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西省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陶桐;李元平;宋晖;张亚尼

关键词:医疗机构, 消毒效果, 监督监测
摘要:目的:了解山西省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的现状,改进医院消毒方法和措施,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用现场抽样和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对2012年28所不同规模、不同体制、不同类型的医院消毒质量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消毒效果合格率95.24%,其中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民营医院合格率分别为96.5%、95.3%和93.8%,内镜和室内空气合格率较低,分别是83.33%和87.21%;医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医院污水、使用中消毒剂、无菌用品、压力蒸汽灭菌器、紫外线灯和透析液都在90.00%以上。结论山西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消毒现状发展不平衡,存在的问题较多,建议应加强卫生管理,进一步完善监督监测制度,加大专项投入。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304例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危险因素,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304例,发生医院感染46例,感染率为15.1%。患者高龄、长时间住院、糖化血红蛋白高、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构成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首,泌尿系统次之,分别占71.7%和17.4%。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充分重视其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对策和预防措施。

    作者:王笑青;夏优秀;甘文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次性B-D测试包内纸用于锐器保护套的制作

    为了避免锐利、精细器械装放时受挤压、撞击造成损坏,同时保护器械刺破包装材料,自2007年使用一次性B-D测试包内纸用于做锐器保护套,取得良好效果。该纸较厚,用于做锐器保护套不容易被刺破,蒸汽容易穿透。该方法为废物利用,经济成本为零。

    作者:王大莉;徐氚;胡赟;李久芳;周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型医院保洁全管理模式研究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的医院保洁管理模式,提高医院环境卫生质量。方法通过建立专门管理组织和保洁员的培训,达到提高医院卫生保洁质量和保洁员整体素质的目的。结果通过实施新型医院保洁管理模式,提高了医院卫生质量合格率和保洁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知晓率。建立了标准化管理和操作流程,住院患者满意度提高,有利于院内感染管理。结论新型医院保洁管理模式开展,明显提高了医院卫生保洁工作质量,有利于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作者:金凤然;王国伶;曹淑杰;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山西省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山西省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的现状,改进医院消毒方法和措施,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用现场抽样和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对2012年28所不同规模、不同体制、不同类型的医院消毒质量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消毒效果合格率95.24%,其中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民营医院合格率分别为96.5%、95.3%和93.8%,内镜和室内空气合格率较低,分别是83.33%和87.21%;医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医院污水、使用中消毒剂、无菌用品、压力蒸汽灭菌器、紫外线灯和透析液都在90.00%以上。结论山西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消毒现状发展不平衡,存在的问题较多,建议应加强卫生管理,进一步完善监督监测制度,加大专项投入。

    作者:陶桐;李元平;宋晖;张亚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城市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管理与质量调查

    目的:了解城市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管理与消毒灭菌质量状况,以便加强消毒管理。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方法,对本市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管理与消毒灭菌质量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的130家城市基层医疗单位,平均营业面积为35.5 m2,有60.5%单位只有1~2名职工。拥有压力蒸汽灭菌器单位仅占17.1%,仅有16.2%的单位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共采集各种消毒对象标本2583份,总平均合格率为80.1%;其中以室内空气合格率低,仅为13.9%;无菌器械质量监测合格率为84.4%。结论该城市基层医疗机构软硬件建设不到位,医务人员缺乏,消毒工作有待加强,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作者:钱怀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因素研究与管理

    目的:研究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相关因素,建立控制管理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产科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特点与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提出相应控制措施。结果该医院2011年度妇产科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软组织感染发生率为3.57%,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后的2012年度新生儿皮肤感染率为0.53%。结论该医院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发生率较高,经采取严格消毒隔离措施、沐浴室管理、手卫生管理等系列措后,有效降低了新生儿皮肤软组织感染率。

    作者:余海珠;吴剑;王悦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控制效果

    目的:观察不同干预措施对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预防效果。方法通过临床观察,比较实施干预前后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发生率,分析感染的原因。结果通过实施腹膜透析隧道口护理细节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和无菌化护理操作等干预措施,使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率由干预前的2.5%下降至0.6%。结论对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实行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率。

