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东文;金宏谟
目的:探讨牡丹皮提取工艺的佳条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结果:提取次数和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有非常显著性和显著性影响.结论:佳工艺条件为5倍量75%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1h.
作者:王留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蒺藜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方法:用硅胶柱色谱、HPLC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纯化得到 3 种呋甾皂苷Ⅰ、Ⅱ、Ⅲ.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
作者:程小平;徐雅娟;解生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风,多由气血逆转,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外,以猝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点.中风后遗症是脑血管意外遗留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塞、肢体偏身麻木等功能障碍.
作者:阴雨顺;孙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冬虫夏草是一味滋肺补肾、益精气之名贵中药,临床中常用.目前在市售的中药中,有以外形和颜色等均与冬虫夏草相似的伪品充斥市场,故须加以鉴别.
作者:金宏谟;岳东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建立蒙药那如 3 味丸中新乌头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乌头碱的含量.色谱柱为 Extend-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 - 0.3mol/L 三乙胺(65:35),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35nm,柱温为 35℃.结果:经过方法学考察,新乌头碱含量测定方法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准确性、重现性和可行性,样品在0.35-1.75μg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96%,RSD为 0.87%.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辛杨;王淑敏;刘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进展,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董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睡眠呼吸疾病,其特征是睡眠状态中反复发生上气道完全或不完全阻塞.
作者:张红;戴莉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夏膝口服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血管紧张素Ⅱ-1 型受体(AT1R)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5组分别于实验前及实验2、4、6、8周测量血压值,于实验8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CH)测定各组大鼠腹主动脉 AT1R 蛋白的表达.结果:夏膝口服液具有降低 SHR 血压及血管 AT1R 蛋白表达的作用.P<0.05 或 P<0.01.结论:夏膝口服液具有类似ARB的作用机制.
作者:高中山;黄永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提高侵入咽旁间隙的腮腺深叶肿瘤诊断率及手术成功率.方法:对39例分别采用口内进路,颌后颌下进路,颌下进路及口内口外联合进路手术.结果:39例手术全部成功.结论:不同的手术进路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金志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我院自2000年8月-2005年6月应用了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5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翀;刘彦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新宣白承气汤治疗风温肺热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新宣白承气汤治疗;对照组40例,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对照组总有效率 75%.结论:新宣白承气汤治疗风温肺热病疗效肯定.
作者:何牧;宫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教育结构、就业模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结合近年来国内外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分析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我校药学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改革进行了探索.
作者:张大方;贡济宇;于澎;周春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不明原因持续发热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回顾我科2004-2007年行脾切除术60例(治疗组)采用切脾时进行分束结扎脾蒂,术后中医药治疗,并与我科2000-2004年收治的58例同类病人的治疗(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采用切脾时分束结扎脾蒂,术后中医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发热率及平均时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分束结扎脾蒂行脾切除并术后中医药治疗,对于预防和减轻术后脾热的发生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鹏利;王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阳明下法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为中风病急性期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在早期给阳明下法治疗,并根据证型变化予以加味;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周的临床疗效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阳明下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具有可靠疗效.
作者:李玲;赵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本病有明显的规律性,周期性,经行腹痛,经净则缓等特点[1].
作者:信靖;杨在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静脉穿刺是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一般情况下静脉穿刺,一针见血并不难,但对于危重患者的静脉穿刺就需要掌握一定的穿刺技巧才能完成.
作者:常丽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对香砂六君子汤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总结与归纳.方法:采用文献整理与回顾方法,对香砂六君子汤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予以归纳.结果:药理研究发现,香砂六君子汤能抑制胃粘膜瘀血、水肿等病理变化,对胃黏膜损伤有促进自愈的疗效.临床可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缓解化疗药物、镇痛药、厌氧菌感染治疗药等导致的消化道功能障碍.结论:香砂六君子汤是调和脾胃的良方,可广泛应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
作者:李向荣;于广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癣病,是皮肤癣病的简称,是常见的皮肤科传染病之一.笔者自2002年以来,运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癣病51例,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雪梅;庞贞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腹腔灌洗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是否具有可行性.方法:以实验研究和临床报道为依据,结合中医中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取得的疗效,进一步探讨中药腹腔灌洗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是否具有可行性,拟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进一步研究.结果与结论:中药腹腔灌洗具有可行性,并推出临床可用方案.
作者:邢可;吕静静;王卫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刺穴位进行疾病治疗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疗效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高度赞同,但用现代医学来解释针灸经络现象的观点仍存在较大的分歧,特别应用西医现代解剖学技术尚无法看到经络的存在.
作者:杨明;马志庆;谭薏;魏征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