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营;张勇;徐辉;陈志刚;楚日盛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24例Pilon骨折.结果 2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20个月.无骨不连、皮肤坏死发生.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优14例,良7例,可3例.结论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可以获得术后骨折稳定,取得良好踝关节功能,是治疗Pilon骨折有效的手术方案.
作者:周淮;徐晓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双矩形胫骨髓内钉的适用范围、稳定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将传统的矩形髓内钉钉尾改造成20 mm×12 mm啤酒瓶样结构,并在距尾端6、18 mm处开 6.5、4.5 mm松质骨螺钉孔及皮质骨螺钉孔,制成长280、300、320、340 mm、宽7、8、9、10 mm、厚2 mm的不同型号带锁双矩形胫骨髓内钉,临床应用36例不同类型胫骨骨折患者.结果 35例伤口一期愈合,1例延期愈合.33例骨折12个月内愈合,1例20个月愈合,2例24个月愈合.综合评分:优28例,良6例,可2例.结论 带锁双矩形胫骨髓内钉较传统矩形髓内钉更稳定骨折、适应范围广,并发症少,是较好的胫骨动力固定系统.
作者:史方悌;曹克银;余涛;渠继武;侯家芳;郝强;孙敬意;马风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膝关节僵直[1],需再次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2008年2月~2010年6月,我院应用特殊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股骨髁上骨折患者, 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范相成;关玉成;赵晨光;贾勇;汪伟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镇痛药物控制进行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4例单侧TKA的患者分为3组.A组:术前术后均口服塞来昔布,术中膝关节周围注射用药(2.5 mg/L布比卡因40 ml,1:200 000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30 ml.B组:术中未行膝关节周围注射,术前术后口服塞来昔布.C组:仅术中膝关节周围注射用药(同A组).分别记录术前、术后静止与活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① VAS:A组术后6、12、24、36、48 h静止、运动VAS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静止、运动VAS无明显差别(P<0.05);3组之间术后72 h静止和运动VAS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 膝关节活动度:A组术后第1、2、3天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B、C组(P<0.05),而术后2周3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围手术期综合用药能有效控制TKA术后的疼痛,有利于关节功能早日恢复.
作者:马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06年7月~2009年6月,我科对26例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微型掌骨钢板固定和空心螺钉固定,短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25~66岁.均为茎突部的撕脱骨折,均伴有移位,X线片显示移位均>2 mm,按Dameron分类均为Ⅰ区,即第5跖骨基底粗隆部.经评估保守治疗可能效果欠佳,采用AO的微型掌骨钢板或空心螺钉内固定.
作者:杨长春;庞清江;张前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髋关节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对于年轻、活动量大、预期寿命长、功能要求高的患者,由于传统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截除了正常的股骨颈而改变了生物力学关系,加上假体磨损相关并发症、股骨颈骨折等问题,使得THA术后可能需行多次翻修手术.相比THA,髋关节表面置换术(hip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HRA)保留了较多的骨质,维持了关节正常的生物力学和应力转移性能,增强了关节的稳定性,也使以后的翻修手术更简单易行,目前普遍认为对于活动量大的年轻患者,HRA可作为一种暂时性替代治疗方法.笔者就HRA的相关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王玉聪;付有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预防或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需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术前测量双下肢长度差异值,实验组术中使用自行设计的下肢等长测量装置,根据术前测量值调节手术侧肢体长度;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术后第2天测量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异值.术后6个月通过问卷调查,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及患髋的Harris评分.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均满意,但在满意程度上存在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异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患髋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下肢等长测量装置,可有效减少或消除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宏斌;朱振安;陈雪荣;曾青东;骆剑敏;范洪辉;骆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02年8月~2009年6月,我们采用喙肩韧带移位重建喙锁韧带结合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3例,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15~56岁.左侧10例,右侧13例,均为单侧.采用Rockwood分类:Ⅲ型16例,Ⅳ型5例,Ⅴ型2例.
作者:苑娜;郑继会;胡思斌;刘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交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能早期活动等优点[1-2], 2005年6月~2010年8月,我们根据X线片选择合适病例,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折23例,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23~65岁.新鲜骨折22例:横断骨折完全错位7例,斜面及螺旋形骨折10例,粉碎性骨折5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例;陈旧性骨不连1例.骨折部位:股骨12例,胫骨9例,肱骨2例.
作者:江红辉;罗利平;许世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04年7月~2010年12月,我院采用肱骨内、外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22~68岁.闭合性骨折20例,开放性骨折2例.伴桡神经损伤2例.按照AO肱骨髁间骨折分型:C1型5例,C2型11例,C3型6例.
