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神坛、药铺到餐桌--戏说姜黄

念安

关键词:神坛, 餐桌, 戏说, 咖喱, 世界各地, 姜黄, 辛辣味, 爱好者, 印度, 演化, 香料, 味道, 色泽, 配方, 灵魂, 口味, 金黄, 角色, 成就
摘要:如果您是一名咖喱爱好者,那么一定会很享受各种香料混合所带来的辛香味道。那您是否了解是谁成就了咖喱,担任起这独特美味中的灵魂角色呢?尽管咖喱风靡全球,也在世界各地演化出不同的口味和配方版本,但在传统的印度咖喱中,能够同时提供辛辣味和咖喱代表性金黄色泽的主角依旧是:姜黄。今天,就请您听我“戏说姜黄”。
食品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从神坛、药铺到餐桌--戏说姜黄

    如果您是一名咖喱爱好者,那么一定会很享受各种香料混合所带来的辛香味道。那您是否了解是谁成就了咖喱,担任起这独特美味中的灵魂角色呢?尽管咖喱风靡全球,也在世界各地演化出不同的口味和配方版本,但在传统的印度咖喱中,能够同时提供辛辣味和咖喱代表性金黄色泽的主角依旧是:姜黄。今天,就请您听我“戏说姜黄”。

    作者:念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杏仁,养身还是致命?

    《甄嬛传》可谓家喻户晓,由于长时间的密集播出,很多桥段也被人熟记于心。有一位让人无法忘怀的悲情女子--安陵容,出身寒门的她,曾为自己成为九五之尊的嫔妃而欣喜若狂,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光耀门楣,只可惜面前幽然铺开的却是一条没有自由的不归路。作为皇后一直利用的棋子,戕害他人,多行不义。终,机关算尽,聪明反被聪明误,怀着万般的委屈和不甘,暴食杏仁,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作者:王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暑后秋凉品美味

    黄焖两样黄焖是一种烹调技法,且不论如何黄焖,先说说为什么要黄焖两样?曾经有听众问过我,黄焖牛肉不好吗?为什么要黄焖两样呢?我心中窃喜,这也是一位吃肉的同类。我的回答是,之所以黄焖两样,是因为牛肉不够吃,够做一回黄焖牛肉的材料,能做两次黄焖两样了,用成本低、但口感很像肉类的面筋来充数,既饱口福又便宜!黄焖两样的食材是熟牛肉和面筋,牛肉先炖好,面筋也剪碎了备用,锅里入底油,放黄酱、面酱、糖、盐、酱油、蚝油炒香,再下牛肉和炖牛肉时的清汤,后放面筋,小火焖至收汁,临出锅时好再放些葱段儿倒炝锅,香啊!用面筋骗骗肚子吧,就当是肥牛肉了。

    作者:张宸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微山湖渔家宴

    日出斗金的微山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鲁南大地上,在漫长的岁月里,清澈的微山湖水孕育了湖区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厚的文化沃土养育了众多的名人雅士,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演绎着当地的饮食文化。世代居于微山湖上的渔民,以船为家、以鱼为食,不同的鱼有不同的吃法,即使是同一种鱼,不同的人去做,吃法也不尽相同,形成了世代相传的微山湖渔家宴。

    作者:李海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台北士林夜市美食游

    如果不逛逛夜市,便称不上来过台北。夜市里,各式店铺及地摊儿一家挨一家,热闹非凡。小吃摊、服饰店、精品店、鞋店、唱片行、运动用品店等,只要市面上流行的,在此都找得到。当然了,吊人胃口的还是那些散发阵阵香气的美食小吃。

    作者:张帮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驾车一族莫忘运动

    都市里的驾车族越来越多了,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每天都会有不少新司机加入。这是城市发展的表现,预示着人们生活的富足。但与此同时,驾车意味着人们的步行机会减少,容易体力活动不足,许多人沮丧地发现,开上车以后,腰围和体重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不少,走路稍快也会气喘吁吁。而以驾车为职业的司机们,由于连续长时间驾驶,精神紧张、疲惫,许多人饮食没规律,肠胃不佳;长期以坐姿开车,造成颈椎病、腰肌劳损等。

    作者:谭思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抗衰益智蓝莓酒

    研究证明,适量饮蓝莓酒可以对人体产生不错的健康功效。笔者作为一名达到法定饮酒年龄的成年人,每天晚上喜欢小酌一杯佳沃蓝莓酒。长期喝蓝莓酒能给身体带来神奇的惊人变化,不知道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作者:肖林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深山偶遇千年红豆杉果酒

    野生红豆杉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素有“生物黄金”和“植物大熊猫”的美誉。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板桥乡的浙岭群山中,生长着目前已发现的40多株罕见的稀世珍宝--千年红豆杉野生群落。

