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种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比较

方惠娟;周艳芝;邓晓辉;张玲

关键词:清洁, 消毒, 消毒湿巾, 效果
摘要:目的 比较抹布集中高温清洗后浸泡250 mg/L含氯消毒剂、消毒湿巾、抹布手洗三种方法的清洁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对上述3种清洁消毒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清洁消毒前,3组物体表面的细菌菌落数无显著差异(F=0.96,P>0.05);清洁消毒后30 min、2h、6h,3组物体表面菌落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10.59,P<0.05),其中高温清洗消毒组与消毒湿巾组比较无差异,但两组菌落数明显少于抹布手洗组.前两种方法在消毒前后的菌落数均有显著差异;而抹布手洗组消毒前后不同时点的菌落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2.25,P>0.05).结论 综合3种方法消毒效果,建议普通病区使用抹布集中高温清洗消毒方法,重点病区及ICU使用消毒湿巾进行物体表面清洁.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成都市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成都市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现状,为进一步做好卫生安全评价及评价报告备案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和访谈提纲对成都市正常生产的第一类、第二类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及企业所在区(市)县备案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和访谈,随机抽查部分已备案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的规范性和完整性.结果 第一类、第二类消毒产品生产企业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备案率为87.2%.备案机关已备案卫生安全评价报告288份,总合格率为57.6%,委托生产的国产产品、进口产品和抗(抑)菌剂合格率低,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检验项目不齐和标签说明书不规范.备案公示不规范情况较突出.结论 成都市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及评价报告备案仍存在较多问题,需联合各方力量多措并举做好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评价报告备案和监管,进一步规范消毒产品市场.

    作者:周世红;胡晓玲;曹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鼻前庭病原菌携带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务人员鼻前庭病原菌携带情况,为进一步增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与细菌检验方法,对某中医院ICU医务人员鼻前庭病原菌携带情况进行采样检测,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从该医院ICU 46名医务人员鼻前庭采集的标本中检出病原菌7株,病原菌携带率为15.22%.检出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产气肠杆菌和产酸克雷伯菌;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名医务人员分别在鼻前庭采样后第10 d和第13 d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菌与其鼻前庭携带病原菌一致.结论 ICU医务人员鼻前庭存在病原菌定植,并可引起自身医院感染,应定期监测并加强防控措施.

    作者:张志刚;魏秋霞;杨致霈;索瑶;魏巧妙;王小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类型创面病原菌定植和感染差异性研究

    目的 比较两种类型创面病原菌定植和感染的差异性,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观察比较某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住院患者不同创面病原菌定植感染特征.结果 从两种类型创面采集分泌物494例次,分离出病原菌368株,其中多重耐药菌258株,占检出总菌数的70.11%.难愈性创面分泌物中病原菌检出率为85.23%,其中多重耐药菌比例为75.85%,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非难愈性创面分泌物中病原菌检出率为51.56%,多重耐药菌比例为55.34%,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史和本次住院超过2周是难愈性创面病原菌定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难愈性创面分泌物病原菌检出率、多重耐药菌比例均高于非难愈性创面,必须加强难愈性创面消毒等防控措施,降低病原菌定植率.

    作者:陈瑞彩;倪俊;许献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臭氧不同作用方式杀菌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臭氧不同作用方式的杀菌效果,为实际消毒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载体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臭氧气体熏蒸和臭氧水浸泡杀菌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该臭氧发生器在1 m3密闭箱中产生的臭氧浓度随机器运行时间增加而升高,运行60 min后臭氧浓度超过70 mg/m3.密闭箱中气体臭氧浓度达到80.86 mg/m3,作用90 min对载体上大肠杆菌杀灭率为96.90%.水中臭氧浓度为3.0 mg/100ml,作用5 min,对水中大肠杆菌平均杀灭率为99.92%.水中臭氧浓度为20.64 mg/L,作用30 min,对载体上大肠杆菌平均杀灭率为99.91%.结论 臭氧气体熏蒸对载体上大肠杆菌杀灭效果较差,对水体中大肠杆菌杀灭效果好.

    作者:彭红;周刚;施庆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消毒剂抗性基因研究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菌株消毒剂抗性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采用PCR扩增技术,对山东省部分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消毒剂抗性基因(qacA/B)携带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23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均未检出qacA/B基因.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中,有91.30%菌株染色体携带qacE△1-sul1基因,有95.65%菌株质粒携带qacE△1-sul1基因.结论 本研究中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qacA/B基因携带率极低,而qacE△1-sul1基因携带是普遍现象,提示鲍曼不动杆菌易在菌株之间进行抗性基因传播.

