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亚威;刘志广;杨兴肖;刘晓
目的:制作医用氧气湿化瓶及内芯装载架以解决氧气湿化瓶及内芯干燥问题。方法根据氧气湿化瓶及内芯形状和大小自行设计制作干燥架,并进行实际使用和观察。结果经使用证明,将大量消毒后湿化瓶倒立和内芯竖立在干燥架上放入干燥箱烘干,实现了湿化瓶和内芯固定,避免了倒下横躺,减少了重复劳动和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重力作用使水充分流出来,缩短干燥时间,提高了干燥效果。结论该干燥架解决了氧气湿化瓶及内芯放入干燥箱干燥问题,经使用证明效果良好。
作者:侯秋华;郑金红;杨兴玉;陈春丽;谭家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纳米氧化锌颗粒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为船舶压舱水赤潮藻的杀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小球藻培养计数法和生物测定方法,对纳米氧化锌颗粒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用浓度为0.5 mg/L纳米氧化锌颗粒作用48 h,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抑制率达到60%。悬液内加入0.5~5 mg/L纳米氧化锌颗粒,作用96 h,蛋白小球藻悬液内抗氧化歧化酶含量升高,叶绿素a和b及总含量均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纳米氧化锌颗粒对水中小球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对藻细胞的除藻机理是通过改变蛋白核小球藻叶绿素等生化组成,引起藻细胞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抑制藻类增长。
作者:金朝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以mRNA为基础的RT-PCR方法用于大肠杆菌活菌检测,并初步用于水消毒效果评价。方法利用基因技术原理,建立以mRNA为模板的RT-PCR方法对大肠杆菌的uidA基因进行检测,并与平板培养法和普通PCR方法对比,评价水消毒效果。结果采用以UidA基因为模板的RT-PCR方法检测大肠杆菌的灵敏度为3.6×103cfu/ml;使用此方法检测经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后的大肠杆菌,检测结果与平板培养法一致。而以DNA为模板的PCR方法则出现假阳性结果。结论所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大肠杆菌活菌,在水消毒效果的评价中具有指示作用。
作者:段弘扬;班海群;张流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鉴定一种可化学显色的聚六亚甲基单胍盐中和剂。方法采用胶体滴定法建立聚六亚甲基单胍与聚乙烯基硫酸钾发生反应的直线回归方程,并在试管中用化学指示液指示聚六亚甲基单胍与中和剂中和完全的终点,同时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该中和剂进行鉴定实验。结果甲苯胺蓝指示聚乙烯基硫酸钾中和聚六亚甲基单胍完全的终点明确,聚六亚甲基单胍与0.0025 mol/L聚乙烯基硫酸钾进行等量反应的线性范围为1.5~4.0 mg,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经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鉴定证明,聚乙烯基硫酸钾能有效中和聚六亚甲基单胍的杀菌作用,且中和剂和中和产物溶液对微生物的生长没有影响。结论0.0025 mol/L的聚乙烯基硫酸钾可有效中和4.8g/L以下浓度的聚六亚甲基单胍盐的杀菌效果,并能通过指示液化学显色指示中和反应的终点。
作者:陈金龙;王长德;帖金凤;张文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干预措施对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预防效果。方法通过临床观察,比较实施干预前后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发生率,分析感染的原因。结果通过实施腹膜透析隧道口护理细节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和无菌化护理操作等干预措施,使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率由干预前的2.5%下降至0.6%。结论对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实行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率。
作者:周成;谢敏叶;任晓碧;赵玲玲;戴一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对预防感染传播的效果。方法通过自查方式,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隔离措施前后,预防感染传播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严格隔离措施,使得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由严格隔离前的0.42%下降到0.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需要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可以避免其感染蔓延和扩散,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杨雅婷;胡静;王静;张鑫;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士床边交接班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现场洗手操作考核和观察以及查看手卫生设施配备等方法,对神经内科护士床边交接班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神经内科护士问卷调查、现场洗手操作考核调查结果相对较好,科室手卫生设施配备调查结果洗手设施不足,现场观察结果护士用戴手套替代手卫生频率高,更换手套频率低。结论神经内科护士床边交接班手卫生依从性较差,有必要加强床边交接班手卫生管理。
作者:钱淑艳;叶迈蕴;叶小聪;徐爱华;汤李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桐乡市托幼机构卫生消毒工作状况,为加强托幼机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查看和细菌检测方法,对桐乡市部分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状况进行监测与调查。结果2012年对25家托幼机构共采样561份,总平均合格率为84.14%,不同监测项目中,室内空气、环境物体表面、教保员工手、毛巾、餐具以及紫外线灯强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5.77%、82.00%、84.00%、82.11%、74.67%和90.00%。公办和民办托幼机构之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P<0.05)。结论桐乡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的总体水平一般,尤其是餐具、饮水机出水口以及毛巾的监测合格率偏低,应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消毒质量,保障幼儿健康。
作者:张晓怡;杨幼清;方惠千;徐迪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泌尿外科和妇科门诊患者送检标本进行检测与结果分析。结果该医院在2010-2012年期间,从733份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解脲支原体174株,检出率为23.7%。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中,女性占76.4%,男性占23.6%;年龄21岁~40岁感染率构成比为67.2%。临床分离的解脲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多西霉素、四环素、米诺霉素等常用抗菌药物均比较敏感,但对环丙沙星呈现出耐药倾向。结论女性和中青年是解脲支原体感染高发人群,其对常用抗菌药物比较敏感,应慎用喹诺酮类药物。
作者:田河;邸彦橙;白吉祥;宋静;南锡浩;冯铁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医院不同科室清洗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效果差异,为加强硬式内镜器械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ro-tect M检测和隐血试验方法,对某医院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室手工清洗组清洗后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经Pro-tect M检测清洗质量合格率为49.58%,隐血试验检测合格率为66.67%。消毒供应中心机洗组清洗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经Pro-tect M检测清洗质量合格率为98.33%,隐血试验检测合格率为100%。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负责清洗的腹腔镜手术器械质量明显优于手术室手工清洗组,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
