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流
五种电子产品比马桶圈还脏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近日刊文,“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子产品是细菌聚积的‘重灾区’,甚至可能比马桶圈还脏。”多项研究指出,家用马桶圈上的细菌数量介于每平方厘米8~46个之间。而我们经常用手触摸的电子产品上的细菌数量则远超于此。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秋才过近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面夹两层多枣栗,当筵题句傲刘郎。这是宋代范成大的一首诗,说得很明白,到了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按照我国的民俗要吃重阳糕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九”被定义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又日月并阳,故称重阳。据说,此俗系由六朝民间相传而来。“糕”音同“高”,重阳节做重阳糕即步步登高之意。此外,还要饮菊花酒。也有此俗始于汉代一说。《续齐谐记》载,东汉年间,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对桓景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速命阖家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花酒,可免此难。之后,每逢重阳,登高饮菊花酒和插茱萸便相沿成风。
作者:爨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前不久,一位新疆的朋友来看我,他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给我带来了一口袋新疆的食物。我大口大口吃下,涌起了对它的回忆。这种食物,就是新疆的馕。还记得,那一年我去乌鲁木齐看望三叔。三叔19岁时,一个人去了新疆,在那里成了家。许多年过去,家中的墙壁上,还挂着随身带去的一把红油纸伞。三叔递给我一块薄薄的饼说,“这是馕,新疆人天天就吃这个。”我拿过馕,在嘴里咀嚼,面粉发酵后的筋道,芝麻的烤香,甚至还有馕坑散发出的新疆大地泥土的气息,这一切都让我对馕一见倾心。食物融入了血液,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相貌,那时我眼中三叔的脸庞,已和新疆本地人差不多了。
作者:李小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清代名医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粥饮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病人、产妇,粥养宜。”用喝粥来进行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的方法,就是我国传统的粥疗。肉,不仅是美味佳肴,还是食疗上品,若能对症吃肉,则功效更佳。肉粥则更是医食相宜的养生佳品,下面举几例供读者选用。
作者:王延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随着寒露节气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随着寒气增长,植物逐渐萧落,正是热与冷交替的时节。有这样一种说法,“进入秋季后,每天进补一根虫草,一个冬天身体好”。自古以来,冬虫夏草就是皇家御用的滋补品,药用价值很高,对调节呼吸系统、肾肺功能、提高免疫力有很好的效果,是秋季进补的上品。
作者:钱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随着“每天吃一把带壳坚果有益健康”的观点被各路营养达人广泛宣传后,本来就喜爱坚果的人们就更有理由将“坚果之爱”进行到底了。不过,这美味坚果品质也会良莠不齐,您是否想过,坚果家族中可能暗藏的安全隐患?您是否知道,要想尽享坚果的健康美味,当需追求其至真至纯的本来面貌?
作者:王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原料:小白菜10棵,肉馅50克,粉丝1把,花椒20粒,干红辣椒若干调料:料酒1/2茶匙(3毫升),老抽1/2茶匙(3毫升),生抽1汤匙(15毫升),盐1/4茶匙(1克),糖1/2茶匙(3克)。
作者:文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近日,微信朋友圈一条题为“这4张图能救人命,千万别私存!”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并迅速转发。微信中称“突发中风、心脏病猝死、哮喘、抽羊角风(癫痫)时,用缝衣针刺相应的部位放血就能急救”,讲得有模有样,听起来,好像真的一样。
作者:李艳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研究证明,适量饮蓝莓酒可以对人体产生不错的健康功效。笔者作为一名达到法定饮酒年龄的成年人,每天晚上喜欢小酌一杯佳沃蓝莓酒。长期喝蓝莓酒能给身体带来神奇的惊人变化,不知道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作者:肖林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秋季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小儿及体质虚弱者由于身体抵抗能力较弱,不能适应这种外界环境变化,稍不注意就会受到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的侵袭。一旦患病后,有的人会出现久治不愈的情况。这除了个体免疫力低外,还可能与其每日使用的牙刷有关。
