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方;朱晗;周瑾;纪雅菲;张蓓蓓;黄菲;吴晓俊
目的 观察L-精氨酸(L-Arg)对糖尿病大鼠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高脂饲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经L-Arg灌胃治疗8周后,检测离体海绵体对乙酰胆碱(ACh)的舒张反应;ELISA法检测海绵体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cGMP含量,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以反映氧化应激.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海绵体对ACh舒张反应明显降低,提示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海绵体ADMA蓄积,NOS活性抑制,NO和cGMP含量减少;氧化应激增加;L-Arg灌胃治疗8周能逆转以上指标,用L-Arg体外孵育糖尿病大鼠海绵体也能改善其舒张功能障碍.结论 海绵体ADMA蓄积及其信号通路紊乱是导致糖尿病大鼠ED的重要原因.L-Arg治疗可改善糖尿病大鼠海绵体舒张功能障碍,其机制与增加NO含量和改善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黄程;雷艳萍;李晓媚;杨文豪;熊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调控的过程,现已发现多种基因及蛋白分子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相关.微小RNAs(miRNAs)是一种非编码RNAs,可以实现对靶基因表达水平的转录后调控,作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该文主要综述了通过调控与胃癌进程密切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参与胃癌进程的miRNAs研究进展,为胃癌在miRNAs水平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发现提供思路.
作者:路玉盼;董宪喆;王瑾;刘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对高脂喂养ApoE-/-小鼠体内胆固醇逆向转运的影响.方法 6周龄♂ ApoE-/-小鼠分为模型组、DMY(250、500 mg·kg-1)组,野生型(WT) C57BL/6J小鼠为阴性对照组.各组高脂饮食8周后,腹腔巨噬细胞油红O染色,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含量,肝脏称重,肝脏组织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检测巨噬细胞、肝脏和小肠中胆固醇逆向转运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DMY明显减少腹腔巨噬细胞脂质的沉积和胆固醇含量,增强巨噬细胞胆固醇逆向转运蛋白ABCA1和ABCG1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DMY明显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即减轻肝脏脂质蓄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与模型组相比,DMY明显增加肝脏AB-CG5、ABCG8、CYP7A1的mRNA和蛋白表达,DMY明显增加小肠ABCG5和ABCG8的蛋白表达.结论 DMY能促进高脂喂养ApoE-/-小鼠体内胆固醇逆向转运.
作者:朱景平;卫欣妤;许晓乐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的持续性激活和自噬功能障碍,导致ERS与自噬之间的交互作用由适应性、保护性,逐渐转变为持续性、破坏性,是推动AD病程进展的关键因素,由此成为AD防治的重要靶标.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相关信号通路在ERS与自噬交互推动AD进展中发挥核心作用.该文就ERS与自噬交互效应在AD进展防治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黄倩倩;温彬宇;闫妍;赵永烈;马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肺血管重构和HIF-1α、ET-1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法舒地尔组(10、20、30 mg·kg-1).记录实验前后大鼠体质量变化情况;测量右心室收缩压(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RVSP);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RVHI);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Rho相关激酶1(ROCK1)表达;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肺组织匀浆中ROCK1、肌球蛋白磷酸酶靶蛋白1(MYPT1)、p-MYPT1表达;ELISA法分别测血浆中HIF-1α、ET-1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法舒地尔组大鼠的体质量增加,RVSP、RVHI明显降低,肺血管重构减轻,血浆中HIF-1α、ET-1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可能通过抑制肺血管重构,降低血浆中HIF-1α、ET-1的水平,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汪文淑;孙芮;赵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发现,中药制剂治疗湿疹的药效学评价及机制研究主要采用DNCB/DNFB诱发动物湿疹模型,但以孤立的单一因素研究其机制,明显与临床湿疹发病的复杂性、多因素性不符.湿疹研究应以抗过敏、止痒活性作为主要药效学评价指标,以抗炎、抗菌活性加以佐证,全面综合评价治疗湿疹疾病外用中药制剂的药效.同时,应充分结合临床湿疹的病因病机,构建与临床症状相符的多因素诱发的湿疹动物模型,注重体外多细胞融合模型的研究,重点观察致炎细胞因子和致痒因子的变化,结合已知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深入探究湿疹可能的发病机制.该文可为全面合理地评价外用湿疹类中药制剂提供思路与借鉴,有利于开发安全、有效治疗湿疹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
