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颖;宋铁军;关磊;孙蓉
目的 研究酸性氧化电位水的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直接观察方法,对新生产的酸性氧化电位水杀菌效果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用新生产的酸性氧化电位水原液对清洁条件下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5 min,杀灭率为100%;在有机干扰物存在的条件下作用60 min,平均杀灭率仅为99.65%.在清洁条件下,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用30s,杀灭率均达到100%;在菌悬液内加入30 g/L小牛血清白蛋白作用12 min,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5.06%和99.90%.采用激光聚焦显微镜观察的酸性氧化电位水杀菌效果与悬液定量法完全一致.结论 酸性氧化电位水在清洁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其杀菌效果明显受有机物影响,激光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与悬液定量法一致.
作者:张学辉;马军;邓桦;刘红斌;王济虎;郝丽梅;张西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过氧乙酸消毒剂对MS2噬菌体的灭活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灭活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用浓度为200 mg/L的过氧乙酸消毒剂溶液作用60 min,对悬液内MS2噬菌体的平均灭活对数值为2.49.用浓度为1 200、800、500 mg/L的过氧乙酸溶液分别作用15、30和60 min,对悬液内MS2噬菌体的平均灭活对数值达到4.0以上.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较低浓度的过氧乙酸溶液对MS2噬菌体灭活效果较好.
作者:张杰;陈昭斌;许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口腔治疗台是口腔科的重要设备,也是导致口腔交叉感染的主要媒介之一,为了解中小型口腔诊所口腔综合治疗台诊疗用水污染状况,我们采用随机抽样和细菌检验方法,于2009-2010年对大连开发区和旅顺口区部分有口腔科的中小诊所综合治疗台供水系统进行细菌污染调查.
作者:马小颖;宋铁军;关磊;孙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二氧化氯是由英国学者首先发现并在实验室制备而成,其分子式为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二氧化氯自证明其具有良好杀灭微生物的作用以来,一直被作为高效广谱消毒剂,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行业以及养殖业等多种行业消毒与防腐.
作者:于溟雪;张文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游泳场所卫生及消毒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卫生监督措施,消除传染病传播隐患.方法 采用现场监督检查和查阅台账资料等方法,对某市游泳场所的卫生及消毒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抽查游泳场馆卫生许可证持有情况、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持有情况、禁泳标志、卫生管理制度建立情况均较好,但16.7%的社会游泳场馆和60%的星级酒店附属游泳场馆浸脚消毒池设置不规范,泳池水和浸脚消毒池余氯浓度合格率较低,社会游泳场馆游的泳池水余氯和浸脚消毒池合格率分别为70%、69.1%,高校内设游泳场馆的泳池水余氯和浸脚消毒池水余氯分别为85.7%、81.0%.结论 游泳场所的卫生状况存在很大问题,应加大卫生监督力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和消毒技术的指导,保证消毒设施正常运转,确保泳池水质的卫生.
作者:房康;王根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不同剂型消毒剂中醋酸氯己定含量的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以1份乙酸水+4份乙醇组成的提取液稀释处理样品,用Waters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不同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用磷酸氢二钾+乙腈作为流动相,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为检测条件.该方法消毒剂中醋酸氯己定检出限为2.5 ng,回收率为96.1%~ 99.0%,线性范围10 ~ 300μg/ml,相关系数为0.9999.结论 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酸氯己定的含量具有灵敏度高,线形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不同剂型消毒剂中醋酸氯己定的测定.
作者:翟志雷;刘吉起;张向兵;银恭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肾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的规律,以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通过跟踪研究的方法,对某医院351例肾移植手术的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的351例肾移植患者,在手术后发生感染66例,感染率为18.80%.有10例患者感染发生在住院期间,院内获得感染率为2.85%;另外56例患者感染均发生在出院后,院外获得感染率为15.95%,其中41例感染发生在出院后3个月以内.结论 该医院肾移植手术后患者感染率较高,多数发生在出院后,因此危险性较大,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宫庆月;单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控制,使清洗质量持续完善.方法 通过实际工作中不同清洗方式组合应用,并结合肉眼目测、5倍带光源放大镜、Browne STF负荷测试卡、3M清洗测试棒等清洗效果评价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经过清洗前20件污染手术器械和清洗后140件手术器械的采样检测,清洗前手术器械污染率达100%,目测清洗后物品,肉眼初检97%清洗干净,借助5倍带光源放大镜检测94%清洗干净;Browne STF负荷测试卡检测均合格;3M清洗测试棒检测单一的清洗方式清洗后物品均有不同程度污染,组合方式清洗后物品污染率大大降低.结论 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改善是一项持续的过程,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检测措施来评价清洗过程的有效性,以推动清洁方式的改进和保证清洗质量.
