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沁晏;曹美嫦;欧阳育琪;曹月香;王爱莲
医疗救援中经常遇到转运传染病人和进入毒气泄漏现场抢救中毒人员或对受困人员实施救援的任务.救援传染病人实则是运送传染源,且正处于传染期,司机与医务人员处于高危暴露之中,必须注意转运过程中消毒防护问题.
作者:江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开放性伤口医院感染干预措施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年内收治的开放性伤口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共调查四肢开放性外科创伤患者254例,356例次;发生伤口感染9例,13例次,感染发病率3.54%,例次发病率3.65%.254例四肢开放性外科创伤患者中有236例为复合创伤;占92.91%;18例为只有单一上肢或下肢开放伤口,占7.08%;9例感染患者均为复合创伤患者.结论 所采取的干预措施显示出对控制开放性伤口医院感染有明显效果.
作者:周玲;霍云燕;陈远朝;金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活化时间与活化剂用量对二氧化氯杀菌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实验室研究.结果 二氧化氯原液加入活化剂活化时间由1 min延长到5min,含二氧化氯63mg/L的稀释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杀灭率由91.10%增加到100%;活化时间由1min增加到20min,含二氧化氯63mg/L的稀释液对黑曲霉菌平均杀灭率由91.57%增加100%.在二氧化氯原液中加入活化剂的量由体积分数5%增加到20%,含二氧化氯42mg/L的稀释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杀灭率由89.40%增加到99.98%;当活化剂用量增加到30%时,杀菌效果即不再增加.结论 在试验设定的范围内,二氧化氯加入活化剂随活化时间延长或活化剂用量增加,其杀菌效果增强.
作者:张晓煜;邓金花;黄静;阙绍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口腔疾病治疗中乙肝病毒的隐蔽性传播情况,为其预防隔离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口腔疾病治疗患者的微量血液,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快速检测,调查普通口腔科就诊者乙型肝炎感染情况.结果 从205名口腔疾病患者中检出19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阳性率为9.26%.结论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快速检测法能初步检出口腔门诊就诊人员乙型肝炎感染情况,为有针对性采取预防隔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范晓明;沈以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一种含乙醇与葡萄糖酸氯己定快速洗手液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棉拭子涂抹采样法和活菌计数法对该洗手液现场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并与传统使用的方法进行平行比较.结果 仅用软肥皂洗手对手上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85.78%,用含有效氯100mg/L的84消毒液泡手对手上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90.14%,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拭消毒对手上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98.71%.结论 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拭消毒,对手上自然菌消除效果明显优于84消毒液和软肥皂洗手.
作者:陈芳;刘慧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了解石家庄市学校、幼儿园食堂卫生状况,有效改善学生的就餐环境,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于2005年3~7月对石家庄市区中小学学校、幼儿园食堂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常晖;安兰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餐具消毒是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重要手段,为保障工地就餐人员的饮食安全,掌握建筑工地食堂餐具消毒状况,从而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工地食堂卫生质量,我所对石嘴山市2002~2006年建筑工地食堂餐具消毒现状进行了调查.
作者:金玉珍;杨尚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细菌分离鉴定法和纸片扩散法,对医院感染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和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 临床分离91株医院感染菌株中,革兰阴性菌35株,占38.5%;革兰阳性菌33株,占36.2%;真菌23株,占25.3%.91株病原菌中,有59株来自内科,占64.8%;32株来自外科,占35.2%;神经内分泌科检出病原菌多,其中真菌占36.4%、葡萄球菌占18.29%、铜绿假单胞菌占9.1%.91株医院感染菌株中,呼吸道占64.8%、泌尿道26.4%、伤口分泌物5.5%.91株感染菌株中,多数细菌耐药率在50%以上,部分耐药率超过90%;真菌对氟康唑耐药率为43.5%,对伊曲康唑耐药率达到65.2%.结论 医院感染菌主要来自呼吸道,真菌占第1位,多数菌株对抗生素耐药.
作者:韩佳音;卢次勇;林立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全面掌握仙桃市医疗机构的消毒状况,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我中心于2007年4月对辖区内37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
作者:胡新玲;陈茂江;彭品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研究医疗器械清洗的佳方法.方法 采用试纸法隐血试验方法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进行现场检测.结果 用酶洗剂浸泡+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的器械,隐血合格率为91.60%;用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全自动清洗机清洗的器械,隐血试验合格率为89.47%;用酶洗剂浸泡+手工刷洗的器械,隐血试验合格率为98.44%.检测表明,用多酶洗剂浸泡+超声波清洗,对带有干涸血迹的医疗器械清洗效果合格率为89.47%;用含30g/L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效果合格率为100%.结论 用酶洗剂加超声波清洗污染医疗器械效果较好;用过氧化氢浸泡加清洗机清洗对带干涸血迹的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较好.
