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州市医院洁净手术室运行及管理现状调查

李燕;贺征;陈坤才;梁颖茹;刘鹏达;张旭;林云万;邓小冰

关键词:洁净手术室, 空气洁净, 监测, 管理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洁净手术室的运行和管理现状,为洁净手术室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广州市部分医院洁净手术室静态条件下的微小气候和空气洁净效果进行监测并对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共抽检广州市18家医院的53间洁净手术室,静压差、温湿度、截面风速、空气洁净度和沉降菌等6项指标监测都合格的洁净手术室比例为18.87%。各项指标中,温度、沉降菌和尘埃粒子数合格率分别为88.89%、88.68%和83.02%,相对湿度、静压差和百级截面风速合格率较低,分别为60.00%、58.49%和54.72%。少数医院洁净手术室未按规范设置专职管理人员,存在过滤系统过滤器清洗和更换不规范。结论广州市医院洁净手术室管理欠规范,空气洁净合格率总体偏低,需要加强日常监督监测和规范化管理。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无醇型消毒凝胶的制备及其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无醇型消毒凝胶的制备及其杀菌效果,为研制消毒型医用超声耦合剂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特殊配方工艺和滤膜法,对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基质和三氯生为杀菌成分的消毒凝胶进行实验室制备,并观察其杀菌效果。结果制得的消毒凝胶呈无色透明凝胶。用含量10 g/L三氯生消毒凝胶原液浸泡作用1.0 min,对载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该消毒凝胶原液涂抹作用人体皮肤,作用5.0 min,对皮肤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为1.77。结论该消毒凝胶剂物理性状及其杀菌效果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作者:曾文明;杨宁;赖发伟;王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起疑似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

    目的:了解一起疑似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为控制其感染蔓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此次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综合干预措施。结果该医院胸外科ICU在20日之内连续发生7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从患者的痰标本中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同时在该病房环境和医务人员手上检出同源铜绿假单胞菌。患有两种及以上基础疾病、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置管和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是本次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经采取积极救治和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的发展。结论该医院胸外科ICU铜绿假单胞菌引起住院患儿感染为一起医院感染暴发,经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控制了疫情。

    作者:王文娟;邓文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国外化学消毒剂的注册监管法规简介

    随着国家"简政放权"方针的提出,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了取消部分消毒产品(除"三新")行政审批的政策,但越来越多的进口消毒产品进入中国,如何在新政策下"监管"进口消毒产品,确保进口消毒产品在国内安全有效的使用,这是目前必须考虑的问题。了解国外消毒产品上市、审批和监管等环节的各项政策法规,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进口产品,进一步指导我们"监管"和科学使用进口消毒产品。本文就化学消毒剂在北美及其他地区的注册监管法规做一简单介绍。

    作者:张流波;沈瑾;管若青;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植入物手术包压力蒸汽灭菌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压力蒸汽灭菌的植入物手术包实行规范化管理后的效果。方法调查压力蒸汽灭菌植入物手术包的管理情况,针对性采取管理措施,比较规范化管理前后植入物手术包待灭菌、已灭菌质量和相关记录的变化。结果规范化管理后植入物手术包待灭菌质量、已灭菌质量和相关记录的合格率均提高,监测也更完整,记录实现了追溯。结论对植入物手术包予以规范化的管理,能切实提高灭菌保障水平,避免医院感染及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杜文碧;杨京晶;周建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马鞍山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目的:开展医院消毒效果监测,找出存在问题,以便改进和提高。方法对马鞍山市2009-2012年医疗机构开展环境卫生学和消毒药械效能抽样检测。结果4年共采样1373份,合格1245份,平均总合格率90.68%,其中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100%,无菌物品、消毒剂有效成分、室内空气、紫外线灯管和血透液合格率分别为99.11%、96.91%、96.58%、94.02%和93.18%,医务人员手、工作台面、消毒剂染菌量和专科器械合格率分别为85.66%、84.38%、82.35%和71.79%。结论马鞍山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质量总体合格率比较高,专科器械等部分消毒效果欠佳,应重点加强监管。

