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距骨骨折脱位79例分析

郭春仙;李国山

关键词:距骨骨折, 脱位, 骨坏死
摘要:目的探讨距骨骨折脱位的部位、移位程度与距骨无菌性坏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距骨骨折脱位79例,其中Howkin Ⅰ型19例,Ⅱ型32例,Ⅲ型22例,Ⅳ型6例.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79例中,共发生距骨无菌性坏死27例,根据Howkin评分标准,除5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外,踝关节功能恢复均较满意.结论距骨骨折脱位后移位越严重坏死率越高;在取得良好复位后即使发生距骨坏死,踝关节功能恢复也相当满意.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通常保守治疗,但对有明显移位的锁骨骨折需手术治疗.若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虽固定坚固,但手术切口大,局部组织损伤较重.我们对锁骨中、外1/3骨折则采用φ 2 mm克氏针髓内固定,斜形骨折再加钢丝环扎,疗效满意.

    作者:王伟;张家红;周之德;姜其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内收肌髂腰肌切断手法复位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

    目的探讨切断内收肌及患侧髂腰肌、手法复位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的疗效.方法切断双侧长收肌、短收肌及患侧髂腰肌,术中手法复位髋关节,术后三期有限石膏固定.结果 76例96髋均得到满意复位,除5髋因在外院行牵引闭合复位不成功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外,其余未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该疗法是治疗10个月~3岁小儿先天性髋脱位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建启;梁栋;崔晓方;贾化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距骨骨折脱位79例分析

    目的探讨距骨骨折脱位的部位、移位程度与距骨无菌性坏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距骨骨折脱位79例,其中Howkin Ⅰ型19例,Ⅱ型32例,Ⅲ型22例,Ⅳ型6例.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79例中,共发生距骨无菌性坏死27例,根据Howkin评分标准,除5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外,踝关节功能恢复均较满意.结论距骨骨折脱位后移位越严重坏死率越高;在取得良好复位后即使发生距骨坏死,踝关节功能恢复也相当满意.

    作者:郭春仙;李国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选择性动脉栓塞在脊柱肿瘤治疗中应用

    目的减少脊柱肿瘤手术切除时的出血及因出血而造成的手术难度.方法术前行选择性动脉栓塞7例,未行动脉栓塞9例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情况.结果栓塞组患者术中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出血量(ml)栓塞组为1 700±100,对照组为5 540±381,P<0.01.结论脊柱肿瘤切除前行选择性动脉栓塞,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离,肿瘤易完全切除.

    作者:李青;李晓群;徐卓明;刘少喻;刘康;刘景发;夏虹;唐玉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手术致神经损伤8例

    1980~1997年我科共收治手术致神经损伤患者8例,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8例中,男女各4例,年龄16~52岁.病程4 h~40天.腓总神经损伤3例,1例为行腘窝囊肿切除术时不慎将腓总神经贯穿缝扎,有1.5 cm瘢痕粘连压迫段,拆除缝线,松解瘢痕粘连,见神经局部苍白肿胀,纵行切开神经外膜,松解各神经束,未见神经束有横断损伤;另2例为石膏压迫.

    作者:王殿臣;焦建宝;王林;徐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压力测定及病理检查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的病理过程及其外科治疗.方法选择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髋关节炎19例22髋,作关节腔、股骨头颈压力测定和股骨头、颈骨髓涂片及病理检查,并行髋关节切开减压及股骨头颈钻孔减压引流.结果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髋关节炎的关节腔压力明显增高,平均为5.43 kPa,股骨头颈压力高于2.94 kPa为13髋.股骨头颈骨髓涂片18例查见脓球,病理可见头颈骨质有不同程度的炎变.治疗结果优10髋,良6髋,差6髋.结论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髋关节炎是包括整个髋关节的化脓性改变,即股骨头颈骨髓炎、滑膜及关节囊的炎症.应早期行关节切开减压及股骨头颈钻孔减压引流.

    作者:康建平;侯宗亮;何川;钟德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颈椎退行性变常见的一类疾患,以椎间盘退变为病理基础,通过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引起相邻椎节椎体后缘骨赘的形成,对脊髓及其附属结构、血管产生压迫,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的颈椎疾患之一.

    作者:贾连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肩关节立位X线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肩关节悬挂结构损伤的简便诊断方法.方法对101例正常人和26例肩关节脱位患者立位肩关节X线正位片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盂高、盂肱间隙值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K截距、肩肱间隙、K截距/盂高(KN/GH)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P<0.01).另外,两组肩肱间隙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50.15%、198.46%,而KN/GH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8.76%、13.21%.结论 KN/GH稳定而精确, 肩关节立位X线正位片上很容易测量.当此值>0.6,应高度怀疑有悬挂结构损伤.

