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娜;徐慧;余旭奔;王晨之;许巧巧;戴歌心;胡卢丰;张秀华
课题组前期发现,黄芩苷、栀子苷(7 :3)配伍具有抗脑缺血作用[1 -2].本实验进一步考察黄芩苷、栀子苷 (7:3 )配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AQP-4、P-gp影响,探讨黄芩苷、栀子苷配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脑水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作者:李敏;王斌;曹慧;武璞;沈甜;宋亚刚;翟小虎;侯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自噬是真核细胞内消除异常蛋白质、维持自身稳态的主要代谢机制,其功能障碍与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近研究表明,转录因子EB(transcription factors EB,TFEB)能调控细胞自噬和溶酶体相关的基因表达,在帕金森病的发生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此,将从TFEB对自噬的调节在帕金森病中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郝新梅;李玉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CJ016对人肺癌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人肺腺癌细胞A549裸鼠移植瘤模型,考察CJ016体内抑制肿瘤生长效果;同时将肿瘤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考察其对肿瘤内CD31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CJ016对A549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34.22 nmol·L-1;动物实验表明其具有较好的肿瘤抑制效果,抑瘤率、T/C%值分别为70.08%和27.75%(20 mg·kg-1);同时,CJ016能降低肿瘤细胞内CD31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结论 CJ016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减少血管生成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甘萍;谭永红;金伟华;王玲洁;于波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甲氨蝶呤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双重功效,其药理机制复杂、多样且相互协同.该文总结了低剂量甲氨蝶呤的主要抗炎机制,包括对JAK/STAT通路和炎症反应细胞核因子的抑制作用、增加腺苷的累积及细胞内甲氨蝶呤代谢产物(多聚谷氨酸化甲氨蝶呤)的作用等.此外,低剂量甲氨蝶呤可以通过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抑制氧化反应,抑制继发性脊髓损伤的炎症反应,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神经性疼痛等一系列药理机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作者就低剂量甲氨蝶呤的抗炎作用机制及其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指导对甲氨蝶呤抗炎功效的进一步研究,为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寻找新型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原琴琴;周玉敏;顾兵;刘建涛;李华南;余兆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和体外活性测定,筛选自噬相关蛋白ATG4B的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方法 基于ATG4B蛋白的晶体结构(PDB ID:2CY7)找出合适的对接口袋;用分子对接方法对SPECS数据库20万化合物进行虚拟筛选并确定候选化合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方法(FRET)检测候选化合物对ATG4B的体外抑制活性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验证.结果 确定受体蛋白2CY7的site 5为适的对接口袋;分子对接后经综合分析选择并购买30个代表性化合物做进一步活性测定.活性测定结果显示,AG-690/10400046能有效抑制ATG4B蛋白的活性,而对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的另一成员caspase-3无酶切抑制作用.结论 建立了一种ATG4B蛋白抑制剂的虚拟筛选方法.筛选得到的化合物AG-690/10400046具有明显的体外抑制活性,为后续ATG4B抑制剂的生理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伏园园;吴一诺;喻秀;郭讷;张仁伟;刘翠;郑雪萍;戴琪;刘培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测定家兔血浆中卤米松浓度的LC-MS/MS方法,研究卤米松乳膏经皮给药后家兔体内卤米松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以地塞米松为内标,血浆样品采用甲基叔丁基醚液-液萃取的处理方法,以Diamonsil C18柱(100 mm×4.6 mm,5μm)分离,甲醇、2 mmol·L-1乙酸铵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通过电喷雾电离源进行负离子检测,检测离子对为m/z 503.1→413.0(卤米松),m/z 391.0→361.0(地塞米松,内标);以经过严格方法学验证的LC-MS/MS法测定家兔单次经皮给药(1 g/100 cm2)后血浆中卤米松的浓度.结果 家兔血浆中卤米松的线性范围为0.02~20μg·L-1,低、中、高质控浓度的批内、批间精密度(RSD)介于3.72%~7.87%之间,准确度在99.1%~103%之间.家兔单次经皮给予卤米松乳膏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Cmax、AUC0-t、T1/2分别为:(7.38±1.06)h、(1.16±0.527)μg·L-1、(18.8±7.23)h·μg·L-1、(13.8±3.70)h.