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菊菁;张建中
目的 了解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的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两种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进行平行比较.结果 以含有效氯15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水溶液,对悬液中大肠杆菌作用5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6.71和7.62;对悬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5.37和6.47.以含有效氯20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对悬液中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4.75和6.41.以含有效氯150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对悬液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0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2.47和7.51.结论 在相同的有效氯浓度下,三氯异氰尿酸杀菌效果优于二氯异氰尿酸钠.
作者:甘永新;苏伟东;孙贵娟;李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排除冷空气原理是通过真空泵借助水的流动带出灭菌器内室冷空气.预真空在排除冷空气之后,使灭菌器内室保持一定负压状态,以利于饱和蒸汽穿透到灭菌包内,对物品加热灭菌.
作者:郭佳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2004年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中规定,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等.内镜清洗消毒室配置有基本的清洗设施,使用后的内镜在清洗消毒室进行清洗和消毒与灭菌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若清洗、消毒与灭菌措施不当,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作者:齐艳;刘会范;范秋萍;徐卫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供应室担负着医院无菌医疗器械和物品的供应工作,是医院卫生材料的物流中心,因此供应室工作的质量是整个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位,所以供应室的质量管理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加强供应室质量管理,保证无菌物品的安全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操作规范.
作者:王鹏远;文红仙;汤玲;宋彩凤;张存礼;韩国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研究医疗器械清洗的佳方法.方法 采用试纸法隐血试验方法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进行现场检测.结果 用酶洗剂浸泡+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的器械,隐血合格率为91.60%;用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全自动清洗机清洗的器械,隐血试验合格率为89.47%;用酶洗剂浸泡+手工刷洗的器械,隐血试验合格率为98.44%.检测表明,用多酶洗剂浸泡+超声波清洗,对带有干涸血迹的医疗器械清洗效果合格率为89.47%;用含30g/L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效果合格率为100%.结论 用酶洗剂加超声波清洗污染医疗器械效果较好;用过氧化氢浸泡加清洗机清洗对带干涸血迹的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较好.
作者:邵卫东;楼敏;李珍珍;薛红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口腔疾病治疗中乙肝病毒的隐蔽性传播情况,为其预防隔离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口腔疾病治疗患者的微量血液,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快速检测,调查普通口腔科就诊者乙型肝炎感染情况.结果 从205名口腔疾病患者中检出19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阳性率为9.26%.结论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快速检测法能初步检出口腔门诊就诊人员乙型肝炎感染情况,为有针对性采取预防隔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范晓明;沈以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不同抗菌产品的抗菌能力,以便提供实际使用数据.方法 采用抑菌环试验方法,对4种抗菌产品进行了抗菌效果测定.结果 含醋酸氯己定与中药成分的妇菌清、纯中药成分的玉美丹洗剂和清平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菌作用,平均抑菌环直径范围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为7.4mm~17.3mm、大肠杆菌为7.8mm~14.6mm、白色念珠菌为7.2mm~18.7mm.舒奇洁生态液抑菌作用较差,其对白色念珠菌无抑菌作用;妇菌清抑菌作用强.结论 本研究4种抗菌产品均显示出不同程度抑菌作用,其中以含醋酸氯己定的制剂抑菌效果好.
作者:姜双应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机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系统,观察其消毒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系统,规范消毒运行流程,采用细菌检验法观察该系统消毒效果.结果 经6个周期试验,对透析机零部件连续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12h,全部受试零件光泽度、颜色和柔软性均无变化,未发现腐蚀现象.病人使用后的透析机消毒前的废液排污管内采集的10份样液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用酸性氧化电位水运行清洗消毒的透析机管道,采集的10份样液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透析机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系统运行程序达到设计要求,消毒效果可靠.
作者:胡兆燕;张意彬;葛斌;谢海明;林杨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机构消毒的监测,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状况,提高消毒效果和质量,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于2004~2006年对南召县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掌握乌兰察布市辖区内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现状,提高托幼机构消毒管理水平,对辖区内26家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进行了监督监测.
