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军
目的:探讨患者用药对其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0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从中选出100例因用药影响了其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的患者,我们对这100例患者的病历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影响其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的具体药物。结果:导致这些患者生化指标出现偏差的具体药物有抗癌类药物、激素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抗糖尿病类药物等。在这些药物中:①抗癌类药物主要对患者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同时会使患者血液中的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②抗生素类药物中的青霉素类药物会使患者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升高,红霉素类药物会使患者血液中的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③激素类药物中的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会使患者血液中的尿酸、胆固醇等升高。④抗糖尿病类药物会降低患者的血糖含量,并且会对患者的肝脏造成伤害,会使部分患者出现黄疸。⑤其他类药物,主要是一些利尿药、解热镇痛药等,会对患者的血糖含量、尿酸含量等产生影响。在这30122例患者中,有100例患者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出现的偏差是由于使用药物而引起的,其发生偏差的比率为0.33%。结论:临床医生在对患者的生化检验报告进行判断时,要详细了解患者在近期是否使用了抗癌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抗糖尿病类药物等,根据其具体用药情况再对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判断,以便对患者的疾病做出明确诊断。
作者:颜聪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特点与此病的预防措施。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老年组患者相比,中青年组患者因肥胖、吸烟而引发此病的几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患者发生胸痛的几率高于老年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几率低于老年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吸烟和肥胖。中青年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胸痛为主。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预防措施是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
作者:陈胜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室设立总务护士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我科设立总务护士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我科设立的总务护士其工作内容主要是进行物品管理。结果:通过设立总务护士,我科物品和仪器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提高了物品和仪器的使用率、完好率和合格率,大大地节约了我科的医疗资源。结论:在重症监护室设立总务护士可以对重症监护室的物品、药品和仪器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物品、药品和仪器的使用率、完好率和合格率,有有效地节约医疗资源,从而为重症监护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郭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拔罐疗法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及化痰止咳治疗,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拔罐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实验组4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痊愈的患者有38例(占患者总数的95%),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为(1.5±0.7)d,咳嗽症状消退的时间为(3.2±0.5)d,胸痛症状明显减轻的时间为(3.5±1.2)d;在对照组4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痊愈的患者有18例(占患者总数的45%),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为(2.8±1.8)d,咳嗽症状消退的时间为(5.1±1.2)d,胸痛症状明显减轻的时间为(4.9±1.5)d。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拔罐疗法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方雪;蔡丹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使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2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开放食管癌根治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54±6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98±19)ml,平均住院时间为(11±2)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51±7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81±27) ml,平均住院时间为(17±3)d。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食管癌患者使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范位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法治疗中重度AE-COPD(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中重度AE-COPD患者,并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可必特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变化以及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①在实验组中,治疗显效的患者有14例,治疗有效的患者有12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67%。在对照组中,治疗显效的患者有7例,治疗有效的患者有13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1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7%。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PaCO2及FEV1均优于治疗前,且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两组患者之间,其治疗后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用可必特雾化吸入相比,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中重度AE-COPD的疗效更显著,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世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围产期女性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100例围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产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几率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产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产后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所生的新生儿发生黄疸的几率相比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围产期女性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小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浆细胞性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对这60例乳腺炎患者的乳腺炎细胞进行病理检查,检查后发现,这些患者中,有32例患者患有浆细胞性乳腺炎,有28例患者患有肉芽肿性乳腺炎。我们根据这3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和28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分别对他们进行对症治疗,观察他们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这60例乳腺炎患者均全部治愈。其中,在3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中,通过接受手术治疗痊愈的患者有7例,通过接受药物加手术治疗痊愈的患者有20例,通过接受药物治疗痊愈的患者有5例;在28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中,通过接受药物治疗痊愈的患者有10例,通过接受手术加药物治疗痊愈的患者有13例,通过接受单纯手术治疗痊愈的患者有5例。结论:对浆细胞性乳腺炎与肉芽肿行乳腺炎进行准确诊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虞敏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研究组(26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及护理,在研究组26例患者中,发生肺炎的患者有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在对照组26例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脓胸的患者有1例,发生肺炎的患者有2例,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有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4%。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秦景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为其进行检测,观察对比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为这66例患儿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的患儿有10例,检查结果存在异常的患儿有56例,常规心电图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56/66=84.85%;为这66例患儿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的患儿有3例,检查结果存在异常的患儿有63例,动态心电图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63/66=95.45%。