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 末端 Strep 蛋白标签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应用

石禹;吉宏张;包小峰

关键词:Strep 蛋白标签, 表达载体, 融合蛋白, 克隆, RNA 聚合酶, 衣原体
摘要:目的:构建携带 N 末端 Strep(NS)蛋白标签的表达载体;在表达载体中构建衣原体 RNA 聚合酶亚基重组蛋白并表达。方法采用 PCR 的方法,通过引物引入 NS 蛋白标签和新的多克隆位点替代 pET21c-DH 质粒中原有的 T7蛋白标签和多克隆位点,选择新引入的 Not I 酶切位点进行 PCR产物的环化自连,转化 DH-5α细菌后筛选阳性菌株,PCR 法和基因测序法鉴定新构建的表达载体;在新构建表达载体的BamH I 和 Sal I 位点之间分别插入衣原体 RNA 聚合酶核心酶的α、β、β′亚基,获得表达 NS-α、NS-β、NS-β′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转化表达菌株 ArcticExpress,筛选阳性表达菌株,并用考马斯亮蓝染色、Western blot 等法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携带 NS 蛋白标签的 pET21c-NS-MCS 载体,并成功将其应用于衣原体 RNA 聚合酶核心酶亚基融合蛋白的构建及表达。结论获得稳定表达 NS-α、NS-β、NS-β′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为研究衣原体基因转录调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相关文献
  • 高架〇迷宫实验:昆明小鼠状态焦虑动物模型的重测信度研究

    目的:探讨高架〇迷宫实验(elevated zero maze,EZM)作为昆明小鼠状态焦虑动物模型的重测信度。方法昆明小鼠(4周龄,♂/♀)进行 EZM 实验,实验间隔1周进行2次,采用摄像系统记录5 min 行为变化,包括两臂区进入时间及进入次数;纳入实验参数有:开臂区进入时间百分率(Otime%)、开臂区进入时间( Otime)、闭臂区进入时间(Ctime)、开臂区进入次数百分率(Oentries%)、开臂区进入次数(Oentries)、闭臂区进入次数(Centries)及两臂区进入总次数(Entries);通过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和 kappa 一致性系数(kappa agreement index,κ)对 EZM 进行重测信度检验,并分析性别、重复测量等因素对EZM 行为模式的影响。结果 ICC 结果显示,Otime%(♂ICC =0.753,P <0.01;♂+♀ ICC =0.535,P <0.05)、Otime (♂ ICC =0.753,P <0.01;♂+♀ ICC =0.535,P <0.05)、Ctime(♂ ICC =0.753,P <0.01;♂+♀ ICC =0.535,P <0.05)、Oentries(♂ ICC =0.719,P <0.01;♀ ICC =0.494,P<0.05;♂+♀ ICC =0.583,P <0.01)、Centries(♀ ICC =0.658,P <0.01;♀ ICC =0.508,P <0.05;♂+♀ ICC =0.562,P <0.01)、Entries(♂ ICC =0.691,P <0.01;♀ ICC =0.502,P <0.05;♂+♀ ICC =0.574,P <0.01)初测重测信度相对较好,且有统计学意义;κ结果显示,Otime%(♂κ=0.393,P <0.05)、Ctime (♂κ=0.393,P <0.05)、Oentries (♂κ=0.308,P <0.05;♂+♀κ=0.256,P <0.05)、Cen-tries(♂κ=0.427,P <0.01;♂+♀κ=0.238,P <0.05)、Entries(♂κ=0.469,P <0.01)有统计学意义,但初测重测信度相对较差。结论 Otime%、Entries 作为 EZM 评价状态焦虑动物模型的稳定参数,具有尚可接受的重测信度;尤其应注意♂/♀(强烈推荐♂)对 EZM 重测信度影响效应相对较大,而重复测量影响效应相对较小。

    作者:孙世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柴胡提取物对 PMS 肝气郁证模型大鼠额叶5-HT3A/3BR 分布与蛋白表达的影响

