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菊
目的 了解西城区托幼机构细菌污染状况,进一步做好托幼机构消毒隔离指导工作,并探讨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指标.方法 对辖区38所托幼机构卧室空气、幼儿及教师手、物体表面和餐具的污染状况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室内空气细菌总数中位数994 cfu/m3,幼儿及教师手为9 cfu/cm2;物体表面为12 cfu/cm2;餐饮具为0 cfu/cm2.结论 辖区托幼机构4类样品细菌总数整体呈偏态分布,初步提出4类样品消毒评价标准数值.
作者:申同洋;杜晓旭;王晓军;冯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急诊抢救室消毒质量,探讨改进方法.方法 对2008-2011年急诊抢救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各种监测对象共采样327件,合格率为96.3%.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均有不合格样品,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低.消毒液监测全部合格.结论 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消毒质量,防止医院内感染发生.
作者:胡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临床查看和资料调查方式,对该医院外科普外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状况及其构成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2009-2012年,该医院普外科共进行了3 217例普外手术,发生手术切口感染48例,感染率1.49%.其中有32例患者感染切口提取分泌物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共分离出31株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居前2位,构成比分别占25.8%和22.6%.严重创伤、严重基础病和手术室环境条件等是构成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该医院普外手术切口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患者原创伤严重程度,同时伴随影响免疫力的基础病和手术环境条件,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控措施.
作者:张风云;苏文静;魏一延;焦东杰;李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病区辅助人员手卫生现状.方法 通过观察和发放调查表掌握病区辅助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现状、手卫生相关知识知晓度.结果 病区辅助人员岗前接受手卫生培训仅达69.72%,接触患者后手卫生执行率仅为43.89%,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率为27.08%,两者有明显差异.结论 应加强对病区辅助人员手卫生管理,开展岗前手卫生知识宣传和培训,切实提高病区辅助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控制院内感染.
作者:吴朝晖;余慧茜;姜雅萍;游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通过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血液透析病房透析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结果 共监测患者910例,发生医院感染117例,感染率为12.8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构成比为38.18%;其次是尿路感染,占18.32%.长时间住院和透析、高频率插管操作等构成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该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王海燕;鲜万华;王书会;付敬;王静娜;王伟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院骨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方法 现场考核洗手方法、下发调查问卷和随机观察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 骨外科医护人员对手卫生指征、外科手和卫生手标准的知晓率均低于80%,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率仅为50%.结论 骨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和手卫生执行率均较低,要加强手卫生的意识培训,完善干手设施,加强监督、监测与指导,提高手卫生质量.
作者:仇秀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腔镜器械如腹腔镜、宫腔镜、胸腔镜、关节镜、椎间盘镜、输尿管镜、膀胱镜、电切镜、喉镜、食道镜、鼻内窥镜等.其特点:价格昂贵,结构复杂,管腔关节齿纹多,污染重,清洗难度大[1].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CSSD于2012年3月正式接管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和灭菌工作,运行4个月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桂登;刘贤婷;黄金亚;舒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清洗方法对窥阴器的清洗效果.方法 将集中回收的窥阴器300件,随机分为A、B组,A组为改进组,B组为传统清洗法组,并对清洗质量进行目测和5倍放大镜检测.结果 A、B组窥阴器目测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9.3%、60.7%,5倍放大镜检合格率分别为96.7%、56.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改进组的清洗方法明显好于传统清洗法.
作者:董爱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技人员对医疗废物的认知情况,采取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某医院医技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与分析.结果 全院医技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定义及法律法规知晓率分别为98.92%和80.65%;具有医疗废物处置能力的占55.91%,临床工作中能够做好职业防护的占47.31%;其中低年资医师所占的百分比较低.结论 医技人员对医疗废物的认知情况较好,但初级医技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处置能力及职业防护意识有待加强.
作者:游荔君;黄荔红;王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院妇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加强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妇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该妇产科在连续3年共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23例,手部暴露占69.57%,主要发生在产房和手术室.暴露源主要是血液、羊水喷溅,还有针刺伤和刀割伤以及处理医疗废物时的锐器伤等.结论 妇产科医务人员存在职业暴露感染的风险,应加强个人职业暴露防护.
作者:牛建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胸外ICU环境卫生质量及消毒效果,提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方法 通过环境标本采样和消毒效果监测方法,对某医院胸外科ICU环境和物体表面以及人员手卫生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结果 共采集标本34份,有20份超标,超标率平均为58.8%;其中10月份超标率38.9%,11月份超标率81.3%.共检出细菌20株,包括真菌9株,革兰阳性杆菌7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其他球菌2株.结论 该ICU环境和物体表面存在污染,需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作者:朱华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烟雾剂现场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和培养方法,对该消毒烟雾剂杀灭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在28 m3的房间内放置该烟雾剂2枚(折合有效氯112.5 mg/m3),点燃该烟雾剂,在常温常湿条件下熏蒸作用60 min,对现场空气中自然菌的消除率为95.83%.结论 该三氯异氰尿酸烟雾剂具有较好的除菌作用.