作者:余志杰;刘玉杰;王平;李劲松;徐颖;孙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以肺小动脉的收缩、肺血管重塑、血栓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渐进性疾病.血管舒缩因子、血管生长因子、炎性因子、低氧诱导因子等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参与PH的发病过程,现有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寻找有效防治PH的药物迫在眉睫.我国中药资源丰富,运用中药治疗PH的历史悠久,因此,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和开发疗效确切、安全无毒的防治PH的药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中药防治PH有较好的疗效.该文将对部分中药单体、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在PH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赵方允;王琰;张春芳;王紫微;张悦;邢西迁;杨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含有缩氨基硫脲结构的喹唑啉化合物S-2BEBD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S-2BEBD和对照药拉帕替尼(LPTN)对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S-2BEBD对A549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考察S-2BEBD与LPTN对A549细胞周期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LPTN和S-2BEBD对EGFR通路,以及下游信号蛋白的影响.结果 肺癌细胞系A549经不同浓度LPTN和S-2BEBD作用后,增殖抑制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形态学检测表明,S-2BEBD以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Western blot结果证明,S-2BEBD可明显下调p-EGFR、p-Akt、p-ERKL/2蛋白的表达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而对非磷酸化的EGFR、Akt、ERKL/2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并且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随S-2BEBD浓度增高而增加.同时,LPTN和S-2BEBD通过诱导促凋亡蛋白Bax的激活,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活性,诱导A549细胞的凋亡.结论 缩氨基硫脲-喹唑啉衍生物S-2BEBD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可能为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刘海彬;沈继伟;边圣杰;吴英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内饱和及非饱和浓度的GABAB受体激动剂对兴奋性突触及抑制性突触作用的异同.方法 利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方法在成年大鼠PAG的急性横切薄片记录其腹外侧区神经元.结果 饱和浓度的GABAB受体激动剂巴氯芬(baclofen,5μmol·L-1)对上述两类突触的抑制效果无统计学差异,而非饱和浓度的巴氯芬(0.1 μmol· L-1)对上述两类突触的作用有差异,0.1μmol·L-1巴氯芬对抑制性突触的抑制效应明显大于其对兴奋性突触的抑制.与之相对应,0.1 μmol· L-1巴氯芬对单个PAG神经元的兴奋性显示增加作用,而非抑制作用.结论 饱和浓度的GABAB受体激动剂巴氯芬抑制两类突触的比率无差别,而非饱和浓度的巴氯芬对抑制性突触的抑制作用比其对兴奋性突触的抑制效率高,此结果可能解释了PAG注射不同浓度巴氯芬引起不同行为学反应的原因.
作者:邵采凤;张雯玮;胡朝婷;王冉超;接玉;赵昶昀;陈茜;杨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大黄素对TGF-β1刺激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TGF-β1刺激HK-2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用于免疫荧光、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qPCR法分别检测肾纤维化蛋白TGF-β1、纤连蛋白(FN),以及自噬蛋白LC3、Beclin-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TGF-β1、Ⅰ型胶原蛋白(COLⅠ)、LC3和Beclin-1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肾纤维化相关因子FN在HK-2细胞模型中的表达.结果 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比较,TGF-β1组细胞肾纤维化相关蛋白TGF-β1、COLⅠ、FN表达升高,自噬标志蛋白LC3和Beclin-1的表达也升高.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与TGF-β1组比较,TGF-β1+大黄素组肾纤维化相关蛋白TGF-β1、COLⅠ、FN表达降低,LC3和Beclin-1的表达仍然增加.结论 大黄素干预后,促进TGF-β1细胞模型自噬增加,改善肾纤维化的程度,保护细胞模型损伤.