作者:王敏;张占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时间与工作规律关系,预防和控制职业感染.方法 采用<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填写、调查和收集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锐器伤发生在上午11~12点时段占整个发生人数的30.88%;发生在下午14~15点时段占整个发生人数的11.76%.发生在医疗操作中的损伤人数占27.94%,发生在操作后整理用物阶段的人数占55.88%,发生在处理废弃物阶段的人数占16.18%.发生锐器损伤的临床医生、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等3组人员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锐器伤高峰时段均在工作量下降阶段,常见于操作后整理用物和处理废弃物阶段.
作者:章泽豹;蒋景华;陈文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了解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的状况,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我们汇龙镇卫生所于2006年5月对全镇30个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状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作者:薛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前,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卫生填埋法、高温焚烧法、压力蒸汽灭菌法、化学消毒法、电磁波灭菌法、热解法、等离子体法等,其处理工艺的影响参数不同也各具优缺点[1,2].
作者:黄正文;张斌;艾南山;余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北京朝阳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隐蔽式现场观察的方法,对全院部分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进行调查.结果 该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总平均依从率为55.7%;在各种诊疗操作后手卫生依从率为59.5%,各种诊疗操作前手卫生依从率为35.6%.进行无菌操作前手卫生依从率为72.0%.操作后手卫生依从率妇产科医护人员为64.1%,内、外科为52.7%.洗手六步法执行率仅为48.5%.该医院干手设施较少,能提供干手毛巾及纸巾的科室有SICU、 RICU、呼吸科、血液科.实施干预措施后,普外科、心内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提高到76.5%.结论 北京朝阳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状况亟待改善,需要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完善手卫生基础设施.
作者:冯喆;周待春;孙立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稳定剂对临床使用中84消毒液有效氯的稳定效果,寻找有效的稳定剂.方法 采用碘量法,对临床使用中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 碘酸钾对84消毒液的有效氯含量可起到稳定作用,在含有效氧1000mg/L的84消毒液内加入碘酸钾15mg/L,在室温下储存96h仍可保持有效氯含量不下降.在含有效氯1000mg/L的84消毒液内加入30mg/L聚合氯化铝亦可以起到稳定作用,能保持在96h有效氯不下降.在含有效氯1000mg/L的84消毒液内加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与碘酸钾复合物,对有效含氯量明显增强并且能保持稳定;将十六脂与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碘酸钾经复配后加入到使用中84消毒液内,其稳定性明显增强.结论 临床使用中的84消毒液可以通过加入合适的稳定剂,以增强有效氯的稳定性;碘酸钾、聚合氯化铝等可增强84消毒液稳定性.
作者:李沁晏;曹美嫦;欧阳育琪;曹月香;王爱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消毒灭菌工作是预防病原体从病人、带菌者及医疗器械等传染给他人的重要措施,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消毒管理办法>,加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管理,提高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我们于2004~2006年对卫辉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马道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分析存在问题,以便改进和提高.方法 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相关部门进行了监测.结果 经连续4年监测,东山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总合格率为57.77%.以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高,达到96.82%;室内空气合格率低,仅11.34%.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合格率为47.30%,物体表面和紫外线灯辐射强度合格率均在70%以下.结论 该区连续4年消毒质量随呈上升趋势,但消毒与灭菌质量总体合格率偏低,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杜新宇;唐小宁;赵琼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医院消毒灭菌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掌握我院消毒灭菌工作质量,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2005~2006年每月对我院各部门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了监测.1 方法对院内治疗室、换药室和处置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和压力蒸汽灭菌物品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作者:卓志华;李勤;肖莎丽;邓成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口腔科疾病诊疗过程中引发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口腔科在诊疗过程中,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如不注意无菌操作及器械消毒灭菌,极易造成交叉感染.
作者:王宇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问题的提出1.1 SADS疫情的启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于2002年冬季在中国广东暴发流行,并扩散至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被扑灭.此次疫情波及中国国内很多省市,发病人数5000多人,死亡率高达6.55%;其中医务人员发病人数达到1000余人,感染率达到18.81%.
作者:叶庆临;廖骏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