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庞洪波;费世早;陈宗胜;韦涛;葛靓;王磊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摘要: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病例分析,探究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的有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6小时内使用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6例,分析其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26例溶栓病例的总有效率达65.38%;2h内、2~4.5h及4.5~6h内溶栓有效率分别为100%、53.3%及66.6%.溶栓前NIHSS评分4~10分者有效率为100%,11~20分者有效率为50%,20分以上者均无效(0%);超过80岁溶栓有效率为60%;总的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1.53%.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时间窗越早,溶栓前NIHSS评分越低,预后越好;高龄不是静脉溶栓绝对禁忌症;溶栓后脑出血发生率较低.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质量改进运用于控制非计划拔管的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用于控制非计划拔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患者共240例,按照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实施的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持续质量改进法.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为6.7%,非计划拔管后再置管率为2.5%,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处于各种病情特征下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用于非计划拔管的管理中,能够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傅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我国四年制医学检验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医学检验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寻与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合理的体系,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该体系在教育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模式、就业出路等方面依然存在若干问题,尤其是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教育.针对以上问题,并结合中外医学检验教育的模式及发展趋势,该文从政策制定、课程改革、师资优化、丰富教学模式、拓宽就业口径等方面对医学检验教育教学提出了一些对策.

    作者:朱文想;焦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组织开展2015年度母乳喂养知识全员培训

    为巩固爱婴医院成果,进一步强化和落实母乳喂养措施,根据母乳喂养知识全员培训实施方案,11月19日下午,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科教科在远程会诊中心组织开展了母乳喂养知识全员培训.

    作者:院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两种原位新膀胱术相关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观察比较

    目的:评价原位回肠新膀胱(IN)和乙状结肠新膀胱(SN)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相关并发症.方法:65例膀胱癌患者,IN 40例,SN 25例.结果:65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术后6个月,IN组大贮尿量较SN组多;膀胱充盈压及膀胱排尿压均较SN组低.IN组白天尿控满意率为87.5%,SN组为92.0%;SN组夜间尿控满意率为48.0%,IN组为6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漏尿4例,排尿困难2例,术后感染2例,粘液堵塞2例,尿失禁1例,肠梗阻1例;勃起功能障碍6例,吻合口狭窄4例,慢性尿潴留3例,上尿路积水2例,盆腔转移1例.结论:回肠新膀胱可以达到足够的贮尿量和较好的尿流动力学改变,控尿满意.回肠是优先选择的新膀胱材料.

    作者:杨帅;李庆文;陈志军;汪盛;张家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大量不保留食醋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大量不保留食醋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食醋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食醋大量不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排便时间大大缩短,神志转清时间明显缩短,住院天数减少(P<0.01).结论:采用大量不保留食醋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日,值得推广.

    作者:胡素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脂血症与红细胞变形性相关性的探讨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者红细胞变形性变化特点.方法:采用 LBY-N6COMPACT 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对63 例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变形性进行检测,并与 88 例健康对照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脂血症患者组,男女红细胞变形指数(TK)与对照组相应性别比较均增高(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普遍存在红细胞变形指数的改变,高脂血影响红细胞变形能力.

    作者:倪梅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产科门诊的应用研究

    目的:应用新的基因DNA测序方法研究其对孕中期孕母血浆中胎儿游离DNA(cffDNA)进行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与羊水核型分析结果比较.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7月在安徽省立医院产科门诊2596例孕妇的血样本,进行唐氏综合症血清学筛查、12-plex高通量Hiseq2000平台检查;对血清学筛査中的cffDNA检测阳性者,进行羊水细胞遗传学诊断.结果: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共2596例,发现高危孕妇197例,占7.59%;对高危孕妇176例进行cffDNA检测发现43例阳性,阳性率为24.43%;同时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42例核型异常,阳性率为23.86%;两种方法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孕妇血的胎儿cffDNA检测,是无创产前诊断方法;检测灵敏度较高.