    作者:周成;谢敏叶;任晓碧;赵玲玲;戴一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梗塞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脑梗塞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住院脑梗塞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期间从住院脑梗塞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213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7.93%,真菌占20.66%,革兰阳性球菌占1.41%。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比例较高,构成优势菌群。铜绿假单胞菌中以多重耐药菌株居多,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多粘菌素B有较好的敏感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比例也比较高。结论该医院住院神经外科脑梗塞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临床应慎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应加强耐药菌监测和药敏试验。

    作者:何秋丽;茅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种复方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及其杀菌机理的研究

    目的:研究一种复方二氧化氯消毒剂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及其杀菌机理。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透射电镜的方法,对该复方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及其杀菌机理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用含50 mg/L二氧化氯的该复方消毒剂对悬液内大肠杆菌作用10 min,平均杀灭率达到99.9%以上。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经二氧化氯作用后的大肠杆菌菌体超微结构受到明显破坏。蛋白质渗漏实验表明受二氧化氯作用后的大肠杆菌细胞内容物大量漏出。结论该复方二氧化氯消毒剂在较低浓度下可有效杀灭大肠杆菌,其主要作用机理是致使菌体超微结构破坏和细胞内容物漏出。

    作者:高金龙;牛佳静;谷娜;刘璐;王奎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种聚六亚甲基单胍中和剂的发现及鉴定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鉴定一种可化学显色的聚六亚甲基单胍盐中和剂。方法采用胶体滴定法建立聚六亚甲基单胍与聚乙烯基硫酸钾发生反应的直线回归方程,并在试管中用化学指示液指示聚六亚甲基单胍与中和剂中和完全的终点,同时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该中和剂进行鉴定实验。结果甲苯胺蓝指示聚乙烯基硫酸钾中和聚六亚甲基单胍完全的终点明确,聚六亚甲基单胍与0.0025 mol/L聚乙烯基硫酸钾进行等量反应的线性范围为1.5~4.0 mg,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经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鉴定证明,聚乙烯基硫酸钾能有效中和聚六亚甲基单胍的杀菌作用,且中和剂和中和产物溶液对微生物的生长没有影响。结论0.0025 mol/L的聚乙烯基硫酸钾可有效中和4.8g/L以下浓度的聚六亚甲基单胍盐的杀菌效果,并能通过指示液化学显色指示中和反应的终点。

    作者:陈金龙;王长德;帖金凤;张文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现状,提出控制措施。方法通过现场采集口腔科治疗用水系统水体进行细菌学检测,对嘉兴市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综合性医院口腔科2009-2013年期间治疗用水卫生质量的合格率依次为20.00%、57.41%、60.00%、55.36%和89.66%,呈逐年上升趋势。社区口腔诊所2010-2012年期间治疗用水卫生质量合格率依次为20.59%、23.08%和18.75%,没有明显改善。结论该地区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严重,特别是社区口腔诊所治疗用水水质亟待改进,应加大监督监测力度。

    作者:陈黎霞;王恒辉;何培彦;高雯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三种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消毒效果

    目的:研究三种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消毒效果。方法随机将24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按消毒方法不同分为碘酊+酒精组、碘伏组和安尔碘组,每组各80例,于静脉穿刺前常规消毒皮肤。观察对比三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碘伏组和安尔碘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小于碘酊+酒精组(P<0.05),三组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上无差别(P>0.05)。结论碘伏和安尔碘均可用于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消毒,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作者:赖碧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3年8月15日24 h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当日实查住院患者1582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352例、369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2.25%、例次现患率为23.32%。其中医院内获得感染41例、48例次,感染现患率2.59%,例次现患率2.97%;发生社区感染311例、321例次,社区感染现患率19.66%、例次现患率20.29%。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44.50%,治疗用药患者病原学送检率26.37%,病原菌检出阳性率为33.33%。结论该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较低,主要来自社区感染较多,住院患者标本送检率有待提高。