作者:窦芳;丁一;姚敏娜;简宇凡;王文军;赵先;王婧雯;文爱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近年来对细梗香草的研究发现,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皂苷、黄酮、甾醇类化合物、挥发性成分等,其抗肿瘤的主要作用包括促进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抗血管生成等,联合应用靶向、化疗及放疗也显示出一定的协同作用.该文总结和分析了细梗香草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为合理开发利用细梗香草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作者:许雅思;丁艺晖;高佳;张仕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柯里拉京对人黑色素瘤细胞产生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A375细胞株为病理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柯里拉京的作用效果.采用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leaved-caspase-3、p-Akt、p-GSK-3β、cyclin D1的表达量;采用比色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以及黑色素的生成量.结果 CCK-8结果显示,柯里拉京可明显降低A375细胞的存活率,且其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相关;柯里拉京可以引起A375细胞凋亡,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明显;柯里拉京作用后可以明显上调Bax、cleaved-caspase-3,降低Bcl-2表达量,下调p-Akt、p-GSK-3β、cyclin D1表达;与空白细胞组对比,柯里拉京能明显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并减少黑色素的生成量.结论 柯里拉京可诱导A375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凋亡通路,以及影响PI3K/Akt信号转导相关蛋白有关.
作者:黄海潮;周捷;郑公铭;徐单单;臧林泉;聂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氟西汀对慢性应激小鼠海马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表达的影响,探讨氟西汀抗抑郁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 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模型组和氟西汀处理组.小鼠经CUS应激处理后,给予氟西汀或生理盐水,进行糖水偏好和旷场行为学测试;蛋白印迹分析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小鼠海马GRPR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CUS模型组小鼠糖水偏好、总行程、平均移动速度及直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行为学指标均高于CUS模型组(P<0.01).蛋白印迹与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US组小鼠海马GRPR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经氟西汀处理后,GRPR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慢性应激后,小鼠海马GRPR表达水平升高,而氟西汀处理可以逆转GRPR表达水平的升高,抑制GRPR可能是氟西汀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陈建新;陈悦;姚丽华;王高华;王晓萍;刘忠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是一种重要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脑内多种神经活动的调节,并被认为是一个“记忆分子”,在突触可塑性和学习记忆中发挥关键作用.CaMKⅡ的功能正常对于大脑的正常生理活动是必需的.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都与脑内CaMKⅡ的功能异常有关.该文对CaMKⅡ在突触可塑性以及神经精神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马婧;刘晓莉;乔德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结合代谢组学技术和胚胎干细胞心肌定向诱导分化方法,对多柔比星和二甲双胍造成代谢组分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 以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心肌定向诱导分化为模型,分化培养液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多柔比星(3.40、0.17μmol·L-)以及二甲双胍(905.7 μmol·L-).通过对诱导形成拟胚体的一般观察,统计自主节律跳动、拟胚体的数量、频率等;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心肌特异性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初步筛选差异代谢图谱,以多柔比星和二甲双胍共同影响的代谢组分为目标,尝试寻找心脏毒性敏感标志物.结果 一般观察和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多柔比星高浓度明显抑制向心肌细胞分化,cTnT表达明显增加,低浓度组拟胚体自主节律明显增快,cTnT表达变化不明显;二甲双胍未见明显变化.代谢组学结果显示,多柔比星和二甲双胍可致细胞内同型半胱氨酸(Hcy)、铁卟啉(FeTMPyP)、叶酸、半胱氨酸(Cys)、cAMP等组分明显降低.结论 氧化应激在心脏分化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cy、FeTMPyP、Cys等具有成为心脏毒性敏感标志物的潜力.
作者:邸志权;胡金芳;姜一朴;安梦培;付合明;冯玥;申秀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吴茱萸碱诱导肝癌HepG2和SMMC-7721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以肝癌HepG2和SMMC-7721细胞为研究对象,CCK-8法检测吴茱萸碱对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法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现象的改变;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NOD1在正常肝细胞HL-7702与肝癌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OD1、NF-κB p65、p-p65,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的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给予吴茱萸碱(0、0.25、0.5、1、2、4μmol·L-1)12、24、48 h后,HepG2和SMMC-7721细胞抑制率明显增高,并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Hoechst33258染色结果显示,经吴茱萸碱诱导后,HepG2和SMMC-7721细胞出现核固缩、核边集等形态学改变;q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肝细胞HL-7702相比,NOD1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较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吴茱萸碱可下调NOD1、p-p65和Bcl-2蛋白水平,上调Bax、p53蛋白表达水平,对p65表达水平无影响.结论 吴茱萸碱通过下调NOD1,抑制NF-κB的活性,激活p53信号通路,改变Bcl-2/Bax的比值,诱导肝癌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凋亡.
