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桃
目的 观察含氯消毒剂对水、淤泥、生物膜中嗜肺军团菌杀灭效果.方法应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含氯消毒剂杀灭水、淤泥、生物膜中嗜肺军团菌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分别用含有效氯500 mg/L、1000 mg/L的复方次氯酸钠氯消毒液对水体、淤泥和生物膜中的嗜肺军团菌分别作用10 min和15 min,杀灭率均可达到100%,并且随有效氯浓度的增加或作用时间的延长,杀菌效果明显提高.结论用含氯消毒剂对冷却水塔中的水体、淤泥及其塔壁上生物膜中嗜肺军团菌具有快速杀灭效果,使用方便.
作者:胡元玮;徐卸佐;朱淑英;方琼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醛类消毒剂是使用早的一类化学消毒,早在1860年Butlero就发现了甲醛,1888年Loew第一次报道了甲醛的灭菌特性.甲醛的液体和气体均具有较好的杀灭各种细菌和细菌芽孢以及杀灭病毒的作用,因此甲醛成为第一代化学灭菌剂.1908年Harries和Tank首次合成了戊二醛,其后研究发现戊二醛的杀灭细菌芽孢作用强,是继甲醛和环氧乙烷之后在化学消毒剂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20世纪90年代美国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醛类化学消毒剂即邻苯二甲醛,并在美国FDA注册,2004年首次在我国经卫生部批准注册作为用于医疗器械消毒的消毒剂.
作者:佟颖;安伟;邓小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医院消毒供应室锐器伤的危险因素与控制措施.方法通过实际观察了解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常见锐器伤及其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控制措施.结果构成锐器伤害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徒手接触、摆放不规范、安全意识欠缺和工作紧张等.通过专业培训、规范操作、加强防范、伤后及时正确处理等措施,有效控制了锐器的发生率.结论造成锐器伤的因素明确但可控,通过培训和加强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锐器伤害的发生率.
作者:卢晓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mecA和qacA/B基因携带情况,以便推测其抗药性.方法采用细菌培养鉴定技术和基因扩增方法,对收集2008年1月-2010年2月期间西安地区多家住院与门诊患者血培养标本进行了分离和检测.结果在2年内从西安地区3所医院血培养标本中分离鉴定出56株MRSA,meeA基因均为阳性,携带率为100%;有7株MRSA检出qacA/B基因阳性,携带率为12.5%.结论西安地区部分医院血培养标本分离的MRSA检测出qacA/B基因阳性率为12.5%,携带率较低.
作者:张志明;武冬娜;徐永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呼吸机管道消毒质量,延长存放时间.方法临床使用后的呼吸机管道用自动清洗机清洗、热力消毒,在采取干预措施前后分别于第1、3、5、7、10、14 d采样进行细菌学监测.采取的干预措施主要是清洗消毒后到病人使用前的包装环境、操作人员、包装材料、存放环境等环节的质量控制.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前,第5d即开始有细菌生长,采取干预措施后,第7d仍无细菌生长,于第10 d开始有细菌生长.结论通过加强消毒环节的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呼吸机管道的消毒效果,延长存放时间.
作者:陆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建立防控措施.方法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本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调杳发现手术室工作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欠缺,室内空气洁净质量得不到保证,外科手和皮肤消毒存在漏洞,无菌物品管理不严等因素.经过整改,建立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落实严格皮肤消毒和器械灭菌管理制度,室内空气卫生质量合格率提高到93.75%.结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突出,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了消毒与灭菌管理质量.
作者:张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微波消毒法对口腔抛光布轮的消毒效果.方法将被枯草芽孢杆菌及乙肝病毒污染的布轮分别用微波炉(700W×17%)消毒,通过细菌培养及核酸扩增方法进行检测,评价不同时间的消毒效果.结果微波炉消毒5 min,枯草芽孢杆菌的阳性检出率为0;微波炉消毒3 min,乙肝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为0,微波炉在低火状态下5 min可杀灭口腔科抛光布轮上所有的细菌和病毒.结论微波炉可做为口腔科抛光布轮的常用消毒灭菌工具,从而简化了常规的消毒程序.
作者:赵莹;郝玉梅;肖瑞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酸性氧化电位水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采用仪器采样法,对气溶胶喷雾法喷雾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室内空气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用气溶胶喷雾器,按10 mL/m3的用量向气雾室内喷雾酸性氧化电位水原液,作用10 min,对气雾室内空气中人工污染的白色葡萄球菌平均杀灭率为99.90%.按相同用量对现场(厂房和库房)喷雾酸性氧化电位水,作用10 min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91.58%.结论酸性氧化电位水气溶胶喷雾对室内空气中人工污染白色葡萄球菌和自然菌均有一定杀灭作用.
作者:张竞立;罗小军;冼英华;杨冠东;石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医院勤杂人员医院感染防护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加强管理.方法通过调查了解和实际考察,分析本医院勤杂人员卫生防护情况,制定管理措施.结果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对所有勤杂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通过强化管理提高勤杂人员执行各项防护措施的执行率和认识水平.结论通过强化管理,使医院勤杂人员重视医院感染防护,提高了医院感染整体管理水平.
