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组合干预措施对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许新玲;张宏英;万岐江;秦景

关键词:医务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组合措施
摘要:目的:研究实施组合干预措施,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现场观察和调查表方式,对某医院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干预和调查。结果每月组织实施背靠背观察、检查和考核等干预措施,对检查结果进行修正和处理。实施组合干预措施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39.94%提高到79.81%;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考核合格率由73.33%提高至91.96%。每床每日洗手液消耗量由3.56 ml增加到14.30 ml;医院感染率由3.2%下降至2.7%。结论通过实施组合干预措施,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知识考核合格率明显提高。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的防护效果

    目的:观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对预防感染传播的效果。方法通过自查方式,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隔离措施前后,预防感染传播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严格隔离措施,使得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由严格隔离前的0.42%下降到0.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需要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可以避免其感染蔓延和扩散,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杨雅婷;胡静;王静;张鑫;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调查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便于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手术患者与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325例手术患者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为79.38%,不合理使用率为20.62%。548例非手术患者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为41.79%,不合理使用率为58.21%。使用频次多的抗菌药物依次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结论该医院住院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占50%以上,应加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作者:黄素玲;汤利;林丽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餐具消毒监测结果

    目的:了解温岭市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餐具消毒现状。方法依据GB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采用纸片法对2010-2012年温岭市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清洗消毒的餐具进行随机抽样监测。结果3年间餐具合格率逐年提高,总合格率为84.85%;托幼机构的合格率低。结论监督部门要加强农村学校和托幼机构的食堂卫生监督,改进管理措施。

    作者:陈美舜;金春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应用及运行故障分析与对策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腔内微创手术越来越多,精密医用仪器消毒灭菌引起高度重视。由于内镜结构复杂,材料特殊,不耐高温,为保证手术质量以及患者的医疗安全,多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其具有快捷、高效、安全等优点,但如果操作不规范,则不能保证一次性通过,造成重复灭菌增加时间和费用。为积极探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故障处理的技术,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6月612锅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翠兰;高志林;孙业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因素研究与管理

    目的:研究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相关因素,建立控制管理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产科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特点与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提出相应控制措施。结果该医院2011年度妇产科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软组织感染发生率为3.57%,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后的2012年度新生儿皮肤感染率为0.53%。结论该医院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发生率较高,经采取严格消毒隔离措施、沐浴室管理、手卫生管理等系列措后,有效降低了新生儿皮肤软组织感染率。

    作者:余海珠;吴剑;王悦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山西省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山西省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的现状,改进医院消毒方法和措施,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用现场抽样和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对2012年28所不同规模、不同体制、不同类型的医院消毒质量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消毒效果合格率95.24%,其中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民营医院合格率分别为96.5%、95.3%和93.8%,内镜和室内空气合格率较低,分别是83.33%和87.21%;医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医院污水、使用中消毒剂、无菌用品、压力蒸汽灭菌器、紫外线灯和透析液都在90.00%以上。结论山西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消毒现状发展不平衡,存在的问题较多,建议应加强卫生管理,进一步完善监督监测制度,加大专项投入。

    作者:陶桐;李元平;宋晖;张亚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国外化学消毒剂的注册监管法规简介

    随着国家"简政放权"方针的提出,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了取消部分消毒产品(除"三新")行政审批的政策,但越来越多的进口消毒产品进入中国,如何在新政策下"监管"进口消毒产品,确保进口消毒产品在国内安全有效的使用,这是目前必须考虑的问题。了解国外消毒产品上市、审批和监管等环节的各项政策法规,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进口产品,进一步指导我们"监管"和科学使用进口消毒产品。本文就化学消毒剂在北美及其他地区的注册监管法规做一简单介绍。