    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症状表现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抑郁样情绪改变,前期研究证明PMS 肝气郁证的发生与脑内5-HT 系统及其受体密切相关[1],柴胡提取物通过不同分子机制干预 PMS 肝气郁证的抑郁情绪[2-3]。但是柴胡提取物在5-HT3 R 水平对 PMS 肝气郁证经前抑郁情绪的干预机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实验选取 PMS 肝气郁证为动物模型初步探讨柴胡提取物调控抑郁情绪的微观作用机制。

    作者:李芳;王杰琼;宋春红;魏盛;张惠云;乔明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显脉旋覆花不同部位体内外抗氧化作用比较

    目的:为合理利用显脉旋覆花资源,研究了显脉旋覆花体内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通过水煎法、索氏醇提法及超声醇提法对显脉旋覆花地上及地下部分药用成分进行提取,并通过体内外实验比较了不同部位超声醇提物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超声醇提所得总酚及总黄酮含量高,提取物中总酚含量明显高于总黄酮含量;显脉旋覆花超声醇提物对DPPH、ABTS 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都有很好的清除效果,地下部分提取物的清除效果明显优于地上部分;提取物灌药可明显提高 D-半乳糖致衰小鼠肝脏、肾脏及血清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酶活性,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地上部分高浓度抗氧化效果相当于地下部分低浓度的效果。结论显脉旋覆花醇提物对自由基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地下部分抗氧化的效果明显高于地上部分。

    作者:贺安娜;佘朝文;曾军英;彭圣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莪术提取物调控支架后再狭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

    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异常增殖是支架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 ISR)的主要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莪术提取物具有抑制VSMCs 增殖,进而抑制支架后再狭窄的作用,其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有姜黄素和β-榄香烯,其可能的机制与抑制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genase-1, HO-1)表达、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 MAPK、Akt 信号通路,阻滞细胞周期进程相关。该文就近年来莪术提取物调控支架后再狭窄 VSMCs 增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冒慧敏;刘剑刚;赵福海;史大卓;刘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HPLC 测定大鼠血浆中1,8-二川芎嗪基大黄酸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1,8-二川芎嗪基大黄酸浓度的 HPLC 方法,并对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1,8-二川芎嗪基大黄酸后,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大黄素为内标,血浆样品用甲醇沉淀蛋白后进行 HPLC 分析,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78∶22,V/ V),流速为1.0 mL·min -1,检测波长为275 nm。大鼠单剂量静脉注射2、4、8 mg·kg -11,8-二川芎嗪基大黄酸后,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1,8-二川芎嗪基大黄酸的浓度,并对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采用 DAS 2.1软件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1,8-二川芎嗪基大黄酸在0.05-10.00 mg·L -1血浆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62),定量下限为0.05 mg·L -1,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8%,日内和日间差异 RSD 均小于6%,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1,8-二川芎嗪基大黄酸按2、4和8 mg·kg -1静脉注射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 T1/2分别为(68.35±1.36)、(69.32±2.21)、(69.32±2.03) min,AUC0- t 分别为(101.03±24.9),(144.79±3.29),(231.92±19.30) min·mg·L -1。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HPLC 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1,8-二川芎嗪基大黄酸血药浓度分析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彭兆亮;李洁;樊玲;王雪琦;黄鹏;栗进才;汪电雷;陈亚军;王淑君;汪珊珊;张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非编码 RNA 在血管损伤、重塑和老化中的作用

    非编码 RNA 是一类具有多种功能而不翻译蛋白质的RNA。它除了 rRNA、tRNA 外,还包括 MicroRNA、lncRNA、snoRNA 等。 MicroRNA 和 lncRNA 在血管损伤、重塑和老化中的调控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MicroRNA 和 lncRNA不仅参与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增殖、迁移、表型转换等方面的调控,也参与基因表达各方面的调控,包括转录、加工、转录后修饰和染色质重塑。这些调控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梗死、脑卒中、肺动脉高压和糖尿病血管病变等血管系统疾病密切相关,为血管系统疾病的基因诊断与治疗提供新靶点、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马婧;凌霜;党延启;倪荣镇;郭慧宁;李玉凤;王淑荣;许锦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胆汁酸膜受体 TGR5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FN、TGF-β1的调控作用