    作者:毕凤桂;汪永禄;陶勇;葛大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种复方胍类消毒剂杀菌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一种复方胍类消毒剂的杀菌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酸盐和双胍盐酸盐组成的复方消毒剂进行实验室杀菌效果观察。结果该复方消毒剂由1000 mg/L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与2000 mg/L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酸盐所组成。用该复方消毒剂原液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葡萄球菌作用1 min,杀灭对数值均大于5.0。该复方消毒剂杀菌效果明显好于复方中各单因子,且对上述4种试验菌的T/E值均大于1.0,显示出明显增效作用。结论该复方聚胍消毒剂在较低浓度下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两种聚六亚甲基胍具有显著协同杀菌作用。

    作者:陈阳;于洪梅;全艳玲;朱秀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科室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医院不同科室清洗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效果差异,为加强硬式内镜器械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ro-tect M检测和隐血试验方法,对某医院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室手工清洗组清洗后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经Pro-tect M检测清洗质量合格率为49.58%,隐血试验检测合格率为66.67%。消毒供应中心机洗组清洗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经Pro-tect M检测清洗质量合格率为98.33%,隐血试验检测合格率为100%。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负责清洗的腹腔镜手术器械质量明显优于手术室手工清洗组,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

    作者:念金霞;钱小芳;叶培英;郑伟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术前不同皮肤准备方法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

    目的:观察并分析术前不同皮肤准备方法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方法对三组手术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术前皮肤准备方法,对照组剃毛后用肥皂水沐浴,实验组A剃毛后用氯已定皂液沐浴,实验组B不剃毛后用氯已定皂液沐浴,比较三组术前皮肤损伤情况、术区细菌数和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不剃毛组(实验组B)皮肤损伤率明显低于剃毛组(实验组A、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组和B组)术前及换药前术区菌落数明显减少。实验组B术后切口感染与对照组无差别。结论术前用含氯已定皂液沐浴、不剃毛的皮肤准备方法均能减少皮肤的损伤,清除术区细菌,不增加手术部位感染。

    作者:陈婕嫱;潘婧婧;谢张黄;薛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波探头不同消毒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波探头消毒的佳方法。方法比较无菌纯化水、免洗消毒凝胶、一次性医院消毒湿巾对超声波探头的消毒效果。结果消毒后立即采样,无菌纯化水、免洗消毒凝胶、一次性医院消毒湿巾3种方法均符合规定要求,一次性医院消毒湿巾使用更方便。结论一次性医院消毒湿巾是较好的超声波探头消毒方法。

    作者:陈丹;田桂登;简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用氧气湿化瓶及内芯干燥架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制作医用氧气湿化瓶及内芯装载架以解决氧气湿化瓶及内芯干燥问题。方法根据氧气湿化瓶及内芯形状和大小自行设计制作干燥架,并进行实际使用和观察。结果经使用证明,将大量消毒后湿化瓶倒立和内芯竖立在干燥架上放入干燥箱烘干,实现了湿化瓶和内芯固定,避免了倒下横躺,减少了重复劳动和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重力作用使水充分流出来,缩短干燥时间,提高了干燥效果。结论该干燥架解决了氧气湿化瓶及内芯放入干燥箱干燥问题,经使用证明效果良好。

    作者:侯秋华;郑金红;杨兴玉;陈春丽;谭家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广州市医院洁净手术室运行及管理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医院洁净手术室的运行和管理现状,为洁净手术室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广州市部分医院洁净手术室静态条件下的微小气候和空气洁净效果进行监测并对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共抽检广州市18家医院的53间洁净手术室,静压差、温湿度、截面风速、空气洁净度和沉降菌等6项指标监测都合格的洁净手术室比例为18.87%。各项指标中,温度、沉降菌和尘埃粒子数合格率分别为88.89%、88.68%和83.02%,相对湿度、静压差和百级截面风速合格率较低,分别为60.00%、58.49%和54.72%。少数医院洁净手术室未按规范设置专职管理人员,存在过滤系统过滤器清洗和更换不规范。结论广州市医院洁净手术室管理欠规范,空气洁净合格率总体偏低,需要加强日常监督监测和规范化管理。

    作者:李燕;贺征;陈坤才;梁颖茹;刘鹏达;张旭;林云万;邓小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控制效果

    目的:观察不同干预措施对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预防效果。方法通过临床观察,比较实施干预前后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发生率,分析感染的原因。结果通过实施腹膜透析隧道口护理细节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和无菌化护理操作等干预措施,使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率由干预前的2.5%下降至0.6%。结论对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实行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率。