作者:林建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一种稳定型复方二氧化氯消毒剂,用于微生物污染的设备表面快速消毒.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模拟现场消毒试验的方法进行了观察.结果以浓度150 mg/L二氧化氯溶液对悬液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5 min,杀灭率为100%.以浓度为30 mg/L二氧化氯溶液对悬液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6 min,杀灭率均达到100%.用浓度为150 mg/L该消毒剂溶液浸泡作用10 min,对污染在金属管材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对数值为3.5以上.该消毒剂在本试验浓度下浸泡72 h,对铜、铝、碳钢、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有轻度腐蚀.结论该稳定型二氧化氯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和细菌芽孢均有较强杀灭效果,对金属管材表面污染的细菌芽孢具有快速消毒作用.
作者:陈乐如;王忠灿;谭伟龙;谭维国;曹勇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医院血液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和资料分析方法,对本医院血液科2009年度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血液科2009年度共收治住院病人614例,均为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7例,感染率为9.28%.血液病患者中,以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达到26.2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构成比占84.21%.血液病患者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和放化疗是诱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血液系统病人属于医院感染高发人群,发病率高于平均水平,主要感染风险来自免疫抑制剂使用和放化疗措施.
作者:关瑞锋;许秀萍;邓晓华;马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医院感染重点科室,是一个技术性及专业性很强的特殊科室.因此,消毒供应中心经常会接受该专业的学生实习,并且要求在2周内达到实习大纲要求,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安排教学是实现实习大纲的关键.
作者:蔡碧芳;陈春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大丰市公共场所用品卫生状况,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预防疾病传播,保障人群健康.方法对大丰市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进行抽样监测.结果3年共采样1 768份,合格1680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5.0%.2007 - 2009年合格率分别为91.9%、94.8%、97.7%.娱乐场所、公共浴室、美容美发、旅店业合格率分别为90.2%、92.7%、94.8%和97.5%.结论大丰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总体较好,且呈上升趋势,但文化娱乐场所的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刘春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管腔型灭菌过程挑战装置在压力蒸汽灭菌批量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化学指示剂管腔型灭菌过程挑战装置对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包批量监测.结果经过30锅次的灭菌过程验证,此管腔型化学PCD对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批量监测结果与同锅次灭菌物品包内的生物监测结果一致,达标率均为100%.结论管腔型化学PCD灭菌过程挑战装置可以作为压力蒸汽灭菌批量监测手段,通过PCD灭菌后指示条的颜色变化,可以直接了解该批次灭菌物品包内的灭菌效果,观察灭菌效果很方便,快速决定灭菌物品放行.
作者:徐国凤;周海林;吕宝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实施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感染.方法通过各环节护理预防措施和消毒措施,对全髋关节手术全程护理干预,以控制术后感染.结果经过严把消毒关和灭菌关,严格各种规章制度,强制执行规范的操作和消毒隔离措施,保持手术过程每个环节都在严格控制之下.经连续跟踪观察326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全程,未发现1例术后感染.结论严格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防控无菌手术的术后感染.
作者:孙红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以便规范和加强管理.方法通过相关文献调查和分析,制定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结果调查发现,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建筑布局不合理,儿科医务人员感染管理意识不强,手卫生措施不到位.经过完善管理体系,改进建筑布局和专项培训,增强了医务人员防控意识,严格执行消毒操作规程,强化了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结论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尚未受到相应的重视,应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作者:张化庆;潘朝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城市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消毒质量现状,为加强消毒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抽样和细菌检验方法,对该区基层医疗机构各种消毒对象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结果在2005 - 2009年期间,从该区医疗机构共共采样3 107份,卫生消毒质量平均总合格率为82.8%;各年度之间监测合格率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不同监测对象中,以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消毒质量合格率较低,平均合格率为68%~76%.结论该区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但室内空气和医务人员卫生质量必须得到加强.
作者:王佳彬;慕万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掌握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为全区托幼机构预防各类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昌平区托幼机构2006 - 2009年消毒质量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年共采样3 944件,合格3 373件,平均总合格率为85.52%,2006 - 2009年合格率分别为77.88%、93.30%、88.27%和83.38%.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90.26%、88.47%、72.07%.1-4季度合格率分别为93.86%、80.83%、83.16%、88.09%.结论昌平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总体质量不高,儿童用餐饮具及工作人员手的消毒应引起高度重视,春夏季应加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
作者:曹志贤;吕京静;郑朝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消毒相关性能.方法采用定量杀菌试验和肉汤稀释法以及动物试验方法,对单纯盐酸聚六亚甲基胍杀(抑)菌效果和毒性进行试验观察.结果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为2 mg/L~50 mg/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值为100 mg/L.用200mg/L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对悬液内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0 min,杀灭对数值均>5.00,对白色念珠菌作用30 min,杀灭对数均值>4.00.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对小鼠急性经口LD50>5 000 mg/kg,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都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且抑菌作用很强;属于无毒级物质,无致突变性.
作者:陆龙喜;郑云燕;蔡德雷;林军明;许激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托幼机构卫生状况及预防性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2008 -2010年全县托幼机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2008-2010年总合格率为89.83%,餐饮具合格率为95.00%,紫外线灯合格率为97.27%,室内空气合格率为80.83%,物体表面合格率为88.40%.结论2008 - 2010年全县托幼机构各类消毒样品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县级托幼机构各类样品消毒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民营托幼机构.
作者:高金梅;吴慧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