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集束螺纹针治疗高危股骨转子间骨折

曾博龙;余斌;赵昌霞;朱立新

关键词: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 骨钉
摘要:自1996年以来,笔者采用经皮穿刺、4根螺纹针内固定治疗70岁以上高危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环柄式外固定器在马蹄内外翻足截骨融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环柄式外固定器在马蹄内外翻足截骨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9例36足行足跗二关节、三关节截骨融合术,并应用环柄式外固定器固定.结果随访29例,随访时间9~30个月,36足全部骨性融合.33足外观基本正常,恢复三点负重,步态平稳.优良率91.7%.结论该外固定器固定可靠,观察方便,效果满意.

    作者:郝毅;杨文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再手术36例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方法对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再手术原因主要为术前漏诊及术前定位错误、椎间盘切除不彻底、对神经根管狭窄认识不足、不注意瘢痕粘连的预防、椎间盘感染及血肿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诊断及定位需准确,髓核切除要干净,并松解神经根,必要时扩大神经根管.

    作者:陈友明;杨浩;龙朝仪;区国集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头颈开窗带缝匠肌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994年以来,我们采用股骨头颈部开窗、死骨刮除、带缝匠肌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3例44髋.随访1~5年,疗效较好.

    作者:王光忠;王少珠;高明忠;王建堂;刘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压力测定及病理检查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的病理过程及其外科治疗.方法选择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髋关节炎19例22髋,作关节腔、股骨头颈压力测定和股骨头、颈骨髓涂片及病理检查,并行髋关节切开减压及股骨头颈钻孔减压引流.结果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髋关节炎的关节腔压力明显增高,平均为5.43 kPa,股骨头颈压力高于2.94 kPa为13髋.股骨头颈骨髓涂片18例查见脓球,病理可见头颈骨质有不同程度的炎变.治疗结果优10髋,良6髋,差6髋.结论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髋关节炎是包括整个髋关节的化脓性改变,即股骨头颈骨髓炎、滑膜及关节囊的炎症.应早期行关节切开减压及股骨头颈钻孔减压引流.

    作者:康建平;侯宗亮;何川;钟德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1~11岁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方法改进

    目的介绍自行设计的外固定架治疗1~11岁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足的大小选用3套外固定架,固定准确穿过胫骨、跟骨、跖骨的3枚克氏针,通过调整固定架螺杆上的螺母逐渐矫正马蹄内翻足,使病足达到或接近正常足的外形和功能.结果按Garceau标准评定疗效.松软型:优13足,良7足,可1足,优良率95.2%;僵硬型:优4足,良5足,可3足,差6足,优良率50%.总优良率74.3%.结论该方法效果确实,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秋生;朱立新;陈霞;杨绍安;江浩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颈椎退行性变常见的一类疾患,以椎间盘退变为病理基础,通过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引起相邻椎节椎体后缘骨赘的形成,对脊髓及其附属结构、血管产生压迫,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的颈椎疾患之一.

    作者:贾连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松质骨螺钉治疗股骨后髁骨折

    1993年8月~1998年10月,笔者共收治11例股骨后髁骨折患者,均为单侧后髁骨折(Hoffa骨折),采用松质骨螺钉内固定, 术后早期开始关节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戈兵;王培刚;赵楷生;庞施义;李林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7例

    目的探讨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根据临床表现及CT检查诊断为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行椎板间开窗、神经根管探查、髓核摘除术治疗.结果 7例随访6个月~4年,基本恢复正常,能从事原体力工作,效果满意.结论 CT扫描是诊断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一旦确诊宜尽早手术.

    作者:周云;翟荣存;程华强;王世才;江建平;王根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MRI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所致椎体缺血性坏死

    目的评价MRI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所致椎体缺血性坏死的价值.方法分析7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缺血性坏死的MRI表现.结果矢状位MRI显示水平方向的带状区, T1加权像为低信号, T2加权像为高信号, 周围有低信号区包绕.结论 MRI检查可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缺血性坏死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戴力扬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肘关节脱位并尺桡骨远端骨折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12岁.因自6 m高树上坠地致左前臂、肘部流血伴畸形骨外露5 h入院.体检:肘前方皮下可触及空虚的鹰嘴窝,肘后方皮下有2 cm瘀斑, 可触及肱骨下端.左尺桡骨远端开放骨折,骨折近端戳于皮外3 cm,断端污染严重.

