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邓文琳
目的:比较不同清洗剂对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为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止血钳为观察对象,一组资料为2010年3-5月份清洗止血钳,应用多酶清洗剂A,共收集止血钳64123件。另一组为2011年3-5月份清洗止血钳,应用碱性含酶清洗剂B,共收集止血钳75465件。应用目测方法评价清洗后器械表面有无残留血迹、污垢及锈迹,记录清洗不合格器械数量并计算合格率,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多酶清洗剂A组不合格止血钳414件,清洗合格率为99.35%,碱性含酶清洗剂 B 组不合格止血钳512件,清洗合格率为99.32%,两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器械预处理是器械清洗关键环节,应根据器械污染程度进行综合管理。
作者:杨苏华;杨翠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三种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消毒效果。方法随机将24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按消毒方法不同分为碘酊+酒精组、碘伏组和安尔碘组,每组各80例,于静脉穿刺前常规消毒皮肤。观察对比三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碘伏组和安尔碘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小于碘酊+酒精组(P<0.05),三组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上无差别(P>0.05)。结论碘伏和安尔碘均可用于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消毒,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作者:赖碧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脑梗塞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住院脑梗塞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期间从住院脑梗塞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213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7.93%,真菌占20.66%,革兰阳性球菌占1.41%。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比例较高,构成优势菌群。铜绿假单胞菌中以多重耐药菌株居多,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多粘菌素B有较好的敏感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比例也比较高。结论该医院住院神经外科脑梗塞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临床应慎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应加强耐药菌监测和药敏试验。
作者:何秋丽;茅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士床边交接班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现场洗手操作考核和观察以及查看手卫生设施配备等方法,对神经内科护士床边交接班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神经内科护士问卷调查、现场洗手操作考核调查结果相对较好,科室手卫生设施配备调查结果洗手设施不足,现场观察结果护士用戴手套替代手卫生频率高,更换手套频率低。结论神经内科护士床边交接班手卫生依从性较差,有必要加强床边交接班手卫生管理。
作者:钱淑艳;叶迈蕴;叶小聪;徐爱华;汤李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术前不同皮肤准备方法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方法对三组手术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术前皮肤准备方法,对照组剃毛后用肥皂水沐浴,实验组A剃毛后用氯已定皂液沐浴,实验组B不剃毛后用氯已定皂液沐浴,比较三组术前皮肤损伤情况、术区细菌数和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不剃毛组(实验组B)皮肤损伤率明显低于剃毛组(实验组A、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组和B组)术前及换药前术区菌落数明显减少。实验组B术后切口感染与对照组无差别。结论术前用含氯已定皂液沐浴、不剃毛的皮肤准备方法均能减少皮肤的损伤,清除术区细菌,不增加手术部位感染。
作者:陈婕嫱;潘婧婧;谢张黄;薛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灭菌在防止灭菌包湿包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全自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包按照实施规范化灭菌处理前后分组,A组实施前687包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B组实施后6210包在A组操作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灭菌处理。结果 A组湿包率为1.74%,B组湿包率为0.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灭菌包规范化处理是防止湿包现象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晓祺;张梅;曹军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邻苯二甲醛内镜模拟现场消毒效果及连续使用稳定性。方法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和模拟消毒试验方法,对邻苯二甲醛消毒内镜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用浓度为3000 mg/L的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在清洗消毒机设定程序运行总时间25.5 min,或手工清洗全过程18.5 min,对污染在模拟消化内镜载体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消除对数值均>4.0。在清洗消毒机模拟运行条件下,连续使用14 d、累计消毒处理81件胃镜,邻苯二甲醛含量从5880 mg/L降至3960 mg/L,该液体处理染菌模拟内镜体仍能符合消毒要求。结论该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在模拟现场条件下,无论消毒机处理或手工处理均能达到规定的消毒要求,在消毒机运行累计81条胃镜,邻苯二甲醛消毒液仍保持在有效浓度范围。
作者:魏兰芬;潘协商;钱文理;赵永信;许激;严峻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院洁净手术室的运行和管理现状,为洁净手术室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广州市部分医院洁净手术室静态条件下的微小气候和空气洁净效果进行监测并对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共抽检广州市18家医院的53间洁净手术室,静压差、温湿度、截面风速、空气洁净度和沉降菌等6项指标监测都合格的洁净手术室比例为18.87%。各项指标中,温度、沉降菌和尘埃粒子数合格率分别为88.89%、88.68%和83.02%,相对湿度、静压差和百级截面风速合格率较低,分别为60.00%、58.49%和54.72%。少数医院洁净手术室未按规范设置专职管理人员,存在过滤系统过滤器清洗和更换不规范。结论广州市医院洁净手术室管理欠规范,空气洁净合格率总体偏低,需要加强日常监督监测和规范化管理。
作者:李燕;贺征;陈坤才;梁颖茹;刘鹏达;张旭;林云万;邓小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某医院病原学标本送检与检测情况,为了解该院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2-2013年住院患者标本送检与检测结果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住院患者2012-2013年度总计送检标本5027份,主要是痰液,总构成比为56.22%;其次是尿液和分泌物,构成比分别为12.25%和9.23%;其中检出多重耐药菌2673株,占总数的62.08%。居前四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构成比依次为27.19%、19.23%、18.04%和13.86%。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的病原学标本主要是痰液、尿液和分泌物,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多重耐药菌占60%以上,应加强耐药菌监测和药敏试验。