    作者:张流波;沈瑾;管若青;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药敏性调查

    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泌尿外科和妇科门诊患者送检标本进行检测与结果分析。结果该医院在2010-2012年期间,从733份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解脲支原体174株,检出率为23.7%。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中,女性占76.4%,男性占23.6%;年龄21岁~40岁感染率构成比为67.2%。临床分离的解脲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多西霉素、四环素、米诺霉素等常用抗菌药物均比较敏感,但对环丙沙星呈现出耐药倾向。结论女性和中青年是解脲支原体感染高发人群,其对常用抗菌药物比较敏感,应慎用喹诺酮类药物。

    作者:田河;邸彦橙;白吉祥;宋静;南锡浩;冯铁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型医院保洁全管理模式研究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的医院保洁管理模式,提高医院环境卫生质量。方法通过建立专门管理组织和保洁员的培训,达到提高医院卫生保洁质量和保洁员整体素质的目的。结果通过实施新型医院保洁管理模式,提高了医院卫生质量合格率和保洁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知晓率。建立了标准化管理和操作流程,住院患者满意度提高,有利于院内感染管理。结论新型医院保洁管理模式开展,明显提高了医院卫生保洁工作质量,有利于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作者:金凤然;王国伶;曹淑杰;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科室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医院不同科室清洗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效果差异,为加强硬式内镜器械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ro-tect M检测和隐血试验方法,对某医院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室手工清洗组清洗后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经Pro-tect M检测清洗质量合格率为49.58%,隐血试验检测合格率为66.67%。消毒供应中心机洗组清洗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经Pro-tect M检测清洗质量合格率为98.33%,隐血试验检测合格率为100%。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负责清洗的腹腔镜手术器械质量明显优于手术室手工清洗组,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

    作者:念金霞;钱小芳;叶培英;郑伟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肉桂油水溶液及其乳液杀菌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肉桂油水溶液及其乳液的杀菌作用,为消毒和抗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方法,对肉桂油水溶液及其乳液进行实验室杀菌效果观察。结果用浓度为体积分数0.6%肉桂油水溶液对悬液内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0 min,杀灭对数值均>5.00;浓度为体积分数1.0%的肉桂油水溶液对悬液内白色念珠菌作用10 min,杀灭对数值>5.00。相同浓度的肉桂油乳液对悬液内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杀灭效果与上述结果一致,而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则需要将肉桂油乳液浓度提高到体积分数0.8%。结论肉桂油水剂和乳剂均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有一定差异。

    作者:黄晓晖;陈思东;李庭杰;蔡旭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消毒前后PCR技术对水中大肠杆菌检测的研究与展望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是影响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饮水安全问题。但生活饮用水病原菌或其他致病微生物污染引起的介水传播疾病在我国仍不时发生,广大农村地区微生物指标超标仍然较为普遍。如何快速、准确评价饮用水微生物污染及消毒效果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自然灾害、传染病疫情、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中,一种快速、准确而又成熟的检测技术可为卫生行政部门快速决策提供依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因此,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水消毒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并且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检测手段的时效性、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段弘扬;班海群;张流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灭菌程序对防止湿包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规范化灭菌在防止灭菌包湿包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全自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包按照实施规范化灭菌处理前后分组,A组实施前687包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B组实施后6210包在A组操作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灭菌处理。结果 A组湿包率为1.74%,B组湿包率为0.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灭菌包规范化处理是防止湿包现象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晓祺;张梅;曹军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清洗剂对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清洗剂对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为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止血钳为观察对象,一组资料为2010年3-5月份清洗止血钳,应用多酶清洗剂A,共收集止血钳64123件。另一组为2011年3-5月份清洗止血钳,应用碱性含酶清洗剂B,共收集止血钳75465件。应用目测方法评价清洗后器械表面有无残留血迹、污垢及锈迹,记录清洗不合格器械数量并计算合格率,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多酶清洗剂A组不合格止血钳414件,清洗合格率为99.35%,碱性含酶清洗剂 B 组不合格止血钳512件,清洗合格率为99.32%,两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器械预处理是器械清洗关键环节,应根据器械污染程度进行综合管理。