作者:邵卫东;楼敏;李珍珍;薛红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招待所公用物品接触的人数众多,极易被致病微生物污染,传播疾病,影响健康,因此,搞好招待所公共用品的消毒工作至关重要.为了解驻京某部招待所公用品的消毒状况,于2005年对招待所部分公共用品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吴宗相;郝新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环氧乙烷灭菌器为低温灭菌设备.环氧乙烷气体具有穿透性强,灭菌效果好的优点,是目前主要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其适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我院使用的是3M公司生产的5XL环氧乙烷灭菌器,经过预热、预湿、抽真空时间:约1h 15min维持灭菌时间为37℃/3h~55℃/1h.
作者:刘美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大型医院检出率均达到50%~80%[1].MRSA在临床各种感染中发生数量多,治疗困难,局部感染久治不愈,全身感染死亡率高,属于重症医院感染[2].虽然当前采取许多预防MRSA感染传播措施,但引起医院感染仍不断增加[3].
作者:杨显文;李琳;陈江萍;李新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前,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卫生填埋法、高温焚烧法、压力蒸汽灭菌法、化学消毒法、电磁波灭菌法、热解法、等离子体法等,其处理工艺的影响参数不同也各具优缺点[1,2].
作者:黄正文;张斌;艾南山;余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空气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医院Ⅲ类区域多采用紫外线照射法,但紫外线易对人体造成损伤,不能在有人情况下进行,且受温度、湿度和电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寻求更简单环保的空气净化方法,我们将通风与紫外线照射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作者:王瑞臣;王丽姿;杨又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臭氧消毒机对采供血机构关键工作场所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臭氧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进行了现场检测.结果 流动献血车、献血屋等开放式场所用臭氧消毒器进行一次有效消毒,空气中含臭氧量分别为26mg/m3和14mg/m3,可维持Ⅲ类环境标准要求2h左右;储血室、成分分离室、成分制备室、细菌培养室、普通实验室等相对密闭的场所采用臭氧消毒机进行一次有效消毒,空气中含臭氧量15~28ms/m3.范围,可维持Ⅱ类环境标准要求4h以上.结论 对流动献采血车、献血屋、储血室等连续工作的关键场所空气消毒不宜采用臭氧消毒机臭氧消毒.
作者:谭明科;卓敏;蒋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解绵阳市各类医疗机构消毒管理现状和消毒灭菌工作质量.方法 采用填写调查表和现场检查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各类医疗机构进行了调查.结果 消毒药械和医疗用品的采购索证率为85.98%;消毒与灭菌质量定期自测率为14.02%;供应室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率为75.86%.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毁形率为71.96%,浸泡消毒率为66.82%,统一回收率为66.82%,当生活垃圾处理的占12.15%.各类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总体合格率为88.73%.结论 本市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制度基本健全,相关知识培训率比较低,消毒与灭菌质量有待提高.
作者:王海清;刘琼珍;田光群;彭树蓉;王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ATP生物荧光法用于评价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方法 采用ATP生物荧光法与细菌计数法作平行比较,检测超声波清洗器清洗前、后细菌的残留量.结果 随着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菌悬液浓度的降低,RLU值逐渐降低,两种细菌菌悬液检出菌数的对数值与RLU值的对数值之间呈线性关系.将污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止血钳放于超声波清洗器中经水洗与清洗液清洗后,两种检测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清洗液清洗2min+水洗1min组的RLU和细菌菌数与单纯水洗3min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清洗条件下残留细菌数的RLU理论值与实验测得的实际值比较,二者无显著性差异,说明ATP生物荧光法检测的RLU值反映实际菌量.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可快速地测定医疗器械清洗前、后的细菌残留量.
作者:邢书霞;马玲;王志;李新武;张流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手术器械使用之后要经过清洗、干燥、上润滑剂和灭菌等处理工序,经过润滑的器械在进行手术操作与创面接触就不会有微粒脱落而影响创面愈合.手术器械随着使用时间延长会受到清洗过程影响致使镀铬层损坏产生锈蚀,通过加强保养可以防止或延缓手术器械损坏时间,使用润滑剂就是重要保养措施之一.
作者:黄咏梅;周晓丽;李耀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消毒灭菌工作是预防病原体从病人、带菌者及医疗器械等传染给他人的重要措施,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消毒管理办法>,加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管理,提高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我们于2004~2006年对卫辉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马道瑞 刊期: 2008年第03期