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种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消毒效果

赖碧波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碘伏, 碘酊, 安尔碘
摘要:目的:研究三种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消毒效果。方法随机将24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按消毒方法不同分为碘酊+酒精组、碘伏组和安尔碘组,每组各80例,于静脉穿刺前常规消毒皮肤。观察对比三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碘伏组和安尔碘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小于碘酊+酒精组(P<0.05),三组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上无差别(P>0.05)。结论碘伏和安尔碘均可用于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消毒,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种聚六亚甲基单胍中和剂的发现及鉴定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鉴定一种可化学显色的聚六亚甲基单胍盐中和剂。方法采用胶体滴定法建立聚六亚甲基单胍与聚乙烯基硫酸钾发生反应的直线回归方程,并在试管中用化学指示液指示聚六亚甲基单胍与中和剂中和完全的终点,同时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该中和剂进行鉴定实验。结果甲苯胺蓝指示聚乙烯基硫酸钾中和聚六亚甲基单胍完全的终点明确,聚六亚甲基单胍与0.0025 mol/L聚乙烯基硫酸钾进行等量反应的线性范围为1.5~4.0 mg,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经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鉴定证明,聚乙烯基硫酸钾能有效中和聚六亚甲基单胍的杀菌作用,且中和剂和中和产物溶液对微生物的生长没有影响。结论0.0025 mol/L的聚乙烯基硫酸钾可有效中和4.8g/L以下浓度的聚六亚甲基单胍盐的杀菌效果,并能通过指示液化学显色指示中和反应的终点。

    作者:陈金龙;王长德;帖金凤;张文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透室血压计袖带消毒方法的改进

    目的:了解血透室血压计袖带细菌污染情况,探讨一种简单有效的消毒方法。方法选取某医院血透室血透患者正在使用的血压计袖带,分为两组,实验组血压计袖带在每日紫外线消毒的基础上用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对照组只进行每日紫外线消毒,对两组血压计袖带的细菌污染情况以及患者和医务人员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连续使用不同人次后实验组血压计袖带菌数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血透室血压计袖带在每日紫外线消毒的基础上采用免洗手消毒凝胶消毒是控制血压计袖带细菌污染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蔷薇;金茹;叶白如;刘海萍;黄素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餐具消毒监测结果

    目的:了解温岭市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餐具消毒现状。方法依据GB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采用纸片法对2010-2012年温岭市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清洗消毒的餐具进行随机抽样监测。结果3年间餐具合格率逐年提高,总合格率为84.85%;托幼机构的合格率低。结论监督部门要加强农村学校和托幼机构的食堂卫生监督,改进管理措施。

    作者:陈美舜;金春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的防护效果

    目的:观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对预防感染传播的效果。方法通过自查方式,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隔离措施前后,预防感染传播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严格隔离措施,使得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由严格隔离前的0.42%下降到0.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需要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可以避免其感染蔓延和扩散,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杨雅婷;胡静;王静;张鑫;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现状,提出控制措施。方法通过现场采集口腔科治疗用水系统水体进行细菌学检测,对嘉兴市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综合性医院口腔科2009-2013年期间治疗用水卫生质量的合格率依次为20.00%、57.41%、60.00%、55.36%和89.66%,呈逐年上升趋势。社区口腔诊所2010-2012年期间治疗用水卫生质量合格率依次为20.59%、23.08%和18.75%,没有明显改善。结论该地区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严重,特别是社区口腔诊所治疗用水水质亟待改进,应加大监督监测力度。

    作者:陈黎霞;王恒辉;何培彦;高雯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304例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危险因素,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304例,发生医院感染46例,感染率为15.1%。患者高龄、长时间住院、糖化血红蛋白高、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构成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首,泌尿系统次之,分别占71.7%和17.4%。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充分重视其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对策和预防措施。