作者:贾瑞忠;黄清臻;史慧勤;石华;韩华;李彦;杨振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加强对医疗机构污水消毒的卫生管理.方法 对152家医疗机构污水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2011年和2012年医疗机构污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50.85%和79.57%,2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均未检出沙门菌和志贺菌,超标项目为总余氯和粪大肠菌群.结论 2012年昆明市医疗机构污水监测合格率较2011年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需加强监督监测力度和消毒工作指导,使医疗机构污水达标排放.
作者:周卫民;韩瑞萍;董丽琼;邱裕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动力器械的标准化清洗流程,提高动力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 通过目测法,对禁水类和耐湿热类两种材质的器械清洗流程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标准化操作流程处理后的动力器械用目测法检测合格率达到98%,用5倍带光源放大镜检查合格率达到95%.结论 标准化清洗流程提高了动力器械清洗质量,较好地保证了器械的性能.
作者:王大莉;王晓娅;吕健;邓晓东;徐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内镜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以其在诊治过程中创伤小、痛苦轻、直观性好等优点,已成为近代医学诊断和治疗中一类重要医疗器械.1968年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间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和低度危险性物品[1].
作者:袁国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改进穿刺针的清洗方法,提高清洗效果.方法 按穿刺针回收日期分成二组,实验组用30g/L过氧化氢浸泡10 min,对照组用1∶100多酶溶液浸泡10 min,然后均用多酶溶液清洗;比较二组清洗后隐血试验阳性率,评价其清洗效果.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隐血试验阳性率分别为1.53%、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过氧化氢浸泡+多酶溶液清洗的穿刺针清洗效果明显优于1∶100多酶溶液浸泡+多酶溶液清洗的穿刺针.
作者:夏小莲;周凤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感染性疾病分布特点,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样现患率调查方式,对2012年7月25日0:00-24:00在某院内科系统住院的患者进行感染性疾病调查.结果 调查当日该医院内科系统共有住院患者704例,有感染性疾病280例、290例次,感染率为39.78%、例次感染率为41.19%;其中医院内获得感染率占15.00%,社区获得感染占85.0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22%,以治疗性用药和Ⅰ联用药为主.从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53株,医院内获得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属;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标本中还检出一定比例的EB病毒.结论 该医院内科系统住院患者感染以社区获得感染为主,除细菌感染之外,还发现病毒感染,应加强社区获得感染的干预措施和管理.
作者:薛菊兰;詹嘉琪;高祖梅;樊红英;王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室环境物品消毒效果及病原菌检测.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对不同消毒方法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使用紫外线灯管消毒30~60 min后,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清除率为87.3%;用循环风空气净化器运行60 min后,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清除率为98.5%.在两种空气消毒法消毒条件下,室内环境物体表面及其他消毒对象的消毒效果保持也存在差别.结论 循环风空气净化装置的应用可明显提高血液透析室空气和室内环境卫生质量,有助于防控透析后医院感染.
作者:姚莲萍;汪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制一种具有消毒作用的医用消毒超声耦合凝胶,用于医院超声诊疗时替代耦合剂使用,同时对探头与皮肤消毒.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实验方法,对该新型医用消毒超声耦合凝胶的杀菌效果及使用安全性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该医用消毒超声耦合凝胶是一种以植物源松油醇为杀菌成分的复方制剂.用该消毒超声凝胶原液作用1.5 min,对载体上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4.0,对载体上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3.0.小鼠急性经口试验LD50值>5 000 mg/kg(体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阴性,其原液对完整皮肤刺激试验指数为0.该消毒超生耦合凝胶于37℃密封放置3个月,松油醇有效含量下降率为2.52%.结论 该新型医用消毒超声耦合凝胶具有快速杀灭细菌繁殖体和真菌的效果,性能稳定,属无毒级物质,无致突变作用,对皮肤无刺激,全部达到研究设计指标.
作者:鞠方涛;王秋红;崔满春;张斌;陈会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前医院诊疗活动中已普遍应用信息化管理,临床科室的工作运行离不开电脑使用.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的感染管理控制全面开展,但对电脑键盘的细菌学污染调查不多,执行力不强,现将我们对2所医院各临床科室共60台电脑消毒前、后的细菌学调查结果与改进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吴朝晖;陈立浦;金益曼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