    作者:陈璐;李子尧;孙文魁;孟蔚;苏冠民;崔树玉;杨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毒学论文中常见统计学方法与存在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精准医学和个体化诊疗的浪潮中,统计学正在各个学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消毒学领域也同样如此.消毒学研究中的论文,不论是实验研究,还是调查研究,抑或是临床试验研究,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到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由于统计学方法理论性和专业性较强,在实际应用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谬误.为了促进统计学方法的合理使用,本文将结合实例,从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两个方面对消毒学论文中常用的一些统计学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柳伟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某医院康复医学科医院感染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康复医学科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情况,为制定感染防控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状及感染病原菌分布进行调查.结果 连续2年调查该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l 111例,查出医院感染患者329例、394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9.61%、感染例次率为35.46%.感染部位中呼吸道感染占72.34%,泌尿道感染占20.30%.检出的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6.90%,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分列前三位,构成比依次为29.95%、14.72%和12.44%.结论 该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脑梗死及脑出血后康复患者为感染高危群体.

    作者:梁家隐;廖小倩;黄凡华;黎婉斌;席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救护车车厢消毒现状

    在医院急救系统中,救护车是重要的救援交通工具之一,承担着运送和抢救各类危重症患者的主要任务,在危急诊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救护车接诊的多为急症或病情严重的患者,这些患者在救护车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呕吐、大小便失禁、伤口暴露和大量出血等情况,车内环境相对复杂[1].此外,救护车转运的患者病种复杂多样,可使会导致车内空气中携带各种病原菌,对医务人员的健康也有潜在危险[2].救护车作为第一时间接触伤患患者的场所,不仅要控制伤者病情,必要时还需要在救护车上对伤者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这对如何保证救护车内的生物安全是一个极大考验.因此对救护车进行有效的卫生消毒处理对患者顺利完成救治至关重要.

    作者:王陈龙;姜朝新;何建安;何思杰;晏文芬;曾令恒;龙军;张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EndoWrist手术器械清洗流程改进与效果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创技术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发明使外科手术方式产生跨越式的变革.目前,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系统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胸外科、妇产科等专科手术中[1].作为达芬奇机器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EndoWrist手术器械在术中直接接触患者组织,常附着大量血液等各类有机污染物,故对其的清洗消毒非常重要.若污染物清洗不彻底,可能被系统自动识别造成机械臂不予安装,使用后的机械臂消毒灭菌不彻底,则可能导致院内感染[2,3].本研究对常规清洗流程进行了改造,为高效完成EndoWrist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提供了参考.

    作者:沈叶丹;胡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洁净区消毒方法及效果

    目的 根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实际环境的特点及洁净度控制要求,优选出适合PIVAS的消毒剂及佳消毒方案,保证静脉输液配置的安全.方法 通过对医院及制药企业常用消毒剂的性质及应用范围进行筛选分析,将初步筛选出的5种消毒剂分别用于PIVAS消毒,并对消毒效果进行验证.结果 5种消毒剂消毒效果均达到国家标准,每15 d交替使用1次的方案为佳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控制配置洁净区的洁净度,又能大限度降低细菌耐药现象的产生.结论 0.2%过氧乙酸消毒液、0.1%新洁尔灭、75%酒精消毒液适合作为PIVAS配置洁净区消毒剂使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洁净区采用安全高效的清洁消毒方法,才能保证输液配置环境的安全,提高医院的静脉输液质量,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和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作者:康传哲;韩玉霞;李念;曾李会;力万顺;朱龙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江西省食品中沙门菌污染与耐药性调查

    目的 了解江西省食品中沙门菌污染状况及菌株耐药性,为监管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沙门菌检测参照GB 4789.4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结果判读.结果 2014-2016年从4186份食品中检出沙门菌121株,其中检出率较高的为生禽肉(14.1%),生畜肉(13.3%).血清学鉴定分属19个血清型,居前3位的依次为德尔卑(32.14%)、阿贡纳(18.75%)和肠炎沙门菌(12.50%),112株沙门菌对15种抗生素中的14种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对红霉素表现为全部耐药,对四环素(58.93%)和氨苄西林(51.78%)的耐药性也较高,生猪肉中分离的耐药沙门菌和多重耐药菌多.结论 生肉制品是食源性沙门菌污染的主要食品,即食类中式凉拌菜和熟肉制品沙门菌也存在一定的污染,应引起足够重视.食源性沙门菌呈高耐药和多重耐药的趋势,尤其是分离自猪肉中的沙门菌耐药情况更严重,应加强耐药菌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游兴勇;周厚德;刘洋;姜茗;刘道峰;刘成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武汉市洪涝灾害期间及灾后消毒除害工作做法

    近年来,我国多个大中城市频繁遭遇洪涝灾害,对人民生产、生活影响巨大.2016年7月间,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普降特大暴雨,武汉汛情为历史罕见,长江水位多处超过历史警戒线,多个城区出现溃堤和内涝.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一系列的科学消毒除害措施,继武汉市1998年发生特大洪水之后,再次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工作目标.

    作者:陈晓敏;梁建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与干预措施

    目的 研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防控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通过感染监测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012-2015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千日感染率分别为7.02‰、1.93‰、0.83‰、0.29‰,感染率逐年下降(P<0.01).结论 开展目标监测、大无菌屏障、2%葡萄糖酸洗必泰皮肤消毒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CRBSI的感染率.