结论 该LC-MS/MS分析方法灵敏度高且样品处理方法简便,通过了严格的方法学验证,可用于卤米松乳膏皮肤给药后,家兔体内卤米松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刘静媛;武丽南;杨元辉;谷元;魏广力;司端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蛇毒金属蛋白酶抑制剂重组蛋白(recom-binant snake venom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rSVMPI)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en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血管生成模型观察SVMPI重组蛋白对血管生成的影响;采用Alamar Blue分析方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s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划痕标记法检测细胞体外迁移能力、Boyden小室分析方法检测细胞体外趋化能力及管腔形成法检测体外血管新生能力;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处理后的HUVECs KDR、FGFR-1表达.结果 rSVMPI减少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密度指数,减弱由VEGF诱导的HUVECs趋化能力,抑制HUVECs体外新生小管的形成,降低HUVECs细胞KDR和FGFR-1的表达水平.结论 rSVMPI可能通过阻断VEGF-KDR或bFGF-FGFR信号转导途径,发挥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
作者:纪明开;陈丽红;程波;师仪;林旭;林建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小鼠大脑GABA转运体1(GABA transport-er-1,GAT-1)的变化对氧化槐定碱(oxysophoridine,OSR)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福尔马林舔足法观察小鼠静脉(intravenous injection,iv)给药后OSR的镇痛效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观察OSR对小鼠大脑皮层和丘脑GAT-1免疫阳性细胞的影响,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OSR对福尔马林致痛小鼠大脑GAT-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iv OSR 500、250、125 mg·kg-1可延长福尔马林所致小鼠的舔足潜伏期(P<0.05,P<0.01);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ip)OSR 500 mg·kg-1可使小鼠丘脑和大脑皮层的GAT-1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P<0.01),对小鼠大脑的GAT-1 mRNA的表达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OSR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机制与中枢GAT-1 表达的下调相关.
作者:高进贤;张秀娟;余建强;蒋袁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依托咪酯(etomidate,ET)是一种作用强、短效的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常用于麻醉诱导和门诊手术麻醉.研究表明,ET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丘脑皮层神经元GABAA 受体,产生GABA样的作用,或增强GABA与GABAA 受体结合所引起的效应,减少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发生频率[1].ET明显抑制初级感觉皮层锥体细胞电压门控Na+通道,减小Na+电流,提示ET可能通过抑制初级感觉皮层神经元Na+通道,降低神经元兴奋性[2],而ET影响小脑皮层神经元功能的文献尚未见报道.小脑浦肯野细胞(purkinje cell,PC)是小脑皮质的主要神经细胞,其轴突构成小脑皮质的唯一的传出路径.因此,研究ET对小脑皮层自发性放电活动,是进一步研究ET与小脑功能的基础,也为深入阐明静脉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全杰;邱德来;初春平;邴艳华;金文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为进一步揭示热性中药的分子机制、诠释中药寒热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同时对能量代谢开关解偶联蛋白亚型1(UCP1)的表达调控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热偶技术对小鼠的核心温度和尾部皮肤温度进行了给药后的实时监测,温度的采集分析采用了热偶检测技术,UCP1的表达量分别采用了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的技术.结果辣椒碱给药后小鼠机体中心温度先降低后上升,尾部皮肤温度以升高为主,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UCP1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上调(P<0.05或P<0.01).结论 上调UCP1 的表达进而提高机体的能量代谢可能是辣椒碱作为辣椒的热性成分表征热性属性的生物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孟晶;戴逸飞;周炜炜;李倩;周海玉;姬海南;戴丽;王朋倩;霍海如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钙信号是信息处理的基础,几乎所有的生理活动都受到Ca2+的调控.Ca2+可调节细胞功能,钙信号和钙稳态直接与神经病变有关.近年来,钙信号功能的报道,为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从钙信号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感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薛芸;梁尚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对肝细胞中细胞色素P450(CYPs)的诱导及可能机制.方法 TP处理大鼠原代肝细胞或HepG2细胞后,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CYPs的表达水平变化,并结合特异性抑制剂或基因敲低的方法分析TP诱导CYPs的可能机制.结果 TP能够分别诱导大鼠CYP1A2、2C7、2C11、2C12、2D2、2E1和3A1的mRNA表达,50 nmol·L-1时诱导倍数分别为18.5、2.2、31.2、3.2、21.5、88.3、34.0;100 nmol·L-1时诱导倍数分别为20.3、4.6、29.6、23.1、61.1、83.0、38.5.HepG2细胞中人CYP1A1、2B6、2C9、2C19、2D6、2E1和3 A4也被TP诱导.大鼠原代肝细胞内核受体PXR和CAR的活性被TP下调;TP可上调肝细胞内p53的蛋白水平,p53活性抑制后TP对部分CYPs的诱导作用受到抑制.结论 TP可在肝细胞水平诱导CYPs表达,该诱导作用可能不通过核受体,p53可能参与了TP对部分CYPs的诱导作用.