    作者:周成;谢敏叶;任晓碧;赵玲玲;戴一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种聚六亚甲基单胍中和剂的发现及鉴定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鉴定一种可化学显色的聚六亚甲基单胍盐中和剂。方法采用胶体滴定法建立聚六亚甲基单胍与聚乙烯基硫酸钾发生反应的直线回归方程,并在试管中用化学指示液指示聚六亚甲基单胍与中和剂中和完全的终点,同时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该中和剂进行鉴定实验。结果甲苯胺蓝指示聚乙烯基硫酸钾中和聚六亚甲基单胍完全的终点明确,聚六亚甲基单胍与0.0025 mol/L聚乙烯基硫酸钾进行等量反应的线性范围为1.5~4.0 mg,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经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鉴定证明,聚乙烯基硫酸钾能有效中和聚六亚甲基单胍的杀菌作用,且中和剂和中和产物溶液对微生物的生长没有影响。结论0.0025 mol/L的聚乙烯基硫酸钾可有效中和4.8g/L以下浓度的聚六亚甲基单胍盐的杀菌效果,并能通过指示液化学显色指示中和反应的终点。

    作者:陈金龙;王长德;帖金凤;张文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某医院病原学标本的送检与检测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某医院病原学标本送检与检测情况,为了解该院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2-2013年住院患者标本送检与检测结果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住院患者2012-2013年度总计送检标本5027份,主要是痰液,总构成比为56.22%;其次是尿液和分泌物,构成比分别为12.25%和9.23%;其中检出多重耐药菌2673株,占总数的62.08%。居前四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构成比依次为27.19%、19.23%、18.04%和13.86%。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的病原学标本主要是痰液、尿液和分泌物,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多重耐药菌占60%以上,应加强耐药菌监测和药敏试验。

    作者:邢亚威;刘志广;杨兴肖;刘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城市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管理与质量调查

    目的:了解城市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管理与消毒灭菌质量状况,以便加强消毒管理。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方法,对本市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管理与消毒灭菌质量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的130家城市基层医疗单位,平均营业面积为35.5 m2,有60.5%单位只有1~2名职工。拥有压力蒸汽灭菌器单位仅占17.1%,仅有16.2%的单位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共采集各种消毒对象标本2583份,总平均合格率为80.1%;其中以室内空气合格率低,仅为13.9%;无菌器械质量监测合格率为84.4%。结论该城市基层医疗机构软硬件建设不到位,医务人员缺乏,消毒工作有待加强,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作者:钱怀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该医院连续5年间从医院感染病人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675株,其中鉴定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179株,占大肠埃希菌总数的26.52%。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和多种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超过60%。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作者:刘水桂;季苏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年投稿补充须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梗塞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脑梗塞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住院脑梗塞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期间从住院脑梗塞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213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7.93%,真菌占20.66%,革兰阳性球菌占1.41%。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比例较高,构成优势菌群。铜绿假单胞菌中以多重耐药菌株居多,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多粘菌素B有较好的敏感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比例也比较高。结论该医院住院神经外科脑梗塞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临床应慎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应加强耐药菌监测和药敏试验。

    作者:何秋丽;茅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嘉兴市某三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

    目的:了解某三级医院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状况及临床分布特点,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2008-2012年期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5年间,共出院患者186186例,发生感染患者6005例,医院感染发生率平均为3.23%,例次感染率为3.3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泌尿道和上呼吸道为主,感染率分别为47.92%、12.68%和10.62%。感染患者主要分布于ICU、血液科和胸外科,感染率为37.35%、9.68%和8.41%。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率高的科室是ICU,应把ICU医院感染控制作为重点。

    作者:贾磊;郁波;马燮峰;陆锦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纳米氧化锌颗粒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的作用及其机理

    目的:研究纳米氧化锌颗粒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为船舶压舱水赤潮藻的杀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小球藻培养计数法和生物测定方法,对纳米氧化锌颗粒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用浓度为0.5 mg/L纳米氧化锌颗粒作用48 h,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抑制率达到60%。悬液内加入0.5~5 mg/L纳米氧化锌颗粒,作用96 h,蛋白小球藻悬液内抗氧化歧化酶含量升高,叶绿素a和b及总含量均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纳米氧化锌颗粒对水中小球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对藻细胞的除藻机理是通过改变蛋白核小球藻叶绿素等生化组成,引起藻细胞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抑制藻类增长。

    作者:金朝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