    目的:探究 G 蛋白偶联受体 TGR5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的表达以及高糖条件下对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FN)以及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蛋白水平的影响,探索其在糖尿病肾病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高糖(30 mmol·L -1 glucose,HG)条件下,用特异性激动剂 INT-777激活 TGR5,或者对 TGR5进行过表达、干扰处理,通过 Western blot 来检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TGR5的表达情况以及 FN、TGF-β1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存在 TGR5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激活 TGR5后,由高糖引起的 FN、TGF-β1蛋白水平的上升受到抑制(P <0.01,P <0.05);另一方面,干扰 TGR5后, FN、TGF-β1的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异常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 <0.05)。结论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TGR5可以抑制由高糖引起的 FN、TGF-β1蛋白水平的升高,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熊凤霄;杨志英;王少贵;陈诚;黄河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肥胖与脂肪组织重构

    肥胖是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和癌症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肥胖发生时伴随着脂肪组织的重构,主要表现为各种细胞组成和功能的改变、血管新生、细胞外基质重构和炎症细胞浸润。深入研究脂肪组织重构对肥胖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肥胖发生时脂肪组织重构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杨永玉;胡长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对人白血病 K562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目的:研究新型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nate,ATPR)诱导人白血病 K562细胞分化作用的蛋白质组学机制。方法1×10-6 mol·L -1的 ATPR 及 ATRA 分别作用于人白血病K562细胞48 h 后,收集细胞并提取总蛋白,纯化之后使用胰蛋白酶酶解,固相萃取法脱盐,高分辨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肽段,使用 Proteome Discoverer 1.2软件寻找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利用生物信息学 DAVID 数据库、KEGG 数据库、STRING 数据库,分析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质所具有的分子功能、所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等信息。结果 ATPR 组特异性的蛋白质鉴定出120个,ATRA 组特异性蛋白质有143个,两者共有蛋白422个。 DAVID 分析显示 ATPR 特异性蛋白质主要参与39个生物学过程,包括蛋白质和大分子的代谢、蛋白质转运和定位等。 KEGG 分析发现,ATPR 组特异性蛋白质主要参与新陈代谢过程、PI3K-Akt 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等其他癌症相关信号通路。 STRING 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显示 ATPR 特异性蛋白质,如 EIF3A、EIF6、RPL3、RPL8、RPL13、RPL7A、RPL21、RPS3、RPS14、NACA、BTF3、NHP2L1、PPP2CA 蛋白与其他≥10个相关蛋白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关系。结论 ATPR 组特异性中心蛋白质均参与对细胞生长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等过程的调控,这些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网络及特异性中心蛋白质是 ATPR 诱导 K562细胞分化作用的可能机制。

    作者:孟遥;张冬玲;夏泉;葛金芳;陈飞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靶向哺乳动物细胞线粒体的核酸转运

    线粒体 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的遗传性突变和缺陷是多种线粒体功能失调相关疾病的根本原因。靶向线粒体递送核酸,可从根本上纠正 mtDNA 突变、挽救 mtD-NA 损伤、阻断疾病进程。哺乳细胞内线粒体的核酸转运途径与细胞核的基因转染大不相同。该文综述了向哺乳动物细胞线粒体递送 DNA 和 RNA(tRNA、rRNA、mRNA 和反义RNA)的有效策略,并对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做一阐述。

    作者:付爱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国药理学通报》投稿与阅读须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D-Ala2,D-Ala5]-脑啡肽及其聚乙二醇修饰对热板致痛小鼠的镇痛作用

    我们曾经报告,相对分子质量2 ku、5 ku 直链甲氧基聚乙二醇( mPEG)修饰的脑啡肽( Tyr-Gly-Gly-Phe-Met,ENK)半衰期延长、清除率下降、镇痛药效增强[1]。在此基础上,本文对 D-Ala 替换 ENK 第2、5位氨基酸([D-Ala2,D-Ala5]-ENK,DADAE)、及其5 ku 分子质量 mPEG 修饰双重结构改造的合成脑啡肽类似物进行了镇痛药效分析。

