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方涛;王秋红;崔满春;张斌;陈会军
目的 了解医技人员对医疗废物的认知情况,采取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某医院医技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与分析.结果 全院医技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定义及法律法规知晓率分别为98.92%和80.65%;具有医疗废物处置能力的占55.91%,临床工作中能够做好职业防护的占47.31%;其中低年资医师所占的百分比较低.结论 医技人员对医疗废物的认知情况较好,但初级医技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处置能力及职业防护意识有待加强.
作者:游荔君;黄荔红;王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层流手术室是通过高效过滤净化空气并进行空气再分配的系统,实现手术室空气达到不同洁净度,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洁净手术室的管理与术后感染密切相关,为提高洁净手术室管理质量,有效降低术后感染,我们对新疆兵团农二师焉耆医院层流洁净手术室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确保了各类手术的安全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杨晓丽;马长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加强对医疗机构污水消毒的卫生管理.方法 对152家医疗机构污水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2011年和2012年医疗机构污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50.85%和79.57%,2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均未检出沙门菌和志贺菌,超标项目为总余氯和粪大肠菌群.结论 2012年昆明市医疗机构污水监测合格率较2011年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需加强监督监测力度和消毒工作指导,使医疗机构污水达标排放.
作者:周卫民;韩瑞萍;董丽琼;邱裕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饮用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形成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和理化分析方法,对自贡市城镇36个水厂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结果 该地区自来水厂经氯化处理的水中氯化副产物检出率较高,其中以三卤甲烷检出率高,其次是三氯乙酸和二氯乙酸.水源水中有机物含量和氯化消毒工艺对氯化副产物的形成有明显影响.通过改善水质和改进氯化消毒工艺可以降低氯化副产物含量.结论 自贡市氯化消毒副产物存在严重污染,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水源水水质质量、消毒剂投入量、氯化消毒工艺、给水处理工艺等因素有关.
作者:李谦;周敏;刘天洁;范正轩;张正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两种消毒方法对医务人员移动电话机的消毒效果.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检测方法,对某医院医务人员移动电话机进行细菌污染调查和消毒效果评价.结果 该医院医务人员移动电话机细菌污染率达到94%.采用75%乙醇消毒液擦拭消毒后,其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8%;用含乙醇的复方皮肤消毒液擦拭消毒后,消毒效果合格率达到100%.结论 医护人员使用中的移动电话机污染严重,用75%乙醇及其复方皮肤消毒液擦拭消毒可取得满意消毒效果.
作者:贾巍;艾山江·哈得尔;杨洪彩;张辉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区医疗机构的污水处理现状及监测质量.方法 采取现场调查与资料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市某区29家医疗机构的污水消毒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29家医疗机构污水均采用集中式处理,其中2家民营医院无污水处理设备,7家医疗机构的污水处理设备无卫生许可批件.29家医疗机构均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污水消毒,其中19家采用人工投氯.所调查的29家医院的污水检测合格率仅为58.62%.结论 上海市某区部分医疗机构的污水消毒设施较为陈旧,污水处理质量合格率较低,应加强污水处理设备保养维护与更新.
作者:李伟霞;申惠国;席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殡仪场所内的消毒卫生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采样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殡仪场所卫生消毒管理及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相关因素.结果 殡仪职工普遍卫生防护意识差、消毒卫生知识缺乏,殡仪场所细菌污染严重,配备的消毒设备不足,消毒效果较差.结论 国内殡仪场所卫生消毒工作缺乏有效管理,卫生状况堪忧,应改善消毒硬件设施,提高消毒质量.
作者:周雪媚;徐冠军;李玉光;姜思朋;王永阔;杨德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腔镜器械如腹腔镜、宫腔镜、胸腔镜、关节镜、椎间盘镜、输尿管镜、膀胱镜、电切镜、喉镜、食道镜、鼻内窥镜等.其特点:价格昂贵,结构复杂,管腔关节齿纹多,污染重,清洗难度大[1].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CSSD于2012年3月正式接管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和灭菌工作,运行4个月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桂登;刘贤婷;黄金亚;舒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消毒供应中心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它无菌物品的保障科室,也是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为此国家卫生部专门颁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目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有80%~85%的物品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其具有快速、有效、经济、方便、操作简便、技术成熟等优点而广为使用,但其不能用于怕热怕湿物品的灭菌.
作者:张玉桂;彭成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室环境物品消毒效果及病原菌检测.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对不同消毒方法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使用紫外线灯管消毒30~60 min后,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清除率为87.3%;用循环风空气净化器运行60 min后,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清除率为98.5%.在两种空气消毒法消毒条件下,室内环境物体表面及其他消毒对象的消毒效果保持也存在差别.结论 循环风空气净化装置的应用可明显提高血液透析室空气和室内环境卫生质量,有助于防控透析后医院感染.
