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类型创面病原菌定植和感染差异性研究

陈瑞彩;倪俊;许献荣

关键词:难愈性创面, 病原菌, 定植, 多重耐药菌
摘要:目的 比较两种类型创面病原菌定植和感染的差异性,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观察比较某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住院患者不同创面病原菌定植感染特征.结果 从两种类型创面采集分泌物494例次,分离出病原菌368株,其中多重耐药菌258株,占检出总菌数的70.11%.难愈性创面分泌物中病原菌检出率为85.23%,其中多重耐药菌比例为75.85%,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非难愈性创面分泌物中病原菌检出率为51.56%,多重耐药菌比例为55.34%,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史和本次住院超过2周是难愈性创面病原菌定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难愈性创面分泌物病原菌检出率、多重耐药菌比例均高于非难愈性创面,必须加强难愈性创面消毒等防控措施,降低病原菌定植率.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武汉市洪涝灾害期间及灾后消毒除害工作做法

    近年来,我国多个大中城市频繁遭遇洪涝灾害,对人民生产、生活影响巨大.2016年7月间,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普降特大暴雨,武汉汛情为历史罕见,长江水位多处超过历史警戒线,多个城区出现溃堤和内涝.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一系列的科学消毒除害措施,继武汉市1998年发生特大洪水之后,再次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工作目标.

    作者:陈晓敏;梁建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013-2015年桐乡市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各医疗机构消毒灭菌状况,为改进落实医院消毒灭菌措施,制定有效的消毒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浙江省桐乡市2013-2015年医疗机构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指、使用中消毒液、压力蒸气灭菌效果、医疗器械表面、医用洗漱用水和医院排放污水进行采样检测,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3-2015年三年共采样检测10 131份,合格8 036份,3年总合格率为79.32%,各年的合格率分别为81.10%、77.44%和79.20%,不同年份消毒效果合格率之间有统计学意义(x2=14.9509,P <0.001);市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合格率明显高于个体诊所,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14.7393,P<0.0001).结论 桐乡市个体医疗诊所消毒灭菌效果合格率较低,不同检测样品间合格率相差悬殊,应有针对性的制定消毒灭菌措施,有效控制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英英;方惠千;吴龙飞;严卓琳;张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107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分析与防控对策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护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某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的职业分布、工龄、暴露方式、环节、暴露源等监测内容.结果 107名职业暴露者中以护士和护生为主,占53.3%和24.3%;工龄<5年的医务人员为主,共84名,占78.5%;暴露环节主要为输液后拔针和整理用后锐器物,占45.8%和28%;暴露源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多,占34.6%.发生暴露后相关医务人员均能及时处理,随访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情况.结论 低年资护士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提高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的关键.

    作者:林梅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拔火罐清洗消毒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不同清洗方法对于拔火罐的清洗消毒效果,探索临床中医拔火罐的快速清洗方法.方法 将150个相同型号的中医科刺血疗法玻璃拔火罐回收,随机平均分为A、B、C组.A组采用含氯泡腾片浸泡消毒;B组使用碱性多酶清洗液浸泡+含氯泡腾片浸泡消毒;C组采用快速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处理,比较三组拔火罐的清洗效果.结果 清洁净度和ATP荧光检测合格情况为C组>B组>A组.结论 采用快速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拔火罐的清洗效果好,可明显提高拔火罐的清洗消毒质量,节省时间,提高周转率,值得推广.

    作者:苗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013-2015年无锡市餐饮单位餐具消毒效果监测

    目的 调查无锡市不同餐饮单位的餐具消毒状况,为餐饮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国标方法对无锡市餐饮单位餐具进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 2013-2015年160家餐饮单位抽检的1 180件餐具,总合格件数831件,总合格率70.4%;大型餐饮店的合格率高,为90%,中小型餐饮店的合格率低,为61.7%;不同消毒方式中煮沸法消毒的合格率高,为87.5%;不同存放方式的餐具消毒结果,保洁柜存放后的效果明显要好于摆放于餐桌上.结论 3年间无锡市餐饮单位餐具合格率虽逐年上升,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韩毅;周虹;毛菲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毒学论文中常见统计学方法与存在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精准医学和个体化诊疗的浪潮中,统计学正在各个学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消毒学领域也同样如此.消毒学研究中的论文,不论是实验研究,还是调查研究,抑或是临床试验研究,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到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由于统计学方法理论性和专业性较强,在实际应用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谬误.为了促进统计学方法的合理使用,本文将结合实例,从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两个方面对消毒学论文中常用的一些统计学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柳伟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机对妇科门诊手术室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机对医院妇科门诊手术室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模拟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某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机消毒医院妇科门诊手术室内空气和环境物体表面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该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机以浓度为1 800 mg/m3汽化喷雾作用60 min,对无人条件下的72 m3妇科门诊密闭手术室和90 m3走廊内布放的各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菌片上全部无菌生长;同样条件下,消毒作用后手术室环境物体表面上自然菌采样培养全部达到无菌生长.消毒后自然降解60 min,室内空气中过氧化氢残余量均<0.71 mg/m3.结论 采用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机对医院妇科手术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可同时达到高级别消毒效果,消毒后无消毒剂残留.

