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荣;林勤劼
目的 研究血源性致病因子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的分布及其发生因素,制定可行的防护措施. 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血源性致病因子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 结果共调查该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264例,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乙型肝炎( HBV) 是职业暴露中主要的血源性病原体,护士是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注射器针头及锐器分类放置不当分别是导致锐器伤的主要锐器物和主要环节.结论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完善医疗废物锐器分类,规范医护人员诊疗操作等能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加大乙肝知识宣传,提高医护人员乙肝疫苗接种率是减少医护人员被乙肝感染的有效方式.
作者:蒋景华;张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某医院2013 年度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病原学标本检测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2013 年全年临床送检病原学标本进行检测并作出分析评估.结果 该医院2013 年度从临床送检的病原学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3 324 株,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构成比分别为72. 2%和27. 8%.分离率居前3 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分别占55. 8%和25. 4%.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对亚胺培南产生耐药性;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和葡萄球菌.结论 该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优势,耐药形势严峻,应加强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
作者:汪丽;王峰;吕婉飞;何珊娜;郑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酸性硫酸钙消毒相关性能,为消毒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理化性能测试方法,对酸性硫酸钙杀菌效果和使用安全性进行评价,同时与含氯消毒剂作平行比较. 结果 用酸性硫酸钙700倍稀释液和有效氯350 mg/L的含氯消毒剂均作用20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分别为5. 55和6. 21. 用酸性硫酸钙700倍溶液浸泡72 h,对不锈钢无腐蚀,对碳钢、铜和铝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性. 酸性硫酸钙原液密封包装于37℃储存90 d,其杀菌效果不下降. 结论 该酸性硫酸钙700倍稀释液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与350 mg/L有效氯相当,性能稳定,但存在金属腐蚀性.
作者:张利平;白国辉;张晓丽;樊树理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一种复方碘消毒剂的相关毒性,为其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活体动物试验,对复方碘消毒剂的相关毒性进行安全性评价. 结果 该消毒液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LD50> 5 000 mg/kg体重. 该消毒液原液豚鼠完整皮肤、家兔破损皮肤急性刺激反应积分均值均为0,对家兔眼刺激试验平均积分为0,7 d恢复正常.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均为阴性. 结论 该复方碘消毒剂属实际无毒级物质,对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对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无致突变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项华;王英红;韦凌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隔夜诊疗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通过目测法和ATP生物荧光法检测,评价3组处理方法对隔夜诊疗器械清洗效果. 结果 以A组处理方法对污染器械清洗效果影响明显,清洗质量合格率仅为73. 33%;B组和C组清洗质量合格率均达到93%以上. ATP生物荧光法检测结果证明,3组处理方法处理后的污染器械清洗质量均达到100%合格. 结论 本研究3种处理方法中,以C组方法佳,隔夜诊疗器械好及时回收作清洗处理.
作者:韩燕;蒋雪梅;杨川巍;曾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儿科患者肠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科学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调查近3年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患者肠道感染病原菌的检出和药敏情况. 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131株,其中细菌55株,占41. 98%;真菌76株,占58. 02%. 主要检出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47株,占35. 88%;光滑假丝酵母菌14株,占10. 69%. 主要检出细菌为沙门菌属21株,占16. 03%. 检出的4种假丝酵母菌对氟胞嘧啶的耐药率均在83. 33%以上,对酮康唑的敏感性均为100%,对其他常用抗真菌药耐药率各有不同. 结论 本地小儿肠道感染以真菌感染为主,提示加强肠道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并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监测疗效.
作者:薛菊兰;万正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日化杀菌产品中醋酸氯己定含量的方法. 方法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测定日化杀菌产品中醋酸氯己定含量的测定条件. 结果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日化杀菌产品中醋酸氯己定含量,在2~22 μg/ml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为r=0. 9998. 加标回收率均在98%以上,相对标准偏差都小于2. 0%. 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日化杀菌产品中的醋酸氯己定含量.
作者:平付军;包伟华;兰中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 方法 通过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中心住院接受化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化疗与感染的相关性. 结果 本次共调查急性白血病患者994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277例,医院感染率为27. 87%;感例次数306例,例次感染率为30. 78%.住院进行化疗患者的感染率(32. 34%)明显高于未化疗患者. 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感染发生率逐渐降低. 结论加强对化疗早期患者监测,有效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邓钰;王书会;王静娜;吴晓慧;刘芸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内镜清洗消毒机应用不同消毒剂,在不同温度下,对内镜模拟体的消毒效果. 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清洗消毒机应用不同消毒剂,在不同温度下,对内镜模拟体的消毒效果进行实验观察. 结果内镜清洗消毒机对模拟内镜体清洗消毒,分别采用20 g/L戊二醛消毒剂,温度控制在23℃、作用10 min,温度控制在45℃、作用5 min;采用络合氯器械消毒液,温度控制在23℃、作用5 min,温度控制在38℃、作用3 min,对染于模拟内镜体50、500、950 mm处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3. 结论 清洗消毒机应用两种消毒剂对内镜模拟体的消毒效果均合格,升温状态下可缩短消毒时间.
作者:孙利群;王艳秋;郭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管腔器械清洗架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中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目测法和细菌培养法,评价管腔器械清洗架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的作用. 结果 用管腔器械清洗架装载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有利于器械清洗效果,清洗质量合格率达到96%以上;而不用清洗架进行吸引头管腔器械清洗,合格率仅为80%左右. 结论应用管腔器械清洗架清洗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更能有效去除吸引头类管腔器械上的污物,保证清洗质量.
