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米氧化锌颗粒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的作用及其机理

金朝荣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 蛋白核小球藻, 抑制作用, 除藻机理, 叶绿素
摘要:目的:研究纳米氧化锌颗粒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为船舶压舱水赤潮藻的杀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小球藻培养计数法和生物测定方法,对纳米氧化锌颗粒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用浓度为0.5 mg/L纳米氧化锌颗粒作用48 h,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抑制率达到60%。悬液内加入0.5~5 mg/L纳米氧化锌颗粒,作用96 h,蛋白小球藻悬液内抗氧化歧化酶含量升高,叶绿素a和b及总含量均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纳米氧化锌颗粒对水中小球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对藻细胞的除藻机理是通过改变蛋白核小球藻叶绿素等生化组成,引起藻细胞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抑制藻类增长。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术前不同皮肤准备方法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

    目的:观察并分析术前不同皮肤准备方法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方法对三组手术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术前皮肤准备方法,对照组剃毛后用肥皂水沐浴,实验组A剃毛后用氯已定皂液沐浴,实验组B不剃毛后用氯已定皂液沐浴,比较三组术前皮肤损伤情况、术区细菌数和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不剃毛组(实验组B)皮肤损伤率明显低于剃毛组(实验组A、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组和B组)术前及换药前术区菌落数明显减少。实验组B术后切口感染与对照组无差别。结论术前用含氯已定皂液沐浴、不剃毛的皮肤准备方法均能减少皮肤的损伤,清除术区细菌,不增加手术部位感染。

    作者:陈婕嫱;潘婧婧;谢张黄;薛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院感染嗜麦芽寡氧假单胞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了解嗜麦芽寡氧单胞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感染患者标本中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该医院在2010-2011年从住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嗜麦芽寡氧假单胞菌331株,分离率居前3位的临床科室依次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和神经内科,分离率依次为41.2%、29.7%和8.6%。临床标本中以呼吸道标本分离率高,占83.4%;其次是血液标本,占10.3%。临床分离的嗜麦芽寡氧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左旋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比较敏感,但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嗜麦芽寡氧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在ICU和呼吸内科,以呼吸道感染居多,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

    作者:黄晨;诸林俏;余思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组合干预措施对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实施组合干预措施,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现场观察和调查表方式,对某医院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干预和调查。结果每月组织实施背靠背观察、检查和考核等干预措施,对检查结果进行修正和处理。实施组合干预措施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39.94%提高到79.81%;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考核合格率由73.33%提高至91.96%。每床每日洗手液消耗量由3.56 ml增加到14.30 ml;医院感染率由3.2%下降至2.7%。结论通过实施组合干预措施,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知识考核合格率明显提高。

    作者:许新玲;张宏英;万岐江;秦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神经内科护士床边交接班手卫生调查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士床边交接班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现场洗手操作考核和观察以及查看手卫生设施配备等方法,对神经内科护士床边交接班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神经内科护士问卷调查、现场洗手操作考核调查结果相对较好,科室手卫生设施配备调查结果洗手设施不足,现场观察结果护士用戴手套替代手卫生频率高,更换手套频率低。结论神经内科护士床边交接班手卫生依从性较差,有必要加强床边交接班手卫生管理。

    作者:钱淑艳;叶迈蕴;叶小聪;徐爱华;汤李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科室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医院不同科室清洗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效果差异,为加强硬式内镜器械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ro-tect M检测和隐血试验方法,对某医院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室手工清洗组清洗后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经Pro-tect M检测清洗质量合格率为49.58%,隐血试验检测合格率为66.67%。消毒供应中心机洗组清洗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经Pro-tect M检测清洗质量合格率为98.33%,隐血试验检测合格率为100%。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负责清洗的腹腔镜手术器械质量明显优于手术室手工清洗组,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

