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民;贾连顺;陈雄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髌骨倾斜挤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对14例髌骨倾斜挤压综合征患者15个膝关节行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手术前后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估.屈膝20°位CT片测量手术前后髌骨倾斜角(PTA)、外侧髌股角(LPFA).结果 14例均获6~18个月随访,Lysholm评分术前为54.53分±5.54分,术后6个月为88.73分±7.0分(P<0.01);PTA术前为2.78°±0.40°,术后为18.53°±0.83°(P<0.01);LPFA术前为0.97°±0.47°,术后为8.32°±0.63°(P<0.01 ).结论 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能有效纠正髌骨倾斜,缓解疼痛,恢复膝关节运动功能,且创伤小,并发症少.
作者:孙鲁宁;沈计荣;杨光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对4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通过随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42例随访6~40个月,参照海涌等临床疗效评估标准:优 23例,良 14例,可 5例. 所有患者椎体间植骨均融合良好,复位无丢失.内固定未见松动、断裂.结论 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满意,植骨融合率高,是一种治疗腰椎滑脱症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徐慰凯;陈芒;周敏;宋晓斌;詹海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MRI诊断膝关节内损伤的准确性.方法 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对51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前MRI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6.6%、87.5%、88.9%;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0.3%、85.5%、87.0%;对关节面软骨损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4.9%、96.4%、80.5%.结论 MRI对关节内损伤的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和特异性,但是其诊断准确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作者:朱金文;徐斌;刘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脊髓损伤后不同免疫条件下血清IL-6、和IL-8、TNF-α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对58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激素冲击组(24例)及非冲击组(34例),所有患者于伤后第1、3、7天分别抽取外周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进行血清IL-6、和IL-8、TNF-α含量的检测.同时以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结果 58例术后3周全部得到随访,其中17例神经功能获得明显恢复(17例肌力进展≥2级,称进步组,41例肌力进展<2级,称缓慢组).损伤组在3次血清IL-6、IL-8、TNF-α水平检测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激素冲击组血清IL-8、TNF-α水平于伤后第3、7天两次检测均明显较非冲击组为低.同时进步组IL-6一直维持较高水平,但IL-8、TNF-α在第3、7天均较低.结论 IL-6、和IL-8、TNF-α在脊髓损伤中均起重要作用,激素可明显抑制IL-8、TNF-α的分泌,但脊髓损伤后IL-6持续升高可能预示着脊髓损伤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作者:袁元杏;刘尚礼;黄彦清;蔡常辉;梁淑萍;梁锦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跟骨结节切除术治疗跟腱末端病的疗效.方法 15例跟腱末端病患者采用跟骨结节切除术,术中切除足够大的骨块,行撞击试验证实跟骨后间隙得以充分减压.术后石膏固定4周.结果 15例获6个月~2年随访.采用Sammarco和Taylor疗效评价标准:优11足,良3足,可2足.术后1例切口边缘坏死,经清创换药愈合,1例足跟部麻木,于术后3个月症状消失;所有患者踝关节背伸跖屈正常.结论 跟骨结节切除术治疗跟腱末端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术中细致操作、足够大的骨块切除是手术成功的
作者:姚红民;李百华;王献印;韩文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料采用1/3管形钢板结合植骨治疗尺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18例,疗效满意.
作者:桑建新;秦本刚;张俊杰;刘世兴;魏俊刚;宋朝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43例.结果 43例均获随访,时间8~18个月.40例骨折愈合;3例延迟愈合,行锁钉动力化后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0~32周.疗效参照Neer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27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90.7%.结论 交锁髓内钉固定牢靠,对骨折端血运影响小,是治疗肱骨干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周宇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2004~2006年,我们对21例锁骨中外1/3骨折患者采用双枚克氏针髓内固定,其中部分长斜骨折再加用钢丝环扎,疗效满意.
