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仙利
口腔治疗台是口腔科的重要设备,也是导致口腔交叉感染的主要媒介之一,为了解中小型口腔诊所口腔综合治疗台诊疗用水污染状况,我们采用随机抽样和细菌检验方法,于2009-2010年对大连开发区和旅顺口区部分有口腔科的中小诊所综合治疗台供水系统进行细菌污染调查.
作者:马小颖;宋铁军;关磊;孙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4种碱性物质对邻苯二甲醛杀菌效果的增强作用.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经不同碱性调节剂复配的邻苯二甲醛杀灭细菌芽孢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用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磷酸氢二钠、三乙醇胺分别将浓度为5 500 mg/L邻苯二甲醛溶液的pH调整为8.0,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7h,平均杀灭对数值依次为2.94、1.05、5.79、1.27.相同浓度的单方邻苯二甲醛杀灭对数值仪为0.58.结论 四种碱性调节剂中,以磷酸氢二钠对邻苯二甲醛的增效作用强,以氢氧化钠增效作用差.
作者:姜秀梅;陈焕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玉田县公共场所卫生消毒状况,预防交叉感染及传染病的传播.方法 对玉田县境内取得卫生许可证的172家宾馆、旅店、美容、美发及足浴和桑拿浴等场所进行空气、毛巾、床上卧具、茶具、理发用具、拖鞋的微生物检测.结果 3年共采样品8 708份,合格7 254份,平均总合格率为83.3%;宾馆、旅店、美容、美发及足浴和桑拿浴消毒合格率分别为88.2%、84.8%、83.3%、83.2%和69.8%.结论 本次调查172家公共卫生场所,总体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行业间消毒效果有很大差异;各级卫生行政监督部门应加大对公共场所的法制宣传教育,提升公共场所整体消毒率.
作者:李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不同剂型消毒剂中醋酸氯己定含量的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以1份乙酸水+4份乙醇组成的提取液稀释处理样品,用Waters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不同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用磷酸氢二钾+乙腈作为流动相,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为检测条件.该方法消毒剂中醋酸氯己定检出限为2.5 ng,回收率为96.1%~ 99.0%,线性范围10 ~ 300μg/ml,相关系数为0.9999.结论 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酸氯己定的含量具有灵敏度高,线形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不同剂型消毒剂中醋酸氯己定的测定.
作者:翟志雷;刘吉起;张向兵;银恭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酸性氧化电位水的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直接观察方法,对新生产的酸性氧化电位水杀菌效果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用新生产的酸性氧化电位水原液对清洁条件下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5 min,杀灭率为100%;在有机干扰物存在的条件下作用60 min,平均杀灭率仅为99.65%.在清洁条件下,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用30s,杀灭率均达到100%;在菌悬液内加入30 g/L小牛血清白蛋白作用12 min,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5.06%和99.90%.采用激光聚焦显微镜观察的酸性氧化电位水杀菌效果与悬液定量法完全一致.结论 酸性氧化电位水在清洁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其杀菌效果明显受有机物影响,激光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与悬液定量法一致.
作者:张学辉;马军;邓桦;刘红斌;王济虎;郝丽梅;张西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过氧乙酸消毒剂对MS2噬菌体的灭活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灭活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用浓度为200 mg/L的过氧乙酸消毒剂溶液作用60 min,对悬液内MS2噬菌体的平均灭活对数值为2.49.用浓度为1 200、800、500 mg/L的过氧乙酸溶液分别作用15、30和60 min,对悬液内MS2噬菌体的平均灭活对数值达到4.0以上.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较低浓度的过氧乙酸溶液对MS2噬菌体灭活效果较好.
作者:张杰;陈昭斌;许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控制,使清洗质量持续完善.方法 通过实际工作中不同清洗方式组合应用,并结合肉眼目测、5倍带光源放大镜、Browne STF负荷测试卡、3M清洗测试棒等清洗效果评价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经过清洗前20件污染手术器械和清洗后140件手术器械的采样检测,清洗前手术器械污染率达100%,目测清洗后物品,肉眼初检97%清洗干净,借助5倍带光源放大镜检测94%清洗干净;Browne STF负荷测试卡检测均合格;3M清洗测试棒检测单一的清洗方式清洗后物品均有不同程度污染,组合方式清洗后物品污染率大大降低.结论 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改善是一项持续的过程,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检测措施来评价清洗过程的有效性,以推动清洁方式的改进和保证清洗质量.