    作者:张另沾;刘乐;文曙;赵铁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灰毡毛忍冬花蕾提取物及其两种主要皂苷的溶血性研究

    目的:评价灰毡毛忍冬花蕾提取物、灰毡毛忍冬皂苷乙与川续断皂苷乙的体内外溶血作用。方法采用肉眼观察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观察灰毡毛忍冬花蕾提取物、灰毡毛忍冬皂苷乙与川续断皂苷乙浓度梯度为5、10、20、30、40、50、60、70、80、90、100 mg·L -1的溶液在体外对2%兔红细胞悬浮液的溶血反应;采用血液生化指标测定方法,分别检测灰毡毛忍冬花蕾提取物2.275 g·kg -1(生药)和1.137 g· kg -1(生药)组、灰毡毛忍冬皂苷乙0.110 g·kg -1和0.055 g ·kg -1组、川续断皂苷乙0.020 g·kg -1和0.010 g·kg -1组以及生理盐水组,在小鼠尾静脉给药前及连续给药7 d 后,血液中红细胞数、网织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结果在体外溶血试验中,各给药组溶血率均<5%,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见明显的溶血现象(P >0.05);在体内溶血试验中,各组小鼠用药前后,血液红细胞数、网织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且其数值在给药前后无差异( P >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灰毡毛忍冬花蕾提取物、灰毡毛忍冬皂苷乙与川续断皂苷乙,在体外和体内试验均未导致溶血。

    作者:汪宏锦;王红玉;何然;吴俊杰;徐晓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乳腺癌斑马鱼移植瘤模型建立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斑马鱼移植瘤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相关的蛋白表达。方法分别选用 MCF-7、 T-47D、MDA-MB-231细胞系显微注射至斑马鱼幼鱼体内,考察不同乳腺癌细胞系在斑马鱼体内的定植迁移、细胞数量变化、细胞分布以及对斑马鱼肠下静脉丛(subintestinal veins, SIVs)的影响,建立乳腺癌斑马鱼移植瘤模型;并考察 JAK 抑制剂对斑马鱼移植肿瘤的影响,并对相关蛋白表达的情况进行蛋白印迹分析。结果在接种细胞数大于每只200时,斑马鱼的肿瘤模型成功率大于比例0.90;MB-231移植瘤在斑马鱼体内具有明显的迁移特征,这种特征可被 JAK 抑制剂 tofac-itinib 抑制(P <0.01);同时 tofacitinib 可明显减少移植瘤模型体内 MB-231的数量(P <0.01);移植瘤可促进 SIVs 增生,酪氨酸抑制剂 PTK787可明显地抑制移植瘤引起的 SIVs的生长(P <0.01);蛋白印迹结果显示,4 d 斑马鱼胚胎自身HER2有表达,T-47D 斑马鱼模型组组织中 HER2表达增加;MB-231斑马鱼模型组组织中 VEGFa 高表达;tofacitinib 处理后的移植瘤其 p53表达增强。结论人源肿瘤通过微量显微注射方法可成功建立斑马鱼乳腺癌移植瘤模型,该模型可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初步筛选研究。

    作者:陈锡强;韩利文;王希敏;王荣春;侯海荣;刘可春;彭维兵;孙晨;韩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二甲双胍抑制 SREBP-1c 改善高脂诱导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

