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offa骨折的治疗

程志滨;李庆嵩;马晓明;张文捷

关键词:股骨髁, Hoffa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 Letenneur分型
摘要:2004年2月~2011年6月,我科手术治疗12例股骨外髁冠状面骨折患者,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0~57岁.其中2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折,1例合并前交叉韧带股骨后髁止点处撕裂,1例合并外侧副韧带损伤.按Letenneur分型[1]:Ⅰ型5例,Ⅱ型 4例(Ⅱa型1例,Ⅱb型2例,Ⅱc型1例),Ⅲ型 3例.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锁定钢板结合髓内外植骨治疗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

    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对10例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采用锁定钢板结合髓内外植骨方法治疗,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文;杨建文;胡小永;王接应;李应池;李长吉;任小红;王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Austin截骨术联合拇内收肌切断手术治疗拇外翻

    2007年4月~2010年12月,笔者采用Austin截骨术加联合拇内收肌切断手术治疗轻中度拇外翻15例21足,取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章伟祥;黄益楚;姬强明;陈孝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双枚空心加压螺钉闭合复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目的 探讨双枚空心加压螺钉闭合复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双枚空心加压螺钉闭合复位治疗107例60岁以上老年人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结果 107例获得3年以上随访(39~94个月).根据Harris百分制评分法评价疗效:优60例,良38例,中7例,差2例,优良率为91.59%.发生股骨头坏死6例,无骨不连发生.结论 双枚空心加压螺钉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作者:蔡鑫;施咏毅;陆祯;尤君怡;姜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经前、后侧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 探讨经前、后侧联合入路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5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经膝关节前、后侧联合入路暴露骨折后直视下复位并植骨,前、后侧支持钢板固定.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功能恢复程度和手术效果满意度定期随访.结果 25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后1年时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优13例,良8例,中4例.手术效果满意度评分:非常满意9例,满意13例,一般3例.结论前、后侧联合入路能够充分暴露胫骨平台的各骨折块,骨折容易达到解剖复位,支持钢板固定稳定可靠,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杰;胡孙君;陈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锁定加压钢板手部锁定系统在跖骨骨折的应用

    2011年8月~2012年3月,我们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手部锁定系统治疗跖骨骨折患者1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徐宏扣;李晓苏;焦洪新;张杰;冯齐德;杨正亮;金凯;胡建华;黄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与不稳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LIF)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TLIF)手术治疗退行性脊柱滑脱与不稳的疗效.方法 162例退行性脊柱疾病患者中,86例行PLIF术,76例行TLIF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观察术前术后滑脱复位、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变化,使用 ODI、VAS评分方法对患者术前术后情况进行评估,按照影像学Brantigan 和Steffee标准评价植骨融合情况,同时记录并发症及其转归.结果 与PLIF组比较,TLIF组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手术并发症少(P<0.05),而滑脱复位、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变化、ODI、VAS评分、ODI改善率、植骨融合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PLIF与TLIF均为手术治疗退行性脊柱滑脱与不稳的有效方法,而TLIF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并发症少.

    作者:罗远明;徐跃根;卢厚微;杨东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解剖型锁定接骨板与髋动力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解剖型锁定接骨板与髋动力加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A组,28例)和DHS固定治疗(B组,25例),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5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18个月.A组骨折全部愈合,1例出现轻度髋内翻畸形.B组3例出现固定器松动,并出现不同程度髋内翻畸形.采用Kuderna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A组优23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为93%(26/28);B组优14例,良4例,中5例,差2例,优良率为72%(18/25).A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B组.结论 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更为确切牢固,骨折愈合良好,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安全性高.

    作者:杜桂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白细胞介素1β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滑液中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膝关节液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膝骨性关节炎(OA)关节镜下分级的关系,寻找反映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方法 选择膝关节镜及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40例,其中11例单纯半月板损伤为对照组;OA患者29例为实验组,再根据其软骨损伤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组.抽取其膝关节液送检,测量关节液内IL-1β的浓度.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IL-1β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实验组不同分级组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OA患者关节液中IL-1β的含量与关节镜下OA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r=0.887,P<0.01).结论 OA患者关节液中IL-1β的含量与关节镜下OA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可有效反应OA严重程度.