    作者:念金霞;钱小芳;叶培英;郑伟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桐乡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桐乡市托幼机构卫生消毒工作状况,为加强托幼机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查看和细菌检测方法,对桐乡市部分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状况进行监测与调查。结果2012年对25家托幼机构共采样561份,总平均合格率为84.14%,不同监测项目中,室内空气、环境物体表面、教保员工手、毛巾、餐具以及紫外线灯强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5.77%、82.00%、84.00%、82.11%、74.67%和90.00%。公办和民办托幼机构之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P<0.05)。结论桐乡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的总体水平一般,尤其是餐具、饮水机出水口以及毛巾的监测合格率偏低,应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消毒质量,保障幼儿健康。

    作者:张晓怡;杨幼清;方惠千;徐迪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餐具消毒监测结果

    目的:了解温岭市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餐具消毒现状。方法依据GB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采用纸片法对2010-2012年温岭市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清洗消毒的餐具进行随机抽样监测。结果3年间餐具合格率逐年提高,总合格率为84.85%;托幼机构的合格率低。结论监督部门要加强农村学校和托幼机构的食堂卫生监督,改进管理措施。

    作者:陈美舜;金春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用氧气湿化瓶及内芯干燥架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制作医用氧气湿化瓶及内芯装载架以解决氧气湿化瓶及内芯干燥问题。方法根据氧气湿化瓶及内芯形状和大小自行设计制作干燥架,并进行实际使用和观察。结果经使用证明,将大量消毒后湿化瓶倒立和内芯竖立在干燥架上放入干燥箱烘干,实现了湿化瓶和内芯固定,避免了倒下横躺,减少了重复劳动和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重力作用使水充分流出来,缩短干燥时间,提高了干燥效果。结论该干燥架解决了氧气湿化瓶及内芯放入干燥箱干燥问题,经使用证明效果良好。

    作者:侯秋华;郑金红;杨兴玉;陈春丽;谭家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无醇型消毒凝胶的制备及其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无醇型消毒凝胶的制备及其杀菌效果,为研制消毒型医用超声耦合剂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特殊配方工艺和滤膜法,对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基质和三氯生为杀菌成分的消毒凝胶进行实验室制备,并观察其杀菌效果。结果制得的消毒凝胶呈无色透明凝胶。用含量10 g/L三氯生消毒凝胶原液浸泡作用1.0 min,对载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该消毒凝胶原液涂抹作用人体皮肤,作用5.0 min,对皮肤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为1.77。结论该消毒凝胶剂物理性状及其杀菌效果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作者:曾文明;杨宁;赖发伟;王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RT-PCR技术快速检测水消毒效果的研究

    目的:建立以mRNA为基础的RT-PCR方法用于大肠杆菌活菌检测,并初步用于水消毒效果评价。方法利用基因技术原理,建立以mRNA为模板的RT-PCR方法对大肠杆菌的uidA基因进行检测,并与平板培养法和普通PCR方法对比,评价水消毒效果。结果采用以UidA基因为模板的RT-PCR方法检测大肠杆菌的灵敏度为3.6×103cfu/ml;使用此方法检测经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后的大肠杆菌,检测结果与平板培养法一致。而以DNA为模板的PCR方法则出现假阳性结果。结论所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大肠杆菌活菌,在水消毒效果的评价中具有指示作用。

    作者:段弘扬;班海群;张流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304例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危险因素,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304例,发生医院感染46例,感染率为15.1%。患者高龄、长时间住院、糖化血红蛋白高、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构成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首,泌尿系统次之,分别占71.7%和17.4%。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充分重视其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对策和预防措施。

    作者:王笑青;夏优秀;甘文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灭菌程序对防止湿包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规范化灭菌在防止灭菌包湿包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全自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包按照实施规范化灭菌处理前后分组,A组实施前687包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B组实施后6210包在A组操作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灭菌处理。结果 A组湿包率为1.74%,B组湿包率为0.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灭菌包规范化处理是防止湿包现象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晓祺;张梅;曹军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的防护效果

    目的:观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对预防感染传播的效果。方法通过自查方式,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隔离措施前后,预防感染传播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严格隔离措施,使得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由严格隔离前的0.42%下降到0.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需要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可以避免其感染蔓延和扩散,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杨雅婷;胡静;王静;张鑫;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药敏性调查