作者:陈小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63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38例,金属内固定治疗25例.结果 63例随访2个月~2年9个月.疗效根据Kofoed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可吸收螺钉组:优14例,良18例,及格5例,差1例;金属内固定组:优15例,良6例,及格3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84.1%.两组均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 金属内固定组中1例发生下胫腓固定螺钉断裂.结论 手术治疗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方法简单,效果可靠.
作者:云才;朱建华;何京生;杨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原因并探讨诊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表现、初次手术方案、再次手术探查结果及相应的再次手术方案.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有:①椎间盘突出.②腰椎不稳.③椎管狭窄.④椎管内瘢痕形成.⑤漏诊和(或)误诊.39例均获随访,时间3~36个月,腰椎术后临床疗效评定参考侯树勋等制定的评价标准:优23例,良8例,可5例,差1例.颈椎手术1例术后JOA评分17分,疗效为优;胸椎手术1例,参考脊柱手术后Beaujon-Lassale功能评分标准评分:20分,疗效为优.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次术后,腰腿痛复发或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原因大部分为医源性.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针对不同病因对患者制定个性化再手术方案.
作者:闫兵勇;张建湘;汤健;华兴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999年10月~2006年5月,我院采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65例,疗效满意.
作者:于斌;高立群;纪立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后路广泛椎板切除、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39 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后路广泛椎板切除、侧块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随访6~54个月,术前JOA评分为(9.5±1.75)分、术后为(12.98±2.96)分,差异有显著性(P<0.001).疗效评定采用JOA标准评定:优19例,良9例,一般7例,差4例.术后改善率30.4%~85.7%,平均69.2%±7.8%.结论 颈后路广泛椎板切除、侧块钢板固定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同高峰;兰宾尚;周学明;李永甫;雷同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2005年8月~2007年8月,我科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四肢中段骨折28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海滨;李敏;镡军;胡必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院于2002年5月~2005年3月采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23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董世权;陈世雄;田祖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脊柱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不同部位、性质的肿瘤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16例脊柱肿瘤(包括肿瘤样变)患者.结果 16例均获随访,时间18~49个月.12例有脊髓神经损害者均获得神经功能改善.2例死亡,其中1例为L5神经内分泌癌术后14个月局部复发,经放、化疗处理于术后18个月死亡;另1例S2软骨肉瘤术后13个月复发再手术处理,二次术后11个月死亡.结论 对不同部位、性质的脊柱肿瘤,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配合多学科协作和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荆鑫;崔后春;张明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9岁.因车祸致右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3h,于2007年9月8日入院.
作者:陈丰涛;吴小宝;陈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合并腰椎疾患的下胸椎黄韧带骨化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下胸椎黄韧带骨化同时存在腰椎疾患的患者23例,诊断结合X线、椎管造影、CT、MRI检查,体征以肌张力增高和深反射异常为特点;患者均采用病变节段全椎板减压手术治疗.结果 23例均获随访,时间10~36个月,手术减压1~3节胸椎椎板,患者在末次随访时都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改善.术后功能恢复优4例,良13例,可6例.术后到末次随访时无一例患者因腰椎疾病而再次接受手术.结论 合并腰椎疾患的下胸椎黄韧带骨化需要注意将客观体征与多种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尽早诊断、早期手术.
作者:顾晓民;贾连顺;陈雄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2004年7月~2007年9月,我院采用骨水泥型长柄人工股骨头假体治疗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19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铭;欧阳国新;王东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2002年2月~2006年6月,我院共收治股骨远端骨折65例,其中38例采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忠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全髋置换术(THA)治疗晚期髋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46例(65髋) 晚期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全髋置换术.采用Harris髋评分系统评估临床疗效, X线观察评估股骨侧假体的移位与稳定性.结果 46例均获得随访, 时间1年2个月~5年.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88±4.0)分,优46髋,良8髋,一般9髋,差2髋,优良率为85%.1例发生移位,经药物治疗后好转.结论 全髋置换术是治疗晚期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建林;刘世清;明江华;彭昊;邱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