    作者:杨苏华;杨翠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术前不同皮肤准备方法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

    目的:观察并分析术前不同皮肤准备方法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方法对三组手术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术前皮肤准备方法,对照组剃毛后用肥皂水沐浴,实验组A剃毛后用氯已定皂液沐浴,实验组B不剃毛后用氯已定皂液沐浴,比较三组术前皮肤损伤情况、术区细菌数和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不剃毛组(实验组B)皮肤损伤率明显低于剃毛组(实验组A、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组和B组)术前及换药前术区菌落数明显减少。实验组B术后切口感染与对照组无差别。结论术前用含氯已定皂液沐浴、不剃毛的皮肤准备方法均能减少皮肤的损伤,清除术区细菌,不增加手术部位感染。

    作者:陈婕嫱;潘婧婧;谢张黄;薛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种复方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及其杀菌机理的研究

    目的:研究一种复方二氧化氯消毒剂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及其杀菌机理。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透射电镜的方法,对该复方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及其杀菌机理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用含50 mg/L二氧化氯的该复方消毒剂对悬液内大肠杆菌作用10 min,平均杀灭率达到99.9%以上。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经二氧化氯作用后的大肠杆菌菌体超微结构受到明显破坏。蛋白质渗漏实验表明受二氧化氯作用后的大肠杆菌细胞内容物大量漏出。结论该复方二氧化氯消毒剂在较低浓度下可有效杀灭大肠杆菌,其主要作用机理是致使菌体超微结构破坏和细胞内容物漏出。

    作者:高金龙;牛佳静;谷娜;刘璐;王奎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桐乡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桐乡市托幼机构卫生消毒工作状况,为加强托幼机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查看和细菌检测方法,对桐乡市部分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状况进行监测与调查。结果2012年对25家托幼机构共采样561份,总平均合格率为84.14%,不同监测项目中,室内空气、环境物体表面、教保员工手、毛巾、餐具以及紫外线灯强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5.77%、82.00%、84.00%、82.11%、74.67%和90.00%。公办和民办托幼机构之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P<0.05)。结论桐乡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的总体水平一般,尤其是餐具、饮水机出水口以及毛巾的监测合格率偏低,应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消毒质量,保障幼儿健康。

    作者:张晓怡;杨幼清;方惠千;徐迪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无醇型消毒凝胶的制备及其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无醇型消毒凝胶的制备及其杀菌效果,为研制消毒型医用超声耦合剂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特殊配方工艺和滤膜法,对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基质和三氯生为杀菌成分的消毒凝胶进行实验室制备,并观察其杀菌效果。结果制得的消毒凝胶呈无色透明凝胶。用含量10 g/L三氯生消毒凝胶原液浸泡作用1.0 min,对载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该消毒凝胶原液涂抹作用人体皮肤,作用5.0 min,对皮肤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为1.77。结论该消毒凝胶剂物理性状及其杀菌效果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作者:曾文明;杨宁;赖发伟;王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波探头不同消毒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波探头消毒的佳方法。方法比较无菌纯化水、免洗消毒凝胶、一次性医院消毒湿巾对超声波探头的消毒效果。结果消毒后立即采样,无菌纯化水、免洗消毒凝胶、一次性医院消毒湿巾3种方法均符合规定要求,一次性医院消毒湿巾使用更方便。结论一次性医院消毒湿巾是较好的超声波探头消毒方法。

    作者:陈丹;田桂登;简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季铵盐消毒巾用于新生儿暖箱消毒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季铵盐消毒巾用于新生儿暖箱消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新生儿暖箱消毒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500 mg /L浓度的聚维酮碘擦拭消毒法,实验组采用季铵盐消毒巾擦拭消毒法,消毒后分别对新生儿暖箱内壁进行采样,生物监测。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监测合格率均为100%。实验组消毒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使用季铵盐消毒巾对新生儿暖箱表面进行消毒,消毒效果可靠,操作方法简单。

    作者:蒋慧玲;项崇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