作者:曹登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的有效清洗方法.方法 比较一体化内镜清洗系统全浸泡清洗和超声雾化清洗消毒机自动清洗两种方式的清洗效果.结果 采用一体化内镜清洗系统清洗消毒和超声雾化清洗机清洗消毒镜身和活检孔阀消毒合格率分别为100.00%和93.33%,操作部合格率分别为98.33%和61.67%.结论 一体化内镜清洗系统清洗效果好,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适宜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邱惠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快速生物监测对植入型租赁骨科手术器械实施生物监测,进一步规范骨科植入型手术器械的管理.方法 将263例植入型租赁骨科手术器械包,由消毒供应室集中清洗、灭菌、快速生物监测,结果阴性后放行手术.并对术后患者感染率进行追踪调查.结果 263批次快速生物监测均为阴性,合格率为100%.用于植入型骨科手术263例,1期愈合100%,感染例数为0.结论 保证骨科器械清洗、灭菌的质量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灭菌监测是确保骨科器械安全,降低骨科植入型手术术后感染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肖艾萍;肖雪林;张桂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3种饮水消毒片消毒相关性能,作出比较结论.方法 采用理化性能分析和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3种饮水消毒片有效成分含量、稳定性和杀菌效果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 3种饮水消毒片溶解于水中2min,有效成分浓度均达到8.0 mg/L;溶于水中6 min,维善碘片和氯溴合剂片含量保持不变,但含氯双层消毒丸有效氯含量为0.在自然河水中分别加入消毒片溶解后有效成分含量均为8.0 mg/L,作用5 min后,水中大肠杆菌数为0;维善碘片和氯溴消毒片可持续24h保持水中大肠杆菌数为0,含氯双层丸只能保持12 h大肠杆菌数为0.结论 维善碘片和氯溴合剂片稳定性和维持杀菌时间优于含氯双层消毒丸.
作者:王淑萍;朱铁梁;葛绘红;符光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二氧化氯是由英国学者首先发现并在实验室制备而成,其分子式为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二氧化氯自证明其具有良好杀灭微生物的作用以来,一直被作为高效广谱消毒剂,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行业以及养殖业等多种行业消毒与防腐.
作者:于溟雪;张文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小儿白血病化疗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加强防控措施.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找出影响感染的因素,制定有效防控措施.结果 经过对患儿细致的护理和消毒隔离措施,规范了小儿化疗室基础护理和消毒隔离措施,使得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得到控制.结论 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小儿化疗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秋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精密且锐利的器械越来越多,在灭菌储存运输及临床科室存放的过程中,精密器械易被损坏,且锐利部分易刺破包装袋,破坏了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而影响临床使用.为了保证器械物品的完好性及临床科室更好的存放和使用,我们在用纸塑袋对锐器包装时进行了技术改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小娟;吴钦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医疗机构使用后的需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必须彻底清洗干净并且完全干燥方可进行灭菌.经病人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往往会沾染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质会消耗和吸收消毒因子,阻挡杀菌因子穿透,从而影响消毒与灭菌效果.
作者:林巧玲;刘承军;林彬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二溴海因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效果及有机物的影响.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灭活试验方法和细胞感染技术,对其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用含有效溴1 000 mg/L的该消毒液作用15 min,对含30 g/L牛血清白蛋白悬液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对数值>4.00;用含有效溴250 mg/L的该消毒液作用5min,对含3 g/L牛血清白蛋白悬液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对数值>4.00.结论 二溴海因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效果较好,但有机物.影响明显.
作者:冷红英;王玲;吴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在诊疗和护理的操作过程中,避免交叉感染.方法 将临床科室使用后的被特殊污染的器械、物品浸泡于有效氯浓度为500 mg/L 84消毒液中30 min,再根据物品的清洗难度,选择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结果 通过消毒后再清洗的器械物品,经检测结果表明,清洗质量合格率达98%以上.结论 特殊污染物品消毒后再清洗,能有效提高清洗质量,保证了灭菌物品安全.
作者:金梅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掌握廊坊市中医医院各科室消毒卫生状况,保证消毒质量,预防医院感染,为医院消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医院18个科室2010年8类样品消毒灭菌效果进行抽样监测.结果共采样805份,合格762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4.65%.结论 医院整体消毒灭菌质量较高,但仍存在薄弱环节.通过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建立考核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以及实施过程监控,可以促进消毒灭菌工作的持续改进.
作者:赵金彩;邱贺民;王美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病房终末消毒方法.方法 用不同方法对病房的空气、物体表面等进行终末消毒,并对消毒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 室内空气采用紫外线照射与中草药熏蒸联合消毒法,空气消毒合格率达到100%.病房污染的棉服装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法,床单位采用臭氧消毒器熏蒸消毒法,消毒效果合格率均达到100%.结论医院感染病房采用综合消毒方法,可以满足终末消毒要求.
作者:韦雪菱;黄忠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使用终灭菌包装材料的选择方法.方法 通过了解材料的分类、性能及用途等,确定选择原则.结果 通过材料的选择、使用和转运等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能有效保证灭菌质量.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在使用一次性使用终灭菌包装材料上,应对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加强管理,使现有的质量控制体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作者:张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季铵盐类化合物(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QAC)是一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早在1915年由美国学者首次合成.季铵盐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灭微生物的作用,1935年德国学者系统研究了其杀菌作用与化学结构的关系,同时作为化学消毒剂用于临床消毒实践,随后逐步引起了许多国家学者对此类化合物的重视.
作者:梁建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