作者:曹登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其特点,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度本医院肿瘤科住院的全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该医院肿瘤科全年共收治453例恶性肿瘤患者,发生44例医院感染、45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71%、例次感染发生率为9.93%.在45例次医院感染病例中,60%为呼吸道感染;感染部位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胃肠道和泌尿道感染.住院时间长,实施放疗和化疗是诱发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恶性肿瘤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住院时间、放化疗措施是重要危险因素,应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作者:余秋华;王作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的有效清洗方法.方法 比较一体化内镜清洗系统全浸泡清洗和超声雾化清洗消毒机自动清洗两种方式的清洗效果.结果 采用一体化内镜清洗系统清洗消毒和超声雾化清洗机清洗消毒镜身和活检孔阀消毒合格率分别为100.00%和93.33%,操作部合格率分别为98.33%和61.67%.结论 一体化内镜清洗系统清洗效果好,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适宜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邱惠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两种清洗消毒方法对胃镜活检钳的清洗效果.方法 将通过目测法、残留血和细菌检测法,对两组清洗方法清洗胃镜活检钳的效果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A组酶洗+超声清洗+手工清洗方法和B组酶洗+超声清洗+手工清洗方法+清洗机清洗方法,经目测法检测活检钳清洗效果合格率分别为98.7%和99.6%;隐血试验法检测清洗效果合格率分别为96.7%和100%;活菌数检测法检测清洗效果合格率分别为83.3%和100%;鲎试验检测法检测清洗效果分别为70.0%和100%.结论 使用后胃镜活检钳采用酶洗+超声清洗+手工清洗+清洗机清洗法程序,清洗效果佳.
作者:沈玉琴;王雅娟;薛巧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分析2005-2009年度脉动真空蒸汽灭菌效果监测结果,初步探讨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找出灭菌失败的原因,不断持续改进监测技术,提高灭菌效果.方法 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脉动真空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2005-2007年度B-D试验合格率为97.8%,化学监测合格率为98.3%,生物监测合格率为99.7%,灭菌物品监测合格率为100%.引进标准测试包法,改进监测方法后,2008-2009年度B-D试验合格率为99.5%,化学监测合格率为99.4%,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灭菌物品监测合格率为100%.结论 3种监测方法监测过程及结果均未达到全部合格,B-D试验和化学监测受人为因素和设备因素影响较多,应加强管理,定期检修灭菌设备,严格操作规程,提高监测技术,确保物品灭菌质量.
作者:刘忠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季铵盐类化合物(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QAC)是一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早在1915年由美国学者首次合成.季铵盐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灭微生物的作用,1935年德国学者系统研究了其杀菌作用与化学结构的关系,同时作为化学消毒剂用于临床消毒实践,随后逐步引起了许多国家学者对此类化合物的重视.
作者:梁建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管腔状B-D测试装置的测试效果,并与传统B-D测试包进行比较.方法 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直接观察B-D试纸颜色变化,对两种测试装置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40次对比测试,在相同条件下管腔状B-D测试结果有13次不通过,传统B-D测试结果全部通过.管状测试装置13次不通过的原因是灭菌器质量问题.结论 管腔状B-D测试装置的敏感性高于传统B-D测试包,管状测试装置更容易检测到冷空气的存在.
作者:张春斐;应永芳;王赛君;朱亮德;沈强;高远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医院各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消毒质量现状,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院各诊疗区域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2010年共采样801份,合格676份,平均总合格率为84.4%,其中医院Ⅱ、Ⅲ类环境合格率分别为89.9%、81.9%;空气、医务人员手和物体表面合格率分别为83.0%、85.2%和88.2%.结论 医院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及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效果的监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各种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焦国红;张燕杰;金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3种饮水消毒片消毒相关性能,作出比较结论.方法 采用理化性能分析和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3种饮水消毒片有效成分含量、稳定性和杀菌效果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 3种饮水消毒片溶解于水中2min,有效成分浓度均达到8.0 mg/L;溶于水中6 min,维善碘片和氯溴合剂片含量保持不变,但含氯双层消毒丸有效氯含量为0.在自然河水中分别加入消毒片溶解后有效成分含量均为8.0 mg/L,作用5 min后,水中大肠杆菌数为0;维善碘片和氯溴消毒片可持续24h保持水中大肠杆菌数为0,含氯双层丸只能保持12 h大肠杆菌数为0.结论 维善碘片和氯溴合剂片稳定性和维持杀菌时间优于含氯双层消毒丸.
作者:王淑萍;朱铁梁;葛绘红;符光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掌握廊坊市中医医院各科室消毒卫生状况,保证消毒质量,预防医院感染,为医院消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医院18个科室2010年8类样品消毒灭菌效果进行抽样监测.结果共采样805份,合格762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4.65%.结论 医院整体消毒灭菌质量较高,但仍存在薄弱环节.通过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建立考核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以及实施过程监控,可以促进消毒灭菌工作的持续改进.
作者:赵金彩;邱贺民;王美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和病原菌分布,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该医院神经外科全年共有住院患者614例,发生医院感染50例、55例次,医院感染率8.14%、例次感染率8.9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70.91%,其次是泌尿道和上呼吸道,分别占14.54%和7.27%.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1.70%.结论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应用、患者免疫力低下等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苏美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小儿白血病化疗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加强防控措施.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找出影响感染的因素,制定有效防控措施.结果 经过对患儿细致的护理和消毒隔离措施,规范了小儿化疗室基础护理和消毒隔离措施,使得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得到控制.结论 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小儿化疗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秋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台州地区消毒供应中心的设备使用和管理现状,建立集中化管理消毒供应中心.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台州市4所二、三级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硬件建设和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 所调查的4所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物品管理模式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各占50%.供应室工作面积与床位数比,高为1.25,低为0.28.所有医院消毒供应室均配有超声清洗器、干燥柜及清洗喷枪,都拥有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供应室专职人员≥41岁者占42.59%,其余均为≤40岁人员,没有专业学历人员占55.56%.结论 所调查的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建筑布局和设备配置上不完善,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工作人员年龄偏高、学历偏低,需要加大经济投入和改进现状.
作者:杨素清;梁云连;顾勇;汤瑛瑛;章灵芝;阮丽萍;谢春红;周群玉;张春斐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