动态心电图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显著(χ2=4.1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准确率更高、诊断结果更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间我卫生院收治的发生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44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者有29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8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5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治愈率为65.91%,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45%;在对照组44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者有21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10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3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10例,治愈率为47.73%,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为4.55%,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运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喜炎平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我区各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为其加用喜炎平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喜炎平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学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治疗肺部感染所致呼吸衰竭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无创呼吸机治疗组,为常规治疗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为无创呼吸机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双水平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和血气分析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和血气分析指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进行常规治疗相比,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肺部感染所致呼吸衰竭的创伤性小,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低,费用较低,易被患者接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瑞红;白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16层螺旋CT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和X线平片检查,并对比分析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本组50例患者在进行X线肋骨正位和斜位(DR)检查时,有28例患者被诊断发生了肋骨骨折,此后经16层螺旋CT检查被确诊患有肋骨骨折;有12例患者的检查结果正常,此后经16层螺旋CT检查发现有10例患者存在无移位骨折。有1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为“疑似骨折”,此后经16层螺旋CT检查确诊这10例患者患有肋骨骨折,本组患者在进行X线肋骨正位和斜位(DR)检查时被检出的肋骨骨折共有54根,被检出的疑似骨折有16根;在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时被检出的肋骨骨折为103根。在为本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时,我们对疑似骨折的肋骨采用曲面重组进行检测,显示肋骨骨折的几率为100%,此外我们还发现有5例患者发生肺挫裂伤,有11例患者发生胸腔积液,有1例患者发生锁骨骨折。结论:16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是胸部外伤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徐清珍;郭俊;于佳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硫酸镁和拉贝洛尔治疗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痫前期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在使用硫酸镁的基础上加用拉贝洛尔进行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进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发生胎心异常的几率、尿蛋白、脉压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硫酸镁和拉贝洛尔治疗子痫前期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维持胎儿在羊水中的正常胎动和胎盘的养分供给,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曾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医院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涉及抗菌药物使用的与管理工作的不足与弊端,并根据当前医疗系统内有关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发展针对性地改善建议,旨在促进抗菌药物管理与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本地医院当前的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现状进行探究,并就药物监管部门实施干预手段前后医院抗菌药物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应用情况对比,调研有关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进行评价。结果:经过药物监管部门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督与管理干预之后,各个医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应用率自59.8%减少至37.2%;住院部门抗菌药物应用率自89.7%减少至65.9%;抗菌药物整体使用剂量比自76.9%减少至54.9%。结论:本次研究从医院的日常医用规范以及医院的行政管理手段入手,监督部门选择动态科学指导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率与使用强度控制上起到明显效果,值得在药品监督过程中大力推广。
作者:王首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已婚)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应用阿立哌唑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利培酮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性功能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2周、第4周及第8周的性功能评分(性高潮评分+性唤起评分+性欲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均较为显著,但阿立哌唑对男性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更小,安全性更高,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志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三维彩超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准确性。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284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84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42例孕妇。我院对观察组孕妇进行三维彩超检查,对对照组孕妇进行二维彩超检查。结果:经过三维彩超检查,观察组孕妇中有30例孕妇被诊断存在胎儿畸形。后经对该组孕妇的分娩结果(或进行引产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该组孕妇中有31例孕妇存在胎儿畸形的情况。该组孕妇进行三维彩超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为96.77%。经过二维彩超检查,对照组孕妇中有31例孕妇被诊断存在胎儿畸形。后经对该组孕妇的分娩结果(或进行引产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该组孕妇中有38例孕妇存在胎儿畸形的情况。该组孕妇进行二维彩超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为81.58%。观察组孕妇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x2=3.846,P<0.05)。结论:用三维彩超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准确率高,而且安全简便。此检查方法可作为临床上筛查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桂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评估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压控制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血压正常组和血压偏高组,对其进行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与进行诊室血压测量相比,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更能真实地反应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论:进行24小时的动态血压追踪观察是了解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秀琴;宋中华;梁胜;汪玉忠;邱肃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使用胰岛素泵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4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60例患者均进行了综合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这60例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血糖变化情况。结果:在进行综合护理后,这60例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为6.87±1.47mmol/L,早饭后2小时的血糖值为9.23±3.46mmol/L,午饭后2小时的血糖值为8.47±3.14mmol/L,晚饭后2小时的血糖值为10.68±3.85mmol/L,睡前的血糖值为9.92±4.11mmol/L。与护理前相比,其血糖值明显下降,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使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可提高其治疗的安全性,避免其发生护理风险,进而促进其早日康复。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卢英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