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艳霞;冯月梅
目的 了解医院各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消毒质量现状,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院各诊疗区域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2010年共采样801份,合格676份,平均总合格率为84.4%,其中医院Ⅱ、Ⅲ类环境合格率分别为89.9%、81.9%;空气、医务人员手和物体表面合格率分别为83.0%、85.2%和88.2%.结论 医院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及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效果的监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各种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焦国红;张燕杰;金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小儿白血病化疗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加强防控措施.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找出影响感染的因素,制定有效防控措施.结果 经过对患儿细致的护理和消毒隔离措施,规范了小儿化疗室基础护理和消毒隔离措施,使得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得到控制.结论 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小儿化疗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秋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游泳场所卫生及消毒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卫生监督措施,消除传染病传播隐患.方法 采用现场监督检查和查阅台账资料等方法,对某市游泳场所的卫生及消毒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抽查游泳场馆卫生许可证持有情况、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持有情况、禁泳标志、卫生管理制度建立情况均较好,但16.7%的社会游泳场馆和60%的星级酒店附属游泳场馆浸脚消毒池设置不规范,泳池水和浸脚消毒池余氯浓度合格率较低,社会游泳场馆游的泳池水余氯和浸脚消毒池合格率分别为70%、69.1%,高校内设游泳场馆的泳池水余氯和浸脚消毒池水余氯分别为85.7%、81.0%.结论 游泳场所的卫生状况存在很大问题,应加大卫生监督力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和消毒技术的指导,保证消毒设施正常运转,确保泳池水质的卫生.
作者:房康;王根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化学消毒是医疗机构常用的消毒方法,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长期的实践,作者对化学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永彬;朱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某院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方法 通过观察和发放调查表掌握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手卫生相关知识和手卫生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发现护士的手卫生执行率高于医生;接触患者后手卫生执行率为64.66%,远高于接触患者前的41.98%;医生、护士对六步洗手法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6.30%和91.30%;医生对洗手指征的掌握高于护士;影响外科医务人员洗手原因前3位分别是工作量大顾不上洗手(74.47%),洗手用品等洗手设施少(71.27%),担心频繁洗手对皮肤过度刺激(42.02%).结论 应加强对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开展手卫生知识宣传和培训,切实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控制院内感染.
作者:余黎静;吴琼芳;李育梅;王爱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两种清洗消毒方法对胃镜活检钳的清洗效果.方法 将通过目测法、残留血和细菌检测法,对两组清洗方法清洗胃镜活检钳的效果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A组酶洗+超声清洗+手工清洗方法和B组酶洗+超声清洗+手工清洗方法+清洗机清洗方法,经目测法检测活检钳清洗效果合格率分别为98.7%和99.6%;隐血试验法检测清洗效果合格率分别为96.7%和100%;活菌数检测法检测清洗效果合格率分别为83.3%和100%;鲎试验检测法检测清洗效果分别为70.0%和100%.结论 使用后胃镜活检钳采用酶洗+超声清洗+手工清洗+清洗机清洗法程序,清洗效果佳.
作者:沈玉琴;王雅娟;薛巧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加强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护理.方法 通过适时监控耐药菌和药敏试验,有针对性地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有效控制和护理措施.结果 制定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护理措施,建立病人接触隔离卡,加强病房环境卫生和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对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等操作的患者专门护理,提高了感染控制效果.结论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护理重点在于搞好消毒隔离,预防和控制传播.
作者:潘仙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在诊疗和护理的操作过程中,避免交叉感染.方法 将临床科室使用后的被特殊污染的器械、物品浸泡于有效氯浓度为500 mg/L 84消毒液中30 min,再根据物品的清洗难度,选择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结果 通过消毒后再清洗的器械物品,经检测结果表明,清洗质量合格率达98%以上.结论 特殊污染物品消毒后再清洗,能有效提高清洗质量,保证了灭菌物品安全.
作者:金梅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新型智能医院信息化感染管理系统,评价该系统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更新医院管理系统软件内容,扩容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医生感染专率调查和医院感染监测预警系统内容,经过省内100多家医院推广使用进行评价.结果 运用该软件系统,开展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目标性监测、特殊耐药菌株监测及医院感染的预警系统监测,均得到提高工作效率、明显扩充了信息量、很容易提取和获得新信息,能及时提供医院感染动态信息,节省经费,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结论 通过完善和更新该医院感染管理系统软件内容,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现了网络智能信息化.
作者:蒋景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流动采血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加强对流动采血车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街头采血的主要环节进行总结,分析可能导致献血者和血液不安全的因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结果 商丘市20多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无1例感染事件发生.结论 加强对流动采血车消毒灭菌管理,采血环节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有效地避免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了血液质量.
作者:王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分析2005-2009年度脉动真空蒸汽灭菌效果监测结果,初步探讨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找出灭菌失败的原因,不断持续改进监测技术,提高灭菌效果.方法 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脉动真空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2005-2007年度B-D试验合格率为97.8%,化学监测合格率为98.3%,生物监测合格率为99.7%,灭菌物品监测合格率为100%.引进标准测试包法,改进监测方法后,2008-2009年度B-D试验合格率为99.5%,化学监测合格率为99.4%,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灭菌物品监测合格率为100%.结论 3种监测方法监测过程及结果均未达到全部合格,B-D试验和化学监测受人为因素和设备因素影响较多,应加强管理,定期检修灭菌设备,严格操作规程,提高监测技术,确保物品灭菌质量.