作者:郭星娴;李晓朋;吕晓婷;陈益;周鹏;吕艳伟;李静;陈地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初步分析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干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阳性组(3 mg· kg-1·d-1)、TMZ低、高剂量组(10、20 mg·kg-1·d-),同时设C57BL/6小鼠为对照组.ApoE-/-小鼠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按上述分组灌胃给药,分别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血脂水平;小动物超声检测主动脉弓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油红O染色分析主动脉斑块面积;流式细胞术观察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和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脾脏IL-1β、IL-18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TMZ高、低剂量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明显降低,IMT明显减小,Ly6Chi单核细胞亚群比例明显降低,NETs表达明显降低,IL-1β、IL-18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Z能有效延缓AS斑块进展,下调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及NETs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NETs和单核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相关.
作者:杜镕雪;高金卯;毕莹;刘小伟;周欣;李覃;赵季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运用Illumina测序技术,初步研究不可预知慢性应激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方法 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正常喂养;模型组给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压力结合孤养,建立抑郁模型.造模5周后,分别进行糖水偏好测试(SPT)、强迫游泳测试(FST)、悬尾测试(TST)、高架十字迷宫测试(EPMT).采用LC-MS/MS法测定小鼠海马区神经递质变化;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粪便微生物.结果 模型组小鼠TST、FST不动时间增加,EPMT开放臂时间、糖水偏好率降低;海马5-HT、DA、NE明显降低,Glu升高;Chao、Ace、Shannon指数均明显降低,Simpson指数升高,Lachnospiraceae、Prevotellaceae、Peptococcaceae、Clostridiaceae、Corynebacteriaceae微生物群落比例明显降低,而Verrucomicrobiaceae、Alcaligenaceae微生物群落比例升高;PCA图表明,两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性较大.模型组Verrucomicrobiaceae、Alcaligenaceae、Corynebacteriaceae丰度上升;Deferribacteraceae、Clostridiaceae、Bacteroidaceae、Prevotellaceae、Lachnospiraceae丰度下降.结论 不可预知慢性应激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多样性、丰度明显下降,表明抑郁和肠道菌群改变密切相关.
作者:郑方;朱晗;周瑾;纪雅菲;张蓓蓓;黄菲;吴晓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越鞠甘麦大枣汤在中医治疗郁证的临床运用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小[1].前期实验发现,越鞠甘麦大枣汤能够快速修复抑郁小鼠的失乐状态[2],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Akt/mTOR信号通路,提高突触可塑性,以及促进神经元再生有关[3].本研究拟采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氧化损伤模型[45],探究越鞠甘麦大枣汤的保护作用,有助于指导该方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杭琦;薛文达;阚明韵;王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在免疫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中,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的活化对细胞色素P450总含量、亚型1A2(CYP1 A2)表达、代谢活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尾静脉注射卡介苗(BCG) 125 mg·kg-1 14 d制备免疫性肝损伤大鼠模型.采用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肝匀浆中CYP450总含量;肝脏组织HE染色法和测定血清中ALT、AST水平,检测大鼠肝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CYP1 A2蛋白表达;HPLC法检测CYP1 A2的探针药物茶碱的血浆药物浓度经时变化,从而反映CYP1 A2的代谢活力.结果 大鼠尾静脉注射BCG 14 d后,可引起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肝重、脾重增加,血清转氨酶ALT及AST水平明显升高,CYP450总含量降低,CYP1 A2表达和代谢活力明显降低.采用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抑制NF-κB活化,可缓解CYP450总含量的降低,减缓CYP1A2蛋白表达和代谢活力的下调.结论 免疫损伤刺激明显下调CYP1A2,钝化NF-κB活化可明显抑制免疫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中CYP1 A2的下调,NF-κB可能参与CYP1A2下调机制.
作者:林琴;贾金雪;王涛;李晓霞;刘凤婷;薛永志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