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峰;姜为民;王璐;龚晓红;杨惠林
目的 探讨FJ脊柱内固定系统和360°环状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56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FJ脊柱内固定系统复位、全椎板减压及360°环状植骨融合.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7个月,56例均获骨性融合,其中53例达坚固融合.无术后疼痛加重、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采用FJ系统内固定并360°环状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能明显减轻疼痛症状,植骨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徐荣华;吴其彬;戴维享;毛昕;熊传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2005年6月~2007年12 月,我们采用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7~75岁.受伤原因:车祸伤23例,摔伤12例.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31例,粉碎性骨折23例,伴有其它部位骨折及损伤17例.急诊手术10例,4~10 d内手术25例.
作者:郭志民;王瑛;林山;林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2002~2006年,我科应用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31例,取得满意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18~68岁.闭合性骨折27例,开放性骨折4例(Gustilo Ⅰ型3例,Ⅱ型1例).按Ruedi和Allgower分型:Ⅰ型15例,Ⅱ型11例,Ⅲ型5例.合并腓骨骨折22例.
作者:李有宏;张永禄;杨勇;张亚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2003年4月~2007年3月,我们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可吸收缝线捆扎治疗尺骨冠状突粉碎性骨折5例,疗效较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23~59岁.左侧3例,右侧2例.其中伴肘关节完全脱位2例,半脱位3例.同时伴有上尺桡关节半脱位1例,肱骨滑车骨折1例.5例尺骨冠状突粉碎骨折均超过原高度的1/2,根据Cage分型均属Ⅱ型.伤后有3例当天急诊手术,2例5~7 d患肢肿胀减轻后手术.
作者:姜跃国;周松杰;王利军;虞维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特点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 将83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滑动时鹅头钉(DHS)内固定组27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组42例,人工关节(股骨头置换)组14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术后髋关节功能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 78例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围手术期并发症:人工关节组、PFN组明显优于DHS组(P<0.01).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失血量:PFN组优于DHS组和人工关节组(P<0.01).术后髋关节功能人工关节组早得到恢复;术后6~12个月,3种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需要谨慎处理,手术方式以PFN内固定有优势.
作者:郑建平;杨丰建;傅格深;沈海敏;张云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应用广泛,固定坚强可靠,能早期活动,并发症少.2005年6月~2007年6月,我科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38例,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18~62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2例,摔伤12例,重物砸伤4例.骨折部位按解剖分区[1]:Ⅲ区13例,Ⅳ区20例,Ⅴ区5例.
作者:项家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按AO分类为B型和C型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 19例获得随访,时间4~10(6.5±1.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12(7.4±1.3) 周.根据改良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12例,良5例,差2例.结论 采用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尤其对不稳定的骨折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有利于患肢早期的功能锻炼.
作者:牛连生;王东;孙彤;徐鸿;石文生;王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Allman Ⅲ度肩锁关节脱位36例,其中漏诊6例,现将漏诊原因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6例,男3例,女3例,年龄14~55岁.左侧2例,右侧4例,合并同侧锁骨骨折3例,脱位侧肩部擦伤4例.多发性骨折2例,其中合并同侧多发性肋骨骨折伴胸腔积液、第5掌骨骨折1例,另合并同侧肱骨骨折及腓肠肌部分断裂1例.发现漏诊时间为初诊后2~14 d.
作者:张中林;于虎;杨徐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伴股骨头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髋臼后壁骨折伴股骨头脱位患者全部采用K-L入路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手术时间60~120(90±30)min,失血量200~480(340±140)ml,18例均获随访,时间18~53(35.5±17.5)个月.采用Matta改良的d′Anbigne和Postel临床评价标准:优12例,良3例,可3例.结论 髋臼后壁骨折伴股骨头脱位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股骨头脱位复位越早越好,对伴有广泛粉碎性骨折者出现较差结果可能性更大.
作者:黄卫春;张永进;冯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2004年3月~2007年6月,我院采用急诊游离第2足趾移植再造拇指12例,全部成活,功能恢复良好,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18~36岁.均为拇指毁损性损伤,但掌骨头关节面均存留.左手4例,右手8例.伤后至入院时间0.5~1 h,伤后至手术时间1~3 h.
作者:董叶凯;刘超;吴建新;谢金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METRX内窥镜辅助X-Tube下腰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1例腰椎间盘突出和(或)腰椎滑脱患者应用METRX内窥镜手术系统辅助下行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1例出现疼痛、麻木症状加重,1例术中出现脑脊液漏,给予对症处理均治愈.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27个月.ODI评分:术前为(49±17)分,术后3个月为(38±19)分,末次随访为(15±13)分;VAS评分:术前为(7.2±1.0)分,术后3个月为(5.1±1.1)分,末次随访为(1.5±1.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优6例,良4例,可1例.结论 内窥镜辅助X-Tube下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陈远武;易伟宏;刘春利;张德仁;王锡三;胡广询;王尔天;王敏;黄曹;刘赫;罗万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64岁.因右手活动受限伴环指尺侧及小指麻木6个月,于2008年1月12日入院.查体:右肘部外观无畸形,未触及异常包块.右肘关节活动度:伸直0°,屈曲120°.右手小鱼际肌萎缩,骨间肌萎缩,右手环指尺侧及小指痛触觉减退,示指、环指和小指外展功能障碍,夹纸试验阳性.X线片示:右肘关节退行性变.肌电图提示:右尺神经肘关节下5 cm卡压,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作者:唐昭惠;王凯;解放军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VP、PKP)治疗胸腰椎骨折,特别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PVP(PKP)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共32个椎体,对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PVP(PKP)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技术,操作简便,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特别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姚志宏;沈伦强;王君;李青忠;杨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同指掌侧脂肪筋膜瓣修复指腹合并肌腱、骨外露软组织缺损疗效.方法 采用同指掌侧脂肪筋膜瓣转移联合植皮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18例20指.结果 术后18指供受区创面Ⅰ期愈合,2指移植皮片坏死,二期修复.18例均获随访,时间3~12个月,皮瓣颜色正常,指间关节活动正常,外形美观.结论 同指掌侧脂肪筋膜瓣转移联合植皮术,简单安全,能够一次完成手术,利于患指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是修复指腹深部软组织缺损一种可行方法.