作者:刘忠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沈阳市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规范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环境采样检测方法,对各级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进行了监测.结果 本市多数医院血液透析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布局流程不合理,手卫生设施配置不到位.有80.6%血液透析室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比较健全.透析用水卫生质量合格率均在95%以上.少数血液透析室消毒剂使用不规范.结论 本市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不够规范,监管力度不强,需要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
作者:黄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石嘴山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污染状况,加强监督管理和提供清洗建议.方法 根据西北地区冬夏季特点,2008-2010年连续3年在冬夏季对18家使用集中空调的商场、宾馆、超市、医院等公共场所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检测显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送风口的细菌总数、真菌总数、MP10、风管积尘量均超标,冬季超标较夏季严重,夏季在冷凝水中检出嗜肺军团菌.结论 建议每年冬夏季在使用集中空调前彻底清洗、消毒.
作者:耿敏;张秀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口腔治疗台是口腔科的重要设备,也是导致口腔交叉感染的主要媒介之一,为了解中小型口腔诊所口腔综合治疗台诊疗用水污染状况,我们采用随机抽样和细菌检验方法,于2009-2010年对大连开发区和旅顺口区部分有口腔科的中小诊所综合治疗台供水系统进行细菌污染调查.
作者:马小颖;宋铁军;关磊;孙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3种饮水消毒片消毒相关性能,作出比较结论.方法 采用理化性能分析和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3种饮水消毒片有效成分含量、稳定性和杀菌效果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 3种饮水消毒片溶解于水中2min,有效成分浓度均达到8.0 mg/L;溶于水中6 min,维善碘片和氯溴合剂片含量保持不变,但含氯双层消毒丸有效氯含量为0.在自然河水中分别加入消毒片溶解后有效成分含量均为8.0 mg/L,作用5 min后,水中大肠杆菌数为0;维善碘片和氯溴消毒片可持续24h保持水中大肠杆菌数为0,含氯双层丸只能保持12 h大肠杆菌数为0.结论 维善碘片和氯溴合剂片稳定性和维持杀菌时间优于含氯双层消毒丸.
作者:王淑萍;朱铁梁;葛绘红;符光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大理州医疗机构消毒灭菌状况,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及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工作.方法 用现场抽检方法对医疗机构的室内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医疗用品、使用中消毒液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 大理州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合格率为88.04%,其中灭菌用品及浸泡液合格率高,为93.08%;环境空气合格率低,为80.5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州级医院合格率高,为99.76%;个体诊所及村卫生所合格率低,为80.61%,有显著性差异(P<0.01);12县市中大理市合格率高,为90.82%;南涧县合格率低,为80.9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全州各县医疗机构中各类物品的消毒效果存在差异,级别越高的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效果越好,个体诊所及村卫生所存在薄弱环节,应加强管理,严格要求,提高消毒工作的质量.
作者:李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管腔状B-D测试装置的测试效果,并与传统B-D测试包进行比较.方法 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直接观察B-D试纸颜色变化,对两种测试装置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40次对比测试,在相同条件下管腔状B-D测试结果有13次不通过,传统B-D测试结果全部通过.管状测试装置13次不通过的原因是灭菌器质量问题.结论 管腔状B-D测试装置的敏感性高于传统B-D测试包,管状测试装置更容易检测到冷空气的存在.
作者:张春斐;应永芳;王赛君;朱亮德;沈强;高远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不同剂型消毒剂中醋酸氯己定含量的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以1份乙酸水+4份乙醇组成的提取液稀释处理样品,用Waters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不同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用磷酸氢二钾+乙腈作为流动相,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为检测条件.该方法消毒剂中醋酸氯己定检出限为2.5 ng,回收率为96.1%~ 99.0%,线性范围10 ~ 300μg/ml,相关系数为0.9999.结论 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酸氯己定的含量具有灵敏度高,线形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不同剂型消毒剂中醋酸氯己定的测定.
作者:翟志雷;刘吉起;张向兵;银恭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过氧乙酸消毒剂对MS2噬菌体的灭活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灭活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用浓度为200 mg/L的过氧乙酸消毒剂溶液作用60 min,对悬液内MS2噬菌体的平均灭活对数值为2.49.用浓度为1 200、800、500 mg/L的过氧乙酸溶液分别作用15、30和60 min,对悬液内MS2噬菌体的平均灭活对数值达到4.0以上.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较低浓度的过氧乙酸溶液对MS2噬菌体灭活效果较好.
作者:张杰;陈昭斌;许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掌握廊坊市中医医院各科室消毒卫生状况,保证消毒质量,预防医院感染,为医院消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医院18个科室2010年8类样品消毒灭菌效果进行抽样监测.结果共采样805份,合格762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4.65%.结论 医院整体消毒灭菌质量较高,但仍存在薄弱环节.通过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建立考核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以及实施过程监控,可以促进消毒灭菌工作的持续改进.
作者:赵金彩;邱贺民;王美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