    作者:阿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人如何选择蛋白质食物

    人体在衰老过程中,需要有较丰富的蛋白质食物来补偿机体组织蛋白的消耗。那么,老年人究竟需要多少蛋白质呢?膳食蛋白质符合老年人的需要时,可维持正常代谢,生成抗体,抵抗感染,有病也易恢复。相反,蛋白质供给不足时,会出现体重减轻,易患贫血,容易感染疾病;创伤、骨折不易愈合;严重缺乏时,血浆蛋白降低,可引起水肿。此外,老年人患癌症与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也有一定关系。但是,蛋白质摄入过多会造成肾脏负担。食物蛋白质在体内代谢所生成的尿酸、氨、酮体等累积过多,可导致衰老;而氨还对机体有毒性,不仅会增加肝脏负担,还会增加胃肠负荷,引起肝肾受累以及消化不良等症。所以,蛋白质的摄入量要适当。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四种食材理血滋补--十月养生食材推荐

    十月份进入深秋时节,天气开始转凉,气候干燥。此时为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多发期,同时一些慢性疾病也容易复发,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心脑血管疾病等,平时应加以注意。饮食方面应选择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如山药、红薯、百合、花生、芝麻、蜂蜜、白菜、萝卜、藕、木耳、荸荠、苹果、梨等。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应季食材及其养生食谱。

    作者:战雅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感冒后应换把新牙刷

    秋季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小儿及体质虚弱者由于身体抵抗能力较弱,不能适应这种外界环境变化,稍不注意就会受到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的侵袭。一旦患病后,有的人会出现久治不愈的情况。这除了个体免疫力低外,还可能与其每日使用的牙刷有关。

    作者:陈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秋季养生润燥为先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必须注意滋养体内之阴。当天气逐渐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之时,此时人体应保养阴精,注意调养。换句话说,秋季养生要注意遵循“养收”的规律,因为此时气温、湿度的变化极为显著,人体抵抗力弱时容易发生上呼吸道不适。为此,本文推荐以下几款美食,伴您健康度过秋季。

    作者:钱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厨房那些事儿:用废虾头做好吃的虾油

    通常情况下,用鲜虾来做菜,很多时候虾头就不要了,非常可惜。今天,咱们就用虾头,试着做做超级香的虾油吧。在日常的烹饪中,虾油的用处可多啦,可以用来拌凉菜、调馅儿,味道都非常鲜美。虾油做好后,用一个带盖儿的容器装好,可以保存1个月左右。制作虾油煸干后的虾头也不浪费,可以配着椒盐一起吃,是道很好的下酒小菜,也可以作为零食,特别香脆。

    作者:文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缝衣针真能治疗这四种急症吗?

    近日,微信朋友圈一条题为“这4张图能救人命,千万别私存!”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并迅速转发。微信中称“突发中风、心脏病猝死、哮喘、抽羊角风(癫痫)时,用缝衣针刺相应的部位放血就能急救”,讲得有模有样,听起来,好像真的一样。

    作者:李艳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镇咳莫心急祛痰当及时

    咳嗽,大抵是呼吸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了。无论是换季时罹患的普通感冒、急性气管炎或支气管炎,还是迁延不愈的老慢支、慢阻肺,抑或是支气管扩张甚至肺炎,咳嗽都如影随形:从轻微发展到剧烈,从无痰发展到有痰,从日咳发展到夜咳,以致自身烦恼,家人嫌恶。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防止原发疾病的发展,避免剧烈咳嗽引起的并发症,应当求助于镇咳药。镇咳的良药颇多,但剧烈咳嗽时,切不可急于镇咳,如咳嗽伴有咳痰困难,应当首先使用祛痰药,否则在呼吸道积聚的痰液排不出,一则容易继发感染,二则会阻塞气道,引起窒息。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镇咳祛痰药。

    作者:张福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医食相宜有肉粥

    清代名医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粥饮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病人、产妇,粥养宜。”用喝粥来进行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的方法,就是我国传统的粥疗。肉,不仅是美味佳肴,还是食疗上品,若能对症吃肉,则功效更佳。肉粥则更是医食相宜的养生佳品,下面举几例供读者选用。

    作者:王延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学童早餐怎样吃

    夏季天气炎热,大部分小朋友的食欲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容易引起营养素摄入不足。随着秋天的到来,气候逐渐变得凉爽,儿童的食欲都会有所增加,此时正是调节营养状况的好时机。

    作者:陈日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坚果每日应该吃多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饮食结构逐步趋于高脂、高糖、高能量,每次抓起一把瓜子,就会被告知:“这东西油大,专家说了,每天吃一小把即可。”但“一小把”并不精确,况且也不是所有的坚果都可以用“把”来衡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周食用50克坚果类食材。本文就以此为标准,取市场上销售的大小中等、重量50克(带壳)的花生、开心果、巴达木、葵花子4种常见坚果,均分成7份,为您推荐每日科学的食用量。

    作者:杨玉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文茶雅集文人茶器

    宜兴紫砂陶器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宋代,但在当时并没有被引起关注,这与宋代的饮茶方式有关。明代散茶兴盛,制茶工艺大有改进,紫砂茶具便渐渐被人们接受,并在明中后期独树一帜。

    作者:宋权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资讯

    五种电子产品比马桶圈还脏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近日刊文,“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子产品是细菌聚积的‘重灾区’,甚至可能比马桶圈还脏。”多项研究指出,家用马桶圈上的细菌数量介于每平方厘米8~46个之间。而我们经常用手触摸的电子产品上的细菌数量则远超于此。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食品与健康杂志

食品与健康杂志

主管: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