作者:李彦洁;张志莲;郭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吸毒患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感染现状,为预防交叉感染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血液生化分析仪方法,对住院吸毒患者相关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并与健康人群检测指标作平行比较. 结果 采集81例吸毒人员患者血样,检出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阳性15例,感染率为18. 51%;检出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阳性11例,感染率为13. 58%. 采集89名健康人员血样,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阳性1例,感染率1. 12%,未检出丙型肝炎感染者. 结论 吸毒患者乙型和丙型肝炎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应当加强标准预防措施,杜绝血源性病原因子医院交叉感染.
作者:杨玉金;刘成伟;颜兴伟;郑春艳;余娇;鲍洪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某综合性医院外科病人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危险因素,为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前瞻性和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某医院外科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 结果 共调查外科手术患者720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4例,感染率为1. 94%. 高龄患者、手术性质、伴有基础病及术中无菌操作等构成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 结论 该医院外科住院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在可控范围,应针对危险因素实施干预防控措施.
作者:罗玉荣;林勤劼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城市民营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基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为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武汉市某城区民营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个体诊所消毒与灭菌质量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2010-2013年期间从该城区257家基层医疗机构共采集不同消毒对象6 423件,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为86. 86%. 民营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个体诊所的合格率分别为89. 44%、87. 89%和83. 09%.不同监测对象中,室内空气和医务人员手消毒质量合格率分别为73. 15%和76. 75%;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合格率为93. 88%. 结论 该城区民营和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合格率总体偏低,医务人员手卫生和压力蒸汽灭菌器应作为重点改进对象,并加大监管力度.
作者:陈娅雯;张天宝;张卉;唐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状况,为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某三级教学医院血液科住院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 结果 共调查该医院血液科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994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277例,感染率为27. 87%. 在化疗的诱导缓解期、巩固化疗期和难治复发期,感染率依次为50. 42%、18. 27%和29. 45%. 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多见. 277例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442株,以革兰阳性菌占主导. 结论 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人群,在诱导缓解期感染率高,应采取对应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于书卷;王书会;王静娜;吴晓慧;刘芸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部队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某驻军医院2012-2014年连续3次进行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结果 该医院在2012-2014年的3个调查日对住院患者实查率均达到100%. 连续3次实查住院患者依次为234例、264例和224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依次为2. 56%、0. 76%和1. 34%. 患者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泌尿系统和手术部位感染为主,医院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内科系统.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2. 14%,而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仅6. 23%. 结论 该部队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较低,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王永静;李果果;程文琴;白天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控制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采取疫源地消毒措施,观察疫情控制效果. 方法 采取现场调查和有效的消杀措施,对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源地进行消毒. 结果 2015年3月初,银川市某中学师生在1周内连续发生感染性腹泻患者140 例,经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证明为同源性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通过对该校127 处疫点不同对象开展终未消毒以及灭蝇、灭蟑螂等措施后,再无新的病例出现,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结论此次为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事件,经过积极采取现场终末消毒和杀灭措施,及时有效扑灭了疫情.
作者:吴建华;雷静;高斌;虎明明;郑艳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方法对泌尿内镜的灭菌效果,寻求更高效的灭菌方法. 方法 将180件泌尿内镜分别采用20 g/L戊二醛浸泡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法和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法进行灭菌处理,并对其灭菌效果、灭菌时间,安全性和操作要求进行比较. 结果 3种灭菌方法的合格率均为100%,与环氧乙烷灭菌法和20 g/L的戊二醛浸泡灭菌法相比,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法具有灭菌时间短,安全、无毒的优点. 结论 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方法为快速、安全、环保,是泌尿内镜接台手术,器械快速周转的佳灭菌方法.
作者:俞婉琴;钟华丽;陆蕾;黄明芬;姚志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医院保洁员手卫生依从性,为规范手卫生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单盲法现场调查方式,对某医院保洁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该医院保洁员接触医疗垃圾后手卫生依从性为92. 6%,接触患者床单元及周围物品后手卫生依从性为48. 5%. 定期合同制保洁员手卫生依从性为60. 9%,不定期合同制保洁员手卫生依从性为41. 1%. 结论 该医院保洁员手卫生依从性受接触医疗物品种类及劳动合同影响,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
作者:龙彩雪;吴斌;黄世敏;程燕;徐瑞茹;麦冬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酸性氧化电位水和84 消毒液应用比较,观察酸性氧化电位水和84 消毒液对湿化瓶的消毒效果、消毒时间及安全性的差异. 方法 随机抽取全院回收的120个湿化瓶,分为实验组A,对照组B和对照组C来比较. 结果 84消毒液浸泡2 min的是有菌生长,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2 min和84消毒液浸泡30 min的是无菌生长,效果相同. 结论 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2 min就可达到84浸泡30 min的消毒标准,具有消毒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丽;黄淑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粘质沙雷菌( SM)致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47例粘质沙雷菌肺部感染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导致粘质沙雷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住院、使用广谱抗生素、高龄、侵袭性操作等. 分离的粘质沙雷菌对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 结论 粘质沙雷菌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表现很高的耐药,对三代头孢菌素不同程度耐药,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 提示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做好消毒灭菌工作,以防治该菌所致的肺部感染.
作者:轩杰;刘秀芳;陈远乡;杨巧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