作者:虞茜;万子衿;朱燕萍;徐海荣;廖凯;刘峰;李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基于β肾上腺素受体信号通路探讨阿霉素诱导心衰发展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n=30)和阿霉素组(ADR组,n=40).ADR组腹腔注射阿霉素,每次3 mg·kg-1,连续两周内每隔两天注射1次,共注射5次,累积总量为15 mg·kg-1.于实验第2、4和6周分别观察实验大鼠一般状况和心功能,并取血清,ELISA法测定血清BNP和cTn-T浓度.取心脏组织,HE、Masson和TUNEL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和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 β1-AR、β2-AR、PKA、CaMKⅡ等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阿霉素注射完成后,ADR组EF和SV明显降低,血清BNP和cTn-T明显高于CON组,心脏明显萎缩,并伴随较轻心肌纤维化和凋亡,β1-AR、PKA、CaMKⅡ蛋白表达均降低.随着时间的延长,心脏收缩功能有所恢复,但BNP和cTn-T继续升高,心肌纤维化和凋亡严重,β1-AR表达进一步降低,β2-AR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KA、CaMKⅡ表达逐渐升高.结论 阿霉素诱导的心功能障碍、心肌重塑和凋亡动态改变过程可能与 β-AR/PKA/CaMKⅡ信号通路变化有关.
作者:孙凤姣;张译丹;张密霞;庄朋伟;张艳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顺铂(DDP)为广谱抗癌药物,本研究探讨其对MCF-7乳腺癌细胞DNA损伤的作用,并研究其引起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DDP(0、2、4、6、8、10 mg·L-1)处理乳腺癌MCF-7细胞48 h,MTT法检测顺铂对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并计算IC50;Western blot检测DNA断裂形成的标志分子γ-H2AX及直接感受DNA双链断裂(DSBs)的分子ATM、细胞凋亡信号分子cleaved caspase-3及凋亡相关的蛋白钙蛋白酶calpain的表达.结果 DDP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MCF-7活性,IC50为7.57 mg·L-1;与对照组(未采用顺铂处理)相比,顺铂处理组MCF-7细胞内 γ-H2AX、ATM、cleavedcaspase-3、calpain的表达量增多.结论 DDP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活性,其机制与促进MCF-7细胞凋亡,诱导DNA双链断裂,上调促凋亡相关蛋白有关.
作者:袁立明;马楠;曹交欢;文艺;刘向光;周纤纤;匡淑雯;陶晓军;曾赵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蒺藜皂苷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孤立大鼠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造抑郁大鼠模型,进行开放旷场,悬尾行为学测试,用LC-MS/MS液质联用法检测大鼠血液中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去甲肾上腺素(NE)、谷氨酸(Glu)含量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海马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核转录因子-κB(NF-κB)、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海马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细胞因子NF-κB(p65)蛋白水平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旷场运动距离、站立次数和悬尾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5),血液中5-羟色胺明显下降(P<0.05),海马中IDO、NF-κB、IL-1β基因表达上调,IDO、NF-κB蛋白水平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蒺藜皂苷给药组能明显减少慢性应激导致大鼠旷场运动距离、站立次数和悬尾不动时间(P<0.05).蒺藜皂苷给药组能明显提高大鼠血液中5-羟色胺含量(P<0.05),上调海马中抗炎因子IL-10基因表达,明显下调IDO、IL-1β基因表达(P<0.05),明显下调IDO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蒺藜皂苷能明显改善动物行为学,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提高血液中5-羟色胺水平,下调色氨酸前体代谢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IL-1β基因表达和降低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张伟;俞仲毅;梅泰中;胡凯莉;刘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B对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作为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银杏内酯B处理组.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内皮细胞迁移,AnnexinⅤ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荧光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caspase-3的表达以及p53的磷酸化.结果 高糖(30 mmol·L-1)处理组内皮细胞迁移数量明显降低,迁移率为(66.6±15.6)%,而银杏内酯B(0.6 g·L-1)处理增加了内皮细胞的迁移数量,迁移率为(94.8±11.4)%.高糖处理导致内皮细胞ROS水平增高2.75倍,与高糖处理组比较,0.6 g·L-1银杏内酯B完全抑制了高糖诱导的ROS产生.