    作者:沈鹏飞;侯为林;徐建达;瞿玉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尺桡骨截骨矫形治疗陈旧孟氏骨折

    陈旧孟氏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少见,青少年时期就诊的患者多因儿童期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所致.2008年2月~2012年3月,我院对13例青少年陈旧孟氏骨折患者行尺桡骨截骨矫形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顺贵;党洪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积液SOCS-1、SOCS-3蛋白的含量检测及意义

    目的 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SOCS-1、SOCS-3蛋白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炎症中的意义.方法 4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根据疾病活动性分为活动期组(26例)及缓解期组(23例),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及关节液SOCS-1、SOCS-3蛋白含量,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A患者中活动期组与缓解期组血清SOCS-1、SOCS-3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其中活动期组血清SOCS-1、SOCS-3含量表达较缓解组明显升高(P<0.01、P<0.05);活动期组患者关节积液SOCS-1、SOCS-3蛋白表达较缓解期组明显升高(P<0.05);活动期组患者血清SOCS-1、SOCS-3蛋白水平均与血清ESR、CRP、RF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 SOCS 1/3可能参与了RA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且可能与RA病情活动性有关.

    作者:林栋;汪铁军;钱一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背侧入路切开复位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背侧脱位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螺钉固定舟骨、锚钉修复月三角韧带治疗急性期经舟骨月骨周围背侧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背侧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固定舟骨、锚钉修复月三角韧带治疗13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背侧脱位患者.末次随访时进行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腕部活动度(ROM)、握力、Cooney腕关节评分、舟骨愈合情况.结果 13例均获随访,时间13~24个月.VAS评分0~6(1.8±0.9)分,其中9例患腕基本无疼痛.患腕屈伸ROM和尺桡偏ROM分别为对侧的73.9%和74.1%.患腕握力达对侧的91.1%.末次随访时Cooney评分:优1例,良9例,可2例,差1例.舟骨骨折愈合时间10例为12~18周,3例为30~39周.结论 经舟骨月骨周围背侧脱位早期诊断、早期手术,采用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舟骨、修复月三角骨间韧带,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伯通;张定伟;唐诗添;叶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Survivin 和caspase-3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骨肉瘤中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95 例骨肉瘤及45 例良性骨肿瘤中Survivin 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 Survivin 在骨肉瘤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骨肿瘤,Survivin表达的阳性骨肉瘤患者在caspase-3的表达明显低于Survivin表达阴性骨肉瘤患者,在不同软组织浸润及不同Ennecking 分期的比较中,两种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骨肉瘤中Survivin 及caspase-3 高表达,两者在骨肉瘤发展及判断预后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彭文明;郑启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微型钛板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

    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科应用微型(T形)钛板治疗18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昊;郑胜平;曹振强;张文凯;包理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目的 观察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PKP治疗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77椎),比较手术前后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变化情况,分析疗效.结果 VAS评分术后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术后高于术前,Cobb角术后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2(8.2±1.7)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生疼痛加重情况.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良好,有效恢复并保持脊柱功能,并发症少,患者接受程度较高.

    作者:闫志刚;王元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第1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食指软组织缺损

    2010年6月~2012年5月,笔者设计切取第1掌背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2例食指软组织缺损患者,获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伟听;陈龙;王立军;童雅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肘管内新生物合并尺神经脱位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2岁.因右手尺侧麻木、精细动作受限6个月,于2011年12月26日入院.查体:右肘关节外翻畸形,屈110°,伸 -30°.

    作者:程志山;贾淑敏;辛俊卿;井波;刘杰;周贺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掌侧锁定钢板结合外支架经掌、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

    目的 探讨掌侧锁定钢板结合外支架经掌、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9例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使用掌侧锁定钢板、外支架经掌、背侧入路治疗.术后4周调整外支架为中立位,开始前臂的旋转锻炼;术后6周拆除外支架,开始腕关节的功能锻炼.结果 19例均获随访,时间8~15个月.随访期内无骨髓炎及病灶感染,无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术后4~6个月X线片提示骨折愈合.术后6个月时腕关节功能按Gartland-Werley标准评分:优14例,良3例,中2例.腕关节X线片桡骨远端相对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参数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健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掌侧锁定钢板结合外支架经掌、背侧入路是一种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有效方法.

    作者:沈洪晖;罗卢华;李海涛;何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2007年2月~2011年9月,我院手术治疗25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22~58岁.左侧10例,右侧15例.开放损伤1例(为Gustilo Ⅰ型),闭合损伤24例.骨折按照AO/ASIF分类:C1型2例,C2型15例,C3型8例.急诊手术1例,余者在2周后肿胀消退手术.

    作者:施铁军;曹杨;汪志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

    2008年3月~2011年12月,我们应用锁定钢板(LCP)微创术式内固定治疗16例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维干;庄建华;吴敏;欧高平;张成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肱骨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肱骨自锁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临床治疗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肱骨自锁髓内钉治疗30例、肱骨交锁髓内钉治疗30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早期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锁髓内钉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早期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的优点,是治疗肱骨干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宋烜;张天浩;董英海;俞思明;谢晶晶;陈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