作者:黄利斌;钱惠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双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填充骨缺损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4例闭合性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桡骨远端解剖钢板恢复桡骨远端解剖结构、微型钢板固定桡骨远端分离骨块,加同种异体骨植骨填充骨缺损治疗.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植骨均融合良好,无骨不连发生.按ADL腕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估:优36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8.8%.结论 对于不稳定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双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填充骨缺损疗效较好.
作者:魏雅莉;赖爱宁;黄飞;陈才平;孙军健;沈彦;彭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06年6月~2010年8月,我们对64例Danis-Weber A型踝关节骨折给予外踝钩状钢板内固定,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64例,男46例,女18例,年龄17~58(31.2±3.6)岁.左踝20例,右踝44例.均为新鲜骨折.按Danis-Weber分型[1]均为A型骨折.合并内踝骨折38例,三角韧带断裂8例.
作者:贾斌;张勇;曹国庆;刘彦勋;马雪峰;郑杰;高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技术治疗51例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结果 患儿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肢功能均完全恢复正常.采用Flynn评分标准:优46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6.1%.结论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切口小,固定牢固,操作简单,能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好,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高招文;吴建斌;连伟飞;曾卡斌;吴天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07年9月~2010年10月,笔者对2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20~52岁.均为闭合伤.单纯肩胛骨骨折10例;合并伤:脑外伤2例,锁骨骨折3例,臂丛神经伤2例,肋骨骨折3例.常规摄肩胛骨正、侧位X线片,行CT三维重建以明确骨折的移位程度和骨折的位置.受伤距手术时间2~10 d.
作者:张鸿雁;韩树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06年 2月~2010年3月,我科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中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125例(167个椎体),取得良好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125例(167个椎体),男52例,女73例,年龄56~82岁.伤椎分布在T4~L4范围.患者均有明显伤椎区疼痛、活动受限,但无脊髓及神经根受压症状及体征.X线、CT及MRI检查证实为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高度不超过3/4.
作者:乐建辉;吴伟;张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严重骨折脱位型胸腰椎骨折因致伤暴力较大,脊髓和脊柱稳定性损伤多较严重.1998年4月~2009年12月,我科采用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32例严重骨折脱位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21~56岁.损伤部位:T8 1例,T9 1例,T10 2例,T11 4例,T12 8例,L1 6例,L2 5例,L3 2例,L4 2例,L5 1例.32例均伴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17例,B级8例,C级5例,D级2例.
作者:邓宁;岑文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手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及早期康复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95例(163指)新鲜的Ⅱ区指屈肌腱损伤采用早期显微修复术,术后早期带支具康复功能锻炼.结果 95例均获随访,时间3~12个月.按TAM 法评定疗效:优107指,良40指,中12指,差4指,优良率为90.2%.结论 早期显微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联合应用透明质酸钠,配合术后早期带支具功能锻炼,是减少术后肌腱粘连的有效措施.
作者:庄载世;缪心朗;黄有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2例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及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1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4~10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骨折均愈合,无明显疼痛不适.采用 AOFAS踝关节-后足评分标准:优 12例,良7例,一般3例.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及空心钉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切口小,感染率低,疗效良好.
作者:孔祥标;李铭雄;张细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结合Endbutton钢板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3例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复位,用不可吸收缝线结合Endbutton钢板对骨折块行内固定.结果 13例均获随访,时间14~23个月.无切口感染、关节强直等并发症发生.X线片显示13例均达解剖复位,术后膝关节Lachman征和抽屉试验均为阴性.伤膝关节活动度与健侧一致,关节稳定.结论 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线结合Endbutton钢板固定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作者:谢水华;胡前芹;吴军;何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PEEK融合器加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颈前路减压PEEK融合器加钢板内固定治疗20例颈椎病患者.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8~36个月.术后早期四肢运动功能恢复较好,感觉障碍恢复较慢;术前肌张力高者术后肌张力下降;患者肢体灵活性改善.骨性融合时间为10~15周,有2例出现塌陷,分别为2.4 mm与2.8 mm.JOA评分术前为6~11分,术后为12.2~13.4分.病变椎间隙高度术前为5.8~7.5mm,术后为7.8~9.6 mm.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51%~60%、20%~26%、14%~18%.按Robinson et al临床疗效分级:优15例,良3例,差2例.患者颈椎前凸术前为4.8°~6.3°,术后为16.8°~18.2°,末次随访时为14.6°~17.8°.结论 颈前路减压PEEK融合器加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假关节及邻近节段的退变发生率较低,是治疗颈椎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隆队;周建元;胡生庭;熊国辉;谢立俊;朱琦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