    目的:二甲双胍已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前期研究结果提示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抑制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基因转录表达,在高脂诱导骨骼肌胰岛素抵抗中起关键作用。该研究探讨SREBP-1c 在二甲双胍改善高脂诱导骨骼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经500μmol·L -1 PA 处理的 L6细胞被二甲双胍(1、10 mmol·L -1)干预24 h 后,采用2-NBDG方法检测其葡萄糖摄取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 SREBP-1c、FAS、p-IRS-1( Tyr608/612)、IRS-1、p-AKT( Ser473)、AKT 的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二甲双胍对SREBP-1c 和 IRS-1基因转录的调控。 CHIP 定量分析二甲双胍处理后 SREPB-1c 蛋白与 IRS-1启动子区域的相互作用。结果 L6肌管细胞经 PA 处理后,糖摄取下降,SREBP-1c 及其下游分子 FAS 表达升高,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分子 p-IRS-1(Tyr608/612)、IRS-1、p-AKT(Ser473)/ AKT 表达下降;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干预后,L6肌管细胞糖摄取呈剂量依赖性增加,SREBP-1c、FAS 表达下降,而 p-IRS-1(Tyr608/612)、IRS-1、p-AKT(Ser473)/ AKT 表达升高。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二甲双胍抑制 SREBP-1c 启动子活性,增加 IRS-1启动子活性。 CHIP 结果显示二甲双胍使 SREBP-1c 蛋白结合到 IRS-1启动子区域的量下降约30%。结论二甲双胍通过抑制 SREBP-1c 改善高脂诱导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

    作者:吴文君;汤孙寅炎;时俊锋;尹雯雯;曹殊;朱大龙;毕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紫草素对脑胶质瘤干细胞干性维持的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脑胶质瘤干细胞(GSCs)干性维持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方法对分离提取的细胞球进行干细胞表面标志性分子 CD133和 nes-tin 的检测;紫草素(2μmol·L -1)处理 GSCs 12、24和48 h后,光镜下观察紫草素对 GSCs 悬浮细胞球形态的影响;采用亚球形成实验评估紫草素对 GSCs 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应用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紫草素作用下 GSCs 干细胞标志分子 CD133的表达变化,同时检测紫草素作用下,GSCs 中PI3K、p-PI3K、Akt 和 p-Akt 的表达变化;联合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后检测紫草素作用下,GSCs 干性维持的改变。结果分离提取的细胞球表面 CD133和 nestin 呈阳性表达;紫草素能够明显抑制 GSCs 悬浮细胞球的形态和二代细胞球的形成,同时能够降低 CD133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紫草素作用下,GSCs 中 PI3K 和 Akt 的表达无变化,p-PI3K 和 p-Akt 的表达呈现药物时间依赖性明显下降;此外, IGF-1能够明显改善紫草素对 GSCs 干性维持的抑制作用。结论紫草素能够明显抑制 GSCs 的干性维持,其机制可能与 PI3K/ Akt 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刘静;笪祖科;李振;薛一雪;刘丽波;王萍;刘云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左旋金黄紫堇碱抗精神分裂症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左旋金黄紫堇碱(l-SLR)的抗精神分裂症作用。方法采用 NMDA 受体拮抗剂 MK-801在动物模型上诱发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损伤;评价了化合物 l-SLR 对 MK-801诱发的精神分裂症的作用;并评价了 l-SLR 对小鼠锥体外系功能的影响。结果 MK-801(0.3 mg·kg -1, ip)引起大鼠前脉冲抑制损伤,l-SLR(10、15 mg·kg -1, ip)能抑制 MK-801引起的大鼠前脉冲抑制损伤;l-SLR(30 mg·kg -1, ip)能抑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阿扑吗啡(2 mg·kg -1, sc)引起小鼠的攀爬行为,说明 l-LSR 对 MK-801及阿扑吗啡诱发的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抑制作用。 l-SLR(30 mg·kg -1, ip)能抑制 MK-801(0.2 mg·kg -1, ip)引起的小鼠群居接触抑制及 MK-801诱发的小鼠认知损伤,说明 l-SLR 能改善 MK-801诱发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和认知障碍。经典抗精神分裂药氟哌啶醇在治疗剂量下(0.8 mg ·kg -1, ip)诱发小鼠木僵行为,l-SLR 在抗精神分裂的剂量下(30 mg·kg -1,ip)不会诱发木僵行为。结论化合物 l-SLR 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以及认知障碍均有效,而且其在有效剂量时对锥体外系的影响明显小于氟哌啶醇和 l-SPD。

    作者:高赟赟;米桂芸;刘帅;杨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动脉平滑肌细胞 STIM1过表达上调Akt/mTOR 通路并促进细胞增殖

