石膏外固定.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无感染病例.骨折于1~3个月内达临床愈合,无再移位、感染及局部积液.根据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关节功能评价:优10例,良5例,可2例,差1例.结论 经皮AOφ3.0 mm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A2型腕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王海生;李长江;张国文;徐志刚;邰立武;刘志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2007年2月~2011年9月,我院手术治疗25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22~58岁.左侧10例,右侧15例.开放损伤1例(为Gustilo Ⅰ型),闭合损伤24例.骨折按照AO/ASIF分类:C1型2例,C2型15例,C3型8例.急诊手术1例,余者在2周后肿胀消退手术.
作者:施铁军;曹杨;汪志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2009年4月~2010年7月,我科采用C臂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消融(下简称臭氧消融术)治疗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史博;杨涛;王亚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骨肉瘤中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95 例骨肉瘤及45 例良性骨肿瘤中Survivin 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 Survivin 在骨肉瘤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骨肿瘤,Survivin表达的阳性骨肉瘤患者在caspase-3的表达明显低于Survivin表达阴性骨肉瘤患者,在不同软组织浸润及不同Ennecking 分期的比较中,两种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骨肉瘤中Survivin 及caspase-3 高表达,两者在骨肉瘤发展及判断预后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彭文明;郑启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前、后侧联合入路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5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经膝关节前、后侧联合入路暴露骨折后直视下复位并植骨,前、后侧支持钢板固定.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功能恢复程度和手术效果满意度定期随访.结果 25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后1年时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优13例,良8例,中4例.手术效果满意度评分:非常满意9例,满意13例,一般3例.结论前、后侧联合入路能够充分暴露胫骨平台的各骨折块,骨折容易达到解剖复位,支持钢板固定稳定可靠,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杰;胡孙君;陈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2007 年3月~2011 年 1 月,笔者应用多轴钉棒系统固定治疗11例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 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11例,男9例, 女2例,年龄38~61岁.爆裂骨折4例,单侧脱位3例,双侧脱位2例,压缩骨折合并单侧脱位2例.损伤节段:C3~4 3例,C4~5 5例,C5~6 2例,C6~7 1例.患者均有颈痛, 无明显脊髓压迫,其中9 例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根症状, (如上肢放射痛、手活动不灵、上肢肌无力、感觉减退或消失等).颈椎前方有压迫需要前方减压的患者不列入本组.
作者:谭洪波;师继红;赵虹瑾;王腾;徐永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Lindholm腓肠肌倒转腱膜瓣加强修复跟腱断裂术进行改良,修复45例急性跟腱断裂.用Kessler法缝合跟腱断端,改良术中切取大小为0.5 cm×7 cm 2条腓肠肌腱膜瓣,预制成腱膜片后倒转包裹修复跟腱缝合端,恢复外形.结果 术后无感染、切口坏死、腓肠神经损伤及跟腱再断裂等并发症,跟腱修复处外形良好.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0个月.术后1年根据Arner-Lindholm评定标准评价治疗效果:优43例,良2例.结论 改良Lindholm腓肠肌倒转腱膜瓣是加强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钮心刚;鲍宏玮;严立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2005年3月~2011年10月,我科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12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62~73岁.骨折根据Vancouver分型[1]:B1型6例,B2型5例,B3型1例.
作者:喻忠斌;覃松;刘骏;车彪;王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对10例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采用锁定钢板结合髓内外植骨方法治疗,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文;杨建文;胡小永;王接应;李应池;李长吉;任小红;王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前路复位内固定治疗下颈椎脱位并关节突交锁.方法 对2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单侧小关节交锁10例,双侧小关交锁16例)行前路复位植骨融合加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术中无大血管、气管、食管、脊髓损伤.26例均获随访,时间5~6个月.患者复位良好,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1~2级恢复.结论前路复位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滑脱并关节突交锁疗效确切,术中只要掌握好复位技巧,能解决脱位和交锁的问题.
作者:许永涛;佘远举;鲁厚庚;马亮;熊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2004年2月~2011年6月,我科手术治疗12例股骨外髁冠状面骨折患者,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0~57岁.其中2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折,1例合并前交叉韧带股骨后髁止点处撕裂,1例合并外侧副韧带损伤.按Letenneur分型[1]:Ⅰ型5例,Ⅱ型 4例(Ⅱa型1例,Ⅱb型2例,Ⅱc型1例),Ⅲ型 3例.
作者:程志滨;李庆嵩;马晓明;张文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去分化软骨肉瘤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去分化软骨肉瘤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术前行X线、CT、MRI检查及穿刺病理活检明确诊断.肱骨近端1例接受保肢治疗,股骨2例行髋关节解脱术,骨盆1例行半骨盆切除术.患者术前未进行新辅助化疗,术后均接受辅助化疗.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均为去分化软骨肉瘤.4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3、24、28、35个月死亡.结论 去分化软骨肉瘤是高度恶性肿瘤,早期明确诊断、迅速进行根治性或广泛性切除肿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潘垚;杨庆诚;董扬;张惠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2003年3月~2010年11月,我院共收治198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对其中115例住院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韩耀光;孙军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