    作者:王笑青;夏优秀;甘文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型医院保洁全管理模式研究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的医院保洁管理模式,提高医院环境卫生质量。方法通过建立专门管理组织和保洁员的培训,达到提高医院卫生保洁质量和保洁员整体素质的目的。结果通过实施新型医院保洁管理模式,提高了医院卫生质量合格率和保洁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知晓率。建立了标准化管理和操作流程,住院患者满意度提高,有利于院内感染管理。结论新型医院保洁管理模式开展,明显提高了医院卫生保洁工作质量,有利于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作者:金凤然;王国伶;曹淑杰;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药敏性调查

    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泌尿外科和妇科门诊患者送检标本进行检测与结果分析。结果该医院在2010-2012年期间,从733份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解脲支原体174株,检出率为23.7%。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中,女性占76.4%,男性占23.6%;年龄21岁~40岁感染率构成比为67.2%。临床分离的解脲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多西霉素、四环素、米诺霉素等常用抗菌药物均比较敏感,但对环丙沙星呈现出耐药倾向。结论女性和中青年是解脲支原体感染高发人群,其对常用抗菌药物比较敏感,应慎用喹诺酮类药物。

    作者:田河;邸彦橙;白吉祥;宋静;南锡浩;冯铁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调查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便于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手术患者与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325例手术患者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为79.38%,不合理使用率为20.62%。548例非手术患者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为41.79%,不合理使用率为58.21%。使用频次多的抗菌药物依次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结论该医院住院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占50%以上,应加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作者:黄素玲;汤利;林丽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组合干预措施对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实施组合干预措施,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现场观察和调查表方式,对某医院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干预和调查。结果每月组织实施背靠背观察、检查和考核等干预措施,对检查结果进行修正和处理。实施组合干预措施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39.94%提高到79.81%;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考核合格率由73.33%提高至91.96%。每床每日洗手液消耗量由3.56 ml增加到14.30 ml;医院感染率由3.2%下降至2.7%。结论通过实施组合干预措施,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知识考核合格率明显提高。

    作者:许新玲;张宏英;万岐江;秦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控制效果

    目的:观察不同干预措施对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预防效果。方法通过临床观察,比较实施干预前后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发生率,分析感染的原因。结果通过实施腹膜透析隧道口护理细节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和无菌化护理操作等干预措施,使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率由干预前的2.5%下降至0.6%。结论对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实行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率。

    作者:周成;谢敏叶;任晓碧;赵玲玲;戴一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饮水消毒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城市供水已成为世界各国21世纪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饮水卫生质量令人堪忧。据统计,全世界约有12亿人缺少安全饮用水,水源性疾病每年达10亿人之多,其中400万儿童因水源性传染病死亡。不安全饮用水成为发展中国家80%疾病、30%死亡的根源。采用安全、高效的饮用水消毒方法,严格执行饮水卫生标准,是防止水源性疾病发生,维护人类健康的根本前提。世界各国为确保饮水卫生质量均采取了严格措施,其中消毒一直是给水处理的核心问题,一种理想的饮用水消毒剂或消毒方法应对人体无毒、无刺激性,并能迅速释放广谱杀菌的有效成份,且耐储存、便于运输,同时所采用的消毒操作也应简单方便,易于普及。然而国内外研究者至今没有发现一种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消毒方法。目前除了常用的氯消毒外,还有很多新的消毒方法具有推广价值,但这些新方法也存在生产制造、成本、应用条件等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作者:费春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神经内科护士床边交接班手卫生调查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士床边交接班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现场洗手操作考核和观察以及查看手卫生设施配备等方法,对神经内科护士床边交接班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神经内科护士问卷调查、现场洗手操作考核调查结果相对较好,科室手卫生设施配备调查结果洗手设施不足,现场观察结果护士用戴手套替代手卫生频率高,更换手套频率低。结论神经内科护士床边交接班手卫生依从性较差,有必要加强床边交接班手卫生管理。

