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晓蓉;费志洁;吴亦伦
目的 用长效钙拮抗剂氨氯地平作对照,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65例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患者分为缬沙坦组33例和氨氯地平组32例,分别给予缬沙坦80~160 mg和氨氯地平5~10 mg口服6 mon,疗程结束前后行24 h ABPM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两组24 h ABPM参数24 h SBP、24 h DBP、dSBP、dDBP、nSBP、nDBP和心脏彩色超声参数IVST、PWT、LVMI用药后均较用药前有显著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缬沙坦能够明显降低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患者24 h血压,并能使其左室肥厚明显消退,这种作用与氨氯地平相似。
作者:姜志安;张晓光;肖文良;孙平;吕秀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复治结核病患者结核菌的耐药现状,探讨结核菌发生耐药与化疗时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化疗提供依据,为防止耐药产生提供方法。方法 选择322例复治患者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统计耐药的现况及不同化疗时间情况。结果和结论 SH(SM+INH)、SHR(SM+INH+RFP)、SHRE(SM+INH+RFP+EMB)的耐药分别为63.04% 、35.40%、9.94%。联合药敏与实际化疗时间、延续化疗时间的延长相关。复治组和慢排组的差别主要表现在SHRE的联合药敏试验中。
作者:张宜文;史清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应用盐酸丁咯地尔(赛莱乐)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24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凡符合下述条件[1]的病人入选:(1) 眩晕多因头和体位变动而诱发,有旋转感、视物晃动或不稳定感; (2) 同时至少有一种椎基底动脉发作的其它症状,如眼症、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无力、猝倒等; (3) 有轻微的脑干损害体征。入选病人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4人。其中对照组男15例,女9例,年龄42~69岁,平均54岁。治疗组男16例,女8例,年龄41~70岁,平均52.5岁。
作者:原广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常用的手术,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重要手段。剖宫产产后出血是产后出血发生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多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通常采用催产素和麦角新碱。催产素有个体差异,麦角新碱有升压作用,在临床使用时受到限制或效果不佳。本研究于剖宫产时,给予米索前列醇,通过加强子宫收缩,预防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作者:鲍燕;魏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计算控释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应谷/峰比率(T/ PR)的佳方法和该药的平稳指数(SI) 。方法 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例,每天早晨服控释硝苯地平(nifedipine GITS) 30 mg,治疗前及4 wk后作动态血压监测,分别以2 h个体法和整组法计算T/PR并计算该药的SI 。结果 4 wk治疗后患者偶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的降低幅度分别为(24±12)/(12±8) mmHg和(14.5±3.9)/(11.2±3.1) mmHg; 个体法计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T/PR分别为0.65±0.23和0.66±0.25, 而整组法则分别为0.62和0.68; 该药的收缩压和舒张压SI分别为3.74和3.77 。结论 控释硝苯地平可24 h有效平稳地降压;其降压平稳作用可通过T/PR和SI反映。
作者:李玉杰;麦炜颐;曾群英;廖晓星;王礼春;陈国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应用思密达治疗32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997年月1月至1998年12月出生的58例新生儿,生后未进食即开始呕吐棕色粘液(除外其它疾病引起的呕吐)。随机分为思密达治疗组32例,洗胃组26例。两组性别、胎龄、体重、生产史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思密达组:思密达1 g用温水15 ml冲成混悬液服用,每4 h一次,共4次;洗胃组:用1%碳酸氢钠液或生理盐水洗胃,必要时重复。1.2 疗效判定显效:呕吐停止,正常吸奶;有效:呕吐次数减少;无效:呕吐无改善。
作者:施景阳;张栋香;刘荷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进行尼美舒利分散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并与国产尼美舒利片进行生物等效性比较。方法 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自身交叉给药方案,分别单剂量口服100 mg供试品或对照品后,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结果 单剂量口服尼美舒利分散片后体内过程符合开放式血管外一室模型,其cmax为(3.91±0.74) μg*ml-1,t(1/2)β为(3.40±0.78)h,tmax为(3.15±0.67) h,AUC0~24为(31.92±6.36) μg*h*ml-1,与对照品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供试品相对于对照品的生物利用度为(96.43±8.41)%。结论 两制剂体内过程相仿,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傅颖君;戴群;姜敏;熊玉卿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使用依那普利前后空腹胰岛素的变化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SG)、空腹胰岛素(IS)、平均动脉压(MAP)、TC、TG、HDL-C的变化。依那普利开始剂量为5 mg,bid口服,3 d血压未明显下降者改为10 mg,bid口服。4 wk为一疗程。在治疗期间,低钠和低脂饮食,禁用利尿剂,除特殊情况外,不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扩张剂。结果 依那普利使血压、空腹IS、空腹胰岛素释放指数明显下降(P<0.01);空腹SG、TC、TG均有降低,HDL-C有一定程度的增高。空腹胰岛素敏感指数上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依那普利除能有效降压外,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
作者:吴玉峰;王留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多药耐药(MDR)是脑胶质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1],而MDR1基因是介导多药耐药的重要内在原因之一。它包括原发性和获得性多药耐药。前者指肿瘤细胞固有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后者是指接触抗癌药物后所产生的对该药物和该类药物结构和机理完全不同的另些药物的耐药。本文就近年来MDR1基因在脑胶质瘤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马德选;徐如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关于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始于70年代中期,并取得满意的结果[1,2]。我们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商品名:倍它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入选对象为1997年8月~至2000年3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病人。所有病人根据病史、体检、X线检查和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除原发病和诱因治疗外,经常规抗心衰治疗(洋地黄、利尿剂、ACEI类药物)1 wk,心功能改善不显著者列为入选对象。共入选病人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38~66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10例,冠心病31例,高血压病11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根据NYHA功能分级,心功能Ⅲ级48例,Ⅳ级者12例。上述病例无合并下列情况: (1) 静息状态下心率低于60次 / 分; (2) 静息状态下收缩压低于90 mmHg; (3) ⅡO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4) 严重感染或肝肾功能不全; (5) 慢性阻塞性肺病。