    作者:王芬;郑玲;李淑芳;肖雪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国外化学消毒剂的注册监管法规简介

    随着国家"简政放权"方针的提出,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了取消部分消毒产品(除"三新")行政审批的政策,但越来越多的进口消毒产品进入中国,如何在新政策下"监管"进口消毒产品,确保进口消毒产品在国内安全有效的使用,这是目前必须考虑的问题。了解国外消毒产品上市、审批和监管等环节的各项政策法规,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进口产品,进一步指导我们"监管"和科学使用进口消毒产品。本文就化学消毒剂在北美及其他地区的注册监管法规做一简单介绍。

    作者:张流波;沈瑾;管若青;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起疑似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

    目的:了解一起疑似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为控制其感染蔓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此次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综合干预措施。结果该医院胸外科ICU在20日之内连续发生7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从患者的痰标本中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同时在该病房环境和医务人员手上检出同源铜绿假单胞菌。患有两种及以上基础疾病、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置管和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是本次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经采取积极救治和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的发展。结论该医院胸外科ICU铜绿假单胞菌引起住院患儿感染为一起医院感染暴发,经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控制了疫情。

    作者:王文娟;邓文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院感染嗜麦芽寡氧假单胞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了解嗜麦芽寡氧单胞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感染患者标本中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该医院在2010-2011年从住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嗜麦芽寡氧假单胞菌331株,分离率居前3位的临床科室依次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和神经内科,分离率依次为41.2%、29.7%和8.6%。临床标本中以呼吸道标本分离率高,占83.4%;其次是血液标本,占10.3%。临床分离的嗜麦芽寡氧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左旋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比较敏感,但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嗜麦芽寡氧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在ICU和呼吸内科,以呼吸道感染居多,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

    作者:黄晨;诸林俏;余思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科室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医院不同科室清洗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效果差异,为加强硬式内镜器械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ro-tect M检测和隐血试验方法,对某医院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室手工清洗组清洗后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经Pro-tect M检测清洗质量合格率为49.58%,隐血试验检测合格率为66.67%。消毒供应中心机洗组清洗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经Pro-tect M检测清洗质量合格率为98.33%,隐血试验检测合格率为100%。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负责清洗的腹腔镜手术器械质量明显优于手术室手工清洗组,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

    作者:念金霞;钱小芳;叶培英;郑伟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灭菌程序对防止湿包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规范化灭菌在防止灭菌包湿包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全自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包按照实施规范化灭菌处理前后分组,A组实施前687包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B组实施后6210包在A组操作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灭菌处理。结果 A组湿包率为1.74%,B组湿包率为0.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灭菌包规范化处理是防止湿包现象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晓祺;张梅;曹军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应用及运行故障分析与对策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腔内微创手术越来越多,精密医用仪器消毒灭菌引起高度重视。由于内镜结构复杂,材料特殊,不耐高温,为保证手术质量以及患者的医疗安全,多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其具有快捷、高效、安全等优点,但如果操作不规范,则不能保证一次性通过,造成重复灭菌增加时间和费用。为积极探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故障处理的技术,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6月612锅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翠兰;高志林;孙业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马鞍山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目的:开展医院消毒效果监测,找出存在问题,以便改进和提高。方法对马鞍山市2009-2012年医疗机构开展环境卫生学和消毒药械效能抽样检测。结果4年共采样1373份,合格1245份,平均总合格率90.68%,其中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100%,无菌物品、消毒剂有效成分、室内空气、紫外线灯管和血透液合格率分别为99.11%、96.91%、96.58%、94.02%和93.18%,医务人员手、工作台面、消毒剂染菌量和专科器械合格率分别为85.66%、84.38%、82.35%和71.79%。结论马鞍山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质量总体合格率比较高,专科器械等部分消毒效果欠佳,应重点加强监管。

    作者:毕凤桂;汪永禄;陶勇;葛大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