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侧小切口双交叉空心拉力钉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郭亮;吴国正

关键词:肱骨骨折, 空心拉力螺钉, 骨折固定术, 内
摘要:2004年12月~2006年12月,我院采用双侧小切口交叉空心拉力钉内固定治疗儿童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37例,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37例,男25例,女12例,年龄2~13岁.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克氏针横形固定小儿胫骨开放性斜形骨折20例

    1996~2005年,笔者采用克氏针横形固定治疗小儿胫骨开放性斜形骨折20例,效果良好.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13岁.均为新鲜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但胫骨折端为斜形,内外移位骨折16例,前后移位骨折4例.

    作者:许明熙;盛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及研究进展

    感染性骨缺损由于存在感染及骨缺损双重病变,治疗棘手,疗程长,且易出现肌肉萎缩、局部瘢痕而致肢体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外固定技术、显微外科技术、生物材料技术及骨组织工程技术等的发展,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取得明显进步,短缩了治疗时间,且效果显著,笔者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卫;丁真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内上髁骨折

    肱骨内上髁骨折多发于青少年和儿童,约占肘部骨折的10%,可并发肘关节脱位及尺神经损伤.2000年5月~2006年5月,我科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内上髁骨折2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铁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闭合钢针固定儿童石骨症合并股骨干骨折

    石骨症患儿因暴力的原因发生骨折后治疗较困难.1999~2006年,我院采用闭合钢针治疗5例石骨症合并股骨干骨折患儿,疗效满意.

    作者:王明千;王爱菊;马长生;史临平;杨泽晋;张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隆起撕脱骨折

    1999年7月~2005年7月,我科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19例胫骨髁间隆起撕脱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双柱型髋臼骨折

    目的 探讨经髂腹股沟联合K-L入路治疗双柱型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髂腹股沟联合K-L入路治疗双柱型髋臼骨折51例.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10个月~7年的随访.对骨折复位质量、远期X线表现、髋关节功能、异位骨化分别评估:解剖复位42例(82.35%),满意复位6例(11.76%),不满意复位3例(5.89%).髋关节功能按D′Aubigne 6分法评定:优良45例(88.24%),可4例(7.84%),差2例(3.92% ).X线片按Epstein标准:优良41例(80.39%),可6例(11.76% ),差4例(7.84%).K-L入路发生Brooker Ⅲ度异位骨化2例,Ⅱ度4例,Ⅰ度3例.结论 联合入路可以改善双柱型髋臼骨折的复位质量,提高疗效.

    作者:王正明;张根福;鲍丰;吴汝平;丁必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预测

    股骨颈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58%,占股骨近端骨折的53%.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交通、工矿事故增多,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已有明显的增加.应用当代内固定材料后,多数学者报道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率低于5%[1],而股骨头缺血坏死和晚期塌陷没有明显下降[2].

    作者:王志生;王慧丽;王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脊柱结核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的中期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采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技术治疗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26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前正规抗结核治疗,经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于术后3、6个月及1、2、5年门诊随访.对植骨融合、矢状面后凸纠正及维持、神经损伤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25例获得2~5年随访.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率达97.4%,后凸Cobb角矫正率66.9%,随访丢失2.4°±1.5°.术前后凸角度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同术后各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2年与术后5年比较后凸角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核感染治愈无复发,无一例植骨失败、假关节形成.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技术治疗脊柱结核安全、有效.该技术有利于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矫正后凸畸形,结合抗痨治疗能减少或避免结核复发,防止术后后凸矫正角度丢失.

    作者:解京明;张颖;王迎松;杨振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开放整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2000年3月~2006年4月,我们采用扩大外侧入路,整复关节面及骨折,髂骨植骨并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10例(12足),疗效较佳.

    作者:徐祥伟;陈传波;张冰;王海军;余胜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胸腰椎爆裂骨折AF系统内固定治疗体会

    2002年2月~2006年11月,我院收治10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椎板减压、AF系统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王本龙;韩立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内固定及并发症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产生原因和处理对策.方法 对15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结果 156例患者随访6~36个月,术后发生断钉6例,连接棒松脱1例,螺钉松动1例,感染1例.Frankel评分:术前A级10例,术后未恢复5例,恢复至B级2例,C级3例;术前B级7例,恢复至C级3例,D级4例;术前C级6例,恢复至D级3例,E级3例;术前D级2例,均恢复至E级.椎体前沿平均高度术前45%,术后92%;Cobb角术前平均20°,术后平均4°.结论 熟练掌握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固定操作技术,可避免大多数并发症,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和生理曲度.