作者:念金霞;钱小芳;叶培英;郑伟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国家"简政放权"方针的提出,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了取消部分消毒产品(除"三新")行政审批的政策,但越来越多的进口消毒产品进入中国,如何在新政策下"监管"进口消毒产品,确保进口消毒产品在国内安全有效的使用,这是目前必须考虑的问题。了解国外消毒产品上市、审批和监管等环节的各项政策法规,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进口产品,进一步指导我们"监管"和科学使用进口消毒产品。本文就化学消毒剂在北美及其他地区的注册监管法规做一简单介绍。
作者:张流波;沈瑾;管若青;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某三级医院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状况及临床分布特点,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2008-2012年期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5年间,共出院患者186186例,发生感染患者6005例,医院感染发生率平均为3.23%,例次感染率为3.3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泌尿道和上呼吸道为主,感染率分别为47.92%、12.68%和10.62%。感染患者主要分布于ICU、血液科和胸外科,感染率为37.35%、9.68%和8.41%。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率高的科室是ICU,应把ICU医院感染控制作为重点。
作者:贾磊;郁波;马燮峰;陆锦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现状,提出控制措施。方法通过现场采集口腔科治疗用水系统水体进行细菌学检测,对嘉兴市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综合性医院口腔科2009-2013年期间治疗用水卫生质量的合格率依次为20.00%、57.41%、60.00%、55.36%和89.66%,呈逐年上升趋势。社区口腔诊所2010-2012年期间治疗用水卫生质量合格率依次为20.59%、23.08%和18.75%,没有明显改善。结论该地区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严重,特别是社区口腔诊所治疗用水水质亟待改进,应加大监督监测力度。
作者:陈黎霞;王恒辉;何培彦;高雯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该医院连续5年间从医院感染病人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675株,其中鉴定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179株,占大肠埃希菌总数的26.52%。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和多种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超过60%。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作者:刘水桂;季苏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邻苯二甲醛内镜模拟现场消毒效果及连续使用稳定性。方法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和模拟消毒试验方法,对邻苯二甲醛消毒内镜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用浓度为3000 mg/L的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在清洗消毒机设定程序运行总时间25.5 min,或手工清洗全过程18.5 min,对污染在模拟消化内镜载体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消除对数值均>4.0。在清洗消毒机模拟运行条件下,连续使用14 d、累计消毒处理81件胃镜,邻苯二甲醛含量从5880 mg/L降至3960 mg/L,该液体处理染菌模拟内镜体仍能符合消毒要求。结论该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在模拟现场条件下,无论消毒机处理或手工处理均能达到规定的消毒要求,在消毒机运行累计81条胃镜,邻苯二甲醛消毒液仍保持在有效浓度范围。
作者:魏兰芬;潘协商;钱文理;赵永信;许激;严峻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一起疑似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为控制其感染蔓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此次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综合干预措施。结果该医院胸外科ICU在20日之内连续发生7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从患者的痰标本中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同时在该病房环境和医务人员手上检出同源铜绿假单胞菌。患有两种及以上基础疾病、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置管和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是本次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经采取积极救治和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的发展。结论该医院胸外科ICU铜绿假单胞菌引起住院患儿感染为一起医院感染暴发,经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控制了疫情。
作者:王文娟;邓文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温岭市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餐具消毒现状。方法依据GB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采用纸片法对2010-2012年温岭市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清洗消毒的餐具进行随机抽样监测。结果3年间餐具合格率逐年提高,总合格率为84.85%;托幼机构的合格率低。结论监督部门要加强农村学校和托幼机构的食堂卫生监督,改进管理措施。
作者:陈美舜;金春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国内市场抗(抑)菌剂产品质量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方法采取市场抽样检查方式,先后对国内四省市17个企业及其相关产品进行调查。结果所调查企业中,有93.94%的产品安全性评价报告内容比较齐全和完整,但报告结果符合要求的仅占57.14%,配方编写符合规定要求的仅占64.71%。产品标签、说明书所标示的内容符合规范要求的占80%,但实际查验的标注内容完全符合规范的仅占51.43%。产品原料规格等级与备案配方一致的企业仅占74.07%,生产记录的投料与配方一致的占78.79%。结论国内抗(抑)菌产品生产企业管理和软硬件建设比较规范,但在产品生产和市场管理中尚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作者:管若青;段亚波;王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三种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消毒效果。方法随机将24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按消毒方法不同分为碘酊+酒精组、碘伏组和安尔碘组,每组各80例,于静脉穿刺前常规消毒皮肤。观察对比三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碘伏组和安尔碘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小于碘酊+酒精组(P<0.05),三组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上无差别(P>0.05)。结论碘伏和安尔碘均可用于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消毒,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作者:赖碧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实施组合干预措施,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现场观察和调查表方式,对某医院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干预和调查。结果每月组织实施背靠背观察、检查和考核等干预措施,对检查结果进行修正和处理。实施组合干预措施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39.94%提高到79.81%;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考核合格率由73.33%提高至91.96%。每床每日洗手液消耗量由3.56 ml增加到14.30 ml;医院感染率由3.2%下降至2.7%。结论通过实施组合干预措施,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知识考核合格率明显提高。
作者:许新玲;张宏英;万岐江;秦景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