    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泌尿外科和妇科门诊患者送检标本进行检测与结果分析。结果该医院在2010-2012年期间,从733份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解脲支原体174株,检出率为23.7%。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中,女性占76.4%,男性占23.6%;年龄21岁~40岁感染率构成比为67.2%。临床分离的解脲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多西霉素、四环素、米诺霉素等常用抗菌药物均比较敏感,但对环丙沙星呈现出耐药倾向。结论女性和中青年是解脲支原体感染高发人群,其对常用抗菌药物比较敏感,应慎用喹诺酮类药物。

    作者:田河;邸彦橙;白吉祥;宋静;南锡浩;冯铁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应用及运行故障分析与对策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腔内微创手术越来越多,精密医用仪器消毒灭菌引起高度重视。由于内镜结构复杂,材料特殊,不耐高温,为保证手术质量以及患者的医疗安全,多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其具有快捷、高效、安全等优点,但如果操作不规范,则不能保证一次性通过,造成重复灭菌增加时间和费用。为积极探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故障处理的技术,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6月612锅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翠兰;高志林;孙业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现状,提出控制措施。方法通过现场采集口腔科治疗用水系统水体进行细菌学检测,对嘉兴市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综合性医院口腔科2009-2013年期间治疗用水卫生质量的合格率依次为20.00%、57.41%、60.00%、55.36%和89.66%,呈逐年上升趋势。社区口腔诊所2010-2012年期间治疗用水卫生质量合格率依次为20.59%、23.08%和18.75%,没有明显改善。结论该地区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严重,特别是社区口腔诊所治疗用水水质亟待改进,应加大监督监测力度。

    作者:陈黎霞;王恒辉;何培彦;高雯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梗塞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脑梗塞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住院脑梗塞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期间从住院脑梗塞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213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7.93%,真菌占20.66%,革兰阳性球菌占1.41%。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比例较高,构成优势菌群。铜绿假单胞菌中以多重耐药菌株居多,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多粘菌素B有较好的敏感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比例也比较高。结论该医院住院神经外科脑梗塞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临床应慎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应加强耐药菌监测和药敏试验。

    作者:何秋丽;茅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山西省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山西省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的现状,改进医院消毒方法和措施,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用现场抽样和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对2012年28所不同规模、不同体制、不同类型的医院消毒质量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消毒效果合格率95.24%,其中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民营医院合格率分别为96.5%、95.3%和93.8%,内镜和室内空气合格率较低,分别是83.33%和87.21%;医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医院污水、使用中消毒剂、无菌用品、压力蒸汽灭菌器、紫外线灯和透析液都在90.00%以上。结论山西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消毒现状发展不平衡,存在的问题较多,建议应加强卫生管理,进一步完善监督监测制度,加大专项投入。

    作者:陶桐;李元平;宋晖;张亚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透室血压计袖带消毒方法的改进

    目的:了解血透室血压计袖带细菌污染情况,探讨一种简单有效的消毒方法。方法选取某医院血透室血透患者正在使用的血压计袖带,分为两组,实验组血压计袖带在每日紫外线消毒的基础上用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对照组只进行每日紫外线消毒,对两组血压计袖带的细菌污染情况以及患者和医务人员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连续使用不同人次后实验组血压计袖带菌数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血透室血压计袖带在每日紫外线消毒的基础上采用免洗手消毒凝胶消毒是控制血压计袖带细菌污染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蔷薇;金茹;叶白如;刘海萍;黄素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城市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管理与质量调查

    目的:了解城市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管理与消毒灭菌质量状况,以便加强消毒管理。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方法,对本市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管理与消毒灭菌质量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的130家城市基层医疗单位,平均营业面积为35.5 m2,有60.5%单位只有1~2名职工。拥有压力蒸汽灭菌器单位仅占17.1%,仅有16.2%的单位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共采集各种消毒对象标本2583份,总平均合格率为80.1%;其中以室内空气合格率低,仅为13.9%;无菌器械质量监测合格率为84.4%。结论该城市基层医疗机构软硬件建设不到位,医务人员缺乏,消毒工作有待加强,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作者:钱怀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