    目的:观察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 STIM1)在肺动脉高压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STIM1对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一次性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CT)建立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实时定量 PCR 和蛋白印迹分别测定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STIM1 mRNA 和蛋白的表达;采用基因转染技术建立 STIM1瞬时高表达的动脉平滑肌 A7R5细胞模型;用 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用蛋白印迹测定 Akt/ mTOR 通路分子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CT 组的右心室收缩压(RVSP)和右心重量指数(RVMI)均明显增高(P <0.01),形态学观察可见肺小动脉平滑肌层明显增厚,管腔减小;MCT 组大鼠STIM1 mRNA 和蛋白表达量分别是对照大鼠的2.19和1.66倍;STIM1瞬时过表达的动脉平滑肌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生长速度加快;STIM1过表达可明显增加 Akt、mTOR、p70-S6K和4E-BP1的磷酸化水平,而对它们的蛋白水平没有影响。结论肺动脉高压发病中存在 STIM1的过表达,STIM1可促进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其机制与上调 Akt/ mTOR 信号转导通路相关。

    作者:张明芳;齐元麟;王丹;王情;陈富华;林默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Sorting nexin 10缺失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内涵体/溶酶体转运对巨噬细胞处理病原体和炎症应答等功能至关重要。该研究探讨了内涵体/溶酶体转运调节蛋白 SNX10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为治疗多种巨噬细胞相关免疫疾病提供新的潜在靶点。方法 PCR 反应鉴定小鼠基因型;激光共聚焦检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庆大霉素保护实验检测巨噬细胞的杀菌功能;RT-q-PCR 法检测TNF-α、IL-12/23 p40、IL-6的表达水平;ELISA 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 TNF-α、IL-12/23 p40、IL-6的表达;Western blot 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 NF-κB 通路;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s, LPS)刺激巨噬细胞炎症化。结果 SNX10敲除后对其吞噬功能没有影响,但能够增强巨噬细胞的杀菌能力;同时SNX10缺失还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分泌促炎因子 TNF-α、IL-12/23 p40和 IL-6,抑制 NF-κB 信号通路。结论 SNX10敲除增强了巨噬细胞的杀菌能力,同时可以抑制巨噬细胞的炎症应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 NF-κB 信号途径而实现的。

    作者:李婉贞;游艳;彭锦;周春;李东;沈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越鞠甘麦大枣汤对产后抑郁小鼠海马 AKT/mTOR 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以慢性孕前应激诱导建立产后抑郁症小鼠模型,研究越鞠甘麦大枣汤(越甘)对产后抑郁母鼠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并从海马 AKT/ mTOR 信号通路角度探讨产后抑郁的发病机制以及中药越甘快速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 Bal b/ c 母鼠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刺激;孕前应激组,小鼠给予慢性束缚刺激。3周后慢性孕前应激组小鼠♀♂合笼交配怀孕,于分娩后3周检测母鼠悬尾测试(tail suspension test,TST)。将产后抑郁模型组母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越甘组(YG)、氯胺酮组。检测药物对产后抑郁母鼠的干预作用,并取母鼠海马检测 AKT、mTOR 磷酸化蛋白(phosphorylation protein)以及总蛋白的表达。结果产后3周,与对照组比较,PPD 模型组在悬尾测试中的绝望状态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 <0.01)。与对照组相比,PPD 模型组母鼠海马 AKT、mTOR 磷酸化蛋白表达均下调,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1,P <0.01)。单次给予越甘或氯胺酮24 h 之后, PPD 模型母鼠悬尾测试的绝望不动时间明显降低( P <0.01,P <0.01),并且海马AKT、mTOR 磷酸化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 P <0.01, P <0.01),(P <0.01,P <0.01)。结论慢性孕前应激可诱导Balb/ c 母鼠表现出产后抑郁样症状,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 AKT/ mTOR 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有关。在此产后抑郁模型上,中药越甘具有与西药氯胺酮一致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 AKT/ mTOR 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夏宝妹;陈畅;张海楼;薛文达;吴如燕;任荔;陶伟伟;陈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