    作者:殷潇凡;夏江霓;李剑勇;张晓阳;罗从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治疗胸椎肿瘤

    目的 探讨后正中入路行上胸椎肿瘤全脊椎切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采用后正中入路行上胸椎肿瘤切除,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结果 无术中死亡及脊髓医源性损伤等并发症.随访8~18个月,1例转移肿瘤患者术后6个月颅内转移于10个月后死亡,余未见肿瘤复发.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A级2例恢复至E级1例、D级1例;B级1例恢复至D级;C级2例均恢复至E级.所有患者术后局部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复查X 线片未发现脊柱失稳现象,内固定材料无断裂.结论 经上胸椎后正中入路切除上胸椎肿瘤,创伤相对较小,手术视野显露清楚,内固定容易操作,肿瘤切除彻底,并发症少,是一种切除上胸椎肿瘤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兰秀夫;黄海洋;陈波;蒲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探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4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将分离的大转子骨片予以复位或用钢丝固定,如小转子粉碎严重无法固定,则内侧缺损的股骨矩用骨水泥填塞.所有病例均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其中有35例选择长柄假体.结果 46例均获随访,时间3~18个月,未发现假体松动、下沉及感染.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为94.6分;优25例,良18例,可3例,优良率为93.5%.结论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是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戴斌;许建安;吕锦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股骨颈骨折并发肺栓塞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70岁.因跌伤致右髋部疼痛7 d,于2007年2月1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史.入院查体:BP 21.9/12.3 kPa,神志清醒,说话流利,心、肺、腹未见异常.右下肢外旋短缩畸形,右髋有压痛及纵向叩击痛,双下肢无明显肿胀,Homans征阴性.

    作者:朱思宏;李绍刚;王志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股骨动力髁钢板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部粉碎性骨折

    2004年3月~2006年8月,我们使用股骨动力髁(DCS)钢板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部粉碎性骨折19例,取得良好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19例,男7例,女12例,年龄58~76岁.右侧11例,左侧8例.按北京军区总医院转子间骨折分型标准分型[1],顺转子间骨折ⅢB型7例,Ⅳ型7例;逆转子间骨折5例.

    作者:沈宏达;汤志辉;张俊;王良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硫酸钙颗粒在良性骨病损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硫酸钙颗粒修复良性骨病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7例良性骨病损患者行囊内刮除+硫酸钙颗粒植入术,其中2例行内固定,5例病理性骨折患者(4例肱骨近端、1例股骨近端)经牵引或石膏固定骨折愈合后再行病灶刮除+硫酸钙颗粒植入术.结果 X线片显示术后6个月硫酸钙颗粒完全吸收,并发症2例,术后肢体功能:优23例,良4例.结论 硫酸钙颗粒作为新型的植骨材料,其安全、便捷、可靠,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熊进;骆东山;王骏飞;施鸿飞;邱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同侧股骨骨折的治疗

    目的 探讨内固定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同侧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同侧股骨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用加压钢板加捆绑带或DCS系统内固定.骨折按Johansson分型:3例Ⅱ型,1例Ⅲ型.结果 4例随访4~16个月,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结论 良好的内固定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同侧股骨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轩;白朝晖;曾光;曹仲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空心螺纹钉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2002年3月~2006年9月,我院应用切开复位3根空心螺纹钉固定治疗18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近期临床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程德根;李文基;张霖;蒙更耀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

    目的 评价不同手术入路方法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方法 依照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67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术后疗效;运用Fisher概率法,比较前外侧、外侧和后外侧3种手术入路对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 3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不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前外侧组与外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前外侧组与后外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侧与后外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前外侧入路对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有明显影响,在手术操作中,外侧及后外侧入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选择.

    作者:高兴华;侯之启;覃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可膨胀髓内钉与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可膨胀髓内钉与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方法及临床适应证.方法 72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 A组:34例,行可膨胀髓内钉内固定术;B组:38例,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随访5~13个月,平均7个月.两组疗效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可膨胀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能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掌握好手术指征,是治疗胫骨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作者:王兴盛;练克俭;翟文亮;周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