    作者:郝银松;薄天慧;王德琴;耿安姝;赵同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流感染人葡萄球菌及其耐消毒剂基因检测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血流感染人葡萄球菌临床特点及其耐消毒剂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和基因检测技术,对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患者血标本中分离人葡萄球菌及其抗消毒剂基因进行调查与检测.结果 连续3年,该医院从患者送检的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2 897株,其中检出人葡萄球菌596株,占检出病原菌总数的20.57%,标本主要来自各科室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所检出的耐甲氧西林人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菌株.从93株血流感染人葡萄球菌中检出32株携带耐消毒剂基因qacA/B,检出率为34.4%.结论 该医院住院患者送检血标本中人葡萄球菌检出率高,严重耐药和抗消毒剂基因检出率均较高.

    作者:李继红;时东彦;李晓菲;李志荣;董倩倩;田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洁净手术室Ⅰ类切口连台手术过程中空气质量动态监测

    目的 了解洁净手术室内实施Ⅰ类切口连台手术中空气质量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仪器法和平板沉降法,对某医院洁净手术室在实施脊柱手术过程中空气质量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第一台手术与连台手术开始10 min期间空气质量变化不明显.第一台手术结束后10 min内空气中尘埃粒子数达到峰值,随着患者出手术室逐渐下降,缝皮结束后20 min即可降至初始水平.在第一台与连台手术期间,该手术室空气中尘埃粒子数和沉降菌数均在规范规定的限值范围内.结论 该医院洁净手术室在手术实施过程中,空气中尘埃粒子数随手术时间、物品移动等活动,空气中尘埃粒子数受到影响,但监测结果均在规定的限值范围.

    作者:杨莉;谢倩;臧桐;张倩;张迪;张月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重庆市医务人员手与手机污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重庆市市级医院医务人员手机与手的带菌状况,探讨手卫生与手机污染状况的内在关联,为防止和减少院内感染提出有效措施和建议.方法 从24家重庆市级医院重点科室选取111名医务人员作为观察对象,调查诊疗活动中手机使用状况;采用拭子涂抹法采集手和手机表面标本并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部分医务人员存在手清洁消毒后仍使用手机现象.诊疗活动中手表面合格率为42.34%,清洁消毒后手表面合格率98.20%;手机表面合格率为80.18%.手表面检出15种43株潜在致病菌,手机表面检出18种55株潜在致病菌,两者的细菌构成比和检出率一致.同一人手机表面与手表面检出相同潜在致病菌一致性为38.89%.结论 诊疗活动中手表面较手机表面污染更严重,两者间可能存在相互污染的情况.医务人员在做好手卫生的同时,应注意手机表面的清洁消毒,杜绝手机成为病原微生物传播媒介.

    作者:周春碚;廖春艳;杨雪帆;杜江;何亚明;姚宁;蔡同建;朱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脉冲电场空气消毒器对黑曲霉菌杀灭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一种脉冲电场空气毒器对空气中黑曲霉菌的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和平板沉降法,对该空气消毒器杀灭室内空气中黑曲霉菌和自然菌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在20 m3实验室内开启该脉冲电场空气消毒器运行60 min,对室内空气中黑曲霉菌的平均杀灭率为99.93%.在180 m3的办公室内密闭无人条件下,开启该脉冲电场空气消毒器运行1h,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平均杀灭率为93.15%,处理后的空气剩余存活菌范围在53~88 cfu/m3.结论 该脉冲电场空气消毒器对室内黑曲霉菌孢子具有较好的净化或杀灭作用,模拟现场和现场消毒实验均可在60 min达到消毒指标要求.

    作者:魏源;刘南;任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107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分析与防控对策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护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某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的职业分布、工龄、暴露方式、环节、暴露源等监测内容.结果 107名职业暴露者中以护士和护生为主,占53.3%和24.3%;工龄<5年的医务人员为主,共84名,占78.5%;暴露环节主要为输液后拔针和整理用后锐器物,占45.8%和28%;暴露源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多,占34.6%.发生暴露后相关医务人员均能及时处理,随访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情况.结论 低年资护士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提高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的关键.

    作者:林梅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含氯消毒剂标准物质的制备及均匀性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研制含氯消毒剂标准物质,并评价其均匀性不确定度.方法 通过研磨过筛和干燥工艺制备含氯消毒剂标准品,再经理化分析方法确认.结果 选取二氯异氰尿酸钠粉剂为原料,经过研磨过筛和干燥工艺制备的含氯消毒剂标准品性能稳定,确定有效氯含量质量分数为64.3%,包装瓶间不确定度分量为0.16%.该含氯消毒剂标准品粒径及包装对原料均匀性及稳定性没有影响,水分能够影响原料均匀性.结论 本研究确定制备含氯消毒标准物质的方案,制得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

    作者:张卓娜;张卫强;杨艳伟;朱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军队疗养机构茶具卫生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部分军队疗养机构茶具消毒的现状,为疗养机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样按照GB/T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进行,检测按照GB/T 18204-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进行.结果 共采集茶具样本140份,按照GB 9663-1996《旅店业卫生标准》进行判定,合格率为47.5%.结论 疗养机构需加强茶具等物品的卫生管理力度,保障疗养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年军;纪学悦;马广鹏;鲍悦;谢兰兰;刘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