    作者:徐彬;余元勋;章小琳;李建平;刘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一个逐步深化、日趋完善的过程.目前在具体实践中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会计核算难度加大等问题,同时对高校预算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建议进一步提升高校预算管理水平,完善高校会计核算体系,加强综合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充分发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优势,不断提高学校经费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有序发展.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疾病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65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血流显像资料和诊断情况.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乳腺患者肿块形态多样、边界不清、肿块呈不均质低回声等.65例患者中有63例(96.9%)确诊为乳腺癌患者,与术后证实诊断准确率(10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率高、操作简便、价格便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都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职高专学校护理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护理实训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教学环节.由于主客观原因,护理实训教学存在教学方式方法较为传统、内容更新滞后、师资队伍素质不高、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实训设备落后等诸多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应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实训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赵文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新时期医务人员思想工作的几点思考

    系统思考新时期医务人员的思想特点及相关工作思路.从医学教育、医疗体制、医务人员生存状态等方面,指出新时期我国城市大型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思想特点,并结合思政工作经验,对问题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改进医院思政工作的措施.

    作者:胡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边缘性脑炎1例报道

    报告1例边缘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电生理和颅脑影像资料以及经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的预后,并结合文献讨论边缘性脑炎可能是一种累及边缘系统的自身抗体介导的免疫性疾病,影像学检查以边缘系统受累为主,经免疫抑制剂治疗有一定疗效.

    作者:孙田田;侯焕喜;马新安;马锐;董少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构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构建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也是医学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具有必要性.其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探索实践,在医学生进入大学之初就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并持续深入推进,这样才能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改善医患关系,推动当代医疗事业改革.

    作者:梁修才;张德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生殖医学研究生临床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以IVF技术为核心和标志的生殖医学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医学专业.临床学习是培养高素质生殖医学研究生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殖医学学科特点及生殖医学研究生就业形式的变化,给生殖医学研究生临床带教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该文以提高生殖医学临床带教质量为切入点,总结实践经验和体会,探讨新时期生殖医学临床带教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及对策.

    作者:季静娟;刘雨生;骆丽华;栾红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某院对122例阑尾炎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及开腹阑尾切除术.结果: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实验组81例)较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对照组41例)手术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通气时间提前,术后切口感染率低,住院费用无明显提高等优势.结论:腹腔镜技术较既往开腹阑尾切除术有更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蒋正;王高生;潘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Crea)、尿素氮(URN)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59例确诊的DN患者(DN组)、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Con组),检测两组血清CysC和Crea、URN的含量.结果:DN组中的血清CysC和Crea、URN的含量明显高于Con组(P<0.01);且DN组中血清Cys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Crea、URN的阳性率(P<0.05),而血清Crea、URN的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清CysC能较早反映DN患者的肾功能损伤.

    作者:刘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安徽省立医院迎接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质量控制督察

    为了解安徽省立医院危重孕产妇及出生缺陷资料上报情况,调查儿童及孕产妇死亡线索,12月1日,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对安徽省立医院开展督导检查工作.省卫计委妇幼处程主任陪同检查,该院严副院长、产科、新生儿科、医务处、病案室相关科室负责人参会.

    作者:翟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5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饮食、用药、血糖监测、疼痛、防跌倒、防坠床等方面的舒适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住院天数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跌倒、坠床意外事件明显减少.结论:舒适护理是提高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疾病康复,减少跌倒、坠床意外事件发生的有效护理方法.

    作者:丁燕;张兰香;施彩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措施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护理干预措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术后24h、48h以及72h疼痛情况、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4h、48h以及72h的VAS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折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减少术后疼痛药物使用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晓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大学生就业能力系统化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多局限于对大学四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能力提升,缺乏对学生整个大学期间就业能力培养的深度思考与系统规划,就业管理工作存在着片面性、零碎化和局部化现象,该文讨论了大学期间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系统化培养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

    作者:张小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