    作者:孙启华;刘峰;张玉霞;陈静;张红梅;董淑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军队疗养机构茶具卫生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部分军队疗养机构茶具消毒的现状,为疗养机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样按照GB/T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进行,检测按照GB/T 18204-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进行.结果 共采集茶具样本140份,按照GB 9663-1996《旅店业卫生标准》进行判定,合格率为47.5%.结论 疗养机构需加强茶具等物品的卫生管理力度,保障疗养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年军;纪学悦;马广鹏;鲍悦;谢兰兰;刘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臭氧不同作用方式杀菌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臭氧不同作用方式的杀菌效果,为实际消毒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载体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臭氧气体熏蒸和臭氧水浸泡杀菌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该臭氧发生器在1 m3密闭箱中产生的臭氧浓度随机器运行时间增加而升高,运行60 min后臭氧浓度超过70 mg/m3.密闭箱中气体臭氧浓度达到80.86 mg/m3,作用90 min对载体上大肠杆菌杀灭率为96.90%.水中臭氧浓度为3.0 mg/100ml,作用5 min,对水中大肠杆菌平均杀灭率为99.92%.水中臭氧浓度为20.64 mg/L,作用30 min,对载体上大肠杆菌平均杀灭率为99.91%.结论 臭氧气体熏蒸对载体上大肠杆菌杀灭效果较差,对水体中大肠杆菌杀灭效果好.

    作者:彭红;周刚;施庆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重庆市医务人员手与手机污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重庆市市级医院医务人员手机与手的带菌状况,探讨手卫生与手机污染状况的内在关联,为防止和减少院内感染提出有效措施和建议.方法 从24家重庆市级医院重点科室选取111名医务人员作为观察对象,调查诊疗活动中手机使用状况;采用拭子涂抹法采集手和手机表面标本并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部分医务人员存在手清洁消毒后仍使用手机现象.诊疗活动中手表面合格率为42.34%,清洁消毒后手表面合格率98.20%;手机表面合格率为80.18%.手表面检出15种43株潜在致病菌,手机表面检出18种55株潜在致病菌,两者的细菌构成比和检出率一致.同一人手机表面与手表面检出相同潜在致病菌一致性为38.89%.结论 诊疗活动中手表面较手机表面污染更严重,两者间可能存在相互污染的情况.医务人员在做好手卫生的同时,应注意手机表面的清洁消毒,杜绝手机成为病原微生物传播媒介.

    作者:周春碚;廖春艳;杨雪帆;杜江;何亚明;姚宁;蔡同建;朱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上海市区域性医院消毒供应服务质量调查

    目的 了解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CSSD)卫生消毒工作现况,为卫生监督部门建立区域性(社会化)消毒服务机构管理政策与模式,实现消毒服务工作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调查及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开展区域性消毒供应服务的医疗机构进行消毒灭菌工作现况、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服务质量评价进行调查.结果 43.48%的CSSD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不完善;8.70%的CSSD建筑布局欠合理;部分CSSD设备配置不足;人员防护装备不同程度欠缺;各机构均能按物理、化学、生物监测法要求定期监测;消毒灭菌服务工作存在问题为包装、灭菌包标识、转运质量和服务质量4个方面.结论 上海市区域性CSSD在设施、设备方面与现行规范差距较大,存在医院感染和医疗安全隐患,须加强监督力度,改善管理方法,提高消毒质量.

    作者:蔡吟花;彭程;张文红;刘丹;夏立群;蔡雨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实践启示

    2016年,我国卫计委发布了GB310-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行业标准,对于我国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和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年9月,笔者赴美国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对该院灭菌处置中心(Central Sterile Procedure,CSP)进行临床观摩,其功能与我国消毒供应中心相当(以下对该部门均简称“CSP”)现对美国医院及其消毒供应部门管理情况进行介绍,供同行借鉴.

    作者:宋向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成都市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成都市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现状,为进一步做好卫生安全评价及评价报告备案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和访谈提纲对成都市正常生产的第一类、第二类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及企业所在区(市)县备案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和访谈,随机抽查部分已备案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的规范性和完整性.结果 第一类、第二类消毒产品生产企业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备案率为87.2%.备案机关已备案卫生安全评价报告288份,总合格率为57.6%,委托生产的国产产品、进口产品和抗(抑)菌剂合格率低,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检验项目不齐和标签说明书不规范.备案公示不规范情况较突出.结论 成都市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及评价报告备案仍存在较多问题,需联合各方力量多措并举做好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评价报告备案和监管,进一步规范消毒产品市场.