    作者:郑昱新;陆钢;石印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骨肿瘤保肢术后异体骨骨折的因素

    大段骨缺损是矫形外科较普遍且棘手的问题.人工假体无生物学活性,易发生松动和疲劳断裂等并发症,有学者[1]应用人工假体治疗青少年骨肉瘤56例,假体松动、断裂高达50%.而同种异体骨来源丰富,形状大小不受限制,并具有生物学活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异体骨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及现代冷藏技术的提高,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逐渐应用于修复各种原因引起的大段骨缺损,尤其70年代以来较成熟地应用于骨肿瘤保肢手术中,术后5年生存率达40%~70%,不仅与传统截肢手术相比无差异,而且保留了肢体的完整性和功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2].但临床长期随访结果常发生异体骨骨折、骨不连等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尤其异体骨骨折的发生率高达17%[3,4].为此,本文着重阐述骨肿瘤保肢术后异体骨骨折的因素.

    作者:黄长明;童星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人干腓骨上胫腓关节坡度测量

    目的探讨人类上胫腓关节坡度对关节本身的稳定性是否有影响.方法采用两种方法分别对109根干腓骨的上胫腓关节坡度进行测量.结果腓骨干纵轴与关节面的夹角(∠A)为59.93°±9.29°,左右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25).该角度越大,坡度越平坦;角度越小,坡度越陡直.关节面与水平线的夹角(∠B)为30.25°±9.32°,左右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25).该角度越大,坡度越陡直;角度越小,坡度则越平坦.两种方法测量结果之间呈负相关(r=-0.396 2,t=4.47,P<0.001).结论测量上胫腓关节坡度可了解国人上胫腓关节解剖结构和类型,估价上胫腓关节的稳定性,对上胫腓关节不稳(半脱位)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陈新刚;朱建民;方浩;陈光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集束螺纹针治疗高危股骨转子间骨折

    自1996年以来,笔者采用经皮穿刺、4根螺纹针内固定治疗70岁以上高危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曾博龙;余斌;赵昌霞;朱立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骨软骨瘤蒂部外伤性断裂2例

    外伤造成骨软骨瘤蒂部断裂者报道较少.我院自1996年以来收治2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芝华;童贤平;乔高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特发性脊柱侧凸脊髓异常的MRI评价

    脊柱侧凸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约占70%,其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发病率约为1%~3%.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深入,尤其是MRI在特发性脊柱侧凸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脊髓异常被发现,其意义尚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倪春鸿;侯铁胜;李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肘关节脱位并尺桡骨远端骨折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12岁.因自6 m高树上坠地致左前臂、肘部流血伴畸形骨外露5 h入院.体检:肘前方皮下可触及空虚的鹰嘴窝,肘后方皮下有2 cm瘀斑, 可触及肱骨下端.左尺桡骨远端开放骨折,骨折近端戳于皮外3 cm,断端污染严重.

    作者:周其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1996年以来,我们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0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冯亚高;汪功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前外侧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

    研究证实胸腰椎骨折并发截瘫的主要原因为脊髓受到来自椎管前方的致压物压迫,脊髓前方或侧前方减压术被认为是切实有效的手术方法[1,2].我院1990~1998年间共对56例胸腰椎骨折并截瘫行前外侧减压,取得一定效果.

    作者:马维虎;冯乐玲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四肢软组织肉瘤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四肢软组织肉瘤疗效与肿瘤分期、手术方法的关系.方法对26例不同病期四肢软组织肉瘤患者行局部广泛切除(18例)和截肢(8例)术.结果 18例局部广泛切除术中,Ⅰ期14例,其中11例术后存活5~19年无复发转移,3例局部复发;Ⅲ期、Ⅳa期4例术后均发生局部复发转移.8例截肢术中,3例术后1年6个月肺转移死亡,5例术后存活4~18年无复发转移.结论Ⅰ期肉瘤局部广泛切除术后疗效较好,Ⅲ期、Ⅳa期局部广泛切除术后疗效不佳,宜作一期手术截肢.手术切除应彻底,术后可辅以放疗.

    作者:梁承伟;杨兴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 方法 103例椎管内肿瘤患者均经手术治疗,颈椎行单开门术暴露椎管,胸椎行全椎板切除,腰椎则行次全椎板切除,颈、胸椎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分别采用颈前路和肋骨横突切除入路.结果随访82例,平均随访时间3.5年,优良率为81.7%.结论根据肿瘤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术式,能大限度地保留脊柱稳定性,有效地防止术后瘢痕粘连压迫脊髓.

    作者:沈宁江;林庆彪;陈建;王书成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冲洗疗法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冲洗疗法的疗效.方法采用冲洗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6例97个关节.结果优21例,良42例,中16例,差7例,优良率为73.6%.结论关节冲洗是一种姑息措施,可解除症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史宝明;袁培义;郭钧;荆鑫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1~11岁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方法改进

    目的介绍自行设计的外固定架治疗1~11岁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足的大小选用3套外固定架,固定准确穿过胫骨、跟骨、跖骨的3枚克氏针,通过调整固定架螺杆上的螺母逐渐矫正马蹄内翻足,使病足达到或接近正常足的外形和功能.结果按Garceau标准评定疗效.松软型:优13足,良7足,可1足,优良率95.2%;僵硬型:优4足,良5足,可3足,差6足,优良率50%.总优良率74.3%.结论该方法效果确实,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秋生;朱立新;陈霞;杨绍安;江浩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