    作者:周其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肩关节立位X线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肩关节悬挂结构损伤的简便诊断方法.方法对101例正常人和26例肩关节脱位患者立位肩关节X线正位片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盂高、盂肱间隙值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K截距、肩肱间隙、K截距/盂高(KN/GH)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P<0.01).另外,两组肩肱间隙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50.15%、198.46%,而KN/GH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8.76%、13.21%.结论 KN/GH稳定而精确, 肩关节立位X线正位片上很容易测量.当此值>0.6,应高度怀疑有悬挂结构损伤.

    作者:郑昱新;陆钢;石印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距骨骨折脱位79例分析

    目的探讨距骨骨折脱位的部位、移位程度与距骨无菌性坏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距骨骨折脱位79例,其中Howkin Ⅰ型19例,Ⅱ型32例,Ⅲ型22例,Ⅳ型6例.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79例中,共发生距骨无菌性坏死27例,根据Howkin评分标准,除5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外,踝关节功能恢复均较满意.结论距骨骨折脱位后移位越严重坏死率越高;在取得良好复位后即使发生距骨坏死,踝关节功能恢复也相当满意.

    作者:郭春仙;李国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外伤性肩袖破裂的诊治方法

    目的探讨外伤性肩袖破裂的诊治方法和效果. 方法采用肩关节造影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24例外伤后肩痛病例.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治疗20例,行原肌腱附着区域肌腱-骨缝合固定. 结果肩关节腔造影诊断15例肩袖完全破裂.核磁共振成像诊断16例岗上肌腱完全破裂,2例岗上-岗下肌腱完全破裂,6例岗上肌腱部分破裂.手术所见证实肩关节腔造影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平均随访15个月,手术组UCLA评分从术前13.7分改善到术后33.05分;ASES肩部检查指数从术前11.6分改善到术后26.9分. 结论核磁共振成像和肩关节腔造影对外伤性肩袖破裂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手术治疗外伤性肩袖破裂,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术后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翟伟韬;蒋垚;沈灏;于晓雯;周蔚;唐明杰;曾炳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特发性脊柱侧凸脊髓异常的MRI评价

    脊柱侧凸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约占70%,其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发病率约为1%~3%.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深入,尤其是MRI在特发性脊柱侧凸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脊髓异常被发现,其意义尚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倪春鸿;侯铁胜;李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腰椎后缘断裂症14例分析

    腰椎椎体后缘断裂突入椎管,压迫、刺激神经根或硬脊膜,会出现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腿痛症状.由于CT的普及应用,该症已渐为临床认识.1989年10月~1999年2月我们收治14例此类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杨友全;邹宁;王富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有限化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评价有限化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CT、MRI、CTM、脊髓造影定位,了解硬膜囊、神经根受压的程度和范围.手术有限切除病变节段椎板及关节突,摘除髓核,潜行扩大椎管、神经根管.结果经2~18年随访,优良20例,可2例,差1例.结论有限化手术能摘除髓核,也能行根管减压,脊柱损伤小,远期疗效好.

    作者:吴卫平;冉永欣;谷加炎;龚祖元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可吸收及部分可吸收材料的研究进展

    可吸收(或称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始于本世纪60年代.1965年人们开始尝试用可吸收材料代替传统的金属材料作为骨折内固定装置,但由于强度不够不能满足临床要求.直到80年代,随着高分子聚合技术和塑料加工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纤维增强技术的引进,才使其应用于临床成为可能[1].90年代后可吸收材料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2~5].由于部分可吸收材料[6](如碳纤维增强可吸收聚合物复合材料)是生物相容的,因此,同完全可吸收材料一样,骨折愈合后也不必二次手术取出,而且在机械性能及降解速率方面似乎更具有优势,尤其是在治疗负重骨和长管状骨方面更具有发展前途.

    作者:辛景义;张铁良;万怡兆;赵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通常保守治疗,但对有明显移位的锁骨骨折需手术治疗.若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虽固定坚固,但手术切口大,局部组织损伤较重.我们对锁骨中、外1/3骨折则采用φ 2 mm克氏针髓内固定,斜形骨折再加钢丝环扎,疗效满意.

    作者:王伟;张家红;周之德;姜其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我院1995~1999年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2例,其中45例随访6个月~4年,疗效满意.

    作者:张建民;谢惠缄;谢晞衷;陆炳刚;郭宗浩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张力限制架治疗髌腱断裂

    髌腱断裂的修补以往多采用抽出钢丝缝合法、髌韧带折叠的环形钢丝缝合法及其他改良缝合法,手术较复杂,且术后均需长腿石膏加以保护[1],易引起膝关节僵直,拆除石膏后锻炼,因髌腱承受张力大,容易再断裂.我们采用自制的张力限制架治疗髌腱断裂8例,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余桦;马自雄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