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腰椎椎弓根截骨并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

梁时和;廖永发;黄开

关键词:脊柱炎, 强直性, 脊柱后凸, 截骨术, 椎弓根钉-棒系统
摘要: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20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行L2或L3椎弓根截骨矫正并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结果 全部获随访,时间1~3年.患者后凸畸形均明显改善,Cobb角术前45°~70°,术后8°~20°;能平视行走和仰卧休息;截骨处均融合.结论 经L2或L3椎弓根截骨并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矫形效果好,安全可靠,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经腰椎椎弓根截骨并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20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行L2或L3椎弓根截骨矫正并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结果 全部获随访,时间1~3年.患者后凸畸形均明显改善,Cobb角术前45°~70°,术后8°~20°;能平视行走和仰卧休息;截骨处均融合.结论 经L2或L3椎弓根截骨并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矫形效果好,安全可靠,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梁时和;廖永发;黄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间接复位技术和MIPPO技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12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愈合时间3~7个月,无畸形愈合、感染及钢板断裂.功能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10例,良4例,中1例.结论 MIPPO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周正明;姜雪峰;杨惠光;张云庆;周枫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钢板治疗大块后踝骨折

    目的 探讨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钢板治疗大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小腿后内侧入路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钢板内固定对18例大块后踝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18例随访4~16个月,骨折均愈合,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伤口感染、钢板外露等严重并发症;按Mazur等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3例,良4例,可1例.结论 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钢板符合胫骨远端后内侧的解剖形态,起到一种压板效应,固定确切可靠,对于后踝大块骨折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洪加源;康两期;练克俭;丁真奇;郭林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踝部骨折两种内固定术式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和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踝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110例踝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经皮组:在C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穿入导针、贯入空心螺钉,分别对外踝、后踝、内踝和下胫腓联合分离进行内固定.手术组: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 110例随访3~17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经皮组优良率92.7%,手术组优良率80%.结论 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踝部骨折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医疗费用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陶晨;翟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部骨折

    目的 探讨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48例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应用解剖钢板、股骨上端松质骨螺钉、然后皮质骨螺钉内固定.结果 48例切口均一期愈合.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6周后扶拐行走.随访6个月~3年,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钢板及螺钉无折断和拔出.结论 解剖钢板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部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力群;王丹阳;王坤正;索志臻;刘家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关节镜在诊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关节镜诊断和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价值.方法 应用关节镜微创技术行滑膜组织多点取样病理检查;同时行滑膜刨削切除、关节软骨表面尿酸盐结晶体刮除.结果 38例术前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8例(47.37%),漏诊20例(52.63%).经关节镜下所见及多点滑膜病理检查和滑膜切除.30例得到随访,时间1~10年.采用Lysholm临床评分系统对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术后1年平均评分97.6分(95~100分).结论 关节镜微创技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诊断和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作者:杨华清;张卫国;张鹏;徐昕;黄晓华;赵辉;王小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8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15个椎.结果 术后1~3 d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2~3 d后下床活动.随访8~12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X线片显示椎体高度无进一步丢失.结论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银网;朱建民;朱海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股骨重建钉治疗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重建钉治疗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7例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股骨重建钉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2~36个月,17例股骨干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4~13个月,平均7个月;16例股骨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5个月.结论 应用股骨重建钉治疗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春雷;李中连;张春阳;王黎明;宋华荣;沈海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

    1997年2月~2006年10月,笔者运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15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疗效较满意.

    作者:尚文昌;顾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移植骨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兔股骨缺损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骨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对兔股骨大段缺损修复情况,探讨其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将24只大耳兔随机分为2组,造成股骨大段缺损,对照组植入打孔同种异体骨,实验组植入打孔同种异体骨+明胶海绵+骨髓基质干细胞.术后2个月行X线片观察、病理组织学检查及骨密度测试.结果 ①放射学检查:对照组在异体骨结合部可见骨痂通过,实验组整个异体骨段均可见明显骨痂形成.②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照组可见少量内骨痂及外骨痂且被大量纤维结缔组织所分隔,实验组异体骨有坏死后弧形吸收窝,可见内外骨痂生长,髓腔内充满大量骨母细胞.③平均骨密度值测定: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及正常股骨,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同种异体骨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用于修复兔股骨大段缺损,较单纯异体骨成骨量大、迅速,能够对骨缺损进行有效的修复.