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高糖刺激内皮细胞凋亡率为(53.8±2.6)%,银杏内酯B处理组内皮细胞凋亡率为(44.0±3.1)%.对凋亡相关蛋白的分析表明,高糖组Bax、caspase-3表达增加,Bcl-2表达降低,银杏内酯B处理抑制了Bax、caspase-3表达,并增加了Bcl-2表达.此外,高糖处理增加了内皮细胞p53表达及磷酸化,而银杏内酯B抑制高糖刺激的p53活化.结论 银杏内酯B能抑制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改善内皮细胞迁移功能,对高糖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坤;张明;陈北冬;赵艳阳;吴伟;齐若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萆薢总皂苷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组后,各用药组大鼠预先灌胃给予不同剂量萆薢总皂苷,随后右侧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诱导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观察大鼠步态,测定关节肿胀度,HE染色进行病理学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L-18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中pro-IL-1β、NALP3炎性体相关蛋白变化.结果 萆薢总皂苷各浓度和秋水仙碱均可改善大鼠步态.TSD高、中剂量组与秋水仙碱类似,可降低大鼠关节肿胀度,病理学检查踝关节病变好转,血清TNF-α、IL-1β、IL-18明显减少,滑膜组织pro-IL-1β、NALP3、ASC、caspase-1前体和活性形式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萆薢总皂苷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防治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NALP3炎性体装配和激活,以及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作者:王璐;那莎;陈光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抑郁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给予ICR小鼠单剂量腹腔注射脂多糖0.5 mg·kg-1建立抑郁小鼠模型.在给予小鼠LPS前每天灌胃给予辛伐他汀,连续给药1周.采用强迫游泳实验、悬尾试验、糖水偏好度实验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前额叶皮层NF-κB p65、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水平.结果 悬尾试验和强迫游泳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不动时间明显延长,给予辛伐他汀10和20 mg·kg-1能明显减少抑郁小鼠不动时间;糖水偏好度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糖水偏好度明显降低,而给予辛伐他汀10和20 mg·kg-1能增加抑郁小鼠糖水偏好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PS组小鼠前额叶皮层NF-κB p65,IL-1β和TNF-α明显升高,给予辛伐他汀10和20 mg·kg-1能抑制抑郁小鼠炎性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辛伐他汀能够改善LP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和神经炎症.
作者:张海娜;徐慧;余旭奔;王晨之;许巧巧;戴歌心;胡卢丰;张秀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MCF-7细胞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istone deacetylases 1,HDAC1)募集于p21WAF1/CIP1启动子区调控其转录活性的特异性结合位点.方法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乳腺癌MCF-7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饥饿24 h后,分别用20μmol·L-10.88μL SAHA(S组)、0.625 nmol·L-110μL Leptin(L组)处理24 h,对照组(B组)细胞培养在完全型RPMI 1640培养基中.各组细胞裂解液与HDAC1抗体孵育,收集纯化结合HDAC1抗体的DNA片段,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p21 WAF1/CIP1启动子区从TSS到其上游(+2~-4000 bp)f1~f10片段的DNA相对表达量并用2-ΔΔCT法分析.结果 B组中,HDAC1抗体在p21WAF1/CIP1启动子区f1、f8片段有高亲和力,f8片段达高.S组中,HDAC1抗体与p21 WAF1/CIP1启动子区f1~f10片段结合量明显低于对照组,f8片段达低,而在L组此片段与HDAC1抗体结合量达大值.结论 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过程中,HDAC1可被招募至p21 WAF1/CIP1启动子区,该启动子区上游-2800 bp至-3200 bp DNA片段是与HDAC1高度结合的靶功能区.
作者:邹丹;周伟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红花黄色素是从红花花瓣提取出的一种含多种水溶性查尔酮成分的混合物,具有抗血小板、抗氧自由基、抑制炎症因子等作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广泛用于心绞痛和脑梗死的治疗[1],但其对药物代谢酶的影响尚未见报道.以下我们对其对药物代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研究.
作者:高海珣;杨秀芬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