作者:农明善;赵钦来;黄武;杨幸;黎斌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氟代2-脱氧葡萄糖(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骨代谢显像(DHCI)及99 m锝-亚甲基二膦酸盐(99 mTc-MDP)骨骼显像对肿瘤骨骼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 21例不明原因腰背部疼痛和35例CT或MRI发现骨骼病变疑似恶性肿瘤侵犯共56例患者行99 mTc-MDP骨骼显像及18F-FDG DHCI,终结果与病理以及其它影像学结果作对照.并将99 mTc-MDP骨骼显像和18F-FDG DHCI做对比研究.结果 56例中确诊为恶性肿瘤49例(病灶193个),其中成骨性病灶135个,溶骨性病灶58个.99 mTc-MDP骨骼显像对肿瘤骨骼侵犯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9.5%,14.2%和81.3%,阳性预报价值为97.8%,阴性预报价值为89.5%.18F-FDG DHCI对肿瘤骨骼侵犯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8.3%,100%和98.4%,阳性预报价值为100%,阴性预报价值为87.5%.两者对骨骼病灶的诊断效能相比,18F-FDG DHCI高于99 mTc-MDP骨骼显像,差异有显著性(χ2=9.77,P<0.05).结论 18F-FDG DHCI和99 mTc-MDP骨骼显像对原发骨骼恶性肿瘤及骨骼转移灶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前者对恶性肿瘤骨骼侵犯的灵敏度、准确率、特异性均高于99 mTc-MDP骨骼显像.18F-FDG DHCI除可探测骨骼转移灶外对原发病灶也有很好的探测价值,并较准确地确定恶性肿瘤临床分期.
作者:荆珏华;王峰;谢武昆;王自正;孟庆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可吸收棒髓内固定治疗短管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可吸收棒髓内固定治疗84例(136处)短管状骨骨折,术后对固定不牢固者辅以石膏外固定2~4周.结果 所有病例接受定期随访,时间2~29(15±4.6)个月.骨折均在术后8周临床愈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关节活动良好.结论 可吸收棒髓内固定用于短管状骨骨折治疗,手术简便,固定可靠,同时可以免去二次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要把握好手术适应证.
作者:秦惠敏;张爱敏;胡牧;胡晓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在C臂X线机下对27例跟骨骨折行斯氏针撬拨复位经皮微创1~2枚 4.5 mm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辅以支具固定3~5周.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36(21±1.5)个月,根据Maryland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优17足,良7足,中2足,差1足.未发生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微小,操作简单,方法可靠,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等优点,可以有效防止严重后遗症的发生,是一种临床较实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磊;王黎明;王钢锐;徐杰;蒋纯志;桂鉴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带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远端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应用带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4例小腿及足踝部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缺损面积为5 cm×6 cm~12 cm×8 cm.结果 3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21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4例术后皮瓣明显肿胀,2周后消退,皮瓣成活.24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2年,足背外踝区早期感觉减退,6个月时21例皮瓣麻痹区缩小.皮瓣两点辨别觉>2 cm者17例,7例足跟边缘区部分溃疡,换药后瘢痕愈合.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结论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缺损手术操作简单,皮瓣血供充足,疗效可靠.
作者:蒋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富集骨髓干细胞复合人工骨技术在椎体后路融合中的作用.方法 25例患者术前多点抽取双侧髂前上棘骨髓血约400 ml,每点抽骨髓血量≤40 ml.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得到40~50 ml富集间质干细胞悬液,与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A-TCP)复合,2 h后回植于胸腰椎体后外侧融合处,钛合金椎弓根钉棒系统作脊柱内固定.结果 富集后骨髓干细胞通过检测浓度提高达8倍以上,由原来的9.4×1012/L增至78.6×1012/L.25例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X线、CT检查脊柱融合良好,按Lenke字母分级法融合分级:达A级融合21例,B级融合4例.结论 富集骨髓干细胞复合人工骨可用于椎体后路融合,是一种可靠、简便的植骨材料.
作者:陈海峰;王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4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135°角钢板、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及改良股骨近端加锁髓内钉(PFNA)4种内固定方式治疗22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从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对比分析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72个月.4组在术后骨折端愈合时间、患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35°角钢板组差,PFNA组好,DHS、Gamma钉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4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中,首选为PFNA,其次为Gamma钉或DHS,135°角钢板一般不推荐使用.
作者:李雪峰;姜为民;王璐;龚晓红;杨惠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