作者:陈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宜兴紫砂陶器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宋代,但在当时并没有被引起关注,这与宋代的饮茶方式有关。明代散茶兴盛,制茶工艺大有改进,紫砂茶具便渐渐被人们接受,并在明中后期独树一帜。
作者:宋权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人体在衰老过程中,需要有较丰富的蛋白质食物来补偿机体组织蛋白的消耗。那么,老年人究竟需要多少蛋白质呢?膳食蛋白质符合老年人的需要时,可维持正常代谢,生成抗体,抵抗感染,有病也易恢复。相反,蛋白质供给不足时,会出现体重减轻,易患贫血,容易感染疾病;创伤、骨折不易愈合;严重缺乏时,血浆蛋白降低,可引起水肿。此外,老年人患癌症与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也有一定关系。但是,蛋白质摄入过多会造成肾脏负担。食物蛋白质在体内代谢所生成的尿酸、氨、酮体等累积过多,可导致衰老;而氨还对机体有毒性,不仅会增加肝脏负担,还会增加胃肠负荷,引起肝肾受累以及消化不良等症。所以,蛋白质的摄入量要适当。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都市里的驾车族越来越多了,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每天都会有不少新司机加入。这是城市发展的表现,预示着人们生活的富足。但与此同时,驾车意味着人们的步行机会减少,容易体力活动不足,许多人沮丧地发现,开上车以后,腰围和体重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不少,走路稍快也会气喘吁吁。而以驾车为职业的司机们,由于连续长时间驾驶,精神紧张、疲惫,许多人饮食没规律,肠胃不佳;长期以坐姿开车,造成颈椎病、腰肌劳损等。
作者:谭思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虽然大家都知道高胆固醇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但与其相关的一些具体知识却少有人知。1.高胆固醇偏爱更年期女性。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有助于将胆固醇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然而,女性的这一独特优势在更年期后就消失了。45岁以上的男性和55岁以上的女性大多存在胆固醇升高的风险。
作者:东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牛奶是大家公认的营养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等多种营养成分。但是,坊间有一些与牛奶相关的流言在不断蔓延,例如牛奶不能和某某食物搭配食用,否则就是白喝;牛奶中的钙会变成结石造成腹痛难忍。那么,关于牛奶的食用禁忌,真如传言这么多吗?
作者:王潍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秋风一起,溽苦了一夏的胃口便大开。“贴秋膘”的节奏里,少不了各路坚果顺利会师“五脏庙”。先锋部队是八月份的落花生,裹挟着连根拔起的泥沙,清水涤濯中摇身一变成了白胖的花生美人,浸润在香叶、八角和桂皮的香汤里,撒一把盐巴,丢两颗冰糖,便坐等那“始承恩泽”的美滋味。煮花生要带着些汤水才好吃,汁水淋漓中丰润饱满的口感,鲜活得犹如翩翩而来的唐装仕女。
作者:林岩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诗中写道:“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这“菘”为何物?竟引得诗人这般赞叹!拿来词典一翻,原来这“菘”就是我们经常吃的大白菜。
作者:董绍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盐水漱口科学吗?问:盐水漱口有科学依据吗?答:一些人有用盐水漱口的习惯。他们认为盐水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借此达到保持口腔卫生的目的。其实这样做非但不能如愿,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2012年,乳制品界曾经发生过一件大事--“皮鞋酸奶”事件。不法商贩从皮鞋中提取工业明胶作为增稠剂添加到酸奶中。当时有段子戏称“想喝老酸奶,舔下旧皮鞋”,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极大的恐慌。为安全起见,各种酸奶DIY(Do It Yourself,即自己做)流行了起来。可是,自制酸奶真的安全吗?我们先来看看酸奶的发酵原理。
作者:李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在中国人眼里,啤酒是一个比较新、比较低端的酒类品种。它物美价廉,比不上国宴白酒高端上档次,也比不上江南黄酒承载了无数的历史文化典故,甚至在婚宴里都列不进必备的采购清单。但事实上,啤酒的历史极为悠久,它衔接着古代的酒文化和近现代的工业文明,并在今天走入了寻常百姓家,风靡了全世界。
作者:杨静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