作者:丁韦;闫蓓;陈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现代医学证实,血浆总胆固醇(TC)升高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与冠心病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与冠心病呈负相关[1]。因此,降低LDL-C和提高HDL-C对防治冠心病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观察甘糖酯的降脂疗效。
作者:蒋建玲;王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潘妥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配对分组法将12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潘妥拉唑治疗组和雷尼替丁对照组。结果 潘妥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8 wk治愈率为92.19%,明显高于雷尼替丁组的68.75%(P<0.01),且副作用少。结论 潘妥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林根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患者,男84岁,有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史40余年,有高血压病史30余年,有脑血栓史5年。2000年10月1日因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院。体温37.5 ℃,双肺可闻及较多干罗音及散在中小水泡音,静滴利复星0.2 g, bid,3 d,效果不明显,改用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0.5 g 静滴 q 8 h,d 2 晚间患者出现神志恍惚,秽语,烦躁,不能入睡。D 3 停用泰能,改用舒普深(头孢哌酮/舒巴坦),上述精神症状逐渐消失。同年12月9日,患者再次因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院,应用泰能0.5 g 静滴 q 8 h,当晚上述精神症状再次出现,d 2 泰能为0.5 g 静滴q 12 h,精神症状仍未改善,d 3 改用舒普深后,精神症状消失。
作者:吴瑾;刘瑞雪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眩晕的发生、发展、愈后均与患者的心理因素有较密切关系,能否针对心理因素进行恰当的处理,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作者对我院眩晕病人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心理因素与眩晕发病有一定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纯阳正气胶囊与片剂治疗急性胃肠炎 (寒湿内盛、 湿浊不化证) 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胶囊组30例和片剂组20例, 胶囊组用纯阳正气胶囊2粒 / 次,2次 / d,片剂组用纯阳正气丸3 g / 次,2次 / d 。结果 胶囊组治愈8例, 显效15例, 有效4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0.0%; 片剂组治愈6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μ=0.180, P>0.05) 。结论 纯阳正气胶囊能有效地治疗急性胃肠炎,临床使用安全无副作用。
作者:傅南琳;黄守正;干磊;刘尚全;高庆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监测肾移植后维族与汉族CsA全血浓度,比较不同时期维族与汉族肾移植患者之间CsA全血浓度的差别,为CsA临床用药个体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354例次维族与汉族患者肾移植后CsA全血谷浓度进行监测,按不同时间与族别分别比较。结果 CsA在肾移植后小于1 mon、1~3 mon、4~6 mon、7~12 mon、13~24 mon、大于24 mon全血谷浓度维吾尔族为(549±166)、(475±87)、(411±96)、(370±51)、(352±91)、(257±111) μg*L-1;汉族为(392±96)、(356±89)、(301±90)、(229±73)、(194±70)、(131±42) μg*L-1。结论 肾移植后维吾尔族CsA全血浓度明显高于汉族CsA全血浓度。
作者:范志刚;张虹;张玉萍;李进文;夏尚全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高粘滞血症是由一个或数个血液粘滞因素升高所致的综合征。表现为微循环障碍,使心脑肺等重要脏器血液供应不足。临床上有很多疾病,如动脉硬化、脑血栓、心肌梗死、高血压等都与高粘滞血症有着密切关系。在心血管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之前,往往一种或数种血液粘滞因素即已开始升高,它标志着无症状病程已经开始。所以,积极治疗高粘滞血症可以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复方丹参滴丸是治疗和预防高粘滞血症的有效药物,副作用少。作者对80例高粘滞血症病人服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血液流变学观察,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英俊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口服国产青霉素V钾分散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12名健康志愿者双交叉口服单剂量国产青霉素V钾分散片和进口片剂0.75 g,用RP-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青霉素V浓度,药-时数据用ATPK程序拟合,按一室模型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国产分散片和进口片剂t1/2(ke)分别为(0.75±0.10)和(0.70±0.14)h,tmax分别为(0.56±0.11)和(0.63±0.17)h,cmax分别为(8.44±2.40)和(8.75±3.04) mg*L-1 ,AUC0~4分别为(9.68±2.91)和(10.62±2.71) mg*h*L-1。国产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0.5±8.8)% 。结论 国产青霉素V钾分散片与进口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裘福荣;冒国光;孙华;戴敏;曾照宏;陈波;钟秋;马越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几十年以来,随着器官移植学科的迅速发展,对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研究日益加深,先后出现了合成药物、微生物制剂、生物制品以及中草药等免疫抑制药物,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CTLA-4)的胞外段与人IgG恒定区重组的融合蛋白CTLA4Ig是阻断B7-CD28协同刺激途径的有效制剂,具有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作用[1],可作为一种有潜在治疗价值的移植免疫抑制剂。下面就近年来国外关于CTLA4Ig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徐戎;杨毅梅;曾繁典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钠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防止早期浅前房、晚期滤过泡瘢痕化的作用。方法 41例(43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全部采用小梁切除术,其中21例(23眼)术中在前房及巩膜瓣下注入少量透明质酸钠为治疗组(A组);另20例(20眼)不用粘弹剂为对照组(B组)。结果 随访6~18 mon,两组术后早期前房形成情况:A组发生浅前房2眼占8.6%,B组8眼占4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远期滤过泡情况:A组良好功能滤过泡20眼占87%,B组11眼占55%,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透明质酸钠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维持前房和抑制滤泡瘢痕化效果良好。
作者:岳秀珠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