作者:姚莲萍;汪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宝鸡市医疗机构血液透析消毒管理工作现状,规范血透室卫生消毒管理.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部分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以及消毒效果进行了调查与监测.结果 宝鸡市各级医疗机构血透室在消毒隔离和手卫生设施配备方面存在不足,管理不到位.物体表面和手卫生质量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结论 本地区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硬件设施和管理存在不足,消毒质量合格率较高,应着重改进硬件设施条件和加强管理.
作者:张宝芳;李旭龙;张铮;王军浩;杨培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前医院诊疗活动中已普遍应用信息化管理,临床科室的工作运行离不开电脑使用.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的感染管理控制全面开展,但对电脑键盘的细菌学污染调查不多,执行力不强,现将我们对2所医院各临床科室共60台电脑消毒前、后的细菌学调查结果与改进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吴朝晖;陈立浦;金益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制一种具有消毒作用的医用消毒超声耦合凝胶,用于医院超声诊疗时替代耦合剂使用,同时对探头与皮肤消毒.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实验方法,对该新型医用消毒超声耦合凝胶的杀菌效果及使用安全性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该医用消毒超声耦合凝胶是一种以植物源松油醇为杀菌成分的复方制剂.用该消毒超声凝胶原液作用1.5 min,对载体上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4.0,对载体上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3.0.小鼠急性经口试验LD50值>5 000 mg/kg(体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阴性,其原液对完整皮肤刺激试验指数为0.该消毒超生耦合凝胶于37℃密封放置3个月,松油醇有效含量下降率为2.52%.结论 该新型医用消毒超声耦合凝胶具有快速杀灭细菌繁殖体和真菌的效果,性能稳定,属无毒级物质,无致突变作用,对皮肤无刺激,全部达到研究设计指标.
作者:鞠方涛;王秋红;崔满春;张斌;陈会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青岛站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运输特等站,每天始发列车51趟,到达列车52趟,日大旅客发送量超过6万人,每天的旅客接发送任务繁重.为保证旅客乘车时的饮食安全,济南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所每年定期对餐车的餐饮具消毒质量进行监测,及时了解餐车的消毒质量,并对消毒过程进行监督培训指导.
作者:肖琛;郭晓沫;于金宁;赵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动力器械的标准化清洗流程,提高动力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 通过目测法,对禁水类和耐湿热类两种材质的器械清洗流程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标准化操作流程处理后的动力器械用目测法检测合格率达到98%,用5倍带光源放大镜检查合格率达到95%.结论 标准化清洗流程提高了动力器械清洗质量,较好地保证了器械的性能.
作者:王大莉;王晓娅;吕健;邓晓东;徐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助产士职业暴露现状,探讨有效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了解某医院产科2007年1月-2011年12月助产士发生职业暴露情况.结果 调查期间,该医院共发生职业暴露186例,其中产科助产士34例,占18.27%.暴露种类以锐器伤为主,占21例;暴露来源以血源性暴露为主,主要为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羊水,其次为梅毒患者的血液羊水.结论 助产士职业暴露多数发生在治疗操作中,应加强助产士标准预防措施,采取防护措施.
作者:罗长华;王华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江干区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现状,加强和规范消毒质量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对辖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使用中消毒液和紫外线灯、器械清洗效果和医院污水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3年总合格率为97.5%.2009-2011年度合格率分别为96.6%、99.5%和96.1%;区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9.1%、96.7%和98.2%;器械潜血试验、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和紫外线灯、医院污水的监测合格率分别为100.0%、96.6%、98.9%、99.0%、99.5%和94.4%.结论 江干区各级医疗机构总体消毒质量较好,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消毒质量管理,尤其是要加强污水的规范处理.
作者:高海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清洗方法对窥阴器的清洗效果.方法 将集中回收的窥阴器300件,随机分为A、B组,A组为改进组,B组为传统清洗法组,并对清洗质量进行目测和5倍放大镜检测.结果 A、B组窥阴器目测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9.3%、60.7%,5倍放大镜检合格率分别为96.7%、56.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改进组的清洗方法明显好于传统清洗法.
作者:董爱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进口废旧物品分拣场所气溶胶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方法 以六级筛孔撞击式采样器采样与培养分离鉴定方法,进行了现场监测.结果 进口废旧物品分拣场所气溶胶中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均高于其他场所.检出包括肺炎链球菌在内的30余种细菌.结论 进口废旧物品分拣场所气溶胶中微生物污染超标,存在致病微生物,对从业人员存在感染的危险性.
作者:李金有;李西标;王林;陈春田;程晶晶;张顺合;慈颖;郭文静;潘沪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临床查看和资料调查方式,对该医院外科普外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状况及其构成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2009-2012年,该医院普外科共进行了3 217例普外手术,发生手术切口感染48例,感染率1.49%.其中有32例患者感染切口提取分泌物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共分离出31株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居前2位,构成比分别占25.8%和22.6%.严重创伤、严重基础病和手术室环境条件等是构成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该医院普外手术切口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患者原创伤严重程度,同时伴随影响免疫力的基础病和手术环境条件,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控措施.
作者:张风云;苏文静;魏一延;焦东杰;李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