    作者:谢涛;尚希福;孔荣;胡飞;李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7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25例行标准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9例行Gamma钉或Richard钉内固定术,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人工股骨头置换组:1例1个月后死亡,余随访7~34个月;除1例有轻度髋内翻外,余患者均疗效满意.患髋功能按Harris评分法:优18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2%(23/25).内固定组:随访10~34个月,X线摄片提示全部骨性愈合,优40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93.9%(46/49).Gamma钉组有1例术后第6个月时发生1枚螺钉穿破股骨头而引起行走痛,重新行人工全髋置换术,术后功能良好.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均行之有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可以早期下地行走,缩短卧床时间,对高龄伴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尤为适合,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潘政军;江渟;江华;田克超;李业奎;周业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以往主要采用保守治疗为主,但病残率高.2005年7月~2006年3月,我科对47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笔者对其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舒怡;尹文舜;朱勇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Richards钉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2004年7月~2006年9月,我们对31例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Richards钉内固定术,疗效满意.

    作者:刘百伟;李云峰;王晖;陆坚;黄盛昌;刘延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微创手术治疗单纯内踝撕脱骨折

    2002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应用闭合复位、经皮导针定位、2枚空心螺纹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单纯内踝撕脱骨折2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韬;马敏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拉力螺钉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

    2000年10月~2006年8月,我院收治胫腓骨骨折患者115例,其中45例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吴建忠;邓传富;彭山;唐建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锁定加压钢板合并捆扎带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目的 探讨捆扎带合并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7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进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在含有假体的股骨近折端用锁定螺钉作单侧骨皮质固定,不含假体的股骨远折端作双侧骨皮质螺钉固定,同时在包含假体的骨折端两侧利用捆扎带将股骨及钢板同时捆扎固定,自体骨或异体骨植骨.对假体不稳的患者在骨折复位后行假体翻修术.结果 术后患者可早期起床运动.随访5个月~3年,骨折未见移位,7例假体周围骨折均获得愈合,髋关节功能得到恢复.假体未见松动.结论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大多为长螺旋型骨折,捆扎带合并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简单有效,固定效果确切,根据骨缺损情况辅以植骨,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庄颜峰;魏梅洋;王万明;李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股骨近段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探讨股骨近段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进行固定,对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并发症进行记录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66 min,术中出血平均370 ml.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5~20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2.6周;2例发生异位骨化并发症.参照Sanders髋功能评分标准:优42例,良10例,中4例,优良率达93.5%.结论 PFN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文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CT成像Pin-point激光导航系统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CT成像Pin-point激光导航系统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效果.方法 在CT成像Pin-point激光导航系统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43例(59个椎体).术前、术后对所有患者行Denis疼痛测定法评价,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术后1~2 d所有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第2~3天下地活动.随访2~6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成像Pin-point激光导航系统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具有操作准确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

    作者:李青;梅治;刘康;袁元杏;张爱明;余新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

    2001年1月~2006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Ⅱ、Ⅲ型胫骨Pilon骨折3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马德鑫;徐涛;周耀东;厉运收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后脱位的易发因素及防治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后脱位的易发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401例(432髋)采用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的14例早期后脱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脱位多发生在术后1~6周.X线显示:髋臼位置不良6例、髋周软组织不平衡8例.发生率3.24%,保守治疗10例,手术治疗4例.结论 假臼位置不良、软组织不平衡是目前引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后脱位的主要因素.闭合复位对大多数早期病例效果良好.精确的假体置入、充分的软组织修复及正确的护理可降低脱位的发生.

    作者:葛广勇;赵建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