    作者:周世红;胡晓玲;曹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三种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抹布集中高温清洗后浸泡250 mg/L含氯消毒剂、消毒湿巾、抹布手洗三种方法的清洁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对上述3种清洁消毒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清洁消毒前,3组物体表面的细菌菌落数无显著差异(F=0.96,P>0.05);清洁消毒后30 min、2h、6h,3组物体表面菌落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10.59,P<0.05),其中高温清洗消毒组与消毒湿巾组比较无差异,但两组菌落数明显少于抹布手洗组.前两种方法在消毒前后的菌落数均有显著差异;而抹布手洗组消毒前后不同时点的菌落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2.25,P>0.05).结论 综合3种方法消毒效果,建议普通病区使用抹布集中高温清洗消毒方法,重点病区及ICU使用消毒湿巾进行物体表面清洁.

    作者:方惠娟;周艳芝;邓晓辉;张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南昌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南昌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管理与质量现状,提高医疗机构消毒管理水平.方法 通过现场抽样和检测方法,对南昌市部分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抽检南昌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118家,消毒质量合格率分别为三级医院96.60%、二级医院93.78%、二级以下医疗机构88.93%.压力蒸汽灭菌器和无菌器械灭菌合格率均为100.00%,内镜消毒质量合格率为94.19%,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93.10%,室内空气质量合格率为83.62%.结论 南昌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以室内空气卫生质量合格率较低,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力度.

    作者:陶卉英;柳小青;马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脉冲电场空气消毒器对黑曲霉菌杀灭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一种脉冲电场空气毒器对空气中黑曲霉菌的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和平板沉降法,对该空气消毒器杀灭室内空气中黑曲霉菌和自然菌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在20 m3实验室内开启该脉冲电场空气消毒器运行60 min,对室内空气中黑曲霉菌的平均杀灭率为99.93%.在180 m3的办公室内密闭无人条件下,开启该脉冲电场空气消毒器运行1h,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平均杀灭率为93.15%,处理后的空气剩余存活菌范围在53~88 cfu/m3.结论 该脉冲电场空气消毒器对室内黑曲霉菌孢子具有较好的净化或杀灭作用,模拟现场和现场消毒实验均可在60 min达到消毒指标要求.

    作者:魏源;刘南;任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某医院康复医学科医院感染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康复医学科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情况,为制定感染防控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状及感染病原菌分布进行调查.结果 连续2年调查该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l 111例,查出医院感染患者329例、394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9.61%、感染例次率为35.46%.感染部位中呼吸道感染占72.34%,泌尿道感染占20.30%.检出的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6.90%,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分列前三位,构成比依次为29.95%、14.72%和12.44%.结论 该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脑梗死及脑出血后康复患者为感染高危群体.

    作者:梁家隐;廖小倩;黄凡华;黎婉斌;席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洁净区消毒方法及效果

    目的 根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实际环境的特点及洁净度控制要求,优选出适合PIVAS的消毒剂及佳消毒方案,保证静脉输液配置的安全.方法 通过对医院及制药企业常用消毒剂的性质及应用范围进行筛选分析,将初步筛选出的5种消毒剂分别用于PIVAS消毒,并对消毒效果进行验证.结果 5种消毒剂消毒效果均达到国家标准,每15 d交替使用1次的方案为佳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控制配置洁净区的洁净度,又能大限度降低细菌耐药现象的产生.结论 0.2%过氧乙酸消毒液、0.1%新洁尔灭、75%酒精消毒液适合作为PIVAS配置洁净区消毒剂使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洁净区采用安全高效的清洁消毒方法,才能保证输液配置环境的安全,提高医院的静脉输液质量,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和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作者:康传哲;韩玉霞;李念;曾李会;力万顺;朱龙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类型创面病原菌定植和感染差异性研究

    目的 比较两种类型创面病原菌定植和感染的差异性,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观察比较某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住院患者不同创面病原菌定植感染特征.结果 从两种类型创面采集分泌物494例次,分离出病原菌368株,其中多重耐药菌258株,占检出总菌数的70.11%.难愈性创面分泌物中病原菌检出率为85.23%,其中多重耐药菌比例为75.85%,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非难愈性创面分泌物中病原菌检出率为51.56%,多重耐药菌比例为55.34%,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史和本次住院超过2周是难愈性创面病原菌定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难愈性创面分泌物病原菌检出率、多重耐药菌比例均高于非难愈性创面,必须加强难愈性创面消毒等防控措施,降低病原菌定植率.

    作者:陈瑞彩;倪俊;许献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某传染病专科医院医院感染发病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掌握成都市传染病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患病情况与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15年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现患率调查以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方式进行.结果 2012-2015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25%、1.94%、2.55%、2.43%,年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02,P=0.659).科室分布方面,艾滋病科、内科和结核科分居前三位,患病率分别为4.38%、3.00%和2.71%;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为主,其次为腹腔组织感染.结论 分析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趋势,应根据传染病专科特点特定防控措施.

    作者:段晓菲;陈萍;王燕;陈岚;林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