作者:邢亚威;刘志广;杨兴肖;刘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鉴定一种可化学显色的聚六亚甲基单胍盐中和剂。方法采用胶体滴定法建立聚六亚甲基单胍与聚乙烯基硫酸钾发生反应的直线回归方程,并在试管中用化学指示液指示聚六亚甲基单胍与中和剂中和完全的终点,同时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该中和剂进行鉴定实验。结果甲苯胺蓝指示聚乙烯基硫酸钾中和聚六亚甲基单胍完全的终点明确,聚六亚甲基单胍与0.0025 mol/L聚乙烯基硫酸钾进行等量反应的线性范围为1.5~4.0 mg,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经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鉴定证明,聚乙烯基硫酸钾能有效中和聚六亚甲基单胍的杀菌作用,且中和剂和中和产物溶液对微生物的生长没有影响。结论0.0025 mol/L的聚乙烯基硫酸钾可有效中和4.8g/L以下浓度的聚六亚甲基单胍盐的杀菌效果,并能通过指示液化学显色指示中和反应的终点。
作者:陈金龙;王长德;帖金凤;张文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3年8月15日24 h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当日实查住院患者1582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352例、369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2.25%、例次现患率为23.32%。其中医院内获得感染41例、48例次,感染现患率2.59%,例次现患率2.97%;发生社区感染311例、321例次,社区感染现患率19.66%、例次现患率20.29%。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44.50%,治疗用药患者病原学送检率26.37%,病原菌检出阳性率为33.33%。结论该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较低,主要来自社区感染较多,住院患者标本送检率有待提高。
作者:王芬;郑玲;李淑芳;肖雪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一种复方胍类消毒剂的杀菌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酸盐和双胍盐酸盐组成的复方消毒剂进行实验室杀菌效果观察。结果该复方消毒剂由1000 mg/L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与2000 mg/L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酸盐所组成。用该复方消毒剂原液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葡萄球菌作用1 min,杀灭对数值均大于5.0。该复方消毒剂杀菌效果明显好于复方中各单因子,且对上述4种试验菌的T/E值均大于1.0,显示出明显增效作用。结论该复方聚胍消毒剂在较低浓度下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两种聚六亚甲基胍具有显著协同杀菌作用。
作者:陈阳;于洪梅;全艳玲;朱秀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一种复方二氧化氯消毒剂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及其杀菌机理。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透射电镜的方法,对该复方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及其杀菌机理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用含50 mg/L二氧化氯的该复方消毒剂对悬液内大肠杆菌作用10 min,平均杀灭率达到99.9%以上。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经二氧化氯作用后的大肠杆菌菌体超微结构受到明显破坏。蛋白质渗漏实验表明受二氧化氯作用后的大肠杆菌细胞内容物大量漏出。结论该复方二氧化氯消毒剂在较低浓度下可有效杀灭大肠杆菌,其主要作用机理是致使菌体超微结构破坏和细胞内容物漏出。
作者:高金龙;牛佳静;谷娜;刘璐;王奎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为了避免锐利、精细器械装放时受挤压、撞击造成损坏,同时保护器械刺破包装材料,自2007年使用一次性B-D测试包内纸用于做锐器保护套,取得良好效果。该纸较厚,用于做锐器保护套不容易被刺破,蒸汽容易穿透。该方法为废物利用,经济成本为零。
作者:王大莉;徐氚;胡赟;李久芳;周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现状,提出控制措施。方法通过现场采集口腔科治疗用水系统水体进行细菌学检测,对嘉兴市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综合性医院口腔科2009-2013年期间治疗用水卫生质量的合格率依次为20.00%、57.41%、60.00%、55.36%和89.66%,呈逐年上升趋势。社区口腔诊所2010-2012年期间治疗用水卫生质量合格率依次为20.59%、23.08%和18.75%,没有明显改善。结论该地区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严重,特别是社区口腔诊所治疗用水水质亟待改进,应加大监督监测力度。
作者:陈黎霞;王恒辉;何培彦;高雯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桐乡市托幼机构卫生消毒工作状况,为加强托幼机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查看和细菌检测方法,对桐乡市部分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状况进行监测与调查。结果2012年对25家托幼机构共采样561份,总平均合格率为84.14%,不同监测项目中,室内空气、环境物体表面、教保员工手、毛巾、餐具以及紫外线灯强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5.77%、82.00%、84.00%、82.11%、74.67%和90.00%。公办和民办托幼机构之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P<0.05)。结论桐乡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的总体水平一般,尤其是餐具、饮水机出水口以及毛巾的监测合格率偏低,应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消毒质量,保障幼儿健康。
作者:张晓怡;杨幼清;方惠千;徐迪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该医院连续5年间从医院感染病人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675株,其中鉴定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179株,占大肠埃希菌总数的26.52%。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和多种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超过60%。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作者:刘水桂;季苏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便于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手术患者与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325例手术患者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为79.38%,不合理使用率为20.62%。548例非手术患者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为41.79%,不合理使用率为58.21%。使用频次多的抗菌药物依次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结论该医院住院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占50%以上,应加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作者:黄素玲;汤利;林丽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国家"简政放权"方针的提出,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了取消部分消毒产品(除"三新")行政审批的政策,但越来越多的进口消毒产品进入中国,如何在新政策下"监管"进口消毒产品,确保进口消毒产品在国内安全有效的使用,这是目前必须考虑的问题。了解国外消毒产品上市、审批和监管等环节的各项政策法规,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进口产品,进一步指导我们"监管"和科学使用进口消毒产品。本文就化学消毒剂在北美及其他地区的注册监管法规做一简单介绍。
作者:张流波;沈瑾;管若青;王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