    作者:钱淑艳;叶迈蕴;叶小聪;徐爱华;汤李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3年8月15日24 h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当日实查住院患者1582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352例、369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2.25%、例次现患率为23.32%。其中医院内获得感染41例、48例次,感染现患率2.59%,例次现患率2.97%;发生社区感染311例、321例次,社区感染现患率19.66%、例次现患率20.29%。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44.50%,治疗用药患者病原学送检率26.37%,病原菌检出阳性率为33.33%。结论该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较低,主要来自社区感染较多,住院患者标本送检率有待提高。

    作者:王芬;郑玲;李淑芳;肖雪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植入物手术包压力蒸汽灭菌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压力蒸汽灭菌的植入物手术包实行规范化管理后的效果。方法调查压力蒸汽灭菌植入物手术包的管理情况,针对性采取管理措施,比较规范化管理前后植入物手术包待灭菌、已灭菌质量和相关记录的变化。结果规范化管理后植入物手术包待灭菌质量、已灭菌质量和相关记录的合格率均提高,监测也更完整,记录实现了追溯。结论对植入物手术包予以规范化的管理,能切实提高灭菌保障水平,避免医院感染及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杜文碧;杨京晶;周建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该医院连续5年间从医院感染病人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675株,其中鉴定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179株,占大肠埃希菌总数的26.52%。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和多种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超过60%。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作者:刘水桂;季苏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清洗剂对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清洗剂对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为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止血钳为观察对象,一组资料为2010年3-5月份清洗止血钳,应用多酶清洗剂A,共收集止血钳64123件。另一组为2011年3-5月份清洗止血钳,应用碱性含酶清洗剂B,共收集止血钳75465件。应用目测方法评价清洗后器械表面有无残留血迹、污垢及锈迹,记录清洗不合格器械数量并计算合格率,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多酶清洗剂A组不合格止血钳414件,清洗合格率为99.35%,碱性含酶清洗剂 B 组不合格止血钳512件,清洗合格率为99.32%,两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器械预处理是器械清洗关键环节,应根据器械污染程度进行综合管理。

    作者:杨苏华;杨翠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马鞍山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目的:开展医院消毒效果监测,找出存在问题,以便改进和提高。方法对马鞍山市2009-2012年医疗机构开展环境卫生学和消毒药械效能抽样检测。结果4年共采样1373份,合格1245份,平均总合格率90.68%,其中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100%,无菌物品、消毒剂有效成分、室内空气、紫外线灯管和血透液合格率分别为99.11%、96.91%、96.58%、94.02%和93.18%,医务人员手、工作台面、消毒剂染菌量和专科器械合格率分别为85.66%、84.38%、82.35%和71.79%。结论马鞍山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质量总体合格率比较高,专科器械等部分消毒效果欠佳,应重点加强监管。

    作者:毕凤桂;汪永禄;陶勇;葛大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住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其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情况及耐药特点,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及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感染标本进行检测与结果分析。结果该医院在2012年度从住院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220株,90.48%的菌株分离自痰液标本,其次是口咽部和伤口分泌物。以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标本中检出率高。所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比较敏感,但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头孢曲松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50%。结论该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自痰液,以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标本居多,对多种抗菌药物呈耐药倾向,应加强耐药性监测。

    作者:张爱勤;孙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RT-PCR技术快速检测水消毒效果的研究

    目的:建立以mRNA为基础的RT-PCR方法用于大肠杆菌活菌检测,并初步用于水消毒效果评价。方法利用基因技术原理,建立以mRNA为模板的RT-PCR方法对大肠杆菌的uidA基因进行检测,并与平板培养法和普通PCR方法对比,评价水消毒效果。结果采用以UidA基因为模板的RT-PCR方法检测大肠杆菌的灵敏度为3.6×103cfu/ml;使用此方法检测经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后的大肠杆菌,检测结果与平板培养法一致。而以DNA为模板的PCR方法则出现假阳性结果。结论所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大肠杆菌活菌,在水消毒效果的